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新版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新版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新版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新版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C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情况D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声音2 .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A-43B-37C43D373 . 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4 . 如下图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声呐B超声波清洗钟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伤5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B敲击装水量不同的玻璃瓶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D北斗卫星依靠超声波与地面接收站通讯6 .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A响度变大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音调变低7 . 天气炎热时放入饮枓中的冰块会逐渐消失,冰块物态变化过程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8 . 下列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对外放热的是( )雾的形成冰化成水水结成冰熔化的蜡烛凝固樟脑丸变小霜的形成地面的水在蒸发冬天屋内玻璃上水层的形成水沸腾的过程A(1)(2)(3)(4)(6)B(1)(3)(4)(6)(8)C(1)(2)(5)(7)(9)D(1)(4)(6)(8)(9)9 . 对于生活中有关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C湖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10 . 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1 . 著名歌手尹相杰曾唱过“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今年我国北方的确如此,由于连续多日晴燥高温,为此,商丘实施了人工降雨,使全城直接从“烧烤模式”过渡到了“冰雹模式”(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B冰雹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C人工降雨说明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自由的控制D人工降雨所用的干冰是细小的冰块12 . 初中生小明对自己身体的相关数据进行了估测,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他的质量约50gB他的正常体温约37C他上楼时功率约1500WD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2Pa13 .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的冰花B自行车的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D玻璃被打碎14 . 下列由学校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 )A同学之间凭声音可以判断是谁在说话,是根据音调不同B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蒸发放热C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教室里的课桌是运动的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是因为降低液体温度可减慢蒸发15 .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在冰水混合物种,示数为5现把它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5,教室内的实际气温为A28B25C30D32二、填空题16 . “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用品,被广泛应用于小儿发热退烧、消夏及高温作业等情况,如图所示,“退热贴”中的水分通过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体表的热量,可以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一股清新的薄荷香味,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是由于_产生的17 . 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的形成是_的过程,飘落到池水中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18 . 晴天,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小亮斑之所以是圆形,因为它是_的_(选填“实”或“虚”)像。19 . 生活小常识:机械手表进水后一般不容易干,这时可以将手表和一小包干燥剂一起放入一个小盒里,然后将盒子密封,过一段时间后,手表里面的水就干了,在这个过程中,手表里面的水先是由于_变成水蒸气,然后由于_而逸出手表,被干燥剂吸收,这样,手表里的水就干得比较快了三、实验题20 .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布料、纸屑、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1)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让人听着声音慢慢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是_(填“”或“”)21 . 小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暗”)的位置进行,最好选择_(选择“较厚”或“较薄”)玻璃板做实验(2)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小文应在玻璃板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_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的像_(4)小文体会到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但能观察到蜡烛_(选填“”或“”),便于确定像的位置(5)另一小组同学小丽将蜡烛逐指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的像将逐渐向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_)ABCD22 . 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_(变小/不变/变大)。23 .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本次实验不能使用_温度计(填“水银”“煤油”或“酒精”)(水银的沸点为357 、煤油的沸点为150 、酒精的沸点为78 )(2)图中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放到铺在水平面的白纸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蜡烛A并移动另一侧的蜡烛B,要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眼睛应该在蜡烛_(选填“A”或“B”)一侧观察;当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进一步实验观察发现,蜡烛A和蜡烛B的连线与玻璃板平面_,蜡烛B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_;此时,如果把手指放在蜡烛B的“烛焰”上时,手指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到像的位置进行观察25 . 如图所示,将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分别放入装油和装水的杯中,可以看到水和油中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_,为了证明水杯中的水是否在沸腾,可以测量水的_;如果_,说明水杯中的水在沸腾;(2)水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它的主要成分是_,“白气”的产生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需要_热;(3)油杯上方没有出现大量“白气”,这两个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产生“白气”的初始物质主要来自于_(选填“杯内”或“杯外”).26 . 以下是关于相对温度的资料: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相对湿度越大,水蒸气蒸发得越慢如图所示,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度温度计示数为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2)根据表归纲“当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_)(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_)27 . 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2)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一。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反射时,_。(3)通过实验,小刚组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28 . 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明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石蜡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_29 .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像。可以用光的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像的大小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_km。四、作图题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