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1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2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3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8:文言文阅读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21题;共273分)1. (14分)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陈涉世家节选自_时期文学家_的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下列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选文字用丰富精炼的语言详尽叙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全过程。B . 陈胜打扶苏、项燕旗号,以寄托怀念之情,立志替二人报仇。C . “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起义过程中两个必要的环节。D . 节选文字表现了陈胜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2.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_动心忍性_入则无法家拂士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列举了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B . 文章第段在列举事例后就事论理,指出人在接受大任之前,必须在“心志”“筋 骨”“体肤”“身行”“心、性、能”等方面都经受一番磨炼,才能成就大事。C . 文章第段由反面到正面,由国家扩展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D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湖中人鸟声俱绝 沿溯阻绝B . 惟长堤一痕 惟吾德馨C . 拉余同饮 余往西湖D . 更有痴似相公者 似与游者相乐(2)下列划线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湖中焉得更有些人 必有我师焉B . 是日更定矣 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C . 向其姓氏 望其旗靡D . 余强钦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 . 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 . 字里行间流露出民同乐的情怀。D . 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 (19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屎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士 , 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浑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注】踵:走到。赆:赠送的财物或路费。姁姁(xx)愿士:温和、老实的人。(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怠之,弗舍(舍弃)B . 我不幸被疾矣(遭受)C . 疑许诺,延就坐(邀请)D . 籍其数而封识之(记录)(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举世浑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B . 举世浑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C . 举世浑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D . 举世浑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4)结合文章材料,试分析李疑其人性格特点。 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或对语问其故,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知州:官职名称。取困:自取尴尬。(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闻其事。 闻:_故我不敢击公。 故:_或对语问其故。 或:_狐是日即去。 去:_(2)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4)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刘士玉“令仆妇居此室”的原因。 6. (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唐李白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 , 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之壮观。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 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 , 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选自李太白全集)【注释】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 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 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 香炉:庐山香炉峰。 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 孤负:辜负。(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及长,南游云梦及鲁肃过寻阳B . 破涕为笑临表涕零,不知所言C .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方七百里,高万仞D . 恨丹液未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B . “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C . “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D . “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3)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耑 乃 稚 子 嬉 游 在 旁 今 来 有 成 郁 负 秀 气(4)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和宋濂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汉二帝治盗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 , 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 , 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都国,听群盗自相纠擿 , 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 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此二事均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也。(选自容南随笔,卷十一)【注】虎符,亦称兵符,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品:规定的标准。坐课累府:违反规定连累郡府。浸:渐渐。纠擿(t):检举揭发。逗留:停留拖延。捐:放弃。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虽有盗,弗敢发(即使)B . 上下相为匿(隐满)C . 听以禽讨为效(效果)D . 以畏懦捐城委守者(委屈)(2)对文中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B . 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C . 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D . 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4)汉武帝和光武帝治盗的策略和效果各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8. (8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_”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也没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B . 我也没有其他手段,只有手熟罢了。C . 我也不说别的,只有手熟练。D . 我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2)这段横线上最恰当的标点是哪一种?为什么?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_”A . 句号。因为一句话已经说完了,要稍作停顿。B . 问号。因为这是一疑问句,句中含有疑问词“安”(怎么)。C . 逗号。因为一句话尚未说完。D . 感叹号。因为它深刻地表现陈尧咨盛气凌人,怒不可遏的骄傲态度。(3)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 ) A . 睨之,久而不去B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 .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D . 无他,但手熟尔(4)陈尧咨的神态是怎样变化的?根据文段内容,填写在下面横线上。(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矜_9. (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秦攻邯郸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谓王稽曰:“君何不赐军吏乎?”王稽曰:“吾与王也,不用人言。”庄曰:“不然。父与子也,令有必行者,有必不行者。曰去贵妻,卖爱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闾妪曰,其夕,某懦子内某士。贵妻已去,爱妾已卖,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大怒,而欲兼诛范睢。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而王明诛之 , 是王过举显于天下,而为诸侯所议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战国策)【注】庄:泰国人,佚庄。王稽:秦国将领。闾(l):里巷的门。范雎(j):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何不赐军吏乎 赐:赏赐B . 今君虽以王幸 幸:宠信C . 且君擅主轻下 擅:善于D . 今愚惑或与罪人同心 愚:谦辞,用于自称(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王举臣于羁旅之中/开罪于楚、魏B . 臣无诸侯之援/而王明诛之C . 果恶王稽、杜挚以反/而恩以相葬臣D . 