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侵权风险与应对 讲义.doc_第1页
校园侵权风险与应对 讲义.doc_第2页
校园侵权风险与应对 讲义.doc_第3页
校园侵权风险与应对 讲义.doc_第4页
校园侵权风险与应对 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讨“校园侵权风险与应对”的必要性。1、学生安全保障难。在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每年导致9万人死亡,75万人伤残,即每天有五十位少年儿童因意外事故失去生命。更令人惊心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百分之十四的速度递增。这些触目惊心的校园意外伤害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学校安全问题始终是困绕学校领导心中的一块心病。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总是不时出现,安全赔偿的案例也时常提及。提起学校安全赔偿,教师就忧心忡忡,这是非常令人担心。2、学生难管。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动不动就投诉,向学校领导、向政府部门、向媒体投诉。08年,深圳清华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务处出台一个细则,要求学生除特殊情况外,上课时不能以上洗手间为借口随意离开课堂,没过几天,就有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来学校采访,说学生爆料学校不讲人性,不准学生上洗手间。当时教务主任压力很大。令校长们非常头痛的是,很多家长只要孩子一出事,不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不管是孩子的责任还是学校的责任,轻则到学校大吵大闹,索要赔偿;重则把学校告上法庭,甚至打骂教师。面对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学校只得对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尽管这样不利于学生成长,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少校长都有同感,只要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就是万幸。教育行业是风险最集中的行业之一,学校事故易引发家校纠纷。3、学校难管,校长难当。教育关乎着千家万户,教育环境、教师水平、教育质量、孩子的成长都是家长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教师到社会之间,有一群人更是像生活在夹缝之中,对上有诸多的公公婆婆,对下有太多的教师和祖国的花朵,哪方面交待不过去,就会被夹个头破血流这群人就是校长。别的不说,单单一个安全问题,就足以让校长们每天提心吊胆、夜不能寐。原因很简单,我们祖国的花骨朵太过于娇嫩经不起风雨。由此可想,教师的责任有多大多难,校长的责任有多大多难。但是社会和家长对教师和校长报有太大的期望,以至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社会、领导和家长对校长的期望,他即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又是一个能冲锋陷阵的士兵;他既要非常会做事,又要非常会做人;他既要懂教学,又要懂管理;他既要会用人,又要会育人;他既要能吃苦,又要会生活;他既能当警察,又会做良民。所以,我们要善于给自己解压,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该放松的一定放松。罗斯柯庞德是现代资产阶级著名法学家之一。罗斯柯庞德主张,法的目的是尽可能建筑社会结构,以有效地控制由于人的本性而不可避免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以最小的阻力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利益。庞德的观点对我国近代的立法、司法产生过影响。法律是成年人的学问这一法谚,有两层意义。一是只有成年人才能理解的学问。人之初,蒙昧无知,无法无天。要理解法律首先要成年,要长大成人,要经历一些事情,见过一些世面,积累一些经验,对人生有全面而真切的体会和领悟,才能理解法律的真谛。因为法律是经验之谈。二是只要是成年人就能理解的学问。法律是为成年人所制定的,也是要求成年人所践行的,因此必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要求大众化、通俗化。如果法律抽象玄奥,令人费解,常人不知,凡人不晓,就无法为人们所理解和践行。【课件8】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1)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课件9】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力先生所说:“法律本来是世俗的活动,为了解决人们的纠纷,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系。”法律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具有社会性。它是用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它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权力和义务,即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法律的现实根据在于法律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课件10】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如甲乙【课件11】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何种性质的法律关系是确定学校侵权归责原则的前提,目前关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监护关系论(缺少法律依据)。这种观点认为,虽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但未成年人在学校上学期间,他们实际上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父母对其子女的监护权已转移给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事实上的监护关系。