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_第1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_第2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_第3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_第4页
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小学语文中年级优化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设计目的 此次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教师对诗歌诵读习惯的一 般状况 包括诵读兴趣 诵读原因 诵读时间 诵读范围 诵读方 式 诵读效果以及诵读环境七个方面 为当前的诗歌教学提供可借 鉴的资料 减少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盲目性 低效性 切实提高 学生的诗歌诵读能力 设计依据 问题的设计 一是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的方向与 目的 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是阅 读习惯的若干个基本逻辑顺序 设计内容 针对目前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 诗歌教学 情况 设计 了 14 个题目 涉及诗歌阅读的兴趣调查 诗歌教学目的调查 诗歌 诵读时间调查 诗歌诵读范围调查 诗歌教学方式调查 诗歌教学 效果调查 诗歌专题教研活动调查七大方面 我们进行了 小学中年级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共发放 问卷 29 份 收回 29 份 问卷共设计 14 道问题 问题涉及到教师教 学素养 教学环节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效果等几个方 面来调查了解教师对中年级诗歌教学现状 针对调查结果进行问卷 统计分析 针对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问卷调查分析情况如下 1 你对诗歌教学感兴趣吗 选项感兴趣不感兴趣一般 人数 2135 百分比 72 4 10 3 17 2 调查结果显示 对诗歌感兴趣的老师还是很多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该课题研究的基础 2 你认为诵读诗歌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用吗 选项用处很大用处不大不一定有用 人数 2540 百分比 86 2 13 8 0 调查结果显示 从教师教学角度来看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诵读诗歌 对学生学好语文用处是很大的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学生在反 复诵读中 就会领略到诗歌的魅力及它的博大精深 有了这样的认 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地利用诗歌资源 3 对教材中诗歌的教学 你的做法是怎样的 选项 细致剖析 教师全程带 领 教师示范引路 交给学习方法 以做题代替感悟 轻感悟重分数 人数 5240 百分比 17 2 82 8 0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教师有教授学生学习诗歌方法的意识 但课堂教学却不容乐观 只有少数教师能采用 自学点拨法 即 让学生先自学 然后交流 教师对难点进行点拨 而大部分教师在 课内诗歌的教学中还是秉承传统 采用 讲解法 即按逐字逐句 地解释理解 然后让学生串讲诗意 最后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教学 而且 教学时往往不是从学生已有基础为起点 4 上课时对于文本中诗歌的解读 你经常 选项 完成教材规定的 文本内容即可 视教学进度适当 引申一些与文本 有关的内容 课外拓展 适量内容 其他做法 人数 52040 百分比 17 2 69 13 8 0 5 你认为诗歌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选项 学生背会诗 歌内容 学生能准确 默写诗歌 学生能感悟 诗歌意境 学生能受到 情感熏陶 人数 011118 百分比 03 4 37 9 62 1 6 你认为诗歌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是 选项基础知识教授基本技能训练 教学过程中 学习方法的 指导 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培养 人数 021216 百分比 06 9 41 4 55 1 调查结果显示 问卷中 4 5 6 题涉及的是有关教材解读 教 学目标制定 教学重点把握等方面内容 教师往往以本 教材 为 本 我的眼里只有你 目标定位 教学设计往往把解词释义作 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花大力气解决 先是逐字逐词地解释 再是 理解每个句子 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 到此便达成了目标 而诗 歌最具精华 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 成了雪泥鸿爪 我们 将把诗歌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一个突破点 7 你喜欢用哪种教学方式教学诗歌 选项老师讲学生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探索 人数 23232 百分比 6 9 10 3 79 3 6 7 8 你喜欢用哪种辅助教学手段来教学诗歌 选项自制工具挂图课件实物投影仪其他形式 人数 022032 百分比 06 9 75 9 10 3 6 9 调查结果显示 问卷 7 8 题涉及的是诗歌教学方法 手段 学 生学习方法的选择 合作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 同时也能培养合作意识 