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山东卷)_第1页
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山东卷)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 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山东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尊天”的同时,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观念。这表明西周比商代更加()A.重视神权统治B.关注现实世界C.强调等级秩序D.注重血缘关系2.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

2、制度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南宋李唐的村医图描绘了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的情景,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李嵩的 货郎图 描绘了一群妇女儿童被货郎担所吸引的生动情景。这反映了当时()A.文人画的题材丰富多彩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C.艺术与世俗生活的结合D.写意画发展至顶峰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由此可推知, 明朝后期 () A.皇帝权力日趋衰落B.政府权力运行产生异化C.内阁法定地位丧失D.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5.1897 年,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3、。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 如邮政、银行、铁路, 直见施行, 今天津亦有小轮, 风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 ”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B.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C.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6.1904 年,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刊文介绍了成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周公、召公实行十四年共和制的故事,指出周召共和“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并把它描绘成一个“国内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中国空前绝后的太平世界”。陈独秀此举意 在()A.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专制B.高举科学大旗,批判传统文化C.提倡“文学革命”,大力推广白话文D.强

4、调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7.在西南大后方,范旭东准备筹建新的制碱公司,但新厂机器被远征军征用,国民政府答应的贷款被要求当成公股。为了企业生存发展,范旭东准备自办银行。周恩来得知后,派人与 范旭东磋商并决定参与银行筹建,从资金上和组织上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周恩来此举() A.促进了后方民族工商业的繁荣B.鼓舞了全国各阶层坚持抗战的决心C.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D.推动民族资本家走上抗日救国道路8.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旧上海由殖民者强行占地建造供其赌博享乐的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人民政府旨在()A.开启大城市规划改造的新局面B.构建与新政权一致的意识

5、形态C.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D.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9.1984 年,福建省长乐县委提出,允许农民个人或合股跨队、跨社、跨县、跨省从事开发性生产或商业活动,允许个人或合股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农民进城经商。这反映了当时()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被明显削弱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运而生D.经济体制改革正稳步推进雅典曾颁布一项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公益捐助制度,明确规定财产达到3 塔兰特的家庭必须对城邦的戏剧歌队演出进行捐助。这一制度反映了雅典()A.民主政治发达B.城邦利益至上C.法律体系完备D.公民素养较高在中古时期,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僧侣是

6、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它体现了中古西欧的社会分工理想。这种社会分工反映了() A.基督教会的特殊地位 B.西欧社会的转型和进步C.封君封臣制度的衰落D.封建庄园农奴制的瓦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指出:“交换手段扩大的结果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点已毫无疑义。”马克思指出的“交换手段扩大”导致 ()A.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C.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D.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13.1920 年末至 1921 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州和沃罗涅日州、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等地。1921 年苏俄

7、有 50 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材料所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14.下图是发表于1941 年 12 月 29 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C.巴黎和约即将签订D.英美对日宣战书即将发表 15.1961 年 9 月,第一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签订了国际性的

8、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同时宣言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 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这说明,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A.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B.促进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C.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结盟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题,共 55 分。(12 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博物馆展出了一件唐代文物“胡人执犁俑”。“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文物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从一个或者两个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00

9、字)(13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我们爱孙中山先生,尤其爱工农兵群众的利益与自由,所以,虽然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于三民主义中东方文化、阶级妥协的理论,是要攻击的;对于利用孙中山先生的偶像以厉行反革命的中国国民党,是要打倒的。 1927 年 11 月恽代英纪念孙中山先生有的以为三民主义近于国家主义,有的以为三民主义近于共产主义,现在可说正是一个思想很纷杂的时代我们中国要在二十世纪的世界谋生存,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 只有依照总理 ( 指孙中山 ) 的遗教,拿三民主义来做中心思想,才能统一中国。 1928 年蒋介石中国建设之途径孙先生所创立的中国国民党的传统精神,是一种革命联盟的

10、精神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极端需要的。 1938 年周恩来怎样纪念孙先生的伟大在这艰苦抗战的时期, 对于总理的这种意志坚定,不畏艰苦的人格和精神,更要深切认识,切实效法,坚持我们抗战到底的国策,坚定我们最后胜利的信心。 1938 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总理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 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 包括港澳、台湾同胞,紧密地团结起来,把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25

11、年孙中山逝世,在此后对孙中山的纪念、宣传和崇拜中,不同时期和不同党派表述各异,请解读这一现象。(13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詹姆斯 安丹森摄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1979 年)材料二据当事人回忆, 1978 年 12 月 13 日,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达成协议, 采用补偿贸易方式或其他支付方法,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向中国主要城市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 装瓶设备, 在中国设专厂灌装并销售。在可口可乐装瓶厂未建立起来之前,从 1979 年起,用寄售方式由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安排销售。根据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的安排, 在香港五丰行协助下, 首批 3000 箱瓶装可口可

