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渊源一、西方古代哲学与心理学古希腊罗马时期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特点:探讨人类灵魂的构成和功能,是现代心理学思想源头。古希腊罗马时期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原子论:最小的物质粒子认识论:影像说各种事物的原子形成“影像”,人的感觉就是“影像”作用于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区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无法达到的领域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代表作论灵魂,西方第一本心理学专著灵魂观点:与身体统一不可分割灵魂是整体,不可分割(反对柏拉图观点)三种灵魂:植物灵魂:生长、吸收、繁殖动物灵魂:感觉、
2、记忆理性灵魂:包含前两种功能,且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灵魂的功能:认识功能主动性动求功能欲望、动作、意志、情感,被动性感觉论:特殊感觉:感官共同感觉:感觉以上、抽象思维以下的中间功能,包括对运动、形状、时间、自我的感觉,类似于知觉基督教与经院哲学时期基督教与经院哲学时期奥古斯丁阿奎那特点:从神学角度探讨心身关系、内省法、灵魂功能、认知过程等心理学问题。奥古斯丁(公元354年430年)心身关系论:灵魂主导身体。上帝同时创造,各具功能。主从关系。使用内省法,第一个内省主义者外部感觉认识世界主观内省认识灵魂阿奎那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灵魂是纯精神的,独立于身体。灵魂不灭,灵肉分离则肉体不能生存。肉体消亡,但是
3、灵魂长存。灵魂具有五种能力:营养、感觉、追求、运动、理性认识过程四阶段:感觉、理智影像(类似于知觉,思维对感觉进行加工)、印入影像(理智被动接受)、陈述影像(联系其他表象)但丁:肯定个性解放,追求世俗生活人具有天赋理性人有意志自由人能做出正确判断并见之于行动(人性善,人本主义)爱拉斯谟人是自由的人有无限潜力教育可以做任何事情感觉、情感与人的肉体有关蒙田他反对人类的狂妄自大,揭露了人类的迷信、偏见、杀戮、迫害等丑恶现象,以怀疑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批判经院哲学。(怀疑主义)他并不赞美人类的理性,反而由于人类的理性能力才导致了许多罪恶,而动物也由于缺乏理性能力而比人类高明。(老子无为)对科学和真理也提出
4、了怀疑。因为科学的真理经常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科学也并不是一种获得可靠知识的方法。(建构主义)悲观主义的情绪二、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近代西方哲学的几个心理思想:心身关系问题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的对立天赋论联想主义重要思想家:笛卡尔、莱布尼茨、洛克、康德、赫尔巴特、黑格尔、哈特莱笛卡尔二重真理论:信仰的真理和科学的真理两种获得真理的方法:一是经验的归纳法,二是理性的演绎法贬低感觉经验的作用,认为感觉常常欺骗我们,只有通过理性的推理得到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怀疑一切,对以往的一切知识都要进行清理理性演绎法的首位倡导者。首先凭直觉确立若干不证自明的公理。(欧氏几何)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推演出其
5、他命题和定理,以构成一个知识系统。附:欧氏几何公理1.过相异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任意地延长。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4.凡是直角都相等。5.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侧两内角和小於两个直角, 则两直线作延长时在此侧会相交。我思故我在精神与物质:精神实体的本性是能思,但不占空间;物质实体占有空间,但是却不能思维。身心交感论:身体(物质)与心灵(精神)相互影响莱布尼茨:单子论(原子论认为原子是物质的,而单子则是精神的)灵魂和身体是两个单子,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活动着,两者互不影响二者关系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先定和谐”身体和心理是平行的,虽然两者存
6、在着和谐一致的关系,但是两者之间互不影响。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一性的质的观念是关于物体的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等性质的观念。这种观念同自己的原型是相似的,是事物的肖像,是对客观性质的反映(与具体事物密切相关,如:苹果是圆的)第二性的质的观念是物体的色、声、香、味等性质的观念。这种观念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原型,只有引起这种观念的诱因,如颜色的观念,物体本身并没有颜色,只有波长。所以第二性的质的观念不是客观事物的映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如苹果是香甜可口的)另外两类观念:简单观念、复杂观念复杂观念赖以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联想,联想把简单观念进行结合,组成复杂观念。联想有两种,即自然的联想和习惯
7、的联想。自然的联想是指观念之间因相似、接近等因素自然而然的结合。习惯的联想则指通过多次使用而形成的联想。在认识论方面,康德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经验。(经验论)但是康德又认为,经验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有“先验范畴”作为基础。(唯理论)认为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康德以语言的学习为例阐述了经验与先验范畴之间的互动关系。根据他的观点,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门特殊的语言,这是经验的作用。但是掌握语言的能力却是人类心灵的基本特性,掌握语言的能力是先验地存在着,决定着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经验掌握一门特殊的语言。这一观点对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和乔姆斯基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宣称心