一旦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了意外的伤亡,学校应该为未尽监护义务所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事实上,将未成年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定位于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将导致法律依据上的矛盾。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和其他有关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没有任何一个法律条文中规定学校承担监护责任,从而也就排除了学校承担全部或部分监护责任的法律依据。其实,监护责任是严格的,也就是说如果学校承担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的话,那么一旦学生在学校造成伤害,学校就应当承担责任,这个责任太大了。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将得到严重破坏。(二)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有法律依据)。这种观点认为,学校的责任是一种违反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所规定的教育、管理、保护的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是一种过错责任。学校是实施国家义务教育的机构,承担的也只能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依据不同的情况来判定学校是否尽到了必要的教育、管理、保护的义务。这种观点有效地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利益的同时,也适当兼顾了学校的利益,并努力督促其尽到相应的义务,有利于减少损害事故的发生,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是特定场所,学校应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约束指导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其安全健康成长的职责,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应为教育、管理和保护的关系。我们赞同这一观点,法律也是这样做的。为明确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教育部于2002年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未成年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仍然是学生家长而非学校。由此,发生伤害事故后,学校与受害方争议的焦点不再是学校是否尽到“监护”责任的问题,而是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的问题,也就是学校的过错程度问题。这就为正确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奠定了基础。【监护】是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常认为,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监护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制度。监护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监护具有以下特征: 1、被监护人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监护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人的职责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不能由当事人约定。监护人的职责根据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主要有: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防止被监护人受到不法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4、妥善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对于被监护人财产的经营和处分,应尽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6、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7、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课件12:案例分析】张昭、王志达诉博文学校案北京市博文学校系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开办的一所自收自支的民办学校。该校在招生简章中称,学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老师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锻炼,实施24小时伴读。1998年9月,张昭、王志达夫妇将儿子张冲(1982年11月7日出生)送到该校高中一年级2班就读。入学前,张昭、王志达按照学校要求交纳了赞助费2万元,学杂费7500元。【讲解】1998年11月20日早7点10分左右,张冲在学校教学楼三楼楼道内与该校初三(1)班走读生董强(时年16岁)发生口角。董强双手抓住张冲的肩部,将张冲推靠在教育处门口墙上,用右膝盖顶撞张冲的阴部,造成张冲阴囊钝挫伤。在空军总医院治疗期间,医院曾对张冲进行过睾丸坏死组织切除术及修补术,阴囊浓肿切开引流术。最后诊断为:1.左侧睾丸破裂、左阴囊血肿;2.右侧睾丸积液;3.阴囊血肿感染。1999年2月15日张冲出院在家休养。同年3月21日,张冲在家中服用大量心律平,后被送往空军总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张冲死亡证明记载,张冲死亡原因为心律平中毒。1999年8月17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以董强犯故意伤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2000年3月29日,张昭、王志达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称:博文学校未尽到管理和监护责任,致使其子张冲在博文学校学习期间被同学致伤,后自杀身亡。为此要求博文学校向其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120万元,精神损失180万元。