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单元检测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单元检测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单元检测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单元检测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单元检测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岳麓版必修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0年惠州三调)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 c d3(2010年北京测试)下图出自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b):碎土、平地;耔(z):培土。)()农事精耕细作 农业技术先进农民辛勤劳作 水利设施的完善a bc d4(2011年枣庄测试)阅读下列表格,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朝代战国后期汉朝唐朝元朝清朝粮食亩产量247斤281斤334斤338斤367斤a.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b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徘徊不前c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世界领先 d中国古代王朝对农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5(2011年广东六校联考)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6(2010年安徽卷)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7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举行,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的发明应该是()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酿酒8(2010年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9(2010年深圳一调)下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劳动生产场景,图中题诗为康熙帝所作。与这一劳动生产场景相关的行业是()a棉纺织业 b麻纺织业 c造纸业 d丝织业10(2011年福州质检)“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 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11(2010年烟台二模)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已贫贱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商人已经纷纷加入了统治者的行列 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无法推行c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12(2011年潍坊模拟)齐名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13(2011年河源检测)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14(2010年浙江卷)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15(2011年杭州质检)耕织图为南宋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清朝康熙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的基础上,重新绘制。近代有学者将两个时代的耕织图作比较:发现除“焦图应用西洋之透视法以作画”之外,画面内容都没有大的区别。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能说明()a封建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传统农耕技术自宋代以来没有出现突破性发展c清代开始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d西学东渐使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二、非选择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共40分。)16(12分)(2010年清远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左传昭公七年材料二“为田开阡陌封疆税平”“民得买卖”。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聂玉海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材料四魏书食货志记载:“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诸桑田不在还受之限”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2分)(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影响?(3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4)概括说明材料四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实行状况及其目的,并说明该土地制度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之间的关系。(4分)17.(14分)(2010年广州模拟)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工商业高度发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材料二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有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印度、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可分香料、宝货、药材和矿产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简明中国经济史材料三明清是民间手工业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陶瓷业市镇有25个,纺织丝市镇44个。中国经济史纲要材料四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铁器的出现。经过春秋战国的演变,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明走向衰落,到近代出现了工业文明。(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4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显著变化及对当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4分)(4)根据材料,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3分)18.(14分)(2010年临沂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材料三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欧洲商队的路线)以上材料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5分)(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5分)(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西经济形态的不同,并分析这种不同对双方的外贸有何影响。(4分)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是材料选择题,从社会风俗切入,考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注意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的结合。材料信息说明了牛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春秋战国以后,借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故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 d2解析:材料并不能表明小农生活富裕,何况结合所学我们知道小农经济下,百姓生活困苦,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不可能生活富足的。答案:d3解析:农民辛勤劳作不是中国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水利设施的完善。答案:a4解析: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表格数据反映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然而题干问的是“根本问题”,因此,要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性。经济是基础,农业的发展正也反映经济的发展。答案:a5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题干材料表明土地由不可买卖到可以买卖,究其实质表明生产关系的质的变革,既从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过渡到封建土地私有制。故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6. 解析: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答案:c7解析:丝绸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与中华文明同岁;它衣被天下,服务众生;它传播世界,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它的技术含量最高,发明创造点极多。答案:b8解析: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答案:b9解析:本题以图片材料为载体而设计的选择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然后要善于通过材料提示历史本质。从一个“桑”字即可结合图示理解正在采桑,采桑养蚕,与之相关的是丝织业,故选d项。答案: d10. 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在阅读材料理解信息基础上,结合“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东国”和“易桑麻”等内容思考即可选定a项。答案:a11解析:“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已贫贱矣。”大意是:现今的法规律令贬低商人,但商人却都很富有;重视农民但农 民却很贫困。a项情形与实际不符,汉代商人受到压制;b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的根本的经济政策;d项材料与土地兼并没有关系。答案:c12解析: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可知对商业的压制和对农业的重视,其它三个选项与题意不合。答案:b13解析:草市是指农村集市,从而印证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c14解析:通过题干中的“(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说明明朝前期是有私贩到日本从事贸易,a项错。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不符合史实。“海禁”政策从明朝开始一直到清朝仍继续实行,d项错误。中国“开市舶不得亦禁不得。奉旨允行,几三十载”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1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铁犁牛耕农业耕作方式。故b项正确,c项表述错误。a、d两项符合材料信息。选c项。答案:c1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井田制。(2)“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制;维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3)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4)实行状况:北魏时开始实行,隋代至唐初继续实施。目的:保护自耕农经济,以确保国家赋税收入、徭役和兵役的征发。关系:为限制土地兼并,国家采取了均田制,但均田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扼制土地兼并。17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夫在芸耨,妻在机杼”;第(2)问从材料二中归纳;第(3)问从两个方面提炼手工业生产的显著变化,即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和区域分工明显;第(4)问关注材料中的“渔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答案:(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外贸港口众多,政府专设管理机构;外贸地域范围广,商品种类多;进口以原料和初级制品为主,出口以制成品为主;政府的外贸税收大幅增加。(3)变化:在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明显,专门化的手工业市镇增加。作用: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过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18解析:第(1)问要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宋朝时商业繁荣,其表现在对外贸易、市镇等方面。西方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问中国15世纪处于清朝统治时期,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则开辟了新航路积极开展对外殖民扩张。西方殖民扩张在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