《出师表》之情感教学.docx_第1页
《出师表》之情感教学.docx_第2页
《出师表》之情感教学.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之情感教学一、感知“忠”师:同学们,陆游对千古传诵的美文出师表是怎样评价的?生齐:“出师一表真名世,干载谁堪伯仲间?”-师:什么意思?生:是说出师表是真正的传世之作,千年以来有哪篇文章能与之称兄道弟。师:你们认为真的有这么好吗? 生齐:有。师:凭什么,是这篇文章文采飞扬,主题深刻?还是其它什么呢?请小组讨论后再交流。师: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看法,到底哪一组的理解更切合陆游的本意呢?同学们有自己的观点吗?生:我认为这篇表立能名世的原因是它所包含的“情”,因为“表”就是“陈情言事”的。师:是什么“情”? 生:为蜀国、为刘备、为刘禅献出一切的那份感情。师:同学们认为有道理吗?生:我很赞成但我认为这篇文章千年以来没有哪一篇与其称兄道弟,是这篇文章所凸显的诸葛亮的“忠”,即诸葛亮对刘备、刘禅的忠心。他死后的谥号叫“忠武”,恐怕这个“忠”就是他人生的最好概括。师:这位同学能从诸葛亮的谥号中去挖掘理解文本的信息井找到深入文本的突破口,非常了不起。既然同学们都以为陆游是用这两句话来赞美诸葛亮的“忠”,那就请同学们拿出依据来说话。生:诸葛亮所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对蜀国、先帝和刘禅的“忠”,只有无比的“忠”才可能提出这三条宝贵的意见。生:诸葛亮临危受命是“忠”,在国家危难之时勇挑重担,不顾个人得失就是伟大的忠心。生:受托扶幼是“忠”。刘备在临死时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诸葛亮一直坚守为臣之道,全心辅佐刘禅,辅佐这位“扶不起的阿斗”。生:平定南方也是“忠”。是诸葛亮在努力践行隆中对时为刘备所提出的战略方针,是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是对先帝的“忠”。生:北伐中原还是“忠”。这也是诸葛亮在努力践行自己为刘备提出的战略方针。生:明确职责也是“忠”。在出师北伐前把朝中的许多事情都做了精心安排,并且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每个人的责任。这不是忠贞又是什么?生:文中13次提到先帝,反复以先帝说事。就是强调自己对先帝的赤胆忠心,牢记先帝对自己的那份感情。这不是“忠”又是什么?师:同学们能够从文中找到体现诸葛亮“忠”的依据,说明大家对文本的理解是深入的。我来归纳一下,能证明诸葛亮“忠”的有:(板书)三条建议 临危受命 受托扶幼 平定南方 北伐中原 明确职责 屡提“先帝”确实,这些无不体现诸葛亮的“忠”。但出师表就仅仅因为写了这些内容而千古传诵吗?有人说“读出师表不流泪,就是不忠”。刚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流泪了吗? 生齐:没有。师:那你们是不是不“忠”哟!如果诸葛亮的伟大仅就是因为刚刚你们所提到的七个方面,恐怕陆游的评价不会那么高的。二、品味“忠”师:请同学们好好想想,再讨论讨论。诸葛亮那感人肺腑的“忠”,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但讨论的思路没有打开)师:我希望同学们能从所言之“事”中去分析其所反映的人物思想境界,看看他们体现的是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情操。生:我认为诸葛亮为蜀汉是殚精竭虑。在北伐之前,他把宫中府中之事安排得无比周到,明确职责、严明赏罚等说得清清楚楚,刘禅只要依照去做就行了。这样周全的安排,这样完备的布置。更是“忠”的形象体现,更是诸葛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写照。(学生不自觉的掌声)生:我还认为诸葛亮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对先帝临危受命和白帝托孤,他深感先帝对自己无比的信任,对自己寄予无限的厚望。因此,他在表中一再说自己是报先帝而忠陛下,并没有“求闻达于诸侯”的丁点私心。为了报先帝,先深入不毛,平定南方,在兵甲已足之时,又为完成先帝的遗愿而计划北伐。