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文献综述.doc

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zip
说明书 草稿.doc---(点击预览)
目录打印.doc---(点击预览)
正文打印.wps---(点击预览)
摘要.doc---(点击预览)
CAD图
打印
Drawing1.dwg
IO接线图.dwg
plc电机变频器.dwg
WNV_}Z_5$1$}2W`[01%4}OV.jpg
液压原理草图.dwg
电气原理图 - 副本.dwg
电气原理图.dwg
plc IO分配图.dwg
plc控制液压系统
其他资料
2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翻译封面.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沈凯.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1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沈凯
资料
大四 课程设计
文档打印
PLC数字输入量(一).dwg
PLC数字输出量(一).dwg
主回路草图.dwg
气路原理草图.dwg
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电气原理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400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2.1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10-27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无心 磨床 控制系统 设计 5张 cad 图纸 说明书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绪论..........................................................1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1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1.3国内外的发展现状...........................................1

        1.31液压传动发展现状..........................................1

        1.3.2 PLC的发展现状...........................................2


第2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2.1液压系统工况的分析.........................................2

        2.1.1 位移循环图L—t..........................................3.

        2.1.2速度循环图v—t...........................................3

        2.2液压缸的设计................................................3

        2.2.1液压缸的负载分析..........................................3

        2.2.2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4

        2.2.3液压缸的尺寸计算..........................................5

        2.2.4 液压缸流量的计算..........................................5

        2.3液压泵的确定与所需功率的计算................................5

        2.4阀类元件的选择..............................................6

        2.5滤油器的选型................................................8

        2.6油箱的设计..................................................8

        2.6.1油箱设计要点 .............................................9

        2.6.2油箱容量计算..............................................9



第 3 章 滚轮电机的选择和调速 ...........................................9

3.1滚轮电机的选型及计算.........................................9

        3.2变频器的选用................................................11

        3.3滚轮电机的调速..............................................12

        3.3.1三相异步的调速方式........................................12

        3.3.2变频器的调速原理..........................................15


第4章  PLC的控制设计..................................................16

        4.1 PLC的特点..................................................16

        4.2 PLC的选型原则..............................................16

        4.3机型的选择.................................................17

        4.4控制要求...................................................17

        4.5电气原理图..................................................18

        4.6I/O端口分配表..........................................20

       4.7电器元件的选型.........................................21 

      4.8程序设计与系统流程图...................................23

       4.9程序设及分析...............................................25


第5章  三菱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29

        5.1三菱编程软件...............................................35

        5.2三菱仿真软件...............................................30

结论...................................................................42

致谢...................................................................43

参考文献...............................................................44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心外圆砂带磨床适用于管材、棒材等工件的外圆磨削和抛光,可磨削金属、木材、玻璃、橡胶等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生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磨床磨削的要求越来越高,砂带磨床的加工工效甚至超过了普通常规加工工艺,砂带越来越宽,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已达到和超过砂轮磨床。如今,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PLC控制液压系统对工件上下料在各种机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PLC控制液压系统,从而在加工生产中实现工件的上下料自动化。而且,这个课题主要是采用实例分析,结合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查找资料,寻求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3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31  液压传动发展现状

液压传动与控制是以液体(油、高水基液压油、合成液体)作为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量的输出(力、位移或速度等)的。它与单纯的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压传动相比,具有传递功率大,结构小、响应快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及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液压传动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技术,它的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却非常之快。自从1795年制成了第一台压力机起,液压技术进入了工程领域;1906年开始应用于国防战备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迫切需要反应快、精度高的自动控制系统,因而出现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从60年代起,由于原子能、空间技术、大型船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对液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从民用到国防,由一般的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这种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在国防工业中:海、陆、空各种战备武器均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如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火炮、导弹及火箭等。

在民用工业中:有机床工业、冶金工业、工程机械、农业方面,汽车工业、轻纺工业、船舶工业。

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了太阳跟踪系统、海浪模拟装置、飞机驾驶模拟、船舶驾驶模拟器、地震再现、火箭助飞发射装置、宇航环境模拟、高层建筑防震系统及紧急刹车装置等,均采用了液压技术。

总之,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技术。它的发展如此之快,应用如此之广,其原因就是液压技术有着优异的特点,归纳起来液压动力传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其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和单位尺寸输出功率大;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易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便于与电气控制相配合实现自动化;易实现过载保护与保压,安全可靠;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液压易与微机控制等新技术相结合,构成“机-电-液-光”一体化便于实现数字化


