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 对于好课标准的一般认识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课堂进展流畅 教 师的引导富于技巧 学习的结果令人满意 教师们往往追求课堂开展 顺利的教学 看重学习的结果 然而 我们也必须看清楚 此类 好 课 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一 顺利的课堂缺少什么 教师的精心准备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扫除障碍 保证课堂进展 顺利 但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学习任务的难度 过大 往往会挫伤学生的信心 过于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也会削弱学 生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 在一些看似流畅的课堂中 很多教学行为 往往暗藏着问题 1 干预过度 压缩了学生的自主空间 在信息技术课堂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 教师巡视 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操作 一旦发现个别 学生还没有达到教师的期望 教师会立即进行方法提示 场景二 教师巡视 观察学生的作品创作 一旦发现优秀的作品 就会进行并全班展示 点评 上面两种场景可能会得到听课教师或评委们的认可 因其关注了 个别 体现了即时评价的引导功能 然而 这种认识的着眼点是教师 的行为 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当学生沉浸于某种探究活动中的时 候 教师应该让这种探究持续下去 不应该随意打断学生的思路 否 则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就不完整 同样 优秀作品的展示也是对其他 学生思路的一种干预 最终将学生拉到模仿的路上 作品的展示点评 是必要的 教师也要寻找一些存在问题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与 学生共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 学生思维过程得到自然延续 这样做才 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2 互助学习 退化为信息的单向传递 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为了突破一些难点 会采用异质同组 小组协作的学习策略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得到同伴的帮助 最终也能 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不过 细心观察课堂则会发现 这种协作往往 是小组长的讲解或优秀学生的操作演示 基础差的学生被动模仿 习 惯差的学生坐享其成 教师也会强调小组内的讨论交流 然而总是个 别优秀学生才能取得发言权 其他学生的思维往往停滞不前 所谓互 助学习便退化为一种信息的单向传递 互助学习从来都不应该被否定 但互助学习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 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尝试 个体收 获从何而来 交流从何谈起 唯有被动接受 3 分层任务 无法消解学生的基础差异 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着 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分层任务 以满足 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 下面的任务设计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 A 层次学生 任务一 B 层次学生 任务二 即完成任务一基础上 完成 X 操作 C 层次学生 完成任务二基础上 完成 Y 操作 反思此类分层任务 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差异 为基础 差的学生设计较简单的任务 保证其能完成 为能力强的学生设计一 些有难度的任务 促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 此种做法表 面上是尊重了学生的差异 实际上却会造成学生错误的自我定位 一 些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完成最简单的任务来应付教师 我们不妨思考 这种分层任务究竟会对学生之间的差异产生什么 影响呢 有的学生每节课都会比另外的学生多学习一些内容 学生之 间的差异不会缩小 基础差的学生最终会失去斗志 降低对自己的定 位 教师们常常抱怨一些学生不思进取 这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无法帮 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 优秀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目标 教师应该将优秀装在每一个学生 的心中 让学生认识到属于自己的优秀 这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差异 的尊重 课堂上 教师应该对基础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点拨方 法 激励信心 二 对好课标准的再认识 前面分析的这些课堂现象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教师的目标直接指 向学习结果 在学习结果的掩盖下 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难暴露 出来 其实 课堂中这些习以为常的 甚至被普遍认可的做法 正是 造成很多教学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成为顽疾的根源 这类做法之所 以被教师们普遍运用于课堂 是因为它们能有效地达成一节课的期望 结果 显然 目前不论是公开课 比赛课 还是常态课 好课的标准 是 是否达到一个期望的学习结果 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则是为取得学 习结果而服务的 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哪个更重要呢 学习过程真的仅仅是为学习 结果提供支持吗 对于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策略也简单 往往是课堂讲解一遍 学生就全都明白了 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 教 师才设计如何突破难点 这就是课堂质量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典 型体现 其实 教师也可以将相对简单的问题设计成探究性的任务 既然简单 何不探究一下呢 不同的设计反映出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念 关键在于教师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的 是希望学生迅速掌握知识 还是希望学生体验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以学习结果为衡量标准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 行为的着眼点都放在了结果上 过分看重学习结果导致了课堂上教师 对学生学习过程体验的忽视 误认为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为学 习结果服务的 面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师们最大的困惑仍是 过 程和方法 目标如何落实 我们总在想着如何通过学习过程达到学习 结果的目标 并没有认识到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目标 而且是比学习结 果更加重要的目标 学习过程之所以更加重要 是因为方法的形成 兴趣的激发 思维习惯的培养等等都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 学习结 果仅仅是对知识量或技能的积累的评估 学习结果的重要性固然不能否定 但是如果过于看重学习结果而 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 甚至将学习结果等同于教学效果 这样的 课一定不能算是好课 我们必须警惕 那些过于顺利的课堂往往缺少 智慧 教师需要对好课的标准进行再认识 判断一节课是不是好课 不能看教师是不是投入 也不能看课堂是不是顺畅 而要看学生对学 习的投入是不是积极主动的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不是充分有效的 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陈仕洪 好课不是精彩的好课不是精彩的 一言堂一言堂 课堂进展顺利的课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好课 因为进展顺利的课 有时会有被教师控制的嫌疑 在某些看似顺利的课上 学生可能根本 没有在一种活跃的状态下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任何一堂学生充分参 与的课 几十个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不会完全一致 总有一些学 生的思维会跑到别的地方去 他也许不是 开小差 只是对某一个 问题的看法不同 限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 而少有机会表达而已 其实 一节课的好与坏 直接的学习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从长远 来看 培养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处在一种放松的环境里 心智得到发 展 情感得到发展 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 那种认为教学结果最重要 的观念 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框中 