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八:欧姆定律_第1页
沪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八:欧姆定律_第2页
沪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八:欧姆定律_第3页
沪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八:欧姆定律_第4页
沪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八:欧姆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二十八:欧姆定律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不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灯L1逐渐变亮B灯L2逐渐变暗C电流表示数变大D灯L1逐渐变暗2 . 图示为某温度报警器的原理图,总电压保持不变 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电流表示数减小到某一值时,装置报警开关s闭合后A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增大B当温度降低时,R0的电功率将变大C当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增大R0的阻值,可使热敏电阻在更高温度下报警3 . 关于公式 RU/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B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它电流的比值C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D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 .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使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铁右端为N极B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5 . 将10 的电阻接在3 V的电源上,流过电阻的电流为I,若将30 的电阻接在同样的电源上,流过此电阻的电流为( )AIB3IC1/3 ID2/3I6 .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在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D零刻度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7 .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从阻值最大处移动到图甲中所示a点处,在此过程中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根据以上条件可知( )AR0的阻值为10B电源电压为6VC滑片在a点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5DR1的阻值为108 . 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V1、V2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如(b)图,则图(a)中两个电阻之比R1:R2为( )A5:1B4:1C1:5D1:49 .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后,若灯泡不亮、亮,一定是灯丝断了B如果只有灯泡断路,则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一定为零C开关闭合后,如果电压表示数为零,灯泡一定不发光D如果所有元件均完好,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两灯都变亮10 . 为了建设安静祥和的居住环境,环保部门在居民区周围用声强检测仪检测声音的强弱。声强检测仪的原理如图所示,R1为“声敏传感器”,它的电阻值与它接收声音强弱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60,电源电压恒为12V,当声音的强度50dB时,会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检测部门将采取措施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周围声音的强度越高,电流表示数越小B电流表的示数为0.12A时,会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C电压表示数为3V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0.45WD周围声音的强度为30dB时,电压表的示数是4V11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是ABCD12 . 如图所示电路,巳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0,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A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B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C电压表最小示数是0.5VD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5A13 . 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P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V和0.2A由此可知A.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A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cmB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物体M向左移动了5mC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20cm14 .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变大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C电流表A的示数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二、多选题15 . 小灯泡和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其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消耗的电功率D更亮16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闭合S、,当小灯泡发光时,将内能和光能转化为电能B当把S、同时闭合后,再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当闭合S后,再闭合时,电压表V的示数会减小D当闭合S后,再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会变小17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中依次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为5、10、15、20、25、30实验时,小明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5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V,记下电流表示数,然后将电阻箱阻值调为10继续实验为了能够完成整个实验,他可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A010B020C050D010018 .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保持20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10C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中总电流为0.3A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甲两端的电压为2V19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A灯L可能变亮B灯L可能短路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三、实验题20 . 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电源电压为6V(1)小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强光,并很快熄灭,则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短路B小灯泡短路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过小D电压表断路(2)解决问题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让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灯泡逐渐变亮,灯丝温度不断升高,测量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电压(V)20253038电流(A)033034035040电阻(Q)617486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小灯泡正常发光的功率是W(3)分析上表数据,你发现小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温度有什么关系?21 .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给了图中的器材每节电池电压1.5V,(1)请你把实物元件连接合理连接起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小明连好电路,发现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偏转,因可能是_;(3)排除电路故障后,小明开始实验,记录了表一中的几组实验数据,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4)接着小明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并得出了如表二所示的数据,小明根据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原因是_表一表二有同学提出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也能完成实验,老师说不可以请你说出不可以的理由四、计算题22 . 如图电磁继电器和热敏电阻R1等组成了恒温箱控制电路,R1处于恒温箱内。电源电压U6V,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如图为热敏电阻的R1t图象,且已知在50150范围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R1tk(常数);电阻R2是可变电阻。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已知此时可变电阻R2225,恒温箱保持60恒温。图中的“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它的额定功率是1500W。(1)6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2)应该把恒温箱的加热器接在A、B端还是C、D端?(3)根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温度控制箱内的加热器,每天加热50次,每次加热10min,恒温箱每天消耗电能多少kWh?(4)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