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及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及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及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及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及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铜仁市第八小学 程丽一、说教材(一)、内容: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80-81页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学生通过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了直观认识,能够从平面图中分辩出三角形。例题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着重是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抽象出概念。例题2:着重于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它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

2、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四)、教学难点:在三角形内画高。二、说教法(一)、情境教学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方法,从而将问题的解决和方法融为一体,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操作讨论法。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时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启迪学生思维,又能增强其合作意识。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3、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三、说学法。(一)、自主探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发现新知、建构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以致用,在学完新知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增长学生智慧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增强了学习数学兴趣和信心。四、说教学程序。(一)、游戏情境导入 1、师演示游戏规则。

4、 2、学生游戏。 3、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去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4、导入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叫三角形?(2)、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3)、讨论:哪种说法更准确?(4)、指导阅读80页“三角形”定义。3、给三角形命名(1)课件出示:三角形图理解(2)练习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课件出示:三角形图(课件出示课前小研究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动手操作)。(2)、学生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业(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3)、学生汇报交流过程?(得出:三角

5、形高、底的概念)。 (4)、出示81页三角形(问:这是这个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你还能画出其它的底和高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评议交流)。 4、拓展 在三角形ABC中,以AB为底边的高是( );以AC为底边的高是( );以BC为底边的高是(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出示81页插图,问图中哪里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部分做成三角形呢?它具有什么特性?2、实验解疑(1)、学生上台演示三角形、四边形学具框架实验,拉一拉学具会有什么发现?(2)、得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举例说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课件出示练习十四:1、2、3题(五)

6、、总结评价,质疑问难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认识?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铜仁市第八小学 程丽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81页例1、例2,,第86页练习十四的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拉一拉的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特性,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学难点: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理解三角

7、形的稳定性。教具、学具: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图片。教学过程:一、游戏情境导入:1、师演示游戏规则2、学生游戏3、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去探索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三角形的特征(1)画一画(课件出示课前小研究1:)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并在三角形中标出来。(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3)谁愿意到展台上说一说。 学生充分发表见解。(4)出示课件:小结出三角形的特征。(5)课件:练习(判断题)。2、理解三角形的定义。(1)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学生发表想法,老师完善板书。(2)在这个概念中哪个

8、词最重要,你是怎么理解的?(3)课件:理解“围成”。 3、给三角形命名。(1)课件出示:三角形图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三角形也一样(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人们习惯用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2)课件练习。4、认识三角形底和高(1)课件出示:三角形图(2)课件出示课前小研究2:(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业(展示说说你是怎么画的)(4)课件演示如何画高。(5)练习(在小研究2上分别画出另外两条线段的高)(6)拓展练习。5、实验解疑,探索三角形的特性。(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2)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四边

9、形框架学具,动手拉拉,看有什么发现?汇报、交流。(3)课件小结:三角形不易变形,具有稳定性。(板书)(4)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几个例子么?(5)课件: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生活中的三角形)。(6)小结。三、巩固深化,提高认识。1、课件出示:练习2、课件出示:完成教科书86页练习十四的第1题。3、课件出示:围篱笆。4、实际应用:这把椅子这几天晃得厉害,能不能想办法把它加固一下。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三角形的奥秘的探究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对这个家族进行探索和研究。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

10、具有稳定性。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铜仁市第八小学 程丽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

11、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经历三角形定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四)教具准备:三角板、

12、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课件、幻灯片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地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但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缺乏清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利用生活中类似于三角形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

13、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应用练习,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

14、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首先出示几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在欣赏这些图片的同时要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通过谈话导入新课:生活中有这么多地方都使用了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具有怎样的特性和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图形。(在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设计意图是: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第一步明确三角形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三角形和动手在纸上画三角形,并让学生在拼摆和画的过程中,看一看每个三角形都是用几根小棒或几条线段组成的?这几

15、条线段是怎样连接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角形的定义。然后通过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个是三角形这个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这样设计,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表象,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辨析中自主建构三角形的概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步是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我先给学生明确解围成三角形的每一条线段都叫做三角形的边。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摆的三角形有几条边?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答题卡上这些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并请几名学生用一句话完整的概括一下三角形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学生回答后我在板书:(三条边

16、 三个角 三个顶点)最后在介绍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各部分。【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和相互交流后,可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第三步是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首先课件出示三角形ABC,接着创设问题情境:三角形一家碰到一个难题,顶点A想到到对边BC家去,怎样过去最近呢?你们能帮助她找一条最近的路吗?(其实就是从顶点A到对边做一条垂线,从而引出三角形的高及底并板书)这样设计意图是通过创设的这一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然后让学生尝试画其它高。师生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从A点如何画高,并指名板演。刚

17、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从B点,C点画高。请你在你的答题卡中画出第一个三角形的其它高,并标出它所对应的底。这样设计意图是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升认识,构建对三角形底和高的理解。从而有效突破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高的教学难点。第四步是学习三角形的特性:(1)实验: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让生分别拿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用手拉动,说一说有什么发现?(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四边形容易变形,不稳定。而三角形则相反,具有稳定性)设计意图是使学生通过拉动不同形状的框架,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

18、的认识。(2)感知: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发现,三角形不易变形,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这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找出各图中哪有三角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作用?(3)解决问题。 请学生来想一个办法,使刚才拉动的四边形拉上去不动。根据是什么?(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起点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认识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带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带给学生“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体验。】(三)应用练习、拓展延伸。 为了更好的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第一题是 填空,考查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高和底等各部分名称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共同的特征。第二题是教材86页第1题, 请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一条高。第三题是教材86页第3题,围篱笆,哪种方法更牢固,为什么?(考察的是对三角形稳定性的掌握)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