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 语文教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方式。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还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审美教学方面下一番功夫,积极探究高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促进审美教育的成功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方法策略 审美教育是指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

2、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千万次的精挑细选选择出来的优质文章,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多样的表达手段,处处都体现着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这些美,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感知语境,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下面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注意导语引入美。 开篇导语是学生窥视新课文的窗口,我在平时教学中非常注重新课文的引入。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江山如画,崇山峻岭连绵起伏,万里大川白浪滔天

3、,祖国处处有着风景迷人的名山秀水。桂林山水就是著名的风景胜地。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到桂林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秀丽风光。于是,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跟随老师逐步走进桂林那连绵不断的美丽画卷之中。当然,一节语文课,并非只有开篇使用导语,在各个环节之间,要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也要恰当运用好导语。为此,我们也应注意教学环节间的导语引入,要用优美的描述性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文章内容也自然理解了。 所以说,精湛的导语能起到增强情感氛围的作用,甚至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

4、替代的情境创设作用,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而诵读课文是让学生体验文章情感美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有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对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追求课程的进度,把课堂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讲解新课上,只给学生留出短短的几分钟进行朗读,这在压制学生朗读激情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美教育的推进。因此,教师在教读课文时,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读中增加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在读中对文章思想有所感悟。例如我在讲解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就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鼓励学生根

5、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诵读课文,去深刻体会中朝人民之间用献血凝成的友谊。小金花、大娘、大嫂、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体现着真、善、美,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人物的形象,领会两国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三、奇思妙想创造美。 一些优美的文章,要想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就要让学生边读边思,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去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美。比如我躺在波浪上读书这一课,学生在学完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这部分内容后,我启发道:多么奇特的景象啊,如果我们也能躺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享受着阳光、享受着微风、享受着大自然赐于我们的奇迹,你们

6、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吧!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交流发言时他们显得非常踊跃,有的学生描述道:我躺在死海的波浪,就像睡在儿时的遥篮里,微风就像是妈妈那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细浪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妈妈在我耳边唱的摇篮曲,就这样,渐渐地,我进入了梦乡有的学生描述道:我觉得此时的我就像是一朵白云,在蓝色的晴空中悠闲地飘呀飘,飘入梦乡这时,学生的想像得到发挥,情感得以激发,与文中的情感融为一体,顿感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因此浮想联翩,仿佛身临其境,真正进入文章美的境界。 四、剖析玩味鉴赏美。 通过诵读思考,学生所感受的美,还只是一般的审美感受,还仅仅停留在情感的初步感性阶段,加之有的课文写景物、写场面、写事件、堪

7、称是一幅幅饱和着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文辞优美,结构精巧,注意深刻,寄寓着深刻的思想、深厚的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着意引导学生剖析准确而富有新意的语句,鉴赏含蓄而富有深意的字词,使学生审美感受得以升华,从而得到美的感受和美的陶冶。例如,瀑布这首诗按照观察顺序,由远及近,从声到人,描绘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并体会这种崇高的美,进而领会这种情感的呢?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的视点,顺着的视线,去发掘文中的景物特点,领略瀑布的壮丽神奇,让学生从还没看见,先听见。山路忽然一转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等体会到从远到近的描绘,突出了景物的伟大。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等,品味瀑布的雄伟壮丽,同一道观赏瀑布的美。最后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中欣赏景物,揣摩语言美;在吟诵中扩展想象,领略意境美;在吟诵中陶冶情操,塑造美的心灵。 总之,语文学科是小学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