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6分)1. (2分)(2012河北)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qan rng sh h xi de hu du,_Wi xio sh wn xn de y yn。_2. (10分)古诗词名句默写。(1)“_,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写出了唐代诗人王维的隐居生活闲适美好。(王维竹里馆) (2)唐代诗人岑参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泪雨滂沱,只能借“_,_”这样一种方式传递对家人的思念,也借此安慰家人,免使亲人挂念。(岑参逢入京使) (3)木兰诗里表现北方寒冷、战地艰苦的诗句是“_,_。”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回朝,“可汗问所欲,_,_,送儿还故乡。” (4)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 3. (4分)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略无阙处_夕日欲颓_相与步于中庭_徙倚欲何依_4. (10分)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水浒)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2)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5. (20分) 鲁迅自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 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2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3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Penname);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鲁迅选择学医的原因是_,后来又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2)选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一件非常重大的事?(4)本文以_为顺序,简要叙述了鲁迅先生从_到_的情况,语言俭省,感情含蓄。(5)下面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6. (25分)(2016鄂州)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第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7. (10分)阅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完成下列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说一说“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8. (24分)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义务教育深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奚:怎么(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不知其旨也_然后能自反也_君子之学必好问_舍问,其奚决焉_(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5)(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9. (5分)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李宣良)为确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顺利进行,现场磨合纪念大会各项组织工作,自8月22日夜间至23日上午,在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进行了纪念大会专项演练。据了解,此次演练为全流程、全要素演练。抗战老兵、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参加演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应邀参加阅兵的10多个外国军队方队或代表队,参加了分列式演练。1万多名官兵、500多台装备、近200架飞机演练了阅兵式和分列式;国旗护卫队,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礼炮分队,以及负责纪念大会报道的中央有关新闻单位也参加了演练活动。参加演练的人员精神饱满,所有演练过程顺利有序,各项演练取得预期效果,为进一步做好纪念大会的各项组织工作积累了经验。3.5万余名各界观众现场观看了演练。10.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的一生有多长?有一支“莲花落”的歌词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七十不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已在睡中过,算来仅有廿五年”民国时期,此歌颇为流行。它把短暂的人生“计算”得一清二楚了。人生有效的作为时间,只有区区二十五年。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阐述道理,还可以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