【案例分析】博文学校虽在招生简章中称其系寄宿学校,但不因张冲寄宿学校而产生监护义务的转移,博文学校与张冲之间系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张昭、王志达要求博文学校对张冲承担监护责任,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张冲属于寄宿生,加害人董强属于走读生,当走读生入校后,即属于学校的管理范围。在学校的管理范围内,张冲受到伤害,学校负有管理不善的责任,对张冲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张昭、王志达造成的精神损害,博文学校应在加害人赔偿范围内酌情予以补偿。判决:【课件13】一、博文学校补偿张昭、王志达因张冲身体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40341元。二、博文学校补偿张昭、王志达精神抚慰金2万元。三、驳回张昭、王志达其他诉讼请求。【进一步分析】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博文学校系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张冲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张昭、王志达依据该校招生简章的公开承诺,将张冲送往该校寄宿学习,应视为家长将对未成年子女的部分监护权委托给学校,学生在注册登记和交纳约定费用后委托关系即已成立,由此即产生了学校要保证张冲在校期间人身安全的监护责任。 张冲在博文学校的监护范围内遭受同校走读生董强的侵害致残,对其被侵害的后果,除加害人董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外,博文学校同时亦应承担对张冲受到侵害和董强实施侵害的监护不力的赔偿责任。鉴于博文学校对加害人董强亦应承担部分监护职责,故在董强应承担的赔偿数额中博文学校还应分担一定的比例【法律责任课件16】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分为补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 补偿,是国家以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课件17: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按其性质和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 按照其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是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提出的必须履行其民事义务的行为要求,具有国家强制性。在中国,公民和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7种: 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课件21侵权行为】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平等主体,这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地位平等,平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权利限定的范围内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课件22侵权行为的分类】(一)、一般侵权行为与特殊侵权行为一般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主观过错实施的,应适用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和一般责任条款的致人损害的行为。例如故意侵占、毁损他人财物、诽谤他人名誉等诸如此类的行为。特殊侵权行为,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在侵权责任的主体、主观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致人损害的行为。如民法通则第121127条规定的是特殊侵权行为。第一百二十一条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一百二十三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四条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五条在公共场所、 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六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七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 ,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积极的侵权行为与消极的侵权行为】积极的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对他人的不作为义务,以一定的行为致人损害的行为。例如不法占有他人财物,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侵害他人身体等。消极的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对他人负有的作为义务,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如学校建筑施工中未安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损害的,保卫科传达室保管人未尽保管义务,致使被保管物遗失,等等。【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单独侵权行为,是指损害行为是由一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是指损害行为是由2人或数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表现在:其一,主体的复数性,加害人为2人或2人以上。其二,行为的共同性,多个加害人的行为彼此关联共同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其三,结果的单一性,数个加害行为共同产生一个损害后果。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2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课件25侵权责任】比较繁琐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侵权责任是任何人都对他人承担这样一种义务,即不因为自己的错误(过错)行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即能构成侵权行为,要对受害方承担责任。