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 草稿.doc

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zip
说明书 草稿.doc---(点击预览)
目录打印.doc---(点击预览)
正文打印.wps---(点击预览)
摘要.doc---(点击预览)
CAD图
打印
Drawing1.dwg
IO接线图.dwg
plc电机变频器.dwg
WNV_}Z_5$1$}2W`[01%4}OV.jpg
液压原理草图.dwg
电气原理图 - 副本.dwg
电气原理图.dwg
plc IO分配图.dwg
plc控制液压系统
其他资料
2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翻译封面.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_沈凯.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doc---(点击预览)
1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沈凯
资料
大四 课程设计
文档打印
PLC数字输入量(一).dwg
PLC数字输出量(一).dwg
主回路草图.dwg
气路原理草图.dwg
西门子802s数控车床电气原理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04002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2.1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7-10-27 上传人:俊****计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无心 磨床 控制系统 设计 5张 cad 图纸 说明书
资源描述: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第1章  绪论..........................................................1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1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1.3国内外的发展现状...........................................1

        1.31液压传动发展现状..........................................1

        1.3.2 PLC的发展现状...........................................2


第2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

        2.1液压系统工况的分析.........................................2

        2.1.1 位移循环图L—t..........................................3.

        2.1.2速度循环图v—t...........................................3

        2.2液压缸的设计................................................3

        2.2.1液压缸的负载分析..........................................3

        2.2.2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4

        2.2.3液压缸的尺寸计算..........................................5

        2.2.4 液压缸流量的计算..........................................5

        2.3液压泵的确定与所需功率的计算................................5

        2.4阀类元件的选择..............................................6

        2.5滤油器的选型................................................8

        2.6油箱的设计..................................................8

        2.6.1油箱设计要点 .............................................9

        2.6.2油箱容量计算..............................................9



第 3 章 滚轮电机的选择和调速 ...........................................9

3.1滚轮电机的选型及计算.........................................9

        3.2变频器的选用................................................11

        3.3滚轮电机的调速..............................................12

        3.3.1三相异步的调速方式........................................12

        3.3.2变频器的调速原理..........................................15


第4章  PLC的控制设计..................................................16

        4.1 PLC的特点..................................................16

        4.2 PLC的选型原则..............................................16

        4.3机型的选择.................................................17

        4.4控制要求...................................................17

        4.5电气原理图..................................................18

        4.6I/O端口分配表..........................................20

       4.7电器元件的选型.........................................21 

      4.8程序设计与系统流程图...................................23

       4.9程序设及分析...............................................25


第5章  三菱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29

        5.1三菱编程软件...............................................35

        5.2三菱仿真软件...............................................30

结论...................................................................42

致谢...................................................................43

参考文献...............................................................44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心外圆砂带磨床适用于管材、棒材等工件的外圆磨削和抛光,可磨削金属、木材、玻璃、橡胶等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生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磨床磨削的要求越来越高,砂带磨床的加工工效甚至超过了普通常规加工工艺,砂带越来越宽,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已达到和超过砂轮磨床。如今,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生产效率,PLC控制液压系统对工件上下料在各种机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PLC控制液压系统,从而在加工生产中实现工件的上下料自动化。而且,这个课题主要是采用实例分析,结合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查找资料,寻求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3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31  液压传动发展现状

液压传动与控制是以液体(油、高水基液压油、合成液体)作为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量的输出(力、位移或速度等)的。它与单纯的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和气压传动相比,具有传递功率大,结构小、响应快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及精密的自动控制系统。液压传动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技术,它的发展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却非常之快。自从1795年制成了第一台压力机起,液压技术进入了工程领域;1906年开始应用于国防战备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军事工业迫切需要反应快、精度高的自动控制系统,因而出现了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从60年代起,由于原子能、空间技术、大型船舰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对液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从民用到国防,由一般的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这种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在国防工业中:海、陆、空各种战备武器均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如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火炮、导弹及火箭等。

在民用工业中:有机床工业、冶金工业、工程机械、农业方面,汽车工业、轻纺工业、船舶工业。

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了太阳跟踪系统、海浪模拟装置、飞机驾驶模拟、船舶驾驶模拟器、地震再现、火箭助飞发射装置、宇航环境模拟、高层建筑防震系统及紧急刹车装置等,均采用了液压技术。

总之,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技术。它的发展如此之快,应用如此之广,其原因就是液压技术有着优异的特点,归纳起来液压动力传动方式具有显著的优点:其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和单位尺寸输出功率大;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结构紧凑、布局灵活,易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便于与电气控制相配合实现自动化;易实现过载保护与保压,安全可靠;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液压易与微机控制等新技术相结合,构成“机-电-液-光”一体化便于实现数字化


