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第卷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艺术发展史上,技术在提供传播手段、创新艺术样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技术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呈现新的特点,似乎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艺术家的帮手,而开始觊觎创作本身,意欲取而代之成为艺术的主导。 当前大热的代表性技术就是虚拟现实。在艺术领域,通过虚拟现实头盔可以把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按照物理时空结构和因果关系重新整合起来,创造沉浸式体验,从而使艺术审美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这个技术促使了以电子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文艺的兴起,但其中很多作品因触碰灵魂的艺术性明显不足,亟待艺术家参与其中。 另一个代表性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世界里,审美理想和情感世界是驱动创作的重要引擎,而人工智能却是无心的机器,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情感世界,只能进行“制造”,不能进行“创造”。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艺术家同时具备表达冲动、创作技艺、创作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这可遇不可求,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人工智能作品的本质是模仿,处于艺术生产链的低端,它可以承担部分工艺制造,但永远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如果我们把艺术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图景中去审视,会更清晰地看到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奠定了艺术生产的理论基础。从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家根植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实践,倾注个人生命体验、思想认识和情感表达,依托于外部技术条件和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用于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从这个理论视角审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人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类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虚拟现实是现实生活的影子,虚拟现实本身无法为文艺提供真实的生活养分,也就很难产生震撼心灵、传之久远的艺术。 美的规定性来自人类实践,人们完成审美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社会历史和生活实践,没有纯粹抽象的无缘无故的美。在技术的世界里,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人工智能,都无法独立创造美、发现美,从而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 尽管在艺术创作中,技术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完全取代艺术家,但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重建着人类的文化形态。美国学者福山在我们的后人类未来中提出:“除非科学终结,否则历史不会终结。”这个历史终结论的始作俑者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特别是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他否定了原来的定见。福山警告世人:“技术让人类失去人性但我们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失去了多么有价值的东西。”面对技术发展的诱惑,艺术家既要有开放的心态,又要有不移的定力,始终守护人类的灵魂和精神。(摘编自徐粤春技术与艺术的辩证法,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作为新技术代表的虚拟现实重塑人类感觉,创造沉浸式体验,促使了电子游戏等网络文艺的兴起,艺术格局发生变化。B由于没有审美理想和情感世界,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无论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只能是艺术家创造的工具。C艺术家的表达冲动、创作技艺及创作环境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促使了艺术作品的产生,这些恰是人工智能所缺乏的。D马克思首次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奠定了艺术生产的理论基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现实生活的影子,虚拟现实无法为艺术提供真实的丰高的内容,因此难以产生震撼人心、流传久远的艺术。B作为技术,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人工智能,社会历史和生活实践的审美基础的缺失决定了它们独自创造不出真正的艺术。C虽然在艺术创作中技术永远取代不了艺术家,但它的发展会对艺术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人类文化形态的重建。D面对技术发展的诱惑,艺术家要有宽容的态度,做到不沉迷、不浮躁,既时刻追随技术发展,也不丢失人类的灵魂和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影响着艺术发展,似已呈现出取代创作、成为艺术的主导的趋势。B.过度依赖技术而把力量集中在感官刺激上,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艺术审美,这种作品因而缺少触及灵魂的艺术性。C人工智能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人工智能作品离不开艺术家的原作,高妙与否只不过表明模仿级别的高低。