侵权行为基本上都是违法行为。在侵权法上,行为人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可以分为替代责任和个人责任,其中替代责任是指行为人就第三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侵权责任,而个人责任则是指行为人就自己实施的侵权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侵权责任。如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打人事件被作为娱乐重磅新闻传得如火如荼。在纷纷指责打人者李鹤彪的行为和郭德纲事后的表现的同时,有一种声音认为郭德纲应对其徒弟打人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对于郭德纲在此事件发生后的高调表现,很多人对郭德纲无好感。然,笔者认为,不应要求郭德纲对李鹤彪的打人行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因为这于法无据。在侵权法上,最基本的承担责任形态是“自己责任”,也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或者自己管理控制的物致人损害的后果承担侵权责任的侵权责任形态,说得白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侵权行为人承担的均应该是“自己责任”。【替代责任】,分为两种,即对人的替代责任和对物的替代责任,分别是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和对物件造成的损害负责。对他人行为负责即对人的替代责任,包括国家赔偿责任、法人侵权责任、雇主责任、定作人指示过失责任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责任等。对物的替代责任,就是物件致害责任、动物致害责任等。【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当责任人为多人时,每个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各责任人之间有连带关系。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如前一辆机动车撞倒行人后逃逸,倒地行人又遭后一辆出租车拖压,最终抢救无效致死。究竟是哪辆车造成行人的死亡,该由谁来赔偿死者家属的损失?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范围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50000元后,超出部分306790元由后车车主、承包人与实际营运人负连带赔偿责任。 逃逸车辆与出租车之间的责任,出租车可在承担责任后另行向逃逸车辆追偿。【按份责任】,是指责任人为多人时,各责任人按照一定的份额向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各债务人之间无连带关系。【无过错联系的共同加害行为】是指数个行为人事先既没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也没有共同过失,只是由于行为的客观联系,而共同造成同一个损害结果的侵权行为。【补充赔偿责任】,顾名思义,就是在侵权的第三人未尽到赔偿责任或者赔偿不足时的赔偿责任。因为侵权是由第三人直接造成的,依法应当由其对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在受害人的损失获得侵权人全部赔偿以后,尽管学校一方对这一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也可能要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及其他法律责任,但民事赔偿责任是无须承担了。因此,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侵权的第三人无力赔偿或者找不到侵权的第三人、无法确定侵权的第三人。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受到损害的学生在起诉了侵权的第三人或与第三人达成调解协议获得全部赔偿后,又起诉学校要求赔偿的,这就失去了赔偿的法律依据,不应获得支持。 【补充赔偿责任数额的确定 】前已述及,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是在侵权的第三人未尽到赔偿责任或赔偿不足时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并且承担的是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学校有能力和条件避免第三人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过错没有避免第三人侵权行为发生的,则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是全部赔偿责任。例如犯罪分子来学校实施犯罪行为,老师责令两个十几岁的初一学生赤手空拳与犯罪分子搏斗,结果两个学生被犯罪分子刺成重伤导致的损害。 第二,学校的过错只是加重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则学校仅就加重损害的部分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例如犯罪分子突然冲入学校用刀砍伤学生,学校延误了一段时间后才把学生送往医院,学校则仅对自己延误送往医院加重损害的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对犯罪分子突然冲入学校用刀砍伤学生因为没有办法预防,也注意不到,因而对这部分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受损害的学生如果先起诉学校赔偿责任的,必须同时将侵权的第三人作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确定的除外。 受损害学生已在侵权的第三人处获得一部分赔偿,但赔偿不足时,起诉学校要求赔偿的也可分两种情况: 第一,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是全部的,则对侵权的第三人赔偿不足的部分全部进行赔偿。例如应当赔偿5万元,但实际只赔偿了1万元,学校则要补充赔偿4万元。 第二,学校补充赔偿责任是部分责任的,则在部分责任范围和侵权的第三人赔偿不足范围内进行赔偿。例如学生受到的损害应赔5万元,学校部分的责任是2万元,侵权的第三人已经赔偿了4万的。学校则只须赔偿1万元;如果侵权的第三人赔偿了2万元的,则学校最多也只赔偿2万元。