内容简介:
基于 PLC 控制的液压控制系统 摘要 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代替继电器控制器,对机械手的液压驱动系统进行控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建立与机械手液压系统开关量和模拟量的联系,实现机械手搬运工件的顺序动作和自动控制,达到准确度高、控制方便、可靠性好的目标,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减少了系统故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PLC;液压控制;机械手1、 前言( Introduction)目前 PLC 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相比, PLC 具有控制系统构成简单、可靠性高、通用性强、抗干扰能力强、易于编程、体积小、可在线修改、设计与调试周期短、便于安装和维修等突出优点, 而且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特殊措施, 就能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 , 更加适合工业现场的要求, 使用 PLC 控制液压控制系统能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本文介绍基于PLC 控制的某液压机械手的典型液压控制回路及其 PLC 控制方法。2、 控制要求分析(Analys is of control demands )在生产现场工作开始后, 机械手在一个工作循环中需要依次完成以下顺序动作: 下降、夹紧、上升、左移、下降、松开、上升、右移( 共 8 个顺序动作) , 这是一个典型的顺序控制问题。采用 PLC 实现机械手的自动循环控制, 需要在某些动作位置设置位移传感器或行程开关来检测动作是否到位, 并确定从一个动作转入到下一个动作的条件。根据机械手的动作要求, 选用 3 个液压缸来完成该 8 个顺序动作: 升降缸 1 在工件两个位置( 原位与目标位置) 上方的下降和上升运动, 移动缸 2 的左移和右移运动, 夹紧缸 3 的夹紧和松开动作。缸 1 下降或上升到位时应停止运动, 缸 2 左移或右移到位时也应停止运动, 故需分别设置一行程开关 S1、S2 、S3 、S4。根据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和要求, 绘制出系统的控制功能流程图, 如图 1 所示。 图 13、 液压系统图(Hydraulic scheme)根据机械手的动作要求和工作循环设计出液压系统图, 如图 2 所示:图 2 按下启动按钮, 电磁铁 1DT 得电, 阀 4 左位接入, 液压泵 9 输出的压力油经阀 4 左位接入升降缸 1 的上腔, 其活塞向下运动, 推动机械手下降( 动作右位下降) ; 当缸 1 下降到下限位置, 压下行程开关 S1, 使得电磁铁 1DT 断电, 阀 4 切换至中位(O 型中位机能) , 缸1 停止在下限位, 而电磁铁 5DT 得电, 阀 8 左位接入, 泵输出的压力油经过单向阀 6、减压阀 7 进入夹紧缸 3 的上腔, 推动其活塞下移夹紧工件( 动作夹紧) ; 夹紧工件后, 当缸3 上腔压力达到减压阀 7 的调定压力时, 压力继电器 11 动作发出信号, 控制电磁铁 2DT 得电, 阀 4 的右位接入系统, 推动缸 1 向上运动( 动作右位上升) ; 缸 1 上升到上限位置时, 压下行程开关 S2, 电磁铁 2DT 断电, 阀 4 切换到中位 , 缸 1 停止在上限位, 而电磁铁3DT 得电( 此时工件仍被夹紧, 压力继电器 11 仍在动作) , 阀 5 左位接入, 缸 2 向左运动( 动作 左移) ; 缸 2 左移到左限位置, 压下行程开关 S3, 电磁铁 3DT 断电, 阀 5 切图 2 换至中位,缸 2 停止在左限位 , 而电磁铁 1DT 得电, 阀 4 左位接入系统, 缸 1 向下运动( 动作左位下降) ; 缸 1 下降到下限位置, 压下行程开关 S1( 此时缸 2 处于左限位置) , 电磁铁 5DT 断电, 阀 8 回复右位, 缸 3 活塞上移放下工件于目标位置( 动作松开) ; 松开工件后, 缸 3 油腔压力降低 , 压力继电器 11 复位, 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铁 2DT 得电, 缸 1 向上运动( 动作 左位上升) ; 上升到上限位置, 压下行程开关 S1, 电磁铁 2DT 断电, 缸 1 停止在上限位置, 同时电磁铁 4DT 得电, 阀 5 右位接入, 缸 2 向右移动( 动作右移) ; 右移到右限位置, 压下行程开关 S4, 阀 5 切换至中位, 缸 2 停止在右限位置( 复位) 。至此完成了机械手的 8 个自动控制动作, 进入到下个动作循环。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如表1(“+”表示得电,“- ”表示断电) 所示。表 1 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该液压系统中, 利用电液比例换向阀 4 和 5 控制升降缸 1 和移动缸 2 的运动速度, 用比例溢流阀 12 控制夹紧缸的夹紧速度; 减压阀的作用是限定并保持夹紧压力, 单向阀的作用是对夹紧液压缸 3 进行保压, 比例溢流阀 12 还起到平衡作用。在 PLC 对各输入输出量的控制下, 完成顺序动作。4、 PLC 选型与 I/O 分配(PLC lectotype and input-output allocation)目前市场上的 PLC 品种规格众多, 控制功能也各有特点。综合分析机械手的动作要求, PLC 在机械手中需要完成的控制功能较多, 控制精度较高, 运算速度较快且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并考虑整个系统的经济和技术指标, 由于 PLC 的输出电流较小, 需要用功率模块来控制比例液压阀, 选用西门子公司的 S7- 200 系 CPU226 型 PLC, 其 I/O 功能和指令系统都能满足对该机械手的控制要求。