内容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设计题目: 汽车自动变速器动力传动设计及运动分析学院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年级 2007 级 机制 学生姓名 谌利 学号 2007111426 指导教师 徐元 职称 副 教 授 设计地点 重 庆 工 商 大 学 日 期 2011 年 4 月 5 日 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目录前 言 .2一、自动变速器 .21.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发展及应用 .3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 .31.2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 .32.自动变速器的几种形式及原理、优缺点概述 .42.1 AT液力自动变速器 .42.2 手自一体变速器 .52.3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 .62.4 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63 .普通斜齿轮式自动变速器设计各文献的简述 .73.1 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示意图及传动原理 .73.2 四速普通斜齿轮自动变速器各档位的传动路线 .8二、软件应用简介 .101.CATIA .10三、自动变速器相关的问题研究 .11参考文献 .12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2 页 共 12 页前 言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车型的多样化、操纵系统自动化、个性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而变速器设计是汽车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因此它的性能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对轿车而言,其设计意义更为明显。在对汽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车辆的舒适性也是评价汽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变速器的设计如果不合理,将会使汽车的舒适性下降,使汽车的运行噪声增大。本设计针对乘用车变速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设计基于雅阁变速器,结合机械变速器的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了变速器传动比的计算,挡数的分配,齿轮参数的计算,轴及轴承的选择等,从而使乘用车的舒适性和动力性有进一步的的提高。一、自动变速器1.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发展及应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兴起,从数量上已成为汽车大国。世界各国汽车公司都争先恐后地涌入我国,有原来向中国出口汽车,转为在中国国内合作生产汽车,并带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其中汽车自动变速器就成为典型的汽车新技术。AMT 是一种经济型的自动变速器,与 AT相比,AMT 更适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国内采用 AMT自动变速技术既可以保留原有的手动变速器生产线,又可大大节省用于重建专业生产线及设备的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献 123对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了解到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机构的一个发展历程及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和应用。 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组成自动变速器的厂牌型号很多,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也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组成基本相同,都是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组合起来的。常见的组成部分有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制动器、油泵、滤清器、管道、控制阀体、速度调压器等,按照这些部件的功能,可将它们分成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换挡操纵机构等五大部分。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3 页 共 12 页1.2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概况自动变速汽车对于使用者的意义, 已从最初的操纵方便扩展到今天的节能、 环保、舒适、 安全与方便并重。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传动、 电子及自动控制等相关技术的进步, 推动了各种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汽车自动变速器按其技术特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即 AT;第二类包括 AMT 和 DCT;第三类是无级变速器,即CVT。在分析三类自动变速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AT 技术发展现状AT 的优点在于动力换挡(换挡时间短、 冲击小)、起步平稳、 对转矩变化的适应能力强,其不足之处是传动效率偏低。AT 近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提高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整车动力性)、 传动效率和换挡品质上。文献 4在提高性能方面提出:多挡化是当前各大汽车和自动变速器公司普遍采用的手段之一, 4 挡和 5 挡变速器正逐步为 6 挡和 7 挡乃至更多挡位的变速器所取代,扩大速比范围的同时亦减少了各相邻前进挡位之间的速比级差,因此, 多挡化在增大转矩容量的同时,亦增加了发动机在经济工况下运行的机会。