12、乐于1979 年底由香港发往北京。摘编自李杨可口可乐重返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2008 年 4 月 28 日)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找出其中的不同。(7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哪一则材料更符合史实,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至少两条 )(6 分)(17 分) 19.“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似乎最有可能成为乌托邦的施事者。”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 世纪国家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的主要行动国家关注的领域国家采取的主要行动结果医疗卫生实施健康教育;关注公共卫生;建造医院,政府支付医疗费用控制或根除以前曾是致命的疾病;吸烟人数减少;预期寿命增

13、加;穷人、老人和曾被忽视的群体享受卫生保健通过公共拨款普及高中教育,通过资教育助和拨款支持大学教育和继续教育高识字率和科技教育的提高带来创新和社会变革;失业率下降;人口素质提高通过直接付款、扶持教育和实施公共福利卫生计划帮助儿童和穷人提高了穷人的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就业率;改善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缴纳退休、失业保险保险金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贫困程度大幅下降;提供了更好的卫生医疗材料二在 20 世纪的前 3/4 左右的时间里, 国家似乎是社会的唯一塑造者。 国家在教育、卫生、 福利、保险计划等方面承担了更多责任,为此消耗了比例巨大的国家预算。一方面对自由的需求日益增长, 另

14、一方面又要调控日益复杂的社会,因而 ( 国家的 ) 社会政策必须在两者之间加以平衡。 政府规划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包治百病的良方,但实质上这就意味着向公共 权力交出部分的个人自由。国家管制限制了商业效率,而公有制则挫败了产业的活力;官僚体制似乎扼杀了个人的主动性,福利规划剥夺了生活的热情。一旦承揽了社会福利责任,政府再也无法开脱, 否则就会疏远选民,导致公民的卫生保健或福利保障遭受破坏。对许多国家来说,职工养老金已经成为几乎难以承受的负担。以上材料均摘编自 美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述评国家为承担社会责任所采取的行动。(5 分)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国家

15、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观点。(8 分)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 20 世纪的后 1/4 时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其承担社会责任所作出的政策调整。( 4 分)答案以及解析答案: B解析: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可知,西周统治者强调德治,相对于商朝“统治者迷信 鬼神”而言,西周更加关注现实社会,B 项正确。商朝王权的神秘色彩更加明显,更重视神权统治,排除A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统治阶级内部或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等级秩序,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血缘关系,排除D 项。答案: C解析:材料“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 说明汉武帝时期商业的规模缩小

16、,结合所学汉武帝时期的政策可知,这是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冲击民间商业的影响,C 项正确。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绘画村医图货郎图都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描绘,体现的是艺术与世俗生活的结合, C 项正确。文人画强调的是写意,材料中的作品属于以社会风俗及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 A、D 两项排除;货郎图可以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村医图不能, B 项错误。答案: B解析:明后期宦官在中枢权力运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即政府权力运行出现异化,B 项正确。宦官依附于君主,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异化表现,排除A 项;内阁自建立伊始起就没有获得法定地位, 排除 C 项;明后期政令的下达需经过皇帝太监文书

17、官内阁等多道程序,行政效率低下,排除D 项。5.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给定的时间点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才会出现材料中“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这些繁荣现象,A 项正确。根据所学,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还尚未兴起, 排除 B 项;根据所学, 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加强对官督商办企业的扶持力度,排除C 项;根据所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新获取的权益,疯狂对华进行资本输入,排除D 项。答案: A解析: “仿佛和西洋人所说的贵族共和政体相同” “国内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 “中国空前

18、绝后的太平世界”表明陈独秀此举意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专制,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学与“文学革命”, B、C 两项错误; D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答案: C解析:根据“在西南大后方”可知,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材料强调民族工业在抗战时期因为国民政府的政策而陷入困境,又因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扶植渡过难关,这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经济领域得以落实,C 项正确。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趋萎缩,排除A 项; 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当时,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家已经走上抗日救国道路,排除 D 项。答案: B解析:题干材料“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强调的是人民主权,是为了构建与新政权

19、一致的意识形态, B 项正确。“开启”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A 项;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排除 C 项;材料中人民政府的做法,主要是加强对人民主权意识的认知,不是为了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排除D 项。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 “允许农民个人或合股跨队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可知,当时农民有了更 大的生产自主权, 市场对经济的作用增强, 说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D 项正确。A 项仅由材料得不出来;材料强调的是对内改革而非对外开放,排除B 项;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 项。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财产达到3 塔兰特

20、的家庭必须捐助,说明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城邦利益, 城邦利益至上, B 项正确。公益捐助制度不能体现民主政治发达,排除A 项;仅凭雅典颁布的这一项制度不能说明其法律体系完备,排除 C 项;材料中的捐助制度具有强制性,与公民素养无关,排除 D 项。答案: A解析: 从材料“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僧侣是祈祷的人体现了中古 西欧的社会分工理想” 可以看出, 基督教会从精神上控制着整个西欧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无处不在,这表明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A 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古西欧的社会结构, 没有涉及社会的转型与进步,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君封臣制度和封建庄园农奴

