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云变幻八十载:中国近现代史线索梳理(1840年-1919年)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史部分(第16-20课)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目录:中国历史大事件时间简轴(1840-1919)1840鸦片战争1851太平天国运动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1860s-1890s1894甲午中日战争1898戊戌维新运动1900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1906清政府预备立宪1911辛亥革命1912清帝退位建立中华民国1919五四运动爆发1917加入一战1915北洋军阀割据袁世凯复辟新文化运动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发动时间发动国家发动目的签订条约条约危害战争影响1840年1
2、856年1894年1900年英国英国、法国日本英、法、美、德意、日、奥、俄打开中国市场,扭转贸易逆差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转嫁国内危机,贯彻大陆政策进一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1842南京条约1843虎门条约1844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权等权利,加重人民负担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打破闭关锁国和朝贡外交局面,国际地位下降1858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内河航运权,侵略势力深入内地;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火烧圆明园;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895马关条约更
3、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之资本主义发展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洋务运动破产;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901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通过外交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抗争史一、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1851永安建制1851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1853天京事变1856洪仁玕资政新篇1859最终失败1864背景败因 评价国民抗争史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2)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
4、化;(3)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且参加民众日益增多。2.败因(1)重大战略决策失误;(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直接原因);(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国民抗争史一、太平天国运动3.评价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改变了清政府的权力结构,汉族地主势力崛起。 (2)催生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3)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4)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
5、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国民抗争史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评价目的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均以失败告终,致使领土主权丧失直接: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根本:维护清朝统治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自强”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矿务 “求富”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局限性
6、: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国民抗争史三、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兴起。2.过程: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斩菜市口3.败因:(1)客观: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2)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维新派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身上。 维新派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 维新派自己既没有真正的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国民抗争史三、戊戌维新运动4
7、.进步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国民抗争史四、义和团运动1.背景:(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2.口号:“扶清灭洋”(具有爱国主义性质,但盲目排外)3.评价:(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
8、深渊。国民抗争史五、辛亥革命1.背景(1)必然性: 维新运动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上而下改良道路走不通。 20世纪初,民资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 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得清朝统治危机步步加深,各地人民的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运动等,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群众基础。(2)偶然性:四川爆发保路运动;革命党人不慎点燃炸弹,革命不得不提前爆发。国民抗争史五、辛亥革命2.过程:武昌起义建立民国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3.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
9、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4.局限性: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国民抗争史六、新文化运动1.兴起(1)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2.主张(1)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2)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国民抗争史六、新文化运动3.意义(1)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斗争的序幕,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各种新思想不可遏制地涌流、传播。(3)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借名买房协议律师版3篇
- 农作物购销协议3篇
- 国外学历认证合同3篇
- 废油处理资源化服务协议3篇
- 国际检验中心砌墙协议3篇
- 厂家质量保修卡模板3篇
- 廊架施工合同方案的制定流程2篇
- 建议书打造绿色奥运3篇
- 刻章委托协议3篇
- 畜牧良种繁殖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2025商业综合体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 林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超市店长价格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脑芯片模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掘进爆破、爆破安全知识
- 绿色工厂员工培训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煤矿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课堂PPT)
- ISO15189体系性能验证报告模版-EP1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