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1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2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3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4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课题阶段论文五里铺小学 杨燕芳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以鱼吃,只能使人享用一时;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法,则能使人终生有鱼享用。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今日,我将这句话运用在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中,从初步练习习作到让他们在生活中多闻、广见,写出表达自我真实情感的习作。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习作和想象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三年级则要求:“开始练习习作时,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主要是写学生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强调如实表达,事实上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从教六年的我一直接触的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说到中高段的语文教学,老师,学生都把重心放在习作上。以下是我对习作教学的一些观点。一、想我所想,写我所写。 习作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要产生情感,那必须得要有兴趣,兴趣是习作的前提。1“润物无声”,学文中指导习作方法。我不断发掘教材本身的语言素材,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表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真正领略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想把自己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体验,表达出来的愿望,进而产生习作的兴趣和动机。在教学中,我选取有代表性的阅读篇目,顺势引导学生写作。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总分句式时,我经常选取教材中的典型篇目,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例如我选取荷花中的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把第一句进行特殊标注,让学生领悟总起句概括的好处。紧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各分句的表达效果,发现这样写得精妙所在。之后给出一些总起句的开头。“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向草场跑去。”“湛蓝深远的天空上飘着洁白的云朵。”“春天到了,天空中飘摇着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风筝。”孩子们在提示引导中写得很棒,想象很丰富,语言比较到位。 2信手拈来,生活,习作的源泉。(1)我在习作指导的时候总结出了“三要”的教学经:一要打破传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时时留意,处处观察,心有灵感,提笔写来;二要充分运用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特点,寓习作指导于观察和活动之中;三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观察和活动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一篇习作。通过以上“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习作是件愉快、高兴的事。我们班级中人数多,在七十多人的班级中让人人愿意习作,爱上写作,实非易事。在班级中我采用了“轮流日记”的办法,将班级中的孩子们按习作能力进行分组,每五人一组,每人一天写自己身边的人,事,物等等。孩子们不但可以写自己的,还可以看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些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或祝福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去传递。在这种练习中,学生们的写作欲望增强,水平在对比中提高了。习作内容更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着自己的“喜、怒、哀、乐”。(2)“赏识”习作信心的培土。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表达;批改和评讲学生的习作,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并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如:变天 三年级二班 岳长鑫 2009年 4月20日 星期一 天气:雷雨 上第二节课的时候,突然天空暗了下来,真像大人们所说的夏天的天就想孩子们的脸,说变就变,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太阳无可奈何地躲进了灰色的云彩里,漫天的乌云像打翻的墨汁,黑沉沉地压下来,大地变得一片漆黑。紧接着,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霎时,雷电拥着白色的雨从天而降。粗大的雨点叭嗒叭嗒地打在地上,留下一个个小窝窝,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不到一小时,雨过天晴,太阳冲出了黑云的包围,放射出强烈的光芒,照耀着大地。我的评价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继续观察的生活,在不断的努力中迎来自己的彩虹。 (3)“班报”习作的展示舞台。不但加强我班的向心力,还大大提高他们投稿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加乐于表达,不断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学生的一篇文章,我 的 周 末 梁晋嘉 三、二班 我想一到周末,大家一定很开心吧!可我的周末却像在上课一样累。想知道为什么这样累吗?那我就告诉你吧! 星期五的晚上,大家都开心地回家,可我还要急匆匆的回家,吃过晚饭后,休息一会就得上钢琴课,到九点才能回来。不说这个,就说第二天早上,我连觉都没睡好,就让我去上课。这不是折腾我吗?上完课,就得回家写作业,作业一多,连饭都吃不饱。作业少的话,做完还要弹琴。到了晚上还要上口语角,真是累死了啊!你肯定在想我忙了一天,到星期天我应该可以玩了吧!不!大错特错。早上六点就要起床上奥数课。上完课了,要是没写完作业就继续写,要是写完了就弹琴。唉!这也是天理呀!我也无法改变。别人都说作业山把自己压的都喘不过气来,可我的周末山都快把我压的咽气了。 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灵感就在身边观察周围的事物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习作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习作时才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中明确地指出:要“留心周围事物”。我们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处处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都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倡学生写日记,培养他们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1要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不仅要在学校中注意观察,而且要在家庭中注意观察,还要注意观察社会现象。不仅要观察周围的人、周围的景,而且要观察周围的事。新奇的事物要观察,那些别人不注意的事物也要注意观察;好事要观察,做得不正确的事更要细心观察。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秀美山川、河流、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田野的瓜果蔬菜只有引导学生勤于留心身边的一切,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才能写下真实的见闻、感受、想像,习作才能有内容可写。 2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观察不仅仅是看,还包括听、说、感。观察一个事物,首先要选准观察点。观察点选得是否准确,对观察的准确性十分重要。观察点选好后,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如带学生去观察春天时,要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或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进行观察。其次观察要有耐心。因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我们要把那个事物发展的过程观察清楚。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时,要指导学生观察植物是在什么时候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等。(二)取他人之长,敢自我创新收集好词佳句,灵活运用。 习作要写得优美生动,跟平时积累优美词句分不开的。我班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准备了课外积累本,我非常鼓励他们读书,从书中获得营养。并建议他们把积累本进行分类,将不同的好词佳句的摘抄进行分类汇总,每周一进行班级交流,共同欣赏。并在实践习作时,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兴趣、观察、积累、感悟,习作能力培养中的元素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