D美国学者福山认为,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人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些,保持清醒的认识。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 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帝语利用曰:“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利用愤契丹,色不平,对曰:“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帝壮其言。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利用曰:“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 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岭南骚动。 帝谓辅臣曰:“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岭南平,迁引进使。 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利用曰:“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迪坐是免,而利用以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为会灵观使,进尚书右仆射。 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宋史曹利用传,有删节)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 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D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 破盾遂斩首以徇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设立,至宋后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B“改”,古代官职调动说法之一,文中的“迁”、“擢”、“补”、“进”等与之类似,有升职和降职之意。 C京师,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这里指都城开封。 D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曹利用智勇过人,承继父亲基因。父亲曹谏富有文韬武略,考取明经科,官至右补阙、崇 仪使;曹利用生性勇悍,年少便睿智善辩。 B曹利用颇有壮节,擅长外交辞令。面对契丹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慷慨陈词,不辱使命,最终带着和约归国。 C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能智击贼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平定了岭南的骚动;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 D曹利用恃功而骄,终无罪而冤死。梗直而仗恃有功的曹利用招致李迪的不满与诬陷,也因为此事招致无罪冤死的结局。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2)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人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咏怀古迹(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庾信:南北朝诗人。侯景之乱,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8首联写了什么内容?在全诗有何作用?(5分)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王勃腾王阁序)(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 ,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3)._被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_,鸟倦飞而知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意外的礼物(前苏联)帕霍京 谁也说不准安娜菲利波夫娜有多大年纪,不过,连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也肯定地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人们已经管安娜菲利波夫娜叫奶奶了。不管他们怎么说,实际上,要是看见她穿着肥大的套鞋,迈着快步,肩上压根白木扁担,挑着满满的两桶水轻松地往家走时,真不敢相信她已经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从来没有人看到安娜菲利波夫娜像老太婆那样慢慢吞吞地走路。有时候,有的街坊冲她背后喊道:“哎,菲利波夫娜,你干吗还满处跑哇?在家呆着歇歇得了。”她就举起一只干瘦的手,指着苍天回答说:“我到了那儿再休息,没多久了。”安娜菲利波夫娜有个孙女叫维尔卡,每当这轻佻的姑娘从邻居的窗前经过时,这条街上的人都满怀同情地叹息说:“哼,这姑娘有点良心没有?天天把孩子往这儿一送,自个儿就跑了,让老太太在家看孩子。 还经常呵斥老人。老太太总是花自己的钱给孩子买东西,孩子妈哪怕说个谢字,要不给老人买点礼物也好。可这想也甭想。唉,瞧这事!” 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别人有这些议论,可是很不以为然,她说:“扯什么闲话?姑娘家年纪轻,走错了一步。她好玩、爱跳舞是应该的,可带着孩子怎么去得了呢?我反正在家呆着没事,也该帮帮忙,岁月不等人哪。她感不感谢我,关别人什么事?她兴许已经送给我不少东西呢,这谁知道呀!” 可街坊什么事都知道,要不还算什么街坊。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们。“什么,送了不少东西?” 人们瞧着老太太,笑话她说,“你这身衣服已经穿了40来年了。” 过了两年光景,维尔卡出嫁了。大伙松了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老奶奶又天天晚上照看起曾孙子来了。事情的原委街坊们一清二楚:维尔卡新婚的男人常常拿东西换酒喝。 秋天,维尔卡带着孩子到海滨去休养。没过几天,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一个小邮包。她拿起一把旧的大剪刀剪开了包上的缝线,一眼就看见裹在厚纸里边一条毛茸茸的时髦而漂亮的大头巾。包裹是维尔卡寄来的,可是老太太在包裹里没有找到片纸只字。安娜菲利波夫娜收到包裹的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的老太太议论纷纷:“这姑娘心眼倒不坏!” 