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排泄系统_第1页
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排泄系统_第2页
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排泄系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虫的内部器官-昆虫的排泄系统昆虫的排泄系统是指排除体内废物的构造,包括马氏管、直肠、体壁、脂肪体、围心细胞和下唇肾等。昆虫排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排弃代谢废物,维持体内盐类和水分的平衡,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马氏管是昆虫排泄系统的主体,常与直肠形成一个复合系统,将废物排泄和水分与离子的再吸收结合起来。一、马氏管的结构和类型马氏管是于1669年由意大利解剖学家Malpighi在家蚕中首先被发现而得名。 它是浸浴在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基部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伸入直肠内形成隐肾。(一)、马氏管的结构 管壁由单层大型管壁细胞构成。基膜:高度内褶,外为底膜;顶膜:长有微绒毛,无内膜。 外围常有肌肉层

2、,并附着有气管。使马氏管的位置相对固定;使马氏管频频摆动,与血淋巴充分接触,提高排泄效率;有足够的能量供应。 (二)、马氏管的类型 直翅目型:端段游离,端段和基段的内容物相似,为清水状;鞘翅目型:端段插入直肠,端段和基段的内容物相似,为清水状;鳞翅目型:端段插入直肠,基段内容物是尿酸盐结晶;半翅目型:端段游离,端段和基段内容物不相似,基段的内容物为尿酸盐结晶。(三)、马氏管的数量和表面积各类昆虫中差异很大:弹尾虫、蚜虫等无马氏管; 双尾目、原尾目和捻翅目仅有乳状突; 绝大多数昆虫有马氏管; 蚧类只有2根,沙漠蝗达250根全变态类昆虫少于不全变态昆虫胚后发育过程中仍有变化,如鞘翅目幼虫单位体重的

3、排泄效能是一致的 一般数量多的较短,而数量少的较长,但总表面积差异不大。二、马氏管的排泄作用 (一)、排泄过程 它的功能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脏,能从血液中吸收各组织新陈代谢排出的废物,如酸性尿酸钠和酸性尿酸钾等。这些废物被吸入马氏管后便流入后肠,经过直肠时大部分的水分和无机盐被肠壁回收,以便保持体内水分的循环和利用,形成的尿酸便沉淀下来,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二)、排泄物 马氏管的主要排泄物:尿酸(80-90%)、尿素、尿囊素和氨等; 马氏管的其他排泄物:丝质(草蛉幼虫)、石灰质(竹节虫和天牛幼虫)、泡沫和粘液(沫蝉科的若虫)等。 三、其它排泄器官及其功能体壁:水(直接排除)、几丁质、蜡质、色

4、素(通过蜕皮排除)、胶质、丝质、蜡质和毒液等(通过皮细胞分泌)。消化道(中肠细胞):晶体钙盐和尿酸颗粒(膜翅目昆虫);尿酸、碳酸盐及磷酸盐等矿物质(弹尾目昆虫);血红蛋白、色素等(吸血昆虫);氮素代谢物(无马氏管的蚜虫类)。下唇肾:下唇基部的皮细胞腺,存在于无马氏管的弹尾目、部分双翅目、缨尾目的昆虫,担当马氏管的功能。贮存排泄器官:围心细胞(大分子物质)、脂肪体(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中间代谢产物)。贮存排泄:昆虫血液的部分代谢产物可以被某些器官和组织吸收并贮藏起来而不马上排出体外。 四、杀虫剂与排泄系统的关系 (1)破坏马氏管细胞,如有机氯化合物中毒后,细胞界线不清,细胞内产生空泡等。(2)破坏脂肪体细胞,如除虫菊酯类,可使脂肪体细胞分离。(3)脂肪体对杀虫剂有较强的抗性,因为脂肪体从血液中吸收代谢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