越来越多的教师对现代教育媒体的学 习 使用的重要性达成共识 说明多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提高教 学效率 激发学生兴趣 9 你经常在学习诗歌后指导学生写诗歌 选项经常偶尔从来不 人数 4187 百分比 13 8 62 1 24 1 调查结果显示 指导学生写诗歌的老师不是很多 让学生写诗 歌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将在本课题研究中设计相关活动 有效 整合课内外资源 激发写作兴趣 挖掘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想象能 力和习作能力 10 在教研活动中 对诗歌教学研讨你喜欢采取哪种方式 选项名师课例研讨教师同课异构课后讨论交流 人数 19110 百分比 65 5 37 9 0 调查结果显示 名师课例研讨的方式是老师喜欢并且学习起来 又实用又快捷的最佳方式之一 我们将在课题实验中采用名师课例 研讨 教师同课异构等教师喜欢的教研方式进行课题教研 使课题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初步形成诗歌课堂教学模 式 11 你有品读 欣赏诗歌的习惯吗 选项经常偶尔没有 人数 11711 百分比 3 4 58 6 37 9 12 你班的孩子每天读诗歌的篇数是多长 选项0 分钟1 5 分钟5 10 分钟10 30 分钟 人数 21476 百分比 6 9 48 3 24 1 20 7 13 你班学生能够背诵诗歌的篇数 选项 0 2020 4040 60 60 以上 人数 12440 百分比 3 482 813 80 调查结果显示 问卷中 11 12 13 题涉及到教师 学生对诗歌 的阅读 积累 品评方面内容 学生课内对诗歌内容掌握较好 课 外掌握量与年龄并未完全成正比 而是因教师而异 虽然各年级学 生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量的诗歌 但对照 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 50 篇 段 的要求显然存在差距 而且 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指导 学生背诵的是五言 七言古诗 诗歌和词可谓凤毛麟角 对于诵读时间的调查 本问卷侧重了解教师在校内与课外安排 学生的诵读时间比重 调查数据表明 在校内 教师留给学生诵读 的时间主要在早读课上 早读课历来是师生诵读的主阵地 针对阅 读时间的分布 语文教师应对早读课进行合理安排 并制订诗歌诵 读的内容与目标 优化课堂内诵读 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诗歌兴 趣 争取使诗歌诵读成为学生的一项自主活动 使之成为精神的享 乐过程 14 在班级活动中 你组织过学生进行诗歌的竞赛活动吗 选项经常组织偶尔组织从来不组织 人数 1253 百分比 3 4 86 2 10 3 调查结果显示 偶尔组织诗歌比赛的老师很多 可以看出诗歌 比赛活动需加大力度 以此活动推动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课题研究 中我们将设计更丰富多彩的活动 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 展示诗歌 魅力的平台 改进措施改进措施 1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以其头脑中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不断碰撞 调整与完 善的过程 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 力争做到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 历史知识 解答疑惑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探究知识 课堂 上出现的不是教的场景 而是学的场景 是一个师生互动 生生互 动 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发生了质的飞跃 过去枯燥乏味的古诗课堂逐渐淡出舞台 取而代 之的是充满人文之美 灵性之美 诗情画意的古诗课堂 在教学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倡导和谐 民主 轻松 愉快的学习氛围 发挥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主动性 在兴趣外衣 的 保暖 下 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抓住课 堂教学导入环节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小学生兴趣 引其入境 2 多管齐下提升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 学习教学理论 收集教研资料 在课题实施之前 组织课题组的成员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与思想 通过学习 让理论来指导实践 融诗歌教学理论研究于语 文教学实践中 为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加强培训与交流 提高科研能力 为了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更加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 及时 对本小组的教师进行了学习培训 教师通过相互学习 讨论 增强 对教学研究课题的认识 转变更新教育观念 了解熟悉课题实施方 案 步骤 规范要求 逐渐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为进行课题研究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力开展教学课例研究 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 把如 何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 教师对传统的教 学方法模式进行反思 与课题试验中涉及的教育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