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自胜。虽说9月间天气还暖洋洋的,可一到傍晚她就披上头巾出门去。碰上有人叫她,她立刻高兴地站住和人闲扯,说着说着,她便有意把话题悄悄地引到维尔卡和那件礼物上去。“这件礼物挺贵重的,”她说道,“我简直不知怎样才好,总觉着挺过意不去。” “没什么。”别人劝她说,“比这更好的礼物你也配啊!” 10月初,晒得黑黝黝的维尔卡顺着大街径直往奶奶家走来。坐在街旁长凳上的老人们向维尔卡问好,她大为惊奇。 “他们怎么向我问起好来了?”到了奶奶家她问起这事。 “这有什么人家尊敬你呗。” 维尔卡哼了一声。 “忽然尊敬起人来了包裹收到了吗?”她问奶奶。 “收到了,收到了” “你明白吗,我不愿意在疗养地随身带着这块头巾,寄回家吧,又怕我丈夫拿它换酒喝。后来想了想还是存在你这儿保险。” “这么说,这东西喀,可不是吗可我傻老婆子” 维尔卡吃惊地望着奶奶。 “你怎么了,奶奶?” “哦,没什么,没什么我随口说说。” 她慌忙地在屋里折腾开了,把头巾拿出来,端端正正放在桌上。维尔卡拿起头巾就走,到了门口她说:“明天晚上我把孩子送到你这儿来。让他自个儿跑跑玩玩。我和我丈夫要去看电影。” “行啊,你送来吧” 第二天傍晚,安娜菲利波夫娜牵着曾孙子的手慢吞吞地在街上走着。她拖着沉重的脚步,头上紧紧包着一条破旧的毛头巾。 大家突然发现安娜菲利波夫娜确实非常衰老。现在看来,在那些老一辈的人还年轻的时候,人家管她叫奶奶,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摘自外国微型小说)(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安娜收到“礼物”后喜不白胜。暖洋洋的天气里,她一到傍晚她就披上头巾出门去,高兴和人闲扯,有意把话题引到维尔卡和那件礼物上去。从中可以看出她生活的空虚和内心的虚荣。B小说巧用省略号。如“这么说,这东西喀,可不是吗可我傻老婆子”,体现了安娜菲利波夫娜突然明白这个礼物并不是送给她时失望、不知所措和慌忙掩饰的复杂情绪。C安娜菲利波夫娜周围的街坊们是善良的群像,属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安娜的孙女维尔卡也有一定道德评判和约束作用。D小说前后呼应形成对比。从开始人们真不敢相信安娜已经老了,她干什么事都很麻利,到最后大家突然发现她确实非常衰老。表现出“意外的礼物”给她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E文章通过安娜一系列变化及大量直接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悲喜。如“安娜菲利波夫娜也知道别人有这些议论,可是很不以为然”、“安娜菲利波夫娜喜不白胜”等。(2)小说中安娜的心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3)文末才知道“礼物”是“意外”的,其实这一“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6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吴健雄和宇称不守恒实验李政道 1997年2月16日,杰出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逝世了。她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在实验物理学研究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极重要的推进作用。 健雄出生于1912年5月31日。1934年从中央大学毕业后,第一年在浙江大学,第二年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6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在拿到物理学博士后,教了两年书,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作深入的研究。1944年,她加入哥伦比亚大学,以后一直在那里从事教学和研究。 吴健雄最重要的实验守称不守恒实验是在1956年间进行的。在物理学中,宇称守恒是指,除了左右不一样以外,它们以后的发展应该完全一样。可是健雄的实验结果表明,宇称守恒的观点与自然现象是不符合的。 下面是健雄的回忆。 1956年早春的一天,李政道教授来到我的小办公室他向我解释了-之谜,以及它如何引起在弱衰变中宇称是否守恒的问题。他说,如果-之谜的答案是宇称不守恒,那么这种破坏在极化核的衰变的空间分布中也应该观察到; 我们必须去测量赝标量 在李教授的访问后,我把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一遍。对于一个从事衰变物理的学者说来,去做这种至关重要的实验,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我怎么能放弃这个机会呢? 那年春天,我的丈夫袁家骝和我打算去日内瓦参加一个高能物理国际会议,然后到远东去旅行讲学。我们两个都是在1936年离开中国的,正好是在20年前。我们已经预订了伊丽莎白王后号的船票。但我突然意识到,我必须立刻去做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界的其他人意识到这个实验的重要性之前首先去做。虽然我感到宇称守恒定律是错误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迫切要作一个明确的测试。于是,我请求家骝让我留下,由他一个人去。幸好,他完全理解事情的重要性,同意一个人离开。 我跟她谈话是在1956年4月底5月初的时候,做这个实验需要低温务件,但她自己没有这样设备的实验室。于是,她写信给美国国家标准局低温组的领头人安布勒。安布勒7月份回信对健雄说,他要度假,9月份才回来。于是,从5月到9月之间,健雄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把探测的仪器做起来,同时生长硝酸铈镁晶体。到9月他们开始合作时,健雄的准备工作已经相当充分了。到圣诞节末实验结果已经出来了,跟理论完全符合,按说应该可以发表了。但是,真正的实验科学家并不因为理论家说“very good”就完事了。在这之后还要重复再做,检查是不是有错误。1957年1月2日到8日,是宇称不守恒实验最困难的时候。霍普斯就睡在仪器旁,其他人住在旅馆。一有事就打电话,无论什么时候,马上就去实验室。 1月15日下午,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布宇称守恒的基本定律出人意料地被推翻了。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的标题是:“物理的基本概念被实验推翻”。这一新闻在公众中爆开,迅速传遍全世界。我们对于物理世界的结构的认识的突然解放压倒了一切,沿着这一方向的科研活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前进。 物理实验的发展常常与技术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同步的。宇称不守恒实验的情况则不同,当时它并没有受实验技术的制约,而是受到物理观念的制约。虽然,在过去有关衰变的著作里,宇称等选择定则用得很多,也都与实验很符合,可是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实验其实跟宇称守恒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当吴健雄的实验结果一出来,大家的观念变了。 