控制按钮、各处的行程开关及压力继电器等开关量信号直接与 PLC 的输入端子相连, PLC 的开关量输出端子直接与各个电磁阀相连, 用 PLC 上所带的 24V 电源或外接 24V 电源驱动, 采用编程软件( STEP 7-Micro/WIN V4.4 版) 进行编程和运行监控。图 3 为 PLC 的 I/O 地址分配和外部接线图, 限于篇幅没有具体给出硬件布置原理图和控制系统梯形图及其程序语句。 图 3系统设有 5 种工作方式: 手动、连续、单周期、单步和回原点, 可以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5、 结论(Conclus ions )采用 PLC 控制的搬运工件机械手的液压控制系统, 使系统模块化, 减小了液压系统和设备的体积, 其工作性能稳定且各 I/O 指示简单、明了, 大大缩短了维修、改制、安装和调试液压系统和设备的时间。克服了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是手工接线、安装、改动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人力和物力的缺点, 也克服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差、控制不方便、响应速度慢等不足。用 PLC 控制的机械手的液压控制系统, 可使其工作平稳、准确, 更有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 降噪增效,节约能源, 而且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性能, 延长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 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自动化程度, 特别是改变机械手的某些动作时时仅需进行程序的调整。总之, 基于 PLC 控制的液压控制系统, 可大大简化控制设备的结构 , 节能降耗, 易于实现机、电、液一体化的控制装置, 使生产平稳可靠、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参考文献:1 章宏甲,黄谊,王积伟.液压与气压传动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2 何存兴,张铁华.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二版)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8.3 姜继海,宋锦春,高常识. 液压与气压传动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4 陈在平,赵相宾.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5 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6 廖常初.PLC 编程及应用(第 2 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机电综合实验XXXX 大学液压系统的 PLC 控制实验报告书姓名:XXX 班级:XXX学号:XXX指导老师:XXX实验时间:2011/4/22 2011/4/252目 录一 、 实 验 目 的 与 要 求 .3二 、 总 体 方 案 .4三 、 液 压 控 制 回 路 .5四 、 得 失 电 状 态 表 .8五 、 电 气 原 理 图 .9六 、 I/O 端 口 分 配 .11七 、 程 序 设 计 与 系 统 流 程 图 .12八 、 自 我 总 结 .16九 、 程 序 清 单 .18附 录 本 组 成 员 名 单 及 任 务 分 配 .233一 、 实 验 目 的 与 要 求1、 实 验 目 的( 1) 能 熟 悉 基 于 plc 控 制 的 液 压 系 统 开 发 流 程 , 并 设 计 一 个 具 体 的 气 动 、液 压 系 统 。( 2) 熟 悉 并 掌 握 各 种 液 压 元 件 的 技 术 参 数 和 使 用 方 法 。( 3) 熟 练 掌 握 plc 编 程 方 法 。( 4) 能 熟 练 使 用 梯 形 图 编 写 液 压 系 统 的 控 制 软 件 。( 5) 搭 建 具 体 硬 件 ( 含 油 、 电 路 ) 连 接 , 并 完 成 软 硬 件 的 联 调 。2、 实 验 器 材计 算 机 、 液 压 泵 、 各 种 液 压 阀 、 气 动 元 件 、 油 管 、 液 压 接 头 、 plc 实 验板 、 导 线 。3、 实 验 要 求根 据 本 人 在 本 次 实 验 中 学 习 到 的 相 关 知 识 作 答 。( 1) 详 细 说 明 本 次 实 验 设 计 思 路 、 方 案 , 画 出 动 作 循 环 、 系 统 油 路 、 控 制电 路 原 理 图 , 并 文 字 说 明 。( 2) 详 细 说 明 plc 控 制 流 程 , 确 定 输 入 /输 出 口 , 作 I/O 规 划 。( 3) 画 出 plc 控 制 梯 形 图 , 要 求 自 锁 、 定 时 器 。( 4) 说 明 本 次 实 验 使 用 的 传 感 器 , 与 控 制 电 路 的 接 口 。( 5) 自 我 总 结 。4二 、 总 体 方 案1、 根 据 实 验 要 求 , 本 组 最 终 确 定 的 方 案 为 能 够 在 X-Y 方 向 上 铣 削 出 工件 的 平 面 , 机 械 本 体 如 图 ( 1) 所 示 。图 ( 1)如 图 ( 1) 是 一 个 XY 轴 十 字 滑 台 , 其 上 面 有 一 个 可 以 固 定 工 件 的 平 台 。此 XY 轴 十 字 滑 台 是 在 铣 平 面 的 时 候 用 的 , 采 用 液 压 缸 控 制 。 