【课件26:归责原则】【课件27】过错责任原则所谓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的主观过错是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过错是行为人决定其行动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过错违反的是对他人的注意义务,表明了行为人主观上的应受非难性或应受谴责性,是对行为人的行为的否定评价。过错责任的意义表现在,根据过错责任的要求,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只要行为人尽到了应有的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即使发生了损害后果,也不能要求其承担责任。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在过错责任下,对一般侵权责任行为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有义务举出相应证据表明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以保障其主张得到支持。加害人过错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赔偿责任的范围产生影响。 【课件28过错推定责任】,是指一旦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其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课件29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实施了加害行为,虽然其主观上无过错,但根据法律规定仍应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实行无过错责任的主要情形有:从事高度危险活动致人损害的行为,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行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行为,产品不合格致人损害的行为等。 【课件31公平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的观念,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民法通则第132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可能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情形主要有:紧急避险致人损害的;在为对方利益或共同利益活动中致人损害等。因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失的,如果险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为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者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案例】一位出租车司机拉顾客回家,在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前方一个正在马路边玩耍的小孩突然跑向马路另一侧,出租车司机当即紧急刹车,虽然避免了车祸的发生,但却由于巨大惯性作用,导致乘客的头部撞伤,并在医院用去医疗费1000元。后来乘客在找到小孩父亲时,发现小孩父亲是个无业者,没有经济来源,仅赔偿了乘客200元,所以之后乘客找到出租车司机要求承担医疗费。 出租车司机紧急避险伤人是否也需担责? 紧急避险不能成为违约行为的抗辩理由,出租车司机仍需担责。【课件32】理论上讲,一般侵权行为的侵权责任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件:一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实施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课件33】二是损害事实。损害事实是指一定的行为致使权利主体财产权、人身权受到侵犯,并造成财产利益和非财产利益的减少或者灭失的客观事实。这是构成这一民事责任的首要条件,只有当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造成损害事实,行为人才承担民事责任。这里的损害,从广义上讲,包括财产上的损害和人身上的损害即造成受害人在财产上或者人身上的不利益。【课件37补充精神损害及麻旦旦事件】。【“处女嫖娼案”】2001年1月8日晚,19岁的女孩麻旦旦在其姐的发廊里看电视时,被陕西泾阳县蒋路乡派出所干警王海涛与派出所聘用司机胡安定强行带回派出所,进行轮流单独讯问,要求其承认曾与某男有过不正当的性行为。麻不承认,遭到王、胡的威胁、恫吓、殴打并被铐在篮球杆上。被非法讯问23小时后,县公安局出具了一份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以“嫖娼”为由决定对麻旦旦拘留15天。接到裁决书后,麻旦旦立即向咸阳市公安局提请行政复议并提出赔偿要求。2月6日,麻旦旦做了处女检查,证明自己是处女。2月9日,泾阳县公安局再次要求其做了一次“处检”,证明其仍是处女之身后,咸阳市公安局撤销了泾阳县公安局的错误裁决。麻旦旦将两级公安局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费500万元5月19日,咸阳市秦都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行政处罚裁决、强制传唤、强迫原告做“处女膜完整”医学鉴定、使用器械等行为违法,判令被告在10日内支付原告赔偿金74.66元,医疗费1354.34元,误工费每日25.67元(从1月10日起)。驳回了其他诉讼请求12月11日,咸阳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麻旦旦50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未获支持【后续】受害者麻旦旦,在沪经过多名心理、精神病学专家的“旅游快乐疗法”治疗后,身心逐步得到康复。与此同时,上海浦东一家国有公司正式录取麻旦旦为公司的员工,为此麻旦旦还特意改换姓名,开始了她的全新生活。【课件38】三是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构成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违法行为人只有在实施违法行为当时主观存在过错才承担民事责任。过错就是违法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的一种心理状态,他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状态。