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物理 物理 人造卫星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宇宙速度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设计基本理念与特点一 设计基本理念与特点 学科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 促进学生知识 技能 品德三维一体的全面发展 在 本节课之前 学生已掌握了平抛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理论 具备了 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 教材中把理解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作为重点与难点 但是根据新课 程的教学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近几年的高考也将人造卫星 的运动特点分析作为重点 所以在本届课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大胆的改变传统的教材思路 先分析人造卫星的运行特点 在解释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 因此课堂中对人造卫星的运动 规律的认识主要采取 分析现象 发现规律 思考原理 解释问题的思路 对于人 造卫星的发射原理主要采取 设疑 思考 启发 引导这样一条主线 在设计中突出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 积极参与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 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 教学背景分析二 教学背景分析 1 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系新课程教课版必修 2 第三章第 4 节 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 的发射原理 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 并介绍了第二 第三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 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实例 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 体现了知识的力量 是 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 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 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 学生通过行星的运动一节已经知道 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学特点 和动力学特点可采取类比的方法 近而进一步理解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的方法 因此 本节课是 万有引力定律 与航天 中的重点内容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研究 探索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另外 学生通过对人类在宇宙航行领域中的伟大成就及我国在航天领域成就的了解 增强学生的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2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运动定律 圆周运动等章节的理论 并在本章 之前学习了天体的运动 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能运用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一些天体运动 的特点 学生可以类比行星运动的特点原理自己分析人造卫星的规律 另外学生也可以利 用前面的知识和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来探索人造卫星的发射及宇宙速度 学生可以通过联 想上一章所学的对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处理方法来探究牛顿的思考 以地心为参考系平抛出 去的物体从空间运动效果上可分解为指向地心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绕地心的匀速圆周运动 而这两个分运动都是变速度运动 它们都需要一个指向地心的力来维持它们各自的运动状 态 因此万有引力就有要改变两个运动状态的效果 即要既要产生自由落体加速度又要产 生向加速度 当万有引力只能提供向心力时 自由落体加速度就变成零 这样平抛出去的 物体就落不下来了 从而得到第一宇宙速度 再根据圆周运动和机械运动的知识可知道速 用心 爱心 专心2 度再大一些会做椭圆运动或摆脱地球对它的约束 这样 人们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探索 宇宙的奥秘了 3 3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卫星运行的动力学特点规律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 卫星的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的区别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发射的最小速度 是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 三 教学目标三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 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3 掌握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4 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5 简单了解航天发展史 6 能用所学知识求解卫星基本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科学推理 探索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 如何 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4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归纳 分析和推导及合理表达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心 爱心 专心3 介绍世界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 激发学习科学 热爱科学的激情 增强民族自 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 演示 讲授 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 清华同方物理课件 四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四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第一环节 新课引入第一环节 新课引入 教师 ppt 关于嫦娥奔月 万户 宇宙苍穹的图片 有一个传说凄惨而美丽 有一个假设大胆但无知 有一种追求几代人一直在继续 学生 欣赏图片 教师 仰望星空 浩瀚的宇宙苍穹给人以无限遐想 千百年来 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 翅膀飞出地球 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李白的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是怎样 的一种豪情 到今天这一梦想实现了吗 学生 实现了 激起学生兴趣 教师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 揭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提问 1 1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一年由哪一国家发射的 2 我国哪一年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 3 迄今我国共发射了多少颗人造卫星 学生 踊跃回答 教师 从 1970 年 4 月 24 日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到 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发 射 我国发射人造卫星和其他探测器 60 多个 他们分别在通信 气象 探测 导航等多个 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4 通过展示图片介绍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基本情况 包括数量 种类 用途 学生 观看图片 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情况 本环节设计目的 1 通过教师的语言魅力 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介绍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已可以通过网路了解一些新事物 所以对于人造卫星的介绍不 宜过多 可以作为课下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布置给学生 这里的介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 趣 在轻松的环境中引入新课 第二环节 人造卫星规律的探究第二环节 人造卫星规律的探究 过渡 教师 现在我们地球上空有这么多卫星 他们运行的速度一样吗 他们是怎样被发射 升空的今天我们就通过的学习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 这是我国目前发射的部分卫星的运行规律的数据 提问观察数据思考 1 不同卫星的其运行轨道相同吗 2 不同的卫星运行时有什么规律 3 你能试着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律吗 卫星名称 卫星质量 kg 轨道近地点 km 轨道远地点 km 运行周期 h 返回型遥感卫星 2100 205 315 1 48 用心 爱心 专心5 东方红 2 号甲通信卫星 441 35786 35863 23 9 东方红 2 号试验通信卫星 461 35469 35782 23 76 返回型遥感卫星 2100 175 400 1 5 风云 1 号 A 750 900 901 1 7 巴达尔 1 50 210 992 1 57 大气 1 号 873 900 1 712 学生 1 观察数据 发现规律 2 合作交流 类比行星运动特点分析人造卫星的运行特点 3 试着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人造卫星运行特点运动学特点 板书 1 轨迹 椭圆 有的近似为圆 用心 爱心 专心6 2 人造卫星的半径不同 其运行的周期也不同 而且半径越大 其周期越大 3 类比行星运动分析原因 卫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需要向心力 