其 各 个 阶 段 的速 度 包 括 工 进 , 快 进 , 快 退 都 是 由 液 压 回 路 里 的 调 速 阀 控 制 。 由 于 铣 床 只 要求 铣 完 整 个 平 面 , 而 不 要 求 其 能 够 加 工 出 各 种 图 案 。 故 采 用 这 样 的 方 法 来 调速 是 可 以 的 。 图 中 的 ST1、 ST2、 ST3、 ST4 接 近 开 关 所 在 的 位 置 是 滑 台 整个 的 工 作 范 围 。 ST0 是 滑 台 的 原 点 位 置 。 在 整 个 的 加 工 过 程 中 , 工 作 台 首先 从 ST0 开 始 以 快 进 的 速 度 运 动 到 ST1 位 置 , 接 触 到 ST1 时 , 开 始 工 进( 铣 平 面 ) 。 当 滑 台 接 触 到 ST2 时 , 此 时 系 统 开 始 延 时 , X 轴 停 止 工 进50.5s, Y 轴 向 前 工 进 0.5s。 当 延 时 完 成 后 , X 轴 开 始 向 负 向 工 进 , 而 Y 轴停 止 工 进 。 当 到 达 ST1 的 位 置 时 , 重 复 如 上 的 动 作 , X 轴 开 始 向 正 向 工 进 。如 此 往 复 , 直 到 触 发 ST4 开 关 。 此 时 Y 轴 首 先 快 退 回 ST3 位 置 , 然 后 X轴 快 退 回 ST0 位 置 。 这 道 工 序 就 完 成 了 !三 、 液 压 控 制 回 路1、 其 动 作 循 环 图 如 图 ( 2) 所 示X 轴快进X 工进X 轴停Y 工进 X 工退X 轴停Y 工进X 快退 Y 快退循环ST4触发图 ( 2)2、 液 压 油 路 系 统 图 如 图 ( 3) 所 示6MY A 5Y A 1 Y A 2 Y A 3 Y A 4Y A 6图 ( 3)如 图 ( 3) 是 一 个 XY 轴 十 字 滑 台 的 油 路 图 , 其 两 个 缸 的 油 路 是 一 样 的 。XY 轴 滑 台 各 个 阶 段 的 速 度 包 括 工 进 , 快 进 , 快 退 都 是 由 液 压 回 路 里 的 调 速阀 控 制 。 由 于 铣 床 只 要 求 铣 完 整 个 平 面 , 而 不 要 求 其 能 够 加 工 出 各 种 图 案 。故 采 用 这 样 的 方 法 来 调 速 是 可 以 的 。 图 中 的 主 油 路 旁 边 接 有 溢 流 阀 , 在 主 油路 中 的 油 压 过 大 时 , 起 到 一 个 卸 荷 的 作 用 。 当 X 轴 快 进 的 时 候 ,YA5、 YA1 得 电 , 油 路 不 经 过 调 速 阀 , 所 以 油 的 流 速 比 较 大 , 起 到 快 进 的作 用 。 当 X 轴 工 进 的 时 候 , YA5 不 得 电 , 油 路 就 得 经 过 调 速 阀 , 从 而 油 的流 量 下 降 , X 轴 工 进 。 当 X 轴 快 退 的 时 候 , YA5、 YA2 得 电 , 开 始 快 退 。Y 轴 的 调 速 原 理 和 X 轴 一 样 。2、 液 压 回 路 中 所 用 到 的 液 压 元 件 名 称 、 符 号 、 及 其 作 用 说 明 , 见 表7( 1)表 ( 1)序号名称符号 作用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通过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改变液体的流向,控制液压缸前进和后退。2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通过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改变液体的流向,控制液压缸前进和后退。3双作用单活塞杆缸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实现往复直线运动。4节流阀控制油路中流量大小。5单向定量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缸引入液压油路中,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6溢流阀 保持系统压力恒定,在系统压力大于或等于其调定压力时开启,流对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7 油箱 为系统存储液压油8四 、 得 失 电 状 态 表1、 得 失 电 状 态 或 顺 序 表 , 如 表 ( 2) 所 示执行元件 输入及检测元件工序号工序名称发信元件 JC1 JC2 YA1 YA2 YA3 YA4 YA5 YA6 ST0 ST1 ST2 ST3 ST41启动泵SB1 12主轴启动SB2 13 急停 SB3SB4-X 轴选X/Y轴 SB4+Y 轴SO1+X 轴 1前进 SO1-Y 轴 1SO3+X 轴 1手动后退 SO2+Y 轴 1自动单循环触发SB7 1 1 1 14X 轴快进ST0;ST3 1 1 15X 轴工进ST1 1 196X 轴工进停ST2 1 1 17Y 轴工进ST2 1 18X 轴工退Plc 中间变量19X 轴工退停ST1 1 110Y 轴工进ST1 1 111 循环12Y 轴快退回原点ST4 1 1 113X 轴快退回原点1 114原点停ST0; 1 1表 ( 2)五 、 电 气 原 理 图1、 电 气 原 理 图 如 图 ( 4) 所 示10图 ( 4)11如 图 ( 4) 所 示 是 控 制 XY 轴 十 字 滑 台 的 主 电 路 和 控 制 电 路 图 。 由 于 所涉 及 的 电 机 只 要 求 启 停 , 所 以 主 电 路 图 中 只 含 有 一 个 开 关 KM1。 在 电 机的 机 壳 上 装 有 FR 热 继 电 器 , 当 电 机 过 度 发 热 时 , 开 关 将 会 自 动 断 开 , 起到 保 护 的 作 用 。 控 制 电 路 采 用 的 是 台达 PLC DVP32EH00R2-L ,其 输 出 线 圈采 用 24V 电 压 。 其 输 入 端 含 有 4 个 接 近 开 关 , 分 别 是 原 点 , XY 轴 的 限 位开 关 。 