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空间”和创新扩散 摘要 空间和创新扩散的关系虽然早已开始研究,但在创新扩散的研究文献中,空间的作用仍然被忽视,没有新的重大进展。本文在综合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察了空间对于创新扩散的影响,为理解、分析空间和创新扩散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关键词 空间创新扩散 一、前言 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要研究创新和技术进步就离不开对创新扩散的研究,因为直到创新充分地扩散后,一个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经济的影响。已有的文献主要是从创新的特性、创新采纳者的特性、扩散的途径、创新提供者或代理人的角度考察创新的扩散,很
2、少考虑空间和创新扩散的关系,尽管黑格斯特兰德(Hgerstrand)早在1953年就已经对创新空间扩散规律和内在机制作了详尽的研究,提出了两个重要规律:“邻近效应”和“等级效应”。前者是指创新从创新源逐渐向周围地区扩散,后者是指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创新总是按照城市的等级来扩散。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梯度转移理论也考察了空间对于创新扩散的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最优生产区位,当产品从创新期到成熟期最后到完全标准化时期,产品的生产就从美国逐渐转移到以西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梯度转移理论认为,提出了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梯度转移规律:创新大都
3、首先发源于高梯度地区通常都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创新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 我们认为,要全面地分析空间对创新扩散的影响,既要考虑到纯粹的空间距离,还应注意到依附于特定空间的自然资源、经济活动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总是与一定的空间相结合共同对创新扩散施加影响。相对于浩如烟海的创新扩散的研究文献,空间的作用仍然受到忽视,而且散见于众多学科中,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目的是归纳、总结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空间和创新扩散的关系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 空间对创新扩散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上,其中又首先表现为自然条件和自然
4、资源对创新采纳的制约。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地质和地貌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活动,所以也会影响到企业对创新的采纳。比如我国长城以北的地区,土壤积温低,不能种植冬小麦,而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土壤积温高,可以种植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农作物。简森等(Jansen et al.,1990)在研究了现代粗杂粮在印度的扩散后指出,印度农民之所以不采纳这种高利润的现代粗杂粮的原因就在于印度常常会发生洪灾,而这种作物抗洪涝的性能差。自然资源也对企业采纳创新施加影响,比如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水资源,如果钢铁厂在远离水源的地区布局,必然会积极地寻找、引进一些节水的技术措
5、施,而布局在水源附近的企业对节水技术的需求相对而言就并不强烈。 另外,地理空间上的障碍物,比如高山、河流也会影响创新的扩散。关于创新扩散的理论都承认关于创新的信息对于采纳创新的重要性,毕竟只有事先获得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是否采纳的决策。空间上的障碍物总是或多或少地阻碍潜在采纳者之间的交流,使潜在采纳者很难观察到其他人的行为,很难从已采纳者那里获得有用的信息。纵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山区和远离城市的地区无一例外都是经济上最落后的地区,这种空间上的障碍无疑是影响知识、信息、创新扩散以及创新扩散的结果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空间聚集的影响 在现实世界里,由于各地自然条件、
6、自然资源的不同,各地经济活动的强度也不同,所以人类经济活动并不是在空间上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某些点上,这些点就是城市。而且即使在不同的“点”上,经济活动的强度也不同。这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也对创新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许多企业聚集在一个地点,意味着不同企业的雇员会经常发生各种接触。既有正式的接触,比如各种商业会议、行业会议等,也会有一些非正式的接触,比如通过同学聚会、舞会、晚会、俱乐部等。这些场合中,雇员间会进行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有助于大家相互交换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动态等与该行业发展有关的信息。在一个地区聚集的企业越多,参与这种正式和非正式活动的人员就越多,交换的信息就越多。而影响创新
7、采纳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关于创新的信息。由于空间聚集使得企业、人员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充分,创新信息扩散的就越快,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创新扩散的速度就越快。有的创新知识容易学习,容易传播,比如设备的原理和操作的程序等,但有的知识属于默示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比如使用创新的技巧和诀窍,而这些默示的知识往往难以学习。这两种知识的传播渠道也不同,大众媒体是前一种知识有效的传播介质,而默示的知识更多地是通过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来传播,仅仅通过观察他人对创新的使用无法有效地获得这些知识。因此,空间聚集对于技术特性复杂的创新、包含较多默示知识的创新扩散更有意义。 四、空间距离的影响 空间
8、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还表现在空间距离上。杜能的“孤立国”模型(1986)是最早分析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影响的模型。杜能假定存在一个孤立国,孤立国周围的土地是均质的,所有的产品都要运到孤立国这个唯一的中心去销售。杜能证明了离中心距离的远近不仅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品种,还决定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集约型还是粗放型。如(图1)示,集约型技术由于单位面积的产量大、运费高,所以利润曲线陡峭,相反,粗放型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低、运费少,利润曲线平缓。这时,距离中心A公里以外的地区,即使得到了关于集约型技术的全部知识,也不会采纳这项技术,因为利润明显小于粗放型的生产技术。杜能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于我们分析创新扩散仍具有相当的
9、意义。如果两个同质企业离中心市场的远近不同,它们不会采纳相同的技术。离中心市场近的企业可以采纳集约型的生产技术,而离中心市场远的企业其最佳的选择却是粗放型的生产技术,即使它获得了关于集约型技术的信息,即使它具备使用集约型技术的资金、技术条件,它仍然不会选择集约型技术,因为只有使用粗放型的生产技术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可见,创新的扩散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空间距离,难以扩散到离中心地区或城市较远的地区。 五、基础设施的影响 各地区拥有不同的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也会影响到创新的扩散。我们知道越靠近公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生产和运输成本越低。如果潜在采纳者是同质的,在城市腹地是均匀分布的,则潜在采纳者对创新的评价不仅取决于创新本身的成本,还依赖于使用该创新所发生的各种成本(Brown,1981)。这样,同质的企业由于距离基础设施远近不同,其采纳创新的总成本也不尽相同。显然,离基础设施越远,企业采纳创新的总成本就越高,这必然会影响到这些企业对待创新的态度。如果对创新的需求是创新成本的线性函数,采纳创新的情况就会像图2描绘的那样。 六、经济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结构,也必然会影响该地区的创新扩散。梯度转移理论已经指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于创新扩散的影响。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是科研信息、市场信息集中和传播的中心,可以准确、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融合新闻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威海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日语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科教学法及课程标准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材料成型CAE及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第五讲高密电法
- 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
- 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
- 初中毕业证书怎么查询电子版
- 烟台某公寓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妇产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GB/T 3780.21-2016炭黑第21部分:筛余物的测定水冲洗法
- GB/T 26251-2010氟和氟氮混合气
-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毕业论文
- 储煤场管理制度(6篇)
- 家校共育一年级家长会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