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茶树斜纹夜蛾的发生及防治_第1页
谈茶树斜纹夜蛾的发生及防治_第2页
谈茶树斜纹夜蛾的发生及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茶树斜纹夜蛾的发生及防治    摘要:介绍了茶树斜纹夜蛾的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析了其暴发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茶树斜纹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树斜纹夜蛾;发生情况;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暴发原因;防治措施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分布极广,食性极杂,可为害99科290多种植物。在江浙地区主要为害甘薯、蔬菜、芋头、豆类,但严重为害茶树尚未见记载与报道1。 1发生情况 沙头镇自2002年大力开发乌牛早等名茶以来,茶园面积已经达到66.67hm2以上。斜纹夜蛾首次为害茶树的时间是2004年8月上旬,发生在该镇响山村,茶园面积约1

2、0hm2,全部遭受为害。论文论文参考网虫口密度高达300万头/hm2以上,茶树平均多达100条/丛,严重影响茶叶产量。斜纹夜蛾以幼虫取食茶树嫩叶,咬断嫩茎2。当虫口密度高且幼虫进入高龄暴食期时,45d茶园嫩叶嫩茎即被吃光,茶苗仅剩光杆。近5年来,斜纹夜蛾发生面积逐步扩大,为害加重。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1mm,翅展3742mm,前翅黄褐色至灰褐色,后翅银白色,有紫色反光,翅脉呈暗褐色。主要特征是前翅的前缘至翅中央(环纹和肾纹之间)有3条明显的白色斜纹。卵扁半球形,直径0.5mm,初产黄白色,孵化时紫黑色。卵块椭圆形,由23层卵粒叠成,上盖灰黄色绒毛,每块卵一般有数十至数百粒。幼虫老熟幼虫

3、体长3551mm,体色变化大,有黑褐色、暗绿色、灰绿色,茶树上表现灰绿色,芋头上表现为黑褐色,甘薯上表现为暗绿色。主要特征是虫体背部和两侧有5条黄白色线(背线、亚背线、气门下线),中胸至腹部第9节在亚背线上侧各节上有1个近半月形黑斑(茶树上为害黑斑不明显),气门和胸足呈黑色。蛹长1520 mm,初蛹为脂红色,后逐变为赭红色。腹部47节背面和57节腹面前缘密布圆形小刻点,气门黑色,椭圆形,向后倾斜,气门后有凹下空腔1个。腹部末端有1对粗大弯曲的刺,刺基部分开。 3生活习性 浙江1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下越冬,但迁飞可能性很大。根据近5年来观察,斜纹夜蛾每年初次为害茶树在6月下旬(第2代),暴发为

4、害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期,据沙头镇茶树遭受为害时期来推测,成虫盛发期应在7月中下旬(第3代)。成虫日伏夜出,白天躲在杂草或土缝中,日落开始活动,取食植物花蜜进行营养补充,夜间交尾产卵3。趋光性弱,但对黑光灯趋性强,喜食糖醋配制。产卵前期13d,个别羽化后即交尾产卵,羽化后35d为产卵盛期,产卵量与营养、气温等环境有关,一般35块,多者817块,一般卵量几十至几百粒。据有关调查发现,一块卵幼虫达到300多头。卵多产在茶树中部叶背。卵期同气温关系很大。据记载,日均温22.4卵期平均7.3d,25为2.9d,28.3为2.4d,30.7为2d。 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集中取食,3龄前为害茶树

5、幼嫩叶肉,4龄暴食茶树嫩叶嫩茎。幼虫具有假死性,一遇惊动即刻卷曲滚落到地面。4龄后出现避光性,白天躲在茶树桩附近土面或土中,夜间和早晨出来取食。幼虫历期同温度呈负相关,当日平均温度21.2时平均幼虫历期26.7d,26.8平均16.9d,29.5时平均14.8d,30.2为12.4d。据江西彭泽记载,各龄幼虫历期1龄1.8d,2龄2.0d,3龄2.4d,4龄2.5d,5龄3.0d,6龄5.0d,共16.7d。幼虫成熟入土13cm做椭圆形土室化蛹。蛹期日均温29.2,平均历期9.4d(第3代),日均温23.6,平均12.9d。 4暴发原因 茶树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害虫。近年来夏至梅轻,出梅早,7

6、8月均出现夏旱,持续的高温少雨,对其暴发为害非常有利。沙头镇甘薯等园地基本发展为种植乌牛早茶,全镇作物品种单一,食物短缺,使斜纹夜蛾集中转移为害茶树。茶农盲目增加用药量和次数,天敌被大量杀死,失去了天敌的控制作用。大量使用化肥,茶树生长过分茂密、嫩绿、抗虫能力减弱,有利于害虫为害。 5防治措施 一是建立预测预报,确定防治适期。根据斜纹夜蛾为害茶树初发在6月下旬,盛发在8月上旬的特点,应在6月初开始,选择上年发生较重、茶园面积较大,采用黑光灯或糖醋配制(糖3份、醋3份、酒1份、水10份)诱蛾,确定蛾盛发期,从而推测卵孵盛期,确定23龄用药适期。二是农业防治。可结合采剪、耕作、施肥等技术进行;防治

7、方法有效、安全,易于推广,措施多样,对斜纹夜蛾的抑制作用持久、综合。其局限性是见效缓慢,不易觉察,易被忽略;防治效果不明显,或仅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虫害,某些措施有时可能与防治害虫矛盾。三是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害虫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昆虫不育、昆虫激素及信息素的利用等4。此外,还有尚未被利用的高等植物。生物防治可克服化学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等缺点,是茶树害虫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我国茶园的天敌昆虫有800900种。生物防治途径:保护并促使天敌自然种群的增长,以加大对斜纹夜蛾的自然控制能力。保护方法有多种多样,对修剪、台刈下的枝叶,可先堆在茶园附近,以利于天敌迁回茶园,人工摘除的卵块、虫苞、护囊等应放在四周有水包围的坛、钵中,待斜纹夜蛾羽化飞出后再行处理。用草把收集蜘蛛,释放于茶园防治斜纹夜蛾;用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啄食茶园斜纹夜蛾幼虫等。大量繁殖释放天敌。当本地天敌的自然控制力量不足,尤其是在斜纹夜蛾灾害发生前期,通过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天敌,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6参考文献 1 吴子文,吴岳林,吴金松,等.茶树斜纹夜蛾发生及防治办法初报J.温州农业科技,2004(2):20-21. 2 丁主权.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09(4):74-76. 3 方普高.油茶斜纹夜蛾、黄刺蛾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