从 X1X7 是 手 动 开 关 的 输 入 端 口 。PLC DVP32EH00R2-L 具体信息为:工作电压 220( V) 输出频率 50(kHz) 产品认证 CE UL 3C 台达 PLC DVP32EH00R2-L 是 16DI/16DO(继电器),能满足实验要求。 六 、 I/O 端 口 分 配I/O 端 口 分 配 , 如 表 ( 3) 所 示输入 输出输入设备接口 继电器地址 输出设备接口 输出设备选择手动/自动 SO0 X0泵启动按钮 SB1 X 1 Y1 KM1主轴启动按钮 SB2 X2 Y2 KM 2急停按钮 SB3 X3 Y3 YA1选择轴按钮 SB4 X4 Y4 YA5单触发启动按钮 SB8 X5 Y5 YA3旋钮开关 SO1(手动正向进给) X6 Y6 YA2自动按钮 SB7 X7 Y7 YA4接近开关 ST0 X10 Y10 YA6接近开关 ST4 X11 Y11 YA2接近开关 ST1 X12 Y12 YA5接近开关 ST2 X1312接近开关 ST3 X14手动进给旋钮 SO2 X15手动快退旋钮 SO3 X16表 ( 3)七 、 程 序 设 计 与 系 统 流 程 图1、 系 统 流 程 图 如 图 ( 5) 和 图 ( 6) 所 示系统总程序开始泵电机启动主轴电机启动自动Y单周期触发N选 X / Y 轴Y工退工进X工进 工退E N D图 ( 5) 系 统 控 制 流 程 总 图14图(6)单周期触发子程序控制流程图单周期触发子程序启动接近开关S T 0 、 S T 3X 轴快进Y接近开关 S T 1NYX 轴工进接近开关S T 2NYX 轴工进停 / Y轴工进Y 轴工进停 / X轴工退接近开关S T 1NYX 轴工退停 / Y轴工进接近开关S T 4YY 轴快退接近开关S T 3NYY 轴快退停 / X轴快退接近开关S T 0NY停止152、 程 序 设 计 与 解 释程 序 的 手 动 与 自 动 模 式 选 择 , 并 完 成 于 下 面 程 序 的 互 锁 。程 序 实 现 了 单 循 环 启 动 和 循 环 启 动 , 并 与 手 动 模 式 完 成 了 互 锁 , 本 身 完成 了 自 锁 , 为 保 护 液 压 元 件 及 电 气 设 备 选 择 了 延 时 。16以 上 程 序 实 现 了 X 方 向 的 工 进 和 Y 单 侧 的 工 进 和 延 时 , 其 中 包 换 了 并行 程 序 的 编 写 , 也 实 现 了 各 自 的 自 锁 以 及 两 轴 之 间 互 锁 。17实 现 了 单 循 环 的 所 有 动 作 , 也 完 成 了 延 时 和 自 锁 互 锁 以 及 并 行 序 列 的 编程 ! 详 细 程 序 请 见 程 序 清 单 。八 、 自 我 总 结作 为 一 个 组 长 我 尽 力 的 为 这 次 张 老 师 分 给 我 们 的 任 务 , 认 真 落 实 到 位 。想 再 回 忆 起 , 真 不 敢 想 象 自 己 是 怎 么 度 过 这 几 天 的 .第 一 天 , 我 犯 了 个 错 误 , 为 了 逃 避 思 考 我 们 百 度 、 谷 歌 、 图 书 馆 找 资料 , 找 到 了 几 乎 符 合 要 求 的 报 告 , 可 是 我 们 几 乎 抹 杀 了 这 次 锻 炼 的 机 会 , 谢谢 老 师 的 细 心 教 诲 , 让 我 从 心 里 敬 佩 这 个 教 学 严 谨 的 老 师 , 一 个 对 学 生 家 长负 责 人 的 老 师 , 一 个 对 得 起 自 己 良 心 的 老 师 , 谢 谢 您 张 老 师 !第 二 天 , 大 体 方 案 的 确 定 和 分 组 , 经 过 讨 论 和 老 师 的 指 导 , 我 们 初 步预 定 了 方 案 , 铣 削 平 面 的 液 压 控 制 系 统 的 PLC 设 计 , 我 把 任 务 具 体 到 人 :1、 梁 俊 负 责 液 压 元 件 ( 符 号 , 作 用 以 及 原 理 ) ; 2、 徐 炬 鑫 和 吴 俊 负 责 液压 油 路 机 械 图 绘 制 ; 3、 姚 子 良 、 唐 明 江 和 我 负 责 编 程第 三 天 .第 四 天 .第 五 天 , 和 前 两 天 一 样 , 我 们 白 天 完 成 不 了 的 任 务 继 续 留 给 晚 上 , 晚上 尽 力 搞 定 , 很 不 想 把 任 务 留 给 明 天 , 我 们 都 想 对 得 起 这 次 的 实 验 !对 于 编 程 , 以 及 整 个 任 务 的 系 统 贯 通 和 理 解 , 以 及 部 分 资 料 的 整 理 ,我 尤 其 觉 得 变 成 很 难 , 让 我 觉 得 自 己 还 很 小 很 年 轻 或 者 说 自 己 觉 得 自 己 很 无知 ! 很 羡 慕 老 师 的 逻 辑 思 维 以 及 对 程 序 处 理 的 数 量 程 度 , 我 感 到 望 城 莫 及 !尤 其 涉 及 到 PLC 的 理 解 以 及 梯 形 图 的 编 写 技 巧 ,如 1) 串 联 触 点 较 多 的 电 路 编 在 梯 形 图 上 方 , 如 图 4-25 所 示 。18a) 电 路 安 排 不 当 b) 电 路 安 排 得 当图 4-25 梯 形 图 程 序2) 并 联 触 点 多 的 电 路 应 放 在 左 边 , 如 图 4-26 所 示 。 图 4-26 b) 比 a)省 去 了 0RS 和 ANS 指 令 。 若 有 几 个 并 联 电 路 相 串 联 时 , 应 将 触 点 最 多 的 并联 电 路 放 在 最 左 边 。a) 电 路 安 排 不 当 b) 电 路 安 排 得 当图 4-26 梯 形 图 程 序3) 对 复 杂 电 路 的 处 理桥 式 电 路 的 编 程 图 4-22 所 示 的 梯 形 图 是 一 个 桥 式 电 路 , 不 能 直 接对 它 编 程 , 必 须 重 画 为 图 4-27 所 示 的 电 路 才 可 进 行 编 程 。3图 4-27 梯 形 图 程 序我 不 得 不 一 面 学 习 一 面 消 化 , 一 面 困 惑 , 一 面 赞 叹 老 师 的 厉 害 ! 还 有涉 及 到 梯 形 图 序 列 的 处 理 即 处 理 顺 序 序 列 、 选 择 序 列 、 并 行 序 列 , 我 也 是 有点 困 难 !