地球和卫星之间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4 学生自己应用前面万有引力知识分析 卫星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 板书 1 由 得 r 越大 v 越小 2 由 得 r 越大 越小 3 由 得 r越大 T越大 教师小结 卫星绕地运转轨道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角速度越小 周期越大 板书 演示课件 几颗不同轨道卫星同时绕地运行动画 从而直观判断以上变化关系 本环节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观察数据对卫星运动有一个形象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数据 提起有用数 据 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类比行星运动特点分析卫星运动规律 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学生相互交流 讨论的形式 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 同时培养学生从物 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和表达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7 最后学生自己发现卫星运动规律并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环节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三环节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 学习了卫星的相关知识 我判断一下下列几种轨道哪一种是可能的为什么 思考问题 1 下图中 有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动 它们运行的轨道 可能是 不可能是 学生 分组讨论阐述观点 教师 结合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动力学角度解决问题 卫星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 需要向心力 且向心力时刻指向圆心 所以地球与卫星之 间指向地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所以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应该是地心 思考问题 2 如图所示 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 3 颗卫星 1 试比较三颗卫星的线速度 角速度 加速度 周期 万有引力的关系 2 如果 c 的速度增加 能否与同轨道的 b 相撞 用心 爱心 专心8 学生 思考回答 应用卫星绕地运转轨道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角速度越小 周期越大 比较其关系 重点指出万有引力因为不确定其质量 所以无法比较 3 介绍美俄两国卫星相撞的原因 视频资料 美俄两国卫星相撞的原因 指出太空垃圾的危害 本环节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这三道思考题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从物理角度分 析实际生活的能力 并切实理解人造卫星的动力学特征 和运动学特点 第四环节 卫星发射原理第四环节 卫星发射原理 教师 过渡 不同的轨道的卫星其速度不同 那人类是怎样将卫星发送到指定轨道上 的呢 介绍牛顿的卫星设想 FLASH 教师引导 我们抛一物体怎样才能抛的远 讨论 依据平抛运动学生知道 速度越大 越远 那速度足够大 又有什么现象 学生探讨 统一结论 不落回地球 教师总结 这时由于有引力在 卫星想落回地面 但有一定的速度又落不回地面就形 成了卫星 思考 物体需要多大的发射速度 才能刚好贴着地面转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这时 r R 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9 得出第一宇宙速度 7 9 km s 第五环节 宇宙速度第五环节 宇宙速度 1 第一宇宙速度 7 9 km s 定义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思考 发射什么样的卫星最容易 学生讨论 统一结论 高轨道发射卫星比低轨道发射卫星困难 原因是高轨道发射卫星时火箭要 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做更多的功 以第一宇宙速度发射卫星时其刚好能在地球表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 如果卫星的速 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卫星将落到地面而不能绕地球运转 进入半径越大的轨道 所需要的发射 V 越大 思考 这与刚才得出的半径越大的轨道 所需要的 运行速度 V 越小矛盾吗 讨论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 发射速度 所谓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时的初速度 并且一旦发射后就 再无能量补充 被发射物仅依靠自己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升一定的高度 进入运动轨 道 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若发射速度等于第一宇 宙速度 卫星只能 贴着 地面近地运行 如果要使人造卫星在距地面较高的轨道上运行 就必须使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2 运行速度 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当卫星 贴着 地面运行时 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根据可知 人造卫星 距地面越高 即轨道半径 r 越大 运行速度越小 实际上 由于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都大 于地球半径 所以卫星的实际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发射速度 介绍 板书 用心 爱心 专心10 运行速度 指卫星在稳定的轨道上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 发射速度 指被发射物体离开地面时的水平初速度 类比得出 板书 2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意义 使卫星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 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如果人造天体的速度大于 11 2km s 而小于 16 7km s 则它的运行轨道相对于太 阳将是椭圆 太阳就成为该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 PPT 图片介绍其他行星的卫星 板书 3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意义 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如果人造天体具有这样的速度并沿着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方向发射时 就可以摆脱地 球和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邀游太空了 这个速度目前能做到吗 教师介绍以第三速度发射的探测器 先驱者一号 教师小结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做不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探测太空的脚步会越走越快 越走越远 也许有一天我们 也能到其它星球旅游定居 但是今天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知识 也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五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五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 学生完成课堂检测 1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 下面说法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它是发 射人造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小速度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大速度 它是 发射人造卫星进入近地圆轨道的最大速度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用心 爱心 专心11 A B C D 2 对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地球卫星的实际绕行速率一定大于 7 9km s B 从卫星上释放的物体将作平抛运动 C 在卫星上可以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周期是 6 84 103s 离地面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离地 面高度小 3 某同学通过直播得知 神舟 六号在圆轨道上运转一圈的时间小于 24 小时 由此 他将其与同步卫星进行比较而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教师职称-河南-河南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高中历史)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职称-河北-河北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高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智能电网调度优化-第3篇-洞察及研究
- 辽宁沈阳副食集团及所属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黑钻押题(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基于量子安全的物联网协议设计与实现-洞察及研究
- 参展补贴合同范本
- 妇产科盆腔炎性疾病课件教学
- 2025年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绿色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物资装备配置方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全试题及答案清单
- 皮具清洁养护管理办法
- 变电运维培训课件
- SB/T 11243-2024美容业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 2025至2030中国防爆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设备设施包保管理制度
- 啦啦操说课课件
- ASTM G154-23译本 中文版【后附英文官方原版 可复制可检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