不如赐军吏而礼之/而为诸侯所议也(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4)具有智慧的佚庄对事情很有预见性,范睢凭借自己的辩才而免祸,都体现了高超的劝谏艺术。请根据第文言文简要分析他们劝谏的艺术性。 10. (8分)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3)(甲)文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的心境,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乙)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1. (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_寒雪日内集_撒盐空中差可拟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3)下列对咏雪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B . 咏雪中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C . 咏雪中的“柳絮”,在写法上,将动态化为静态,把寒冷的雪天,化为秋天的萧瑟,是常景中的新意,给读者别开生面之感。D . “未若柳絮因风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雪”比作“柳絮”,比作“撒盐空中”。12.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节选自世说新语)(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尊君在不 不:_下车引之 引:_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俱:_王欲舍所携人 舍:_(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3)下列对【甲】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B . 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 . 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D . 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4)【乙】文中王朗和华被两个人在患难时对别人的态度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13.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1)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书不成,去 _ 剑,一人敌 _不足学_又不肯竟学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4)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非常中肯地对项羽、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5)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14. (12分)古诗文阅读 (甲)泛舟后溪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乙)游岳阳楼记(节选)明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绳头细字,(A)白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谈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墓,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第以束发登朝,(B)为名臣,(C)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 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 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释】练:白色丝绢。愀然(qio):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束发:年纪轻。政最:政绩考核第一等。毛锥子:毛笔的别称。(1) 请将文言词语 “出”“入”“着”准确填入(A)(B)(C)处。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语。 泫然不能自已也_昔滕子京左迁此地 _壮心日灰 _是则真可哭也 _(3)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取 酒 共 酌 意 致 闲 淡 亭 午 风 渐 劲 湖 水 汩 汩 有 声。(4)根据选文画横线句的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古人惜墨如金,却蓄意无尽。有人认为要解读古人文意,翻译不如品味咀嚼。 “炮车云生”,绘尽云之状貌;“猛风大起”极言风之狂烈;“湖浪奔腾”摹写浪涛之_;“雪山汹涌”则描画_之澎湃。(5)古诗泛舟后溪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歌意象描述。 (6)结合泛舟后溪游岳阳楼记,说说羊士谔、袁中道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古仁人的情怀有何不同? 15.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掇:(du)拾取,采取。刻露:清楚的显露出来。本:根据。(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掇幽芳而荫乔木_(A树荫;B遮盖)道其风俗之美_(A规律、道理;B说、叙述;C引导)(2)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乃 曰 与 滁 人 仰 而 望 山 俯 而 听 泉(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醉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4)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写于同一时期,根据课内所学与上文的丰乐亭记 节选文字,简述两文表现的作者情怀的异同之处。 16.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末高邮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数矣,子宜急归,迟恐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示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节选自广阳杂记,有删改)【注】高邮:地名,在今江苏。旬:十天。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指药物。(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子宜急归_以书致何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 以 一 书 寄 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4)本文与范进中举讲的是类似的故事,哪个作品的讽刺意味更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7.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板桥吊吴丞相张悌墓张悌字巨先,寰阳人,少有名理 , 孙休时为屯骑校尉。魏伐蜀,吴人问悌,悌料魏必破蜀,吴人笑其言。既而蜀降于魏,晋来伐吴,孙皓使悌督沈莹、诸葛靓率众三万至牛渚。沈莹欲待晋师来与战,悌曰:“吴之将亡,贤愚所知。若如子计,敌来君臣俱降,无一人死国者,不亦辱乎!”遂渡江战,败。诸葛靓欲牵与俱去,悌曰:“仲思,今日是我死日。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今日以身殉社稷,复何遁耶!”遂死之。板桥在三山东北,悌墓在焉。干宝晋纪云:吴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阳太守沈莹帅师与晋师战,晋人败吴军于板桥,获悌、震、莹等。吴志不为张悌立传,此承祚之所以不得为良史。(选自陈文述秣陵集,有删改)【注释】:名理:治世之名。孙休:即吴景帝,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孙权第六子。诸葛靓(jng):字仲思,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少子。承祚:陈寿,字承祚,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孙休时为屯骑校尉_悌料魏必破蜀_既而蜀降于魏_复何遁耶_(2)用“/”给下列句子画三处停顿。 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识拔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若如子计,敌来君臣俱降,无一人死国者,不亦辱乎!(4)联系文章内容,请说说张悌是个怎样的人? 18.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注】垩:,石灰(一说白色的土)。慢:通“墁”,玷污。(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意思。 请循其本 _非梧桐不止 _匠石运斤成风_(2)翻译下列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3)请根据语境完成对话。 (小樱):感觉庄子和惠子关系挺好的呀,为什么惠子会担心庄子来拜访他呢?好朋友聚会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小华):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们虽是好朋友,也会观点不同,理想不同呀。例如,他们一起在濠梁之上游玩,看鱼的心态不一样,庄子是_,而惠子客观理性。庄子把梁国宰相看作“_”(原文),由此看出庄子是一个_的人。而且惠子死后,庄子感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还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_的人。(4)我们发现庄子里出现了许多我们熟悉的成语,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你还能说出三个吗? (材料链接)材料一: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朝三暮四”材料二: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东施效颦”材料三: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19.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 , 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注】泫然:流泪的样子。毛锥子:毛笔的别称,这里指诗文写作。皤:白色。(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亭午风渐劲_雪山汹涌_泫然不能自已也_是则真可哭也_(2)用“/”标出下面文言句子的两处停顿。 至 若 予 者 为 毛 锥 子 所 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作者因为景物变幻情感发生变化。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 景情风和日丽,湖面平坦时_心情愉快傍晚时分,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_20. (16分)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