不 过 , 通 过 这 次 学 习 , 通 过 老 师 的 这 次 指 导 , 我 渐 渐 的 有 了 更 多 的 对PLC 编 程 和 液 压 的 领 悟 , 这 在 我 以 后 的 毕 业 工 作 涉 及 到 这 方 面 的 知 识 会 有 很大 作 用 。 同 时 , 作 为 一 个 组 长 , 对 这 次 试 验 的 的 负 责 和 安 排 , 以 及 同 学 之 间的 协 调 也 是 种 锻 炼 和 学 习 , 我 也 收 拾 匪 浅 ! 谢 谢 , 谢 谢 同 学 们 , 更 感 谢 您 ,老 师 , 您 辛 苦 了 !九 、 程 序 清 单详 细 的 plc 程 序 , 见 程 序 附 表 。注意事项1、本实验为专业实验中的综合实验,学时为 16 学时;2、请各位同学注意自己的小组安排与实验时间安排,并与自己的组员共同完成实验项目;3、各小组的题目请在后面的设计题目中选择一个,务必独立完成;各小组间不得相互抄袭,否则成绩记零分!4、请各小组同学在安排的实验时间到第三实验大楼 A411 实验室完成,除特殊情况不能到校者不得缺席(特殊情况者应持有学院学办的情况证明) ,否则成绩记不及格。实验时,请带上与实验相关的资料(数据、设计的电子文档) ,以便老师考查。5、实验报告完成后,请各小组同学务必在 4 月底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老师,以便老师鉴定成绩,否则将影响到各位同学毕业资格审查!6、任课老师联系电话:13452003794Email:tower序号 小组 学号 姓名 验证时间 备注1 10804020127 王铁柱2 10901030133 曾明洋3 10904020108 傅洋4 10904020113 蒋博鹏5110904020114 李刚第 8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6 10804020316 陆中华7 10904020121 盛雄8 10904020131 俞海9 10904020132 袁贺阳10210804020508 黄俊第 8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11 10904020201 陈涛12 10904020203 池强13 10904020204 杜洪云14 10904020206 郭浩15310904020211 黄文熙第 8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16 10904020215 梁胜17 10904020217 刘隆旭18 10904020226 涂成康19 10904020227 王习20410904020229 肖对刚第 8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21 10904020234 张田22 10904020236 张扬23 10904020305 侯秋辉24 10904020311 李政25510904020317 毛奕第 8 周星期日下午5-8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26 10904020318 孟冉27 10904020320 孙土贵28 10904020325 王新月29 10904020332 杨晶30610904020336 赵江伟第 8 周星期日下午5-8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31 10904020403 范昊32 10904020411 梁举科33 10904020412 刘明34 10904020416 彭小刚35710904020417 宋健第 8 周星期日下午5-8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36 10904020425 夏明宏37 10904020426 向锴38 10904020428 熊吉鑫39 10904020431 杨青山40810904020433 曾松第 8 周星期日下午5-8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41 10904020435 郑传冬42 10904020436 朱海43 10904020505 邓磊44 10904020509 李旭45910904020510 李雨菲第 9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46 10904020511 林洋47 10904020516 乔臻48 10904020521 吴讯杰49 10904020527 杨霄501010904020529 杨叶第 9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51 10904020532 张弛52 10904020534 张浩53 10904020536 郑新54 10904020602 昌宇55 10904020605 陈卓561110904020624 向盛航第 9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10804020535 钟路程10904020508 雷顺心10904020535 赵子昊10804020319 孙飞江1210804070228 徐浩第 9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如时间安排有冲突,可联系实验老师更改实验时间。实验室要搬迁,具体地点另行通知。90904020101 夏进程90904020102 孙刚峰90904020103 张凌立90904020104 吴广川13第 9 周星期日上午1-4 小节第三实验大楼 A411(PS:黑体加粗为本小组组长,请各位组长联系好自己的组员,尽快开始工作)09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任务书实验项目名称:机构创新设计一、实验目的与内容1、 通过按照给定的设计目的设计组装各种机构,掌握各种机构的运动特性,了解机构组合的基本方法及组合后的运动形式,培养创新能力;2、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包括机构运动简图、杆组拆分分析、机构运动仿真结果,该机构组合情况的优缺点说明等实验内容。