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不需要有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B在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区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C调查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D武汉市公交集团有1000余名公交司机已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晨曦猝不及防郑重其事如释重负B旁骛稍纵即逝置之不理兵慌马乱C惋惜不攻自破造遥生事顶礼膜拜D遮蔽重峦叠障棱角分明矫揉造作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春天是珠圆玉润的小诗,夏日是管弦嘈切的歌剧,那秋天则是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 正值金秋,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成堆成簇;齐齐的庄禾,如烟如织;蔚蔚的森林,多姿多彩。真是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山上的树木果实把终年贮蓄的红色全拿了出来。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像珍珠玛瑙似地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仿佛化了zhung( ),从根到梢一色jio( )红,齐刷刷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点缀着红色世界的还有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秋高气爽,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粗犷的世界。(1)给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A. 化妆骄红贮蓄(zh )粗犷(kung) B.化装娇红贮蓄(ch) 粗犷(kung)C. 化装娇红贮蓄(ch )粗犷(gung) D.化妆娇红贮蓄(zh) 粗犷(gung)(2)对文中“长”和“出”的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A.“长”的第一笔是横,“出”的第三笔是竖折。B.“长”的第一笔是撇,“出”的第三笔是竖。 C.“长”的第一笔是撇,“出”的第三笔是竖折。D.“长”的第一笔是横,“出”的第三笔是竖。(3)文中 的“秋高气爽”是出自古典诗文的成语,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请找出下面成语都出自论语的一项是(_)A.杞人忧天不可救药 B. 一鸣惊人三省吾身C.不亦乐乎温故知新 D. 择善而从完璧归赵(4)对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A.第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作者把秋天比喻成“一篇优美绚丽的神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富于想象,更富于色彩的特点。B.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大自然秋天山色的色彩缤纷。C.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山上的树木果实都红的闪亮,耀眼夺目。D.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了蓝天洁净如镜,杨树满树金黄的金秋美景。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永远的槐花蜜赵学儒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钩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6月2日15版)4 . 本文主要的记叙顺序是什么?5 . 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下文有句话跟它照应,你能找到吗?6 . 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7 . 细读全文,你怎么理解标题中“永远”的意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面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的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8 . 依据第段内容,填写下表。时间花的状态日出前日出时即将开放,开大开圆日落时9 . 联系上下文,说说太阳花为什么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10 . 第段划线句子“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中的“闪”改成“开”好吗?请分析原因。11 . 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四、句子默写12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的名句。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河流大野犹嫌束,_。(谭嗣同潼关)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曹操的观沧海中“_,_”两句逼真地展现出了秋风中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五、课内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3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1)吾射不亦精乎(_)(2)但微颔之 (_)(3)睨之久而不去(_)(4)以钱覆其口(_)14 . 翻译下面的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尔安敢轻吾射!15 . 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 )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6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一个“断”字写出了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B“月是故乡明”一句诗人通过客观描写实景,写出白露节故乡的月是最明亮的。C第三句写弟兄离散,家已不存,生死难卜,概括了安史之乱人民饱受忧患丧乱之苦。D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17 .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七、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水浒传18 . “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身轻白虎堂”是对哪位梁山好汉的评价?他为什么会“脸刻黄金印”?19 . 请根据水浒英雄上梁山的具体原因,把以下四个人物的序号填写到相应的横线处。A卢俊义B呼延灼C阮小二D武松官逼民反:_ 战败投降:_自愿上山:_ 掳掠被逼:_八、综合性学习2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当前很多年轻人通过手机微信、微博进行阅读,对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手机阅读、微博微信阅读对读者和对出版行业的改变其实刚刚开始,微博微信阅读所呈现的社交化、交互式阅读特性,其丰富的阅读体验注定会对年轻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对于微信微博阅读,基本上免费,使得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图1手机阅读人群每天的手机阅读时长材料二:手机阅读在年轻人中的风行,从一定程度上对人的阅读行为、模式内容,甚至对思维方式会产生很大影响,微信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具有高度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的特质,导致了年轻人图书阅读量的减少,不容易实现深度阅读,缺少了耐心。(1)当前阅读现象存在哪些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