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_第1页
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_第2页
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_第3页
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_第4页
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论文拟定题目 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院 系 班 级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年 月 日论文题目中国网络理政的发展、现状与挑战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目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加剧,使得各个国家建设基础网络设施水平突飞猛进。无论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促进社会的文化活动,网络信息正改变着人们形成已久的传统信息传递的模式。与此同时,也为各国政府处理事务时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条件。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国政府在管理信息化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每个国家的网络信息化水平不平衡导致信息共享不及时等。而在我国,由于政府管理

2、信息化起点较低,出现在投入方面明显硬件大于软件。面对欠发达区域的信息化建设,由于条件不足导致这些区域的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需要协同合作的政府部门,共享信息与协作能力不足,以及政府信息更新速度过慢,导致公众关注度下滑等问题。所以,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在共享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资料,让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及数据统计类的信息,能够及时公布于社会公众及企事业单位面前,为共享政务信息及透明化提供快速便捷的通道,能够在督促政府的办事力度及提升服务水平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信息化环境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要有一定的创新。为此,网络信息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

3、影响着社会经济与信息化的发展,但是也为政府管理创造机遇与条件,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选题意义因为政府部门所依托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与意识型态,及无时不刻都在变化的社会生活与面对的公众事务等,都需要创新型的政府管理办法,即网络理政。它是促进政府为企事业单位及公众个人服务,推进有效管理的最佳渠道。通常包括理念、体制与方法三方面的创新内容,能够为公众供给全球性的经济动态、市场内容、政策资源及引导方向等。本文的探究可以为政府网络理政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关于网络理政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较多。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将网络理政与传统理政的对比、网络理政

4、的方式、网络理政中存在的问题等,主要探究如下所示:Tomasz Janowski1(2017)指出网络理政与传统管理政府模式相比有着下列的优势:其一、能够有效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网络理政有着高效便捷等特点,可以收集与剖析大批量的数据信息,为不同地区的信息分享、集中处理及作出反应提供方便,加强监管力度;其二、政务公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能够极大抵制暗箱操作,利用互联网直接与公众交流, 及时收集意见,提升政府反应能力,精简机构解决过多审批的问题。其三、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推进政府从管理模式到服务模式的转化,使职能部门从控制管理到宏观辅导的转变。Sieglinde Gsthl2(2017)指出政府管理

5、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使得各国政府职能机构由原先的职能部门转向为以公众为重点,依照公众的要求来完善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模式。也确保了网络理政的首要条件是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在线服务,让公众不用明确政府的组织机构,只需完成需要办理事务的全过程,不但方便了民众,提高办事效率,而且很大程度地减弱腐败问题的出现。Xin Jin,Guangyong Lei3(2108)指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信息技术让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可能,这也成为各国政府发展的重要支柱。而网络理政的兴起也为管理政府创造了条件,管理机制也由金字塔式向民主管理模式转变,网络信息化的实现使网络理政能够被范围更广的区域所共享。网络理政是推进管理

6、政府职能,面临各方挑战的新型武器,能够为社会经济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关于网络理政的探究较晚,主要是受限于科技发展水平。虽然研究较晚,但是研究的角度也比较多。其研究的方向包括网络理政中存在的问题、网络理政的发展方向等,具体研究情况如下所示:张华4(2017)指出网络理政发展的最初环节是信息上网,而服务上网是其发展的第二环节,此环节使得网络理政能够接近基层,深入人心。在政府各部门如社保、民政与计生等,其网站建设已推广至各小区,公众可以登录到社区服务网,享受各项服务内容比如紧急救助、家政护理等。例如杭州市率先建设社区服务网站,通过政府为主,社区自理、民众参与及市场运

7、行等方法,能够将娱乐、购物、民生集中于一体,让网络理政与电子社区、商务整合在一起,达到三百六十二个社区都能上网。陈伟5(2017)指出我国农村网络信息化一直受到历史原因及地域的限制,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建设整体网络信息化的进程。在近些年里实行的网络理政,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的网站建设。例如位于我国西部的贵阳市,集合了相关法规政策、涉农经济及专家、专业技术与气象讯息等内容于一体,形成了专业的农业信息资料库,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保证农村信息化的成果。朱广宇6(2015)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不断加强,愿意争取民主权并加入社会活动中,而政府网站的建设也

8、正好符合民众的心理。民众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参与相关政策制定与决策并提出建议,有效监管政府工作,从而作出较准确的评论,以此促进政府工作的目标。政府通过网站了解民众意见,对于合理化的给予吸纳,有助于提高政府民主性。所以,网上政府拉近了政府部门间、及与民众间的距离,能够有效地增进民众与政府民主建设,搭建起良好的沟通桥梁。(三)国内外研究述评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整理后可以看出,学者多是对网络理政持肯定态度,而且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网络理政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不过在探究中,较少有学者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因此笔者在文章中展望部分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三、论文的研究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探究。通过查阅