二、实验仪器设备1、 机构创新实验台;2、 计算机和 CAD 软件(软件自选,推荐用 solid works 和 pro/E) 。三、实验要求1、 根据选定机构的运动要求独自完成机构运动方案的设计(连杆长度最长不得超过400mm,齿轮齿数在 20-70(齿数以 5 增加)间选择,原动件角速度设置为) ;0r/min60/s2、 对机构杆组进行拆分;3、 确定各构件尺寸并设计零部件结构形状,后建立三维模型并装配该机构(模型在空间上不得相互干涉) ;4、 对所装配的机构进行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并得到相关构件(如输出构件、连杆)的仿真结果(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学参数,模型在运动过程中不得相互干涉) ;5、 完成实验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四、实验安排1、 各小组现根据给定的要求进行机构设计,确定各构件尺寸(4 学时) ;2、 机构运动方案确定后,设计各构件尺寸及结构并完成模型的装配与运动仿真(8 学时) ;3、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物拼装验证(4 学时) ,验证时请各小组的同学带上自己设计的机构简图、数据及相关报告、资料;4、 最终完成的实验报告务必在 4 月底上交。五、评分标准1、未能按题目要求实现机构运动要求或抄袭其他小组者,成绩记为不及格;2、能按题目要求实现机构运动要求者,成绩记为中;3、能按题目要求实现机构运动要求并具备合理的零件设计结构者,成绩记为良;4、能按题目要求实现机构运动要求、具备合理的零件设计结构,并且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者,成绩记为优;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实验时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书班级号: 学 号: 姓 名: 机构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16H)一、设计的机构运动简图注:(标注各构件长度尺寸,包括机架,按比例绘制)二、机构杆组拆分分析三、机构构件三维模型及装配图四、机构运动仿真结果(包含相应构件的 、 和 等曲线)stvtt五、实际拼装验证结果设计题目1 实现停歇运动的连杆机构停歇机构 1图 1 停歇机构 1如图 1 所示的七杆机构,曲柄 1 作匀速转动,导杆 4 作摆动,现要求导杆在某一范围内能停歇,即导杆的位移曲线里有一段近似于直线的部分。停歇机构 2如图 2 所示,该机构具有瞬时停顿的间歇摆动机构,当主动件 AB 转动时,从动件 GE 作往复摆动,在两个极限位置 E1和 E2处能瞬时停顿。图 2 停歇机构 2停歇机构 3见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程61 页图 2.38停歇机构 4见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程61 页图 2.392 实现近似等速运动的连杆机构图 3 匀速机构如图 3 所示的连杆机构,要求该机构的构件 5 的速度曲线中有一近似匀速的部分。3 引导机构点引导机构 1如图 4,要求该机构连杆 2 上 G 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段直线以完成抽油所需运动。图 4 抽油机机构点引导机构 2如图 5 所示机构为森林伐木时用锯木机的机构示意图,要求该机构连杆 3 上 H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段直线以带动锯条往复运动而完成锯木所需动作。图 5 锯木机构线引导机构如图 6 所示,现要设计一升降台,重物放置于升降台 5 上,要求升降台 5工作过程中始终水平不倾斜。图 6 引导机构4 行程放大机构如图 7、图 8 所示,主动件 1 的回转运动转换为从动件 6(5)的往复运动,如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则滑块行程受到曲柄长度限制,该机构在同等长度的曲柄下可以实现滑块较大的行程。图 7 行程放大机构图 8 行程放大机构5 实现轨迹机构如图 9 所示,当构件相互间的杆长满足一定条件时,构件 3 上的 P 点的轨迹为一圆形曲线,如图 9 中虚线所示。图 9 圆形轨迹机构图 10 所示六杆车辆车轮悬挂装置,其为六杆平面直线导引机构。它是在原始机构一曲柄摇杆机构 BCED 上增加连杆杆 AB 和 AH 形成的。曲柄摇秆机构 BCED 上的连杆点 F 作垂直于地面的近似直线运动,为四铰链直线轨迹机构。现要求 H 运动轨迹与 F 点的运动轨迹相同,亦作垂宣于地面的近似直线运动。因此,连杆 FH 作垂直于地面的平行运动。这样,可保证车辆在行驶中,车轮平面不致因路面高低而造成的歪斜。图 10 车轮悬挂机构机构运动方案创新实验台简介实验台配有各种元件、连接用的螺钉、螺帽、垫圈、键等。主要元件及其功能如表 2-8 所示。表 2-8 主要零部件件及其功能表标号 名称 图形 功能1 主动铰链通过螺纹与机架相连,转动轴上带平键,上可固定驱动如曲柄、齿轮、凸轮等部件,可由外部输入运动。2 固定铰链通过螺纹与机架相连,转动轴上带平键,上可固定驱动如曲柄、齿轮、凸轮等部件,可绕其轴线转动。3 从动铰链 与连杆等其他构件组合可构成转动副。4 铰链螺母 与铰链螺钉配合使用,起固定部件作用5 铰链螺钉 与铰链螺母配合使用,起固定部件作用6 带铰滑块上有一个转动轴,与其他部件链接时可形成一个转动副,与连杆连接时可形成移动副7 偏置滑块 与连杆连接时可形成移动副,8 曲柄杆可单独作为短曲柄用,也可在上连接连杆作定轴转杆用9 垫套与主动、从动铰链配合使用,调节轴上零件的空间位置。