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1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1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五四运动的背景1五四运动的过程32、4五四精神5综合6一、选择题1.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说:“中国人民从巴黎决议的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这段话评价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解析:a“巴黎决议”是巴黎和会的决议,“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了一个整体”指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而引发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五四运动,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2.(2017山东青岛期末)“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解析:d通过材料中“青岛问题”“强邻”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事件是五四运动。3.(2017辽宁大连期末)梁漱溟说:“我算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人,这一次被捕学生中间,也有我的熟友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据此可知,梁漱溟认为()a.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认识该事件中的学生行为b.学生的爱国行为虽然突破法律,但值得肯定c.曹、章罪大恶极,学生侵犯他们,合情合理d.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行为推动革命进入新阶段解析:a从材料中“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前,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说明梁漱溟认为学生的行为即使是爱国的,但也是违法的,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a项正确,b、c两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4.(2017山东泰安期末)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齐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明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a.农民阶级 b.市民阶级c.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解析:c五四运动以后,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所以这里的“下层群众”主要是指工人阶级,c项正确。5.“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解析:c科学理性、自由、人权、法治等思想都是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内涵,因此,答案为c项。a、b、d三项说法都正确,但是与材料信息不吻合。二、非选择题6.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思想基础。阅读下列 材料:材料一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处于家天下的格局中每个王朝的合法性都建立在“天意”之上,国家的基础建立在民众对于最高统治者的威权崇拜在这种逻辑下,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二历史上,中国人的民族观念一直以汉族为中心,华夏蛮夷间基本处于对峙状态。即便暂时由少数民族所统治也是希望“驱除鞑虏”。辛亥革命以后,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被“五族共和”所取代或者说,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金渡江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观念形成材料三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普通民众面对英国侵略的态度(不得摘抄原句)及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在“五族共和”方面的政治实践。(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其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斗争成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平静地观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概括态度;依据“民众没有一种国家的认同归属感”概括原因。第(2)问,回答要符合题目要求,围绕“五族共和”展开,能够体现辛亥革命后民族观念的变化。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凡尔赛的调停人”“在北京的学生”等信息判断运动为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在外交方面的斗争成果。答案:(1)态度: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