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练习题.ppt_第1页
唐诗鉴赏练习题.ppt_第2页
唐诗鉴赏练习题.ppt_第3页
唐诗鉴赏练习题.ppt_第4页
唐诗鉴赏练习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鉴赏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以下问题 望岳 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这首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形象 请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诗或一个词 具体说说它是怎样写出泰山这一特点的 第一 二句用齐鲁两地距离虽远却都能望见泰山横亘其中来烘托泰山的高大 第四句一个 割 字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 形成昏晓两种不同景观来烘托泰山的高大 2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信自己将来可以超越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 3 题 暮归杜甫霜黄碧梧白鹤语 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 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缺舟楫 北归秦川多鼓鞞 年过半百不称意 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 鞞 军鼓 1 在这首诗中 除自然景色外 写 秋暮 的词还有 2 清人浦起龙在 读杜心解 中评价此诗时说 结语见去志 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 请结合 暮归 一诗的相关内容 试说说你的理解 此评不正确 应该说第三联见去志 南渡桂水阙舟楫 北归秦川多鼓鞞 抒发了作者要想渡桂水而南行 可没有船 要想北归长安 路上还多兵戎 都是去不得的感慨 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 而是寂寞无聊 3 陈淑彬在 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 一书中提到 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 请结合 暮归 诗句作简要分析 明日 凄风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月皎皎 写出了诗人明月之夜客居他乡的惆怅与无奈 风凄凄 则形象地表达了晚风中传送来的捣衣声 引起游子心中对母亲 妻子的思念 于是风也变得 凄凄 了 月皎皎 风凄凄 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客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叠字摹状举例分析 2分 好处 2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完成后面问题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访客舟中陈宪章船中酒多少 船尾搁春沙 恰到溪穷处 山山枳壳花 注 搁春沙 搁浅在沙滩上 枳壳花 春天开放的幽香白花 1 客至 前二名胜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 1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二句 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 日日鸥鸟聚集 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 2分 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 景中含情 2分 2 客至 与 访客舟中 二诗 均表达了主客相会喜悦的心情 但杜诗表意直白显豁 陈诗表意含蓄婉曲 请分别简析二者的不同写法 杜诗中 为君开 樽酒 对饮 呼取 等词句 1分 将迎接 设宴 呼人作陪的会客过程表现得鲜明 直接 1分 将作者的喜悦之情表达得直率 热烈 陈诗 通篇没有着力描写人物的活动 通过 船中酒 不觉船 搁春沙 恰见漫山 枳壳花 等抒写 1分 将主客交往的陶醉 忘情及观景的余兴巧妙地流露出来 1分 将诗人的喜悦之情表达得含蓄 委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 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 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在唐代 冬至是个重要的节日 朝廷里放假 民间互赠饮食 穿新衣 贺节 一切和元旦相似 这样一个佳节 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 才有意思 然而 诗人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 正所谓 每逢佳节倍思亲 抱膝灯前影伴身 正是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的孤独 1 简析 抱膝灯前影伴身 一句 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抱膝 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用 灯前 自然引出 影 而 伴 字又将 影 和 身 联系起来 抱膝枯坐的 影 陪伴抱膝枯坐的 身 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 作者是怎样写 思家 的 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 即冬至夜深时分 家人还围坐在灯前 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以此来表现 思家 的 想像1分 画面描绘2分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 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 题 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此诗完整的题目为 自河南经乱 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 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 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 妹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前两联写由于战乱 饥谨 家业无存 田园荒芜 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 尾联是想象之语 虚实结合 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 全诗语言平实 不事雕琢 意蕴深厚 真挚动人 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 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 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妙在以 雁 蓬 为喻 1分 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 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 辞别故乡流离四方 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 2分 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 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题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署世乱同南去 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 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 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 处处伴愁颜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内容写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送别友人 B 全诗显著的特点是三联运用对仗 对仗工整而且各联之间联系紧密 C 他乡 指的是南方 旧国 和 残垒 故关 全都指的是北方D 晓月 繁星 寒禽 衰草 几个意象中都透出一股愁情 E 本诗后两联既是想象 又是写实 既写出了离别之愁又写出了乡愁 有人说这首诗中 他乡生白发 旧国见青山 一联最好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同意的理由是 此联对仗工整之外 还在全诗中起到前后关联的作用 他乡生白发 上承首句 世乱同南去 就友我二人而言 旧国见青山 上接第二句 时清独北还 写友人 由 见青山 又引领下面两联对友人旅途的悬想 使全诗浑然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表达出诗人复杂的感情 这就是 题B项所谓 对仗工整而且各联之间联系紧密 的主要原因 也是 题E项中所谓 既写出了离别之愁又写出了乡愁 关于对仗工整可以略答 应该详答出此联在全诗中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题 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 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注释 簪组 占代官吏的冠饰 榜 此指船 此句意思是说天黑船归 船触溪石而有声 1 首联中的 簪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代 2 请结合具体意境 简析颈联的 夜榜响溪石 一名句的表达效果 诗人在天黑的宁静中 荡着小船归来 夜船触溪石而发出声响 这里以有声表现无声 烘托出诗人 溪居 之所静谧的氛围 反衬了四周环境的寂静 3 简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在这安静无人处 摆脱了官场之累 逍遥自在 仰望碧空 放声吟唱 闲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 不逢人 无以交流 毕竟太孤单了 表面的闲适背后又隐藏着难言的抑郁寂寞情怀 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 题 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 啼鸟 这里指杜鹃鸟 古代常有 杜鹃啼血 之说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首句 抽弦促柱听秦筝 中 抽弦促柱 点出弹筝的特殊动作 听 是此诗的 诗眼 下面的内容均从 听 字而来 B 第二联中 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 使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 营造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欢快的景象 C 筝弦促动心弦 诗人在筝声中感时伤别 进而推人及己 触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 江南歧路洛阳城 便道出了南北远离 两地相思之苦 D 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 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听筝时的感受 着眼于表现弹琴者精湛的技艺 可谓独具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