10 支承螺钉与其他部件配合使用,可调节配合部件的空间位置铰链接长轴铰链接长螺母11 套筒组件 在连杆、机架上形成转动副12 连杆 33-423 毫米长度的各种连杆若干13 连杆接头 各种类型的杆接头若干角度板 拼接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连杆垫块 调节构件之间的空间距离14 齿轮 模数 1.5,齿数为 20-70 的直齿轮齿条 与齿轮配合形成齿轮齿条运动副凸轮 三种类型的凸轮,与连杆配合,可构成凸轮推杆机构凸轮滚子 与连杆组合形成凸轮滚子推杆凸轮平底 与连杆组合形成平底推杆挡圈 固定元件螺钉螺母 各种规格的螺钉和螺母垫圈滑板 与机架固定,可上下调节位置滑板压板 固定滑板用(2)主要部件的拼装1)滑板的组装如图 1 所示,滑板可在机架上下滑动调节其位置,当其位置调节适当后将沉头螺钉拧紧,滑板和滑板压板即可将机架夹紧。(a) (b)图 1 滑板的组装2)转动副的组装如图 2(a)所示,将从动铰链的扁螺纹穿入连杆的槽中,另一端用铰链螺母锁紧;或将铰链螺钉的扁螺纹穿入连杆的槽中,另一端用从动铰链的螺母锁紧,即可组装出一个转动副;依次类推,可组装出多副杆件,如图 2.29(b)所示。图 2(a)转动副的组装 图 2(b)含有共线三铰链的杆件的组装 图 3 移动副的组装3)滑动副的拼装如图 3 所示,将连杆一端穿入偏置滑块或带铰滑块的滑槽中,滑块即可在连杆上自由滑动,这样就组装成了滑动副。4)连杆的铰接如图 4(a)所示,将两连杆铰接时需要用到从动铰链、铰链螺母和铰链螺钉。首先将从动铰链在连杆适当的位置上用铰链螺母锁紧,然后用铰链螺钉将另一连杆锁紧在铰链螺母上,这样就可以在两连杆间形成一个铰链。当我们需要在多根连杆间组装出复合铰链时,可参照图 4(b)所示方法。图 4(a) 两连杆的铰接 图 4(b) 三连杆的复合铰链 图 5 滑块与连杆的组装5)滑块与连杆的组装如图 5 所示,当我们需要在两连杆间组装出滑动副和转动副时,就需要用到图中所示构件。其中,如果转动副和滑动副共线,那么得用带铰滑块;否则就用偏置滑块,用一个从动铰链将偏置滑块和连杆铰接起来。6)齿条组件和带铰滑块与连杆的组装如图 6 所示,先将两带铰滑块组装在一连杆上,然后将齿条组件上的 M5 的螺钉拧紧,使其和两带铰滑块固联在一起,这样齿条组件就可在连杆上自由滑动。图 6 齿条组件与滑块和连杆的组装 图 7 凸轮的组装7)凸轮机构的组装凸轮机构的组装分为两部分:凸轮的组装和推杆的组装。凸轮的组装如图 7 所示,先将一主动铰链锁紧在滑块上,然后根据凸轮在铰链转动轴上的位置选择垫套的数目调节凸轮轴向位置,然后用垫圈和螺钉将凸轮锁紧,这样凸轮就可在主动铰链上自由转动了。如果凸轮不是主动件,可将主动铰链更换为相同大小的固定铰链。图 8(a) 直动平底推杆的组装 图 8(b)直动滚子推杆的组装 图 8(c) 摆动滚子推杆的组装推杆的组装如图 8 所示,当需要直动平底推杆时,将凸轮平底与连杆用铰链螺钉和铰链螺母固联,如图(a)所示;当需要直动滚子推杆时,将凸轮滚子与连杆用铰链螺母锁紧,如图(b)所示;当需要摆动滚子推杆时,先将凸轮滚子用铰链螺母与连杆锁紧,然后再铰接一个从动铰链上去即可,如图(c)所示。8)齿轮的组装齿轮的组装与凸轮的组装类似,如图 9 所示。图 9 齿轮的组装 图 10 曲柄的组装(更换)9)曲柄的组装如图 10 所示,当组装的机构中需要绕定轴转动的曲柄时,我们可以用曲柄杆、铰接螺钉和从动铰链、连杆进行组装。将连杆一端装入曲柄杆一端的卡槽里然后用铰链螺钉进行固定,再将从动铰链用铰链螺钉固定在适当的地方就可以组装出一定长度的曲柄。10)杆件的搭接当我们组装机构时所需要的 L 型连杆时,就需要连杆接头来组装出 L 型连杆。连杆接头有多种类型,选择不同的接头可组装出不同的 L 型连杆。如图 11(a)所示,组装出两端都带铰链的连杆,连杆接头可用 A 型杆接头。当需要直角顶点带铰的 L 型连杆时,杆接头可用 LT 型杆接头,如图 2.38(b)所示。当需要十字型或 T 字型连杆时,杆接头可用 T+型杆接头。图 11(a)两端带铰 L 型连杆 图 11(b)直角顶点带铰 L 型连杆 图 11(c)十字型多铰连杆 12)角度板的组装当我们组装机构时所需要的连杆不是 L 型连杆而是呈一定角度时,就需要用到角度板来进行组装。如图 12 所示,将两连杆摆放到所需的角度时,用六角螺钉和螺母锁紧;如角度板上带铰链,则需要用垫块将从动铰链垫高。11)套筒轴的安装图 12 带铰链的角度板的组装 图 13 套筒轴的安装当我们在组装齿轮时,如果用主动铰链或固定铰链对齿轮定位时不能满足中心距的要求,此时可以采用套筒轴来方便地调节中心距。安装时,先用支承螺钉调节作为机架的连杆的位置,然后用六角螺钉将连杆固定,再将套筒轴用铰链螺母锁紧在连杆上,最后将齿轮和垫套装在套筒轴上用垫片和螺钉固定即可。13)隔层两构件的铰链连接 (a) (b)图 14 隔层两构件的铰链连接在组装机构时,虽然组装的是平面机构,但是实际的构件确是空间的,为了不发生构件间的干涉,因此组装时一定要注意构件间的空间位置,尽量让构件间相互平行。有时为了错开空间位置,需要将两构件间的距离增大,此时就需要用支撑螺钉和垫块来调节两构件间的平行距离,如图 14 所示。14)机构组装示例图 15 导杆摇杆滑块冲压机构和凸轮送料机构(a) (b) (c) (d) (e) (f) (g)(h)图 16 组合机构组装示例 我们以图 15 所示机构为例来说明组合机构的组装过程。如图 16(a)所示,首先将一齿数为 60 的齿轮 3 用主动铰链固定在滑板上,然后再将另一齿数为 40 的齿轮 1 用主动铰链固定在另一滑板上,并调节两滑板的位置,使两齿轮能正常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心外圆砂带磨床控制系统设计【5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04002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