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左传教案_第1页
孟子和左传教案_第2页
孟子和左传教案_第3页
孟子和左传教案_第4页
孟子和左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13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教案【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字词;知道孟子的“仁政”思想;背诵孟子梁惠王上课文节选。孟子梁惠王上节选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

2、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二、课文自学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A.重点字词自释:_ 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C自译:_正译:_ 2. 孟子对曰

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A重点字词自释:_ _ 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自译:_ 正译:_ 3.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A重点字词自释:_ _ 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C自译:_ 正译:_4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A重点字词自释:_ _.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C自译:_ 正译:_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教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知道“春秋笔法”;3.背诵晋灵公

4、不君.文学常识简介1.“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5、 所谓“不露山水”,实指不显露那些不宜明说或不愿直说本意的语句,宜与名家画山水一样,“妙在含糊,方见作乎,或旁敲侧击,或含义模糊,或闪烁其词,或含蓄委婉,或意在言外,或从旁烘托,或虚掩伪饰,或上下暗示,总之不露本意。当然也有涉及本意的,则往往从轻从宽,或隐隐约约,未见庐山真面日,或扑粉涂脂,顿使恶语变美言.来.2。介绍春秋与左传。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内容简约,只是大事年表式记载。(见教材P28)左传(春秋三传之一):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6、.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只一笔带过,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3晋灵公及相关介绍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灵:谥号.逸周书谥法、郑樵通志均有记载,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褒扬君主的谥号: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叡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刚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批评君主的谥号: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

7、杀戳无辜曰厉。二、范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初步感知全文。1。生字词:胹( )熊蹯( ) 寘( )诸畚( ) 鉏( )麑( )饮( )赵盾酒 公嗾( )夫獒( )焉 请以遗( )之 倒戟( ) 翳( ) 食( )之箪( ) 寘( )诸橐( ) 与( )为公介 自诒( )伊戚2。齐读全文,画出人物。思考: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主要人物有:一君(晋灵公),四臣(谏臣赵盾、士季、叛臣赵穿、史臣董狐),三甲士(鉏麑,提弥明;灵辄)三、自学课文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

8、,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加点字词自释:_ _。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C自译:_ _ _D。错译纠正:_ _ _ 2。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A。加点字词自释:_ 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C自译:_ _ _ _错译纠正:_ _ _ 第二课时三、课文解析1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

9、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A加点字词自释:_ 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C自译:_ _ D错译纠正:_ _ 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A.加点字词自释:_ _ 。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C自译:_ _D错译纠正:_ _3.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加点字词自释:_

10、 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C自译:_ _ _ D.错译纠正:_ _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A.加点字词自释:_ _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C.自译:_ _ D.错译纠正:_ _ 5。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A.加点字词自释:_ _ 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C自译:_ _ _D错译纠正:_ _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

11、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A.加点字词自释:_ _ B。不恰当的字词纠正:_ C.自译:_ _D错译纠正:_ _ 第三课时四、理解课文.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哪几件事上()“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4)“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嗾夫獒焉”。即不听赵盾等大臣的劝谏,反而屡次想杀掉赵盾,甚至不惜动用猛犬。以上这些事,说

12、明晋灵公贪婪、荒唐、残暴,完全不行君道。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 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从以下事情上可以看出来:(1)“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不忘恭敬。(2)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多次劝谏晋灵公,希望晋灵公有所悔改,成为一个好的君主。 (3)体贴下情。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家人,就给他家人也准备了一份丰盛的食品。(4)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课堂练习】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能够B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空缺C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多次D。使鉏麑贼之 贼:刺杀2。下列各

13、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晋灵公不君 B.公嗾夫獒焉,明博而杀之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D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3。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君知所过矣,将改之B.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夫轻诺必寡信C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4下列各句中与“其我之谓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今近焉,请以遗之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D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4、 ) A厚敛以雕墙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C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赵循弑其君 望之俨然,即之也愠,听其言也厉 6以下六句话,全部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有关的一组是( ) 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宣子骤谏,公患之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A 。 C D。7。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未能有终,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士季。B.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后的根本目的是要

15、攻杀赵盾.提弥明发现情况及时施救,最后提弥明为赵盾殉难。C.赵盾对君主尽忠,对他人行善。在首阳山打猎,曾救过一个叫灵辄的人.D.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贬斥晋灵公的调子,并预示晋国将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文章从多个层面,以生动的材料集中表现晋灵公的残暴和可悲的下场。8。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简称。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春秋是历史文献集,尚书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列入经部。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本文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晋灵公,历史上有名之暴君,鲁文公七年即位,在位14年,鲁宣公二年被大臣赵穿所杀。谥号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