1956年我和杨振宁在理论上建议了宇称不守恒,而实验上的确定是健雄做的。他的文章于40年前的2月15日发表在物理评论上。紧接着她的论文,加温、莱德曼和温里克发表了的子衰变和子的电子衰变,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在同一卷的第1681页,还有特莱格迪和弗里德曼的文章,等等。在以后的半年之内,大概有几百个这方面的实验出来。【相关链接】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扬振宁,但是,没有颁发给在实验上确定这一理论的科学家吴健雄。原因是吴健雄这一实验是与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其他几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布勒。一些人认为没有他们的低温原子核极化技术,实验就不可能完成,把实验的功劳归于吴健雄是不公平的。(张田勘诺贝尔奖的公平与不公平)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吴健雄显得很坦然,“我的一生,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也乐在其中,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些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今天的我们不难感受到言语间些许的遗憾,这位被称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的伟大女性、科学家把自己受到的伤害长久地、深沉地藏匿起来。(张守涛名校大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吴健雄事业心很强,当她意识到宇称不守恒实验的重要性,就马上做出决断,放弃旅行讲学等事情,全身心投入实验之中。 B吴健雄的实验室没有做宇称不守恒实验的条件,于是她写信向安布勒求助,由于安布勒要度假,只好三个月后才开始实验。C.1957年1月2日到8日,是宇称不守恒实验最困难的时候,晚上有的实验人员就睡在仪器旁,度过了这段时间实验结果就出来了。D宇称不守恒实验结果出来后,人们发现有关衰变著作里与宇称等选择定则很符合的实验其实和宇称守恒无关,因此这些实验是有问题的。E这篇传记引用了吴健雄的一些回忆,交代了不易为人所指的细节,这些和作者了解的情况互相补充印证,收列了很好的效果。(2)为什么说宇称不守恒实验是重大科学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作者对吴健雄做宇称不守恒实验抱有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材料并简要分析。(6分)(4)对于自己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吴健雄是既坦然又遗憾,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第一节班会课,同学们观看了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被深深感染,班主任总结时循循善诱学生要重视提高人文情怀。 品读经典,体悟人生。看名著就是同名家对话,跟哲人心灵交汇,就让人心里生出暖暖的感觉,如坐春风。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这座城市变成泽国,一片汪洋,人们调侃说到城市去看海,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有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知识积累,不用心体悟生活,没时间阅读经典作品,写起文章来东拼西凑,真叫人不忍卒读。 最近一段时间,在欧洲发生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恐怖分子是世界的公敌。 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A. B C D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国家正在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中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用多种方式解决当前出行拥堵,更好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B在201 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12年后的奥运冠军。 C关于将取消“211”“985”院校工程建设这一话题,社会传言很多,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以由教育部官方文件的这一说法为准。 D人们重提“不忘初心”,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们对自己曾经追求的一份提醒,不要迷茫,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理想。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一般来说, 填了服从“调剂”的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学校在其所在地的录取分数线, 未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愿意服从专业调剂的前提下,考生 被调至没有报考 还未录取满额的专业。 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 录取有相关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接受调剂。 A 只要 如果 就 但 / 仅B 如果 不过 可以 / 只是 必须C 只有 / 才能 而且 不过 会D / 但 可能 并且 但 只16.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2分)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17.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为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创业开“绿灯”。8月11日,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公开表示,学校鼓励学生及早投身创新创业行列,明确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自行申请,选择休学创业两年或一年,休学创业期间,还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服务,学校为其保留学籍。