可以看出,诸葛亮为了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只求做牛做马,所以“遂许先帝以驱驰”。这样的“忠”,这样的知恩图报,真有催人泪下的情感力量。(许多同学鼓掌)生:读了这篇文章,想到诸葛亮此时的心情,我仿佛看到了他正向刘禅哭诉自己的想法,是在用自己心灵的呐喊去唤醒“扶不起的阿斗”。这篇文章,字字是朴素的情感,字字是深情的呼唤。不“忠”,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师:同学们从文字中读出的是诸葛亮对蜀汉的赤胆忠心、殚精竭虑、知恩图报和哭诉衷肠。(板书这四个词语)正因为这伟大的思想境界而使人喜欢出师表,也才使人读出师表而落泪。看来,同学们已走进了诸葛亮的内心。已触摸到了文字背后作者的心跳。非常了不起。此时,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三、探究“忠”【投影】(一)诸葛亮北伐的时机成熟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师:你们都有理有据,到底时机成熟还是不成熟?生:我认为时机不成熟。“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诸葛亮想表达的意思是南方已无人骚扰,武器装备已经足够了。其实,很多条件是不具备的:一是整个蜀汉之国“疲惫”;二是天下三分,其它两国强大;三是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旦诸葛亮离开朝中,蜀汉政权会怎样;四是诸葛亮之所以要提出这三条建议,说明刘禅在这三个方面做得不好,甚至很差。试想,如果刘禅做得非常不错,诸葛亮还提这些干什么?五是从北伐的结果来看,五次都失败了,也证明时机是不成熟的。师:请赞成时机不成熟的同学举手。(几乎都举了手)师:这位同学的五点很有说服力,就连他的反对派都被说服了。老师又要问:【投影】(二)既然时机不成熟,为什么诸葛亮要五次北伐?师:假如诸葛亮能预知失败,为何要北伐?请你们联系诸葛亮的生平思考,并联系此文写作时诸葛亮的处境。生: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出师北伐,此时他将近50岁,是他人生中如日中天的中年时期,也是他实现自己抱负完成先帝使命的最后岁月。因此,诸葛亮想抓住这个最佳年龄,趁自己身体和精力不错的时候努力实现自己对先帝的承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因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先帝的遗愿,诸葛亮视此为最大的“忠”。生:知败而战,迫不得已。报答先帝,恩情所系。如果不北伐,诸葛亮就会感到于心不安,感到愧对先帝,所以,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满怀信心去做,是因“忠”先帝而北伐。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且最后死在北伐途中。临死之时,诸葛亮点燃49盏长明灯想延长生命而不可得时,他泪流满面,为不能完成先帝遗愿而肝肠欲断。可见他对先帝的“忠”是何其感人!师:说一千道一万。看来,都是因为诸葛亮的“忠”,贯穿全文的是其对先帝无限的“忠”。诸葛亮做的所有事情,可为的,不可为的,全都是他的“忠”啊!四、演绎“忠”师:至此,我们已经明白,出师表之所以千年以来没有哪篇文章能与其称兄道弟,是缘于文中那气贯长虹、情深意切的“忠”。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一片苦心,他对先帝的赤胆忠心,为报先帝知遇之恩的诚心,对刘禅的担心可见诸葛亮写出师表是百感交集。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读出诸葛亮的内心世界,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动。请大家讨论一下,该怎样读这篇表文呢?生:心情沉重。诸葛亮此时的内心是无比沉重的,既要考虑北伐大事,又非常担忧朝中之事,更是对刘禅这个陛下忧心忡忡。生:语气要诚恳而委婉一些,不应该高亢激昂,因为此表是写给后主刘禅的,是写给自己主人的,在说话时一定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