在诉讼上,以上四项内容必须要由提出诉讼请求的人进行举证,当事人必须全面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理论上讲,这是一项很困难的举证责任,相比较合同严格责任来说,诉讼请求人需要强得多的诉讼举证能力,这也是合同诉讼与侵权诉讼最重要的区别之一。但这一孑然不同的归责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被诉讼参与人忽视了,这也是近两年来人身侵权诉讼比例大幅度上升、且胜诉率不合理性偏高的关键因素。四是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侵害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的民事责任要件的因果关系,就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前因后果的联系,只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这种因果关系,说明损害是由违法行为所引起的,行为人才承担民事责任。确定因果关系就是要从客观现象中去寻找揭示他们之间存在的不依照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联系。【转课件43】(一)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 例如我国婚姻法第1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抚养的义务”;刑法第193条又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这种相互抚养的作为义务就是由婚姻法规定的。(二)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作为义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作为义务,是指一定的人由于担任某项职务或从事某项业务而依法要求履行一定的作为义务。只要行为人在执行职务或从事业务期间,就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例如值班医生有抢救危重病人的职责,仓库保管员有保管库中财务的义务,值勤消防队员有灭火的义务等等。基于先行行为的作为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某种行为而使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的行为人负有的排除危险或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积极义务。如成年人带小孩去游泳,负有保护小孩安全的义务;交通肇事撞伤而使被害人有生命危险的,行为人有立即将受伤人送往医院救治的义务。【转课件44】讲解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法院(1994)南刑初字第264号被告人宋福祥系有特定义务的人,目睹其妻自缢而放任不管,致使其妻自缢身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不作为),情节较轻。提请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上诉人宋福祥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称:没有放任李霞的死,根本想不到她这次会真的自杀,她上吊我不知道。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处理不当,要求依法改判无罪。被告人宋福祥应当预见其妻会发生自缢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且系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故其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不作为)。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1995)南刑终字第002号【转课件45】讲解2010年10月11日下午4时许,湖北恩施26岁女青年苏莉在湖南衡阳市公安局办公楼7楼坠楼身亡。有网友跟帖留言说:“我亲眼目睹跳楼整个过程,那年轻女子站在窗边到跳楼大概有近20分钟的时间,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公安局的人出来采取任何营救措施”苏莉的家属表示,他们认为警方处理不力,存在严重失职。另外,警方说苏莉是去报案的,但并没解释因为什么报案。警方说,是通过苏莉手机里的电话记录找到家属的,但家属拿到的手机里通讯录都被删除了。家属们认为其中另有隐情。【转课件46】【蜜蜂蜇人】来自行为人的先前行为【转课件47】【课件49 :校园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校园侵权行为是过错责任,侵权责任的构成应符合该要件。(1)、行为的违法性。造成损害的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为。合法的行为即使造成损害也不承担民事责任。校园侵权违法行为包括两种:作为的方式即以积极的行为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最常见的是老师对一些学生采取体罚手段,致使学生受伤,这就是从作为形式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时,教师体罚学生,让学生在高温下罚站,致学生中署,同样是以作为的方式侵犯学生的健康权。不作为的方式即采取消极的不履行特定义务的行为导致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不作为成立侵权行为时,应考虑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教育法规定学校有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有制止未成年学生的危险行为的义务。以不作为的形式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主要是学校及其职教人员不履行职责的行为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情况,如果学校教职工没有尽到义务导致学生受到损害,学校不履行义务和不当履行义务就构成侵权。如:某学校教学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却视而不管,致使学生因此受伤;某学生在学习期间擅自离校,学校应当发现或已发现,却不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时,学校应承担民事责任。(2)、损害事实校园侵权案件损害事实的种类包括财产损害和人身利益的损害,而财产损害主要表现为学生损坏学校的教学设施,损坏其他学生的日常用品,大多数侵权事件是侵害人身权利,如侵犯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关系一方面是侵权行为的存在,必然会引起损害事实的存在。