对上海交大的做法你如何看?请写出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里约奥运会上一大波“奥运表情包”刷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第三名成绩进入决赛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成为新晋“网红”。20岁的傅园慧表情丰富夸张而有喜感,语言幽默而耿直,被网友戏称为“洪荒少女”。网友忍不住惊叹:“这个女孩太可爱了!”“真实而不做作,我已经完全被圈粉了”甚至国外很多主流媒体包括BBC、卫报、纽约时报都报道了这个新近网红。美国媒体称,这个人她甚至连金牌都没有,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没有人比傅园慧更有趣、更享受比赛、更招人喜欢,她能让人立马就喜欢。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三次模拟试题答案1. D 2.D 3.B4A(先掌握句子大意,“曹利用前往岭外,在武仙县遇上强盗。强贼手持锐利的标枪,护着彩色的盾牌,衣服盔甲坚实,锐箭也射不进。曹利用让士兵手持大斧长刀先将盾牌砍破,才将强盗斩首示众”。“遇贼武仙县”是状语后置,应为“(于)武仙县遇贼”,排除CD;“坚利”的是衣甲,所以才让“锋镝不能人”,排除B。)5B(选项中词语,没有降职之意)6D)(“梗直”“招致李迪的不满与诬陷”不对,“也凶为此事招致无罪冤死的结局”错)7(1)关南一地归属中原已久,不可答应给(契丹),汉代用玉帛赐给匈奴单于,有原先的事例(在)。(省略句、 “中国”、“故事”、“以”、大意各1分) (2)凭借一纸文章受到君主的赏识,我比不上李迪;(敢)舍弃生命(或“冒着生命危险”)地进入凶险不测的敌 军之中,则李迪比不上我。(“片”、“遇”、“捐躯”、“逮”、大意各1分)8. 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3分)“风尘指安史之乱,点明了时代背景。“支离”“漂泊”等词,又为全文奠定了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2分)9. (1)抒发了作者漂泊流离的身世之感,(2)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事的强烈关心。(3)对庾信凄凉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深切同情。(每点2分)10. 略1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C对维尔卡约束作用不明显;A“她内心的虚荣”不妥;E“大量直接的心理描写”错,文中基本没有正面的心理描写) (2)平静,在尚没有什么“礼物”打扰安娜时,她并不显老,“干什么都很麻利”。欣慰,当那条漂亮的头巾被人们解释为“礼物”时,她“喜不白胜”,以至于在“九月间天气还暖洋洋”时就披上头巾出门,并有意向人们说起这件“贵重”的礼物。失望,在终于明白这条头巾只是因为“存在”她这儿“保险”而寄给她,并非什么礼物时,她明显地显老了。(6分,每点2分) (3)前文已有伏笔,维尔卡新婚的男人常常拿东西换酒喝。维尔卡怕丈夫又拿头巾换酒喝。所以才存在安娜那里,并非是送给她的礼物。孙女维尔卡从未给老人买礼物。去了一趟海滨自然也不会买礼物送给安娜,符合人物一贯的性格特征。包裹是维尔卡寄来的,可是老太太在包裹里没有找到片纸只字。可见并不是送给她的礼物。大头巾时髦而漂亮,不符合安娜的年龄的审美特点。(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12. (1)AE B.“只好三个月后开始试验”错,吴健雄为实验做了充分的准备,三个月后开始是合作的开始。C.“度过了这段时间实验结果就出来了”错,圣诞节末已经出来。D。“这些试验是有问题的”无中生有。(2) a.证明了宇称守恒观念不符合自然现象,推翻了宇称守恒的基本定律。b.改变了大家的观念,推动了这一方向的科研活动前进的步伐。C。使杨、李二位在理论上突破,获得了试验上的证明,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对物理世界的机构认识。(3) a.吴健雄是试验的发起者、组织者、实施者。付出很多,令人钦佩。b.吴健雄在传统物理观念的制约下做宇称不守恒的试验,困难和贡献不容忽视。c.宇称不守恒定律是吴健雄在试验中确定的,李政道、杨振宇、吴健雄三人在宇称不守恒定律这一发现中均有贡献,吴健雄也应获诺贝尔奖。(4) a.吴健雄全然投身于弱相互作用的研究,乐在其中,不是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的,这是她没有得到诺贝尔奖而显得很坦然的原因之一。b.对于验证了“宇称不守恒”这一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却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吴健雄“坦然”的心态表明了她崇高的品格。c.宇称不守恒试验是吴健雄倾力研究之作,因为某些原因被人忽视,她感到自己受到伤害,内心的些许“遗憾”正表示了她的不满,是人之常情。d.虽有“遗憾”,但吴健雄没有过分看重,而把伤害深深的藏起来。13C(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不能直接带宾语;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 到教益或感化;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危言危行: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14D(A成分残缺。缺“解决”的宾语中心词,在“拥堵”后补上“的问题”。B语序不当。应为“这是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冠军”。C结构混乱。应为“认可这一说法”或“以这一说法为准”。)15. D16.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示例二:“朝闻道,夕死可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的决心。示例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委会土地购买合同范本
- 学校跟书店购书合同范本
- 家用木人桩购买合同范本
- 如何完成拍卖合同协议书
- 广告牌双方协议合同范本
- 废钢轨买卖合同转让协议
- 幼小衔接班收费合同范本
- 商业合作合同解除协议书
- 机床委托安装协议书范本
- 采购瑜伽服套装合同范本
- 第4章“免疫调节”单元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动物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基本技术(动物微生物与免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
-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三章 14-16世纪文学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