是应试教育成绩至上观念的 体现 导致素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的最根本问题是 课堂还是传统的 课堂模式 课堂评价方式仍然是以学习结果为主的评价方式 评价学 生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 评价教师要看这节课后学生作业或者考试 的分数 学生在情感 个性 心智上进步了多少 则一般不是关注的 重点 事实上 学生心智和情感的发展 似乎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测试 出来 唯一的方法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没有虚与委蛇的应付 没 有呆若木鸡的神情 有的是神采奕奕的眼神 发自内心的思考和发言 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 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 这才应该是好课的 标准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持人 学生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看到的一些所谓的 好课 教师讲得神采飞扬 抑扬顿挫 体 现出教师很好的表演才能 但是往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如果我 们只看教师 就会觉得教师讲得真好 但是教师讲得再好 没有学生 参与进来 学生会思考吗 学生会进步吗 这样的课充其量算是十年 前应试教育下的好课 在学生普遍民主意识增强 重尊重 重沟通的 大环境下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满足于听 他们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 有强烈的被尊重的欲望 学生希望学得好 更希望学得有趣和轻松 课堂上如果不能考虑到这些 就会变成教师的 一言堂 学生的学 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课堂进展顺利的课固然是好课 但更可贵的是教师的引导富于技 巧 能够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 好学 乐学的情趣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这样的课才是一堂真 正的好课 江苏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邱玉东 好课能够激发学生的精彩好课能够激发学生的精彩 课堂上 是教师的精彩重要 还是学生的精彩重要 我想 这是 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回归课堂本身 当然是以学生的精彩为重 记得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 一位教师用多个搞笑的 Flash 动 画征服了所有的学生 45 分钟的课堂始终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但是 在课堂知识点的教学中 却少有师生间的精彩交流 结果评委给这位 教师的评分很低 同样 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很多教师也似乎只在乎自己的精 彩 而很少能激发学生的精彩 这或许可以说明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 仍然存在炫耀个人才艺而忽视学生主体的倾向 我认为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善于把学生推向前台展示精彩 如果 一节课上 学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精彩 基本上可以认定这节课是 失败的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不是教师表演的 舞台 每一位教师要努力转变角色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指导者 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 在课堂上 教师要遏制住自己的表 现欲 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展示精彩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圩洋实验学校 董 明 好课让学生思维好课让学生思维 开出美丽的花朵开出美丽的花朵 每个人对好课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这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一样 在我的心里 好课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够受到启迪 学生们总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出心灵的花朵 多年前 我教学生 程序设计基础 当时没有新课标 计算机 这门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容易被学校领导和学生忽略的学科 但是我 的学生们都喜欢用程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也想尽一切办法鼓励他 们这么做 有个叫泽枫的学生 在计算机课上学习了循环语句 晚上 睡觉前想起升上高三同学们就要分班了 很不舍 后来做梦梦见自己 编了一个程序 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807 班万岁 几个男生听到泽枫 这个美丽的梦后 决定帮助他实现 我永远记得 在隔周的计算机课 上 当泽枫运行完程序时 全班先是鸦雀无声 然后是掌声雷动 泽 枫的杰作是在屏幕上缓缓输出 807 三个字 这个 807 不是由普 通的数字组成 而是由 万岁 二字组成 近来 我听了不少信息技术课 发现凡是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的课 堂 学生的学习情绪都比较高涨 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印象较深的一 节课是教学 Flash 相关内容的 教师在播放 Flash 动画之后 引导学 生认识 Flash 的主操作界面 精讲 帧 关键帧 的概念 然后 提出任务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帮助文档 制作一个从左边运动 到右边的小球动画 教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用 Flash 制作动 画的两种基本方法 逐帧制作和中间帧自动生成运动动画 在学生初 步掌握运动动画的制作知识后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制作一个跳动的 小球 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运动动画中轨迹线的运用 在学生掌 握运动动画中轨迹线的运用之后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 如何制作一个 从高处跳动到最后停止跳动的球的动画 在这样的课堂中 学生的思 维一刻也没停止下来 学生不仅亲历了知识的建构 获得了解决问题 的方法与经验 还明白了重要的一点 动画制作也需关注生活 小 球在摩擦力的作用下 不可能永远在同一高度跳动 而是会越跳越低 最后趋于静止 这种任务难度螺旋上升的教学对于培养 提升学生的 思维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生喜欢接受这样的挑战 每每挑战成功 学生总会因获得成就感而心情舒畅 学生还喜欢思维 密布 的有效对话 如一位教师教学 信息及 其特征 在引导学生捕捉信息的传递性和依附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时 出示了熊熊燃烧着的古代烽火台的图片 并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 从图片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 战争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烽火台上的火传递了战争的信息 师 烽火台本身是不是信息 生 不是 它只是向人们传递信息的载体 师 那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7534.8-2025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8部分:兔
- 2025年软件开发技术趋势试题及答案
- 加油站电路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的实践案例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备考试题及答案全解
- 2025年软考设计师考试命题动态观察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编程实战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平台开发考试试题及答案分享
- 2025年软考考试技巧与试题及答案分享
- 编辑或出版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MOOC】创业基础-浙江科技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肺真菌病护理病例讨论
- 生命智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非遗漆扇扇子科普宣传
- 2024年阳江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保障中心公开招聘合同制职员3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移动网格经理(认证考试)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汇
- 教师考核评分表
- 胸外科护理常规(全本) 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2024年安徽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