9、资料,可以得知传统的政府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电子政府的正常发展,而创新型的管理方式是发展网络理政的根本。新型环境下的政府管理,为建设网络理政提供标准,创新已成为发展网络理政的先决条件。利用网络信息化的网络理政与公众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能够不断满足公众的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政策公开及引导方向等全方位的服务,这也为建设起整体的准则典范网络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另外,为使文章更加充实,笔者将使用文献资料法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探知网络理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四、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在社会活动信息化过程中,最为根本便是政府管理信息化,而要使其得以创新则

10、需要依靠网络理政。能够让网络理政顺利地在各个政府部门里正常运行,就需要不断地完备政府部门的各个职能系统。通过较大程度地分类管理及计划进程等方法来实现管理政府的目的,以此达到网络理政的要求。一旦实现创新式的政府管理,便可以确保网络理政的实行。政府管理的实施需要新的网络理政进程来作基础,而网络理政的实行则要求管理政府时,需要对之前的传统业务进程,进行二度的规划与设计,两者互相依靠,互相依存。以往公众想获取政府的最新政策资料,及政府想了解公众所想,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隔膜。因为中间不仅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处理问题,还有着较多的环节需要反馈,而等到处理结果出来时,往往已过了时效性,势必延误结果的实施。而互联

11、网的出现,解决了这种矛盾,信息共享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网络理政所需要的特质,比如开放性与直接性。其中运用新型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而且还能完善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彻底转变政府组织的架构与层次,做到政府管理的进程得以公开与透明,更加促进两者间的关系。因此,网络理政参与进政府管理进程当中,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明政治的必经管理方式。为了适应公共环境与服务水平的管理需要,网络信息化的政府管理正接受着严峻的挑战,新型模式下的政府管理需要一个不断创新的进程,信息的全球化使得各国政府的传统管理方式有着质的改变。以往利用控制的方式作为管理公共机构,已被新型的公平、商量、协作的管理方式所代替

12、。政府机构更加积极地与公众接触掌握民情,了解社会需要的动态,从宏观调控方面规划市场准则,有效的监督管理与依法执政,对于突发事件能够做出迅速反应,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方面得以加强。基于以上分析与将要写作内容,文章架构以下框架:摘要关键词: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目的(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二、网络理政概述(一)网络理政的定义(二)网络理政的作用三、我国网络理政发展状况(一)我国网络理政发展历史(二)我国网络理政发展情况四、网络理政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一)理念方面(二)建立网络信息化方面(三)网络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四)网络安全方面五、网络理政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一)积极学习国外

13、先进的发展网络理政经验(二)加强领导管理,转换传统理念(三)加强建设政府门户网站(四)组建安全资源保护系统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五、主要参考文献:1Tomasz Janowski,Theresa A. Pardo,Jim Davie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Networks - Mapping Electronic Governance cases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7,29.2Sieglinde Gsthl. Governance thr

14、ough government networks: The G8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J. 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2017,2(1).3Xin Jin,Guangyong Lei,Junli Yu. Government governance, executive networks and enterprise R&D ExpenditureJ.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8,9(1).4张华. 权力互动视角下的政府网络信息公开基于对省级

15、政府网络理政能力的实证分析J. 情报杂志,2017,36(05):135-138.5陈伟. 建设数字政府 推进网络理政J. 先锋,2017(02):30-31.6朱广宇. 地方政府网络理政的现代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7虞崇胜,刘远亮.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中国政府的网络认知自觉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17(04):52-58+2.8虞崇胜,刘远亮.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中国政府的网络认知自觉J. 廉政文化研究,2015,6(05):92.9魏雨婷. 我国网络理政中公民网络参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10李润芳. 舆论传播新生态下的地方政府网络治理变迁与发展研究

16、D.暨南大学,2017.11邹军莉. 自贡市荣县政府网络理政效能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12胡雪亭.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13郭晓红. 试论网络理政的法治化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3):140-142.14沈国麟,李良荣. 政府应善于进行网络理政J. 理论导报,2016(07):58.15沈国麟. 政府应善于进行网络理政N. 人民日报,2016-07-11(007).16. 成都实现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转变J. 计算机与网络,2017,43(04):5.17吴颖. “蓉城纤夫”微信群:网络理政的创新

17、实验J. 决策,2017(05):60-62.18陈艳艳. “成都市电视政务大厅”正式上线J. 通信与信息技术,2017(05):17.17林志干. 让网络理政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J. 红旗文稿,2016(15):39.18罗强. 让网络理政成为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N. 中国青年报,2018-01-18(003).19魏婷. 网络理政释放服务型政府新能量N. 兰州日报,2017-03-20(003).20范兆森. 适应时代要求推进网络理政N. 山西日报,2017-05-26(015).21马跃明. 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J. 今日浙江,2015(03):42-43.22庹继光. 网络舆情回应的制度设计J. 社会治理,2018(03):56-63.23翟峰. 秘书为领导网络问政和理政服务之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