21、制,排除C、D 两项。答案: C解析:“工资和地租跌价”和“工业利润增多”指“价格革命”,“价格革命”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C 项正确。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都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与题意不符,A、B 两项错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在工业革命期间,D 项错误。答案: D解析: 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出现大规模的农民暴动,暴动的直接原因是国 内战争结束后,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实行的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D 项正确。1921 年苏俄已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未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A 项错误;国内战争结束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推行激化了社

22、会矛盾,不是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B 项错误;材料中群众是为生活所迫而暴动,不是受反动派蛊惑,C 项错误。答案: B解析:根据“ 1941 年 12 月 29 日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可知漫画反映的是1942 年 1 月 1 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B 项正确。答案: D解析: 第一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签订了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以及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了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D 项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 迄今为止, 多极化仍

23、然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排除 A 项;国际政治新秩序到目前为止并未形成,排除B 项;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结盟有悖于“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排除C 项。答案:唐朝是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和文化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曲辕犁是唐朝农具的重要发明和进步,安装了犁评, 可以调节犁耕深度; 从“胡人执犁俑”可以看出曲辕犁轻巧便捷,便于操作、携带;曲辕犁根据零部件的增减、调节,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当时已经传播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曲辕犁促进了中国以农耕为主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

24、先应该根据材料总结论点,再围绕论点引用史实展开论述。如根据“唐代文物”“胡人执犁俑”可知该胡人所执应该是曲辕犁。结合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文化辐射范围广阔和曲辕犁的相关内容对该文物进行解说,引用史实准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大革命失败后,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两党开始十年对峙。 共产党肯定孙中山对革命的贡献, 反思其不足, 揭露了国民党右派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背叛, 体现了共产党继续孙中山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以及对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蒋介石宣称继承孙中山遗志,借此排斥异己,视三民主义为政治斗争和加强统治的工具。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时刻。共产党强调继承孙中山

25、团结各革命力量的传统,国民党强调继承孙中山坚强的意志,以此坚定抗战信心。 孙中山成为鼓舞国人坚持团结抗战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宣传主题转向强调社会主义建设是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和超越, 以及爱国力量的团结, 对孙中山的纪念赋予了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新时代内涵。综上所述, 对孙中山的纪念承载着不同的政治诉求,不同时期的孙中山形象体现了时代性的书写。解析:本题考查对孙中山的评价。注意分阶段进行整理。根据材料“我们爱孙中山先生,尤其爱工农兵群众的利益与自由对于三民主义中东方文化、阶级妥协的理论, 是要攻击的; 对于利用孙中山先生的偶像以厉行反革命的中国国民

26、党,是要打倒的” ,可得出中共从两个方面对孙中山进行评价,即肯定孙中山对革命的贡献,又反思其不足, 揭露了国民党右派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背叛, 体现了共产党继续孙中山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以及对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根据材料“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只有依照总理(指孙中山)的遗教,拿三民主义来做中心思想, 才能统一中国” ,可得出蒋介石主要是借此排斥异己,视三民主义为政治斗争和加强统治的工具;根据材料 “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极端需要的” “坚持我们抗战到底的国策,坚定我们最后胜利的信心”,可得出国共两党强调继承孙中山团结各革命力量的传统、继承孙中山坚强的意志来团结抗战,根

27、据材料“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港澳、 台湾同胞,紧密地团结起来,把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可得出改革开放时期, 对孙中山的纪念赋予了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新时代内涵。最后再进行总结升华。答案:( 1)不同:材料一为照片,属于图像史料,显示了新中国第一罐可口可乐出现在1979 年,但没有明确这罐可口可乐的来源。(4 分)材料二摘编自报刊,属于文献史料,记录了可口可乐出现在新中国的时间不会早于1979 年底,且明确了可口可乐的来源。(3 分)(2)示例一:材料一更符合史实。(2 分)理由:照

28、片记录了历史,属于一手史料;1979年,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此照片为外国人拍摄, 不能排除有外国游客私带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可能性。(4 分)示例二:材料二更符合史实。(2 分)理由: 材料二虽然是记者整理记录的,但他采访了事件的亲历者,其回忆更加可信;中美之间只有达成协议之后,可口可乐进入中国才有合法的渠道。(4 分)解析:本题以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出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第( 1)问,首先,史料类型不同,材料一是图像史料,材料二是文献史料;其次,史料反映的内容不同, 材料一并没有明确指出可口可乐的来源,根据材料二“达成协议”“寄售方式”“由香港发往北京”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可口可乐的传入途径。第( 2)问为开放性设问,如果选择材料一更符合史实,理由是照片属于一手史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