另一方面,损害事实必须是因侵权行为所导致的损害。违法行为是原因,损害事实是结果。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所要确定的是侵权人的行为是不是造成损害的原因。从而判定行为人是否向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某小学9岁学生甲一天放学后在校打扫卫生时,从三楼楼梯扶手往下滑,不慎跌伤。当时甲口、鼻出血,并有呕吐,老师仅让甲动了动手脚,认为没事即让甲回家,其回家后,没有告知家长受伤一事,回屋睡觉,后被甲母发现甲已昏迷,经抢救脱离危险,但却留下残疾。在本案中,甲致残是因自己的危险行为造成的,但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知道甲从三楼跌到二楼时受伤事情的严重性,应当及时送甲治疗并告知甲的家长,但其轻信没有问题,是造成伤害加重的原因之一,最终,法院判决学校承担部分责任,这是确定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4)、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侵权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主观过错是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最重要因素,是最终的构成要件。总之,校园学生侵害是一般侵权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上述4要件才能确定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学校要减免自己的责任,就要证明存在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转课件50】【课件65】税华君等诉合江县人民小学未尽安全关照义务致其在校时遭犯罪行为伤害赔偿案【1998年9月14日(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一)上午时分左右,蓄意杀人报复社会的罪犯林培青携带事前准备好的两把菜刀藏入书包内,趁学生和护送学生的家长进校高峰期,以常人表象跟进合江县人民小学校内,人民小学兼职门卫没有对罪犯林培青进行盘查、登记。时正,人民小学例行每周一次升国旗仪式。林培青趁学校师生集中精力于升国旗之机,突然从学生队列一侧冲入学生队伍,持刀肆意砍杀学生,当场砍伤名学生。林培青在被学校教师、门卫奋力制止其犯罪行为而逃离现场途中,又砍伤学生名,随后被学校教师抓获扭送公安机关。与此同时,学校其他教师紧急疏散学生进教室躲避,积极救护受伤学生,将名受伤学生送往合江县人民医院救治。经及时抢救,受害学生均脱离危险。】【讲解】罪犯林培青被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以持刀肆意砍杀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已于年月日被执行枪决。罪犯林培青被处决前没有财产。四原告为赔偿问题向合江县人民法院起诉称:原告四人均为被告人民小学学生。于1998年9月14日上午在本校操场参加升国旗仪式时,被罪犯林培青用菜刀砍伤。由于学校没有设置专职门卫,并且兼职门卫失职,使罪犯混入学校,向学生行凶造成损害。负有监护未成年学生责任的学校,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住院护理费、伙食补助费、续疗费、鉴定费、交通费、残疾补助费和精神赔偿费共625914元。其中税华君请求赔偿205124元;赵颖请求赔偿150786元;文晨岚请求赔偿130386元;吴昊请求赔偿139618元。合江县人民小学共有学生近1800人,教师70人。校园内教师宿舍和教学区未分离。学校订有门岗责任制度和进出校门制度,要求门卫对行迹可疑人员进出校门时进行盘问。学校在新学年开学两周内不反对学生家长观看升旗仪式,但在8时20分后要劝学生家长离开学校。“914”案件发生时,合江县人民小学组织近1800名学生及近70名教师举行升旗仪式,每个班级学生队列的前、后、左、右均站有教师。合江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开庭审理认为:原告四人均为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上学期间,学校应履行管理和监护的职责,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教学管理规定,学校应当设置进出入校门的制度,设立门卫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学校门卫是设置专职人员还是兼职,没有具体规定,地方教委也未确定中小学校的门卫编制,因此,被告人民小学只设置兼职门卫并无不当。人民小学月14日发生的学生被砍伤事件,是罪犯林培青蓄谋已久的报复社会的行为,在学校学生和家长护送学生上学时混入学校,有其隐蔽性,一般门卫难以辨认和发现,不能认为是门卫失职;罪犯林培青持刀砍杀学生,也有其突然性,对人民小学师生而言,是意外的突发事件,学校主观上没有过错;事件发生后,部分教师及时制止犯罪行为并将其抓获,部分教师紧急保护、疏散和救护学生,避免了更大的伤害后果,使受伤学生及时得到救治,尽到了学校及教师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没有不履行职责的过错。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管理职责,与法定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有明显区别。学校只有在学生受到伤害且对损害发生有过错时,才应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被告人民小学对原告的受伤没有过错,因而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当罪犯林培青无力赔偿时,受伤学生通过保险理赔解决了医疗费和伤残补助费,学校已筹资给予了原告适当的补助,学校对善后事务的处理,已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原告主张的续疗费,学校有责任继续与保险公司联系,通过保险理赔解决。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之规定,该院于1999年8月18日作出判决: 驳回原告税华君、赵颖、文晨岚、吴昊的诉讼请求。【转课件66】【转课件78】中专生跑百米猝死家长索赔万新快报讯(记者温建敏)一名风华正茂的中专生在一次体育课跑完100米后离奇死亡,痛失爱子的学生家长认为学校应负责任,于是把学校告上法庭,并索赔12多万元。广州市两级法院近日作出终审判决:由于家长没有把学生有病、不适宜上体育课的身体弱点如实告知学校,学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常安排学生上体育课,学校对此没有过错,不用赔偿。