除多挡化以外, 变速器的轻量化和紧凑化结构设计也是提高传动效率、 进一步提高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关键。 AMT 和 DCT 技术发展现状在手动机械变速箱基础上实现起步、 换挡自动化操纵的 AMT, 由于结构简单、 可直接使用手动变速箱的生产设备(成本低)、 传动效率高。由动力中断换挡而产生的冲击,使传统 AMT 的换挡品质不及 AT, 因此,缩短动力中断时间并减少换挡冲击是提高AMT 换挡品质的关键。在动力传动系统结构改进方面 , 在 AMT 变速箱内输入轴与中间轴之间增加了一个多片湿式换挡离合器,以提供换挡过程中转矩辅助传递旁路,通过转矩辅助机构实现换挡过程的转矩和转速控制, 因此 , 换挡更为平顺、 换挡时间更短, 同时还保留了传统 AMT 结构紧凑、成本低的优点。在执行机构改进与优化方面,采用一种可线性移动的具有强磁力密度的拨叉轴直接驱动动器,代替液压或电机差动器, 在简化结构的同时,取消了差动器的机械传动部分,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及关断状态零功率消耗的潜力。 自动变速器主要组成机构的发展过程液力变矩器:液力耦合器 液力变矩器带锁子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二档行星齿轮机构三档行星齿轮机构四档行星齿轮机构;操纵方式:手动操纵 液力操纵 电离控制液力操纵。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4 页 共 12 页2.自动变速器的几种形式及原理、优缺点概述文献 5678通过图片及文字注解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示出自动变速器的几种不同形式、组成部件及原理。2.1 AT液力自动变速器图 2.1 AT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是通过液力变矩器以及行星齿轮来传动发动机的动力,传动效率低,经济性较差。同时行星齿轮结构复杂维修成本较高。相对于手动变速器来说自动变速器能让开车变得简单方便,易于新手上路。特点:自动变速器,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要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变速器具有操作容易、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缺点:传动效率低,经济性不好;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2.2 手自一体变速器手自一体变速器其实就是在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变速操纵系统而组成,因此操作起来更加灵活,档位越多操控也就越精确,燃油经济性也更好。不过手自一体变速器同样存在成本的问题,该类车型售价往往较高,日后的维护保养费用也比一般车型要多。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5 页 共 12 页图 2.2 自一体变速器特点:手自一体变速器,驾驶者可以结合路况及驾驶需要随时加减档,使驾驶感受得以提升。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燃油经济性好。缺点:价格较高,后续维修保养费用较高。2.3 CVT无级自动变速器图 2.3 无极变速器CVT采用传送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互配合来传递发动机的动力,代表的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方向。它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传统自动变速器换挡时会出现的顿挫感,加速连续性更好,燃油经济性也更高。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6 页 共 12 页特点:无级变速器系统是由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要比传动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汽车的车速变速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档时那种“顿”的感觉。优点:驾驶平顺性、加速性、经济性以及排放都较好。CVT 最大优点就是无级控制输出的速比,在行驶中达到行云流水的感觉,没有换档的感觉,加速也会比自动变速器快。由于行驶中减少了转速的不必要波动,对省油也大有好处。缺点:技术还不完善;价格较高,维修成本较高。2.4 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图 2.4 双离合变速器DSG双离合变速器的系统主要由两组离合器片集合而成的双离合器装置,一个由实心轴及其外套筒组合而成的双传动轴机构,以及控制单数和双数档位的两组齿轮。在整个换档过程中,总是保持有一组齿轮在输出动力,不会出现动力传递的间断,也就保证了加速的连续性和换挡过程中不会出现顿挫感。这款变速器集合了手动挡的操控性和经济性以及自动挡的便利性,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变速器。特点:操控系统指挥换档齿轮在比当前运动档位高一级的档位上“待命”,随时进入工作状态,以实现快速换档,使得整个换档过程仅仅在百分之几秒内即顺利完成。优点:加速连续性非常好,没有换挡的顿挫感。DSG 双离合变速器以快速换档保证了精准的动力传输,使驾驶既有运动特性又具备便捷舒适性,更重要的是油耗更低,各方面的性能都超过了传统自动变速箱。缺点:刚刚进入国内市场,使用中的效果有待检验。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7 页 共 12 页3 .普通斜齿轮式自动变速器设计各文献的简述 文献 23指出本田 B7XA自动变速器主要是与早期的本田雅阁 1998-2002年 3.0L的 V6发动机配合使用。B7XA 自动变速器为一款电子液压混合控制式的,并采用普通斜齿轮式的齿轮变速机构的自动变速器。通过其内部的齿轮变速机构与换挡执行机构的有机组合,该变速器可以实现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档。该自动变速器主要由定轴式齿轮变速传动机构、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改装置与发动机曲轴成直线排列,其主要特点如下:1) 采用定轴式齿轮变速传动机构,而日产、丰田及大多数欧美汽车自动变速器采用的是行星齿轮变速传动机构。2)固顶轴式自动变速器采用普通外齿合齿轮,各相对齿轮都是固顶齿合,但动力传动与否取决于相对应离合器是否齿合。3)固顶轴式变速器多由三条平行轴构成,变速器的总长度较小,故一般都用在前轮驱动的轿车上。固顶轴式变速器的操作组件只有多片式离合器和单向离合器,没有制动器;操作件的数目较少,结构更紧凑。4)除液压控制系统外,还增设有电子控制系统,是车辆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均有平顺的驾驶操纵性和最佳的档位选择。