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4实验开卷速查.doc_第1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4实验开卷速查.doc_第2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4实验开卷速查.doc_第3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4实验开卷速查.doc_第4页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2.4实验开卷速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卷速查(八)实验说明提示本试卷共三部分a组基础巩固b组能力提升c组难点突破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a组基础巩固1(多选题)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解析:弹簧的伸长量是指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故c错误;做实验时要用同一个弹簧来测量,故d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a、b.答案:ab图812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81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解析: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可知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b正确与l轴的截距表示原长,则a的原长比b的短,a错答案:b3(多选题)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同一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线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解析:从橡皮条固定点到o点的连线方向,是合力的作用线方向,如果o点变动,那么合力的大小、方向就要变化,就不能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a选项错;c选项中,因一个弹簧测力计已拉到最大量程,再通过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到o点时,每一个弹簧测力计都可能超过最大量程,造成损坏,或读数不准,故c选项错;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分力成任意角度都适用,不必成90角,故d选项错答案:acd4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和_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1.703.405.108.6010.312.1(2)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图82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图82(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 cm,d2l5l16.90 cm,d3l6l27.00 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_cm.(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钩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_,代入数据解得l_cm.(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g取9.8 m/s2)答案:(1)l5l6(2)6.85 (6.846.86)1405(14.0414.06)(3)l7l37.20 (7.187.22)(4)1.75(5)28b组能力提升5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3.50伸长量x(102m)0.741.802.803.724.605.586.42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图83(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83所示,其读数为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n,请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3)由图得到f合_n.解析:(1)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53.8 n/m;(2)弹簧秤读数为2.10;(3)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由图得到合力f合3.3 n.答案:(1)作图如图8453(2内都可)图84(2)2.10(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内都可)略(3)3.3(0.2内都可)6(2014新课标全国卷)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85甲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的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甲 乙图85p1p2p3p4p5p6x0 /(cm)2.044.066.068.0510.0312.01x/ (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16356.043.633.828.8/(mn1)0.0061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2)以n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图85乙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n图象;(3)图乙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表达式为k_n/m.解析:(1)k n/m81.7 n/m,0.0122 m/n.(2)根据实验数据描点,并用一条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3)由图象上取两点即可求得k n/m,而,解得k n/m.答案:(1)81.70.0122(2) n图象如图86所示图86(3)(在之间均同样给分)(在之间均同样给分)c组难点突破7斜拉索桥比梁式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是现代大跨径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桥的斜拉悬索主要承受拉力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斜拉索桥的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但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同学们则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图87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因而同学们猜想,悬索可能也遵循类似的规律(1) 同学们准备象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一样将样品竖直悬挂,再在其下端挂上不同重量的重物,来完成本实验但有同学说悬索的重力是不可忽略的,为了避免悬索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你认为可行的措施应该是:_.(2)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最后实验取得数据如下:分析样品c的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