【课件81】肖涵诉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案一审法院认为,由于原告肖涵违反学校纪律,将排球踢出校外,在爬围墙外出捡球时不慎从围墙上摔下,造成瘫痪,其责任在原告肖涵自己。中学在肖涵摔伤后,未立即送医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医疗时间,由此造成原告的经济损失,应给予适当赔偿;被告范、李协助肖涵爬围墙,致肖涵从围墙上摔下受伤,由此造成肖涵的经济损失,亦应给予适当的赔偿。肖涵在治疗中因输血引起丙肝而花去的医疗费,与本案无直接因果关系,不作处理。故判决:【转课件82】学校一次性赔偿肖涵经济损失204,000元;范、李学生各一次性赔偿肖涵经济损失计5,000元;肖涵要求中学承担教育至高中毕业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一审判决后,肖和中学均提起上诉,要求撤销原判,并坚持原审时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受理后认为,根据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对肖负有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现肖在校因爬墙受到伤害且造成严重后果,中学应为自己的消极救治(客观上)承担赔偿责任。一审判决认定双方过错责任不当,拟予以改判。由于该案在一、二审期间,媒体竞相作了报道,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且该案的判决结果所涉及的赔偿数额巨大,二审法院特向市高院书面请示。 高院对事实和证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案所涉及的争议焦点主要是:1、学校在肖爬墙摔伤致残事件中有无过错;2、赔偿责任的承担。高院审委会两次讨论多数人意见认为,中学未及时将肖送往医院治疗,延误了治疗时间,应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民事贡任,确定中学应承担肖经济损失的主要赔偿责仕。考虑到该案案情较复杂,媒体关注密切,社会影响大,且当事人情绪激烈,如处理不当,还会导致矛盾激化,故特请示了最高人民法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复函精神,二审法院最后判决肖某承担55%的赔偿责任,学校承担40%的赔偿责任,其他两位学生承担5%的赔偿责任。【学校过错的分析:】【转课件84】 中学在体锻课配备了二个老师,符合教育管理要求。虽然学校将不得擅自翻墙外出捡球作为纪律,但体育课时对学生的管理及安全保护作用不详,对于球踢出墙外、肖某三学生翻爬围墙时行为的观察、管理、制止行为不详。原则上,体育课学生活动应在教师视野观察、管理的范畴。学校当天当班的卫生教师是退休后回聘的体育教师,缺乏专业卫生知识,这样的配备,显然违反了卫生教师配备的有关规定,也正是因为这一错误配备,直接导致了学校对肖某伤情危重情况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判断。肖涵摔伤后,卫生老师为其冷敷处理是一种应急救治行为,学校具有及时提供正规医学诊疗、避免危险结果出现的义务,不能局限在通知学生家长的层面上。学校事件后费尽周折通知家长,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客观上延误了损伤的及时诊疗。【课件100】没有风险意识的校长常后悔 (2009-11)校长周刊报道: 一周日,某中学高三有4个学生在上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一死、两重伤、一轻伤。面对教育局和纪委领导,校长痛心疾首地说:“都怪我只想到高三学生要抓紧时间复习,把第二天有雷电、有大暴雨的气象预报不当一回事,像往常一样要求学生按时返校上课。” 某中学近年多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在学校召开的总结会上,校长表情凝重地说:“都怪我们太看重升学率,教学工作没考虑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不仅延长学习时间,加重学习负担,还要常常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公布出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以至于学生精神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做出失去理性的行为,教训太深刻!” 后悔,后悔,还是后悔!翻开媒体,环顾周围,近年来,类似这些因学校考虑欠周而导致的教学事故时有发生。部分校长也因此受到责罚,严重的还被撤职或被开除公职。 为什么后悔的教学事故会时有发生?怎样规避这些教学事故呢?尽管每件后悔教学事故的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有一条是共同的,这就是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用风险意识来指导学校的工作。 在现代生活中,风险是一个常用词,它与危机、危险、不幸、灾难、损失相联相通。所谓风险,就是主体行为带来的与主体目的相对的可能的负价值(负功能、负作用),不确定性和损失性是其两大特征。一项工作对主体来讲不确定性越大,或可能的损失(成本、代价、破坏、牺牲)越大,表明其风险越大。事物越复杂,联系越广泛,其风险越大。风险意识是近年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现代意识。 风险意识缺乏,在思维方式上集中表现为:线性(顺向)思维有余逆向(反向、换位)思维不足,热情有余理性不足,侥幸有余谨慎不足,肯定有余批判不足,马虎有余认真不足,冲锋有余防范不足;重动机轻结果,重成绩轻问题,重当下轻前瞻,重有利轻不利,重显性轻隐形,重可行性论证轻不可行性论证等。风险意识缺乏的结果是,带来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不和谐。资源浪费,滋生事端,激化矛盾,不该发生的事发生,该发生的事没有发生,增加学校发展的成本和代价,增加学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迷乱性。 风险学家冯必扬说:“当今时代,风险已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无处不在。风险不仅来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也来自我们作为集体或个人所作出的每个决定、每种选择以及每次行动。在我们被风险环境包围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风险。”非典、水污染、植被破坏、气候变异、食品事故、经济危机等都证明: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伴随风险社会而来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