3.1 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示意图及传动原理图 3.1 自动变速器动力传动示意图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8 页 共 12 页3.2 四速普通斜齿轮自动变速器各档位的传动路线图 3.2 1档的动力传动路线图1)1 档的动力传动路线:输入轴/主轴主轴惰轮中间轴惰轮副轴惰轮1 档离合器 1档主动齿轮1 档从动齿轮中间轴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 半轴图 3.3 2档的动力传动路线图2)2 档的动力传动路线:输入轴/主轴主轴惰轮中间轴惰轮副轴惰轮2 档离合器 2档主动齿轮2 档从动齿轮中间轴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 半轴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9 页 共 12 页图 3.4 3档的动力传动路线图3)3 档的动力传动路线:输入轴/主轴3 档离合器3 档主动齿轮3 档从动齿轮中间轴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半轴图 3.5 4档的动力传动路线图4)4 档的动力传动路线:输入轴/主轴4 档离合器4 档主动齿轮4 档从动齿轮结合套 滑套/花键毂中间轴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半轴图 3.6 R档的动力传动路线图5)R 档的动力传动路线:输入轴/主轴4 档离合器R 档主动齿轮R 档从动齿轮结合套 滑套/花键毂 中间轴 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差速器半轴文献 311在体系和内容上,参考了国内现有的“汽车设计”教材类,结合教学实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10 页 共 12 页践经验和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学时数安排,进行了精心编排和取舍,力求使我们在掌握传统汽车设计方法的同时,了解新的汽车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汽车整车设计、底盘主要总成设计、数字车身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汽车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知识。文献 1112分别介绍了汽车传动系、行驶系、结构方案的选择。主要参数的确定、主要零部件的强度计算等。文献 1314 1516着重从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原理、参数、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使我们的设计更科学、合理。二、软件应用简介1.CATIA 1.1 CATIA 概述 CATIA(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on Application)软件是法国达索公司于 1975年推出的集 CAD/CAM/CAE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软件,在国际、国内均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当今主流软件的佼佼者。CATIA 软件起源于航空工业,如今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造船工业、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及消费品工业等行业中。尤其在汽车制造业中,CATIA 软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产品设计标准,世界前 20名的汽车企业有 18家采用 CATIA软件作为核心设计软件。CATIA 软件模块多、功能强,是当今任何一个软件无法比拟的。它的集成化技术覆盖所有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全过程,包括三维建模、零件装配、工业产品渲染、机构运动与仿真、工程分析、模具设计、NC 加工、逆向工程、人体造型设计以及电气设备和支架造型设计等,能满足各行业、各类型企业的工业设计需求。CATIA 在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统治地位不断增强。同时,CATIA 也大量地进入了其他如摩托车、机车、通用机械、家电等行业。国际一些著名的公司如空中客车、波音等飞机制造公司,宝马、克莱斯勒等汽车制造公司都将 CATIA作为他们的主流软件。国内 10几家大的飞机研究所和飞机制造厂选用了CATIA,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上海大众集团等 10多家汽车制造厂都选用 CATIA作为新车型的开发平台。 三、自动变速器相关的问题研究对于本次设计的变速器来说,其特点是:较大的扭矩变化范围可以满足不同的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和维修,价格低廉,而且采用结合套挂挡,可以使变速器挂挡平稳,噪声降低,轮齿不易损坏。在设计中采用了 4+1档自动变速器,通过较大的变速器传动比变化范围,可以满足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的要求,从而达到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第 11 页 共 12 页其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要求;变速器挂档时用同步器,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使汽车变速器操纵舒适度增加,齿轮传动更平稳。本着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在各部件的设计要求上都采用比较开放的标准,因此,安全系数不高,这一点是本次设计的不理想之处。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设计及分析对汽车设计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将直接汽车的输出功率、效率、扭矩和使用寿命。通过本文对汽车传动系的研究和探索,结合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可以总结出以后研究的具体内容:1、继续学习深化自动变速器相关知识,掌握现代分析方法。2、再次对自动变速器的进行优化设计,模拟装配并通过 CAE分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4002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