8、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应该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目标是像牛顿用数学来揭示物理现象那样,以数学的方式来描述心灵观念之间的关系。黑格尔黑格尔反对经验心理学、面相学和骨相学,强调理性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经验心理学是肤浅的,理性心理学是高深的。理性心理学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它是凭借抽象思想的范畴去研究灵魂的本质,不是对灵魂现象的经验的研究。第二,理性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揭示“灵魂的内在性质”,任务是研究“人的知识和活动的诸形式”,而不是研究它们的内容。第三,理性心理学是“从心灵的具体实在性和能动性去考察心灵”。哈特莱:采取经验主义的立场建立了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他强调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感觉经验通过复杂的
9、联想而形成思想体系。哈特莱将物理学中的振动说应用于神经系统。认为外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神经振动,进而引起脑的振动时便产生了感觉。第二节 西方心理学的科学渊源一、古代医学和生理学中的心理学思想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盖伦脑是理性灵魂的器官 气质类型占优势的体液 体液来源 胆 汁 质 黄 胆 汁 肝 脏 多 血 质 血 液 心 脏 粘 液 质 粘 液 脑 部 抑 郁 质 黑 胆 汁 胃 部二、近代生物学与心理学(一)关于脑机能的研究(二)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三)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研究(一)关于脑机能的研究颅相学创立者:加尔、施普茨海姆基本观点:任何一种机能的过度活动都能导致大脑和颅骨相应部位的增大,因而我们可
10、以根据一个人的颅骨的形状去推测该人的心理特点。三个命题:第一,头的外部结构与脑的结构有关;第二,心灵可分成许多机能;第三,头盖骨的形状与心灵的机能相关加尔把心理的机能分为37种,又将头盖骨分成大小不同的37个区域颅相学在民间曾兴盛一时,但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而为科学界所不齿。它的贡献是:承认了脑是心理的器官,使人们注意到心与脑的关系问题;另外,激起了脑机能定位的研究弗卢龙的大脑机能统一说尽管中枢神经系统可依照性质和机能区分为几个主要不同的部分,但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统一的。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受损伤,其他部分可以补偿这个部分的功能,这便是“大脑机能统一说”布罗卡言语中枢的发现在临
11、床上发现一个病人发音器官正常,但是不会说话。几天后,这个病人突然死去,经验尸发现病人的左脑半球额下回后部受伤。因此布罗卡把这个部位定为言语运动中枢,后人称之为“布罗卡言语中枢”。言语中枢的发现对大脑机能统一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一发现再一次使人们相信脑机能有着特殊的定位。感觉和运动中枢的发现1870年,德国医生弗里奇在为伤兵包扎时,发现触到裸露的大脑皮层时会引起对侧的肢体运动。同一时期,希齐格也发现用电流刺激大脑皮层的表面的某些部位可以引起眼动。二人合作以电刺激法研究狗的大脑皮层,发现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为运动功能的中枢,之后又有人找到了感觉中枢。(二)关于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神经冲动的
12、传导速度:赫尔姆赫兹,50米/秒贝尔马戎弟定律:神经不是混合地传导感觉冲动和运动冲动,而是单向的神经特殊能学说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可产生相同感觉(针、电)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官会引起不同的感觉。(拳打镇关西)感觉的性质依靠受刺激的神经的性质而定。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由于神经生理学和大脑机能研究的进展给感觉生理学提
13、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因而19世纪的生理学家开始注意研究视觉和听觉现象。赫尔姆霍茨有关色觉的研究,提出了视觉的三色说海林提出了色觉的抗色说普肯野现象:指在不同的适应状态下对有色光的视觉灵敏度不同的现象。在明适应时对红色和橙色看起来较亮,而在暗适应时则对蓝色光看起来较亮。三、近代物理学与心理学(一)人差方程式(二)伽利略关于事物两种性质学说(三)韦伯定律(四)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一)人差方程式1796年,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发现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是比自己落后十分之八秒。他以为这是金内布鲁克粗心所致,因而将其辞退。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把自己的观察
14、与其他著名天文学家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并非个人的细心或粗心所致,而是导源于个别差异。贝塞尔把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示,称之为“人差方程式”。(二)伽利略关于事物两种性质学说(与洛克观点近似)在伽利略开创的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中,自然界的一切客观事物均具有两种性质,即”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把事物的广延、形状、运动状态和不可分性等固有属性称作第一性质。把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感官属性称为第二性质。第一性质属于一个绝对不变而真实的客观世界本身。第二性质的事物是由第一性质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对真实世界的印象,属于人的世界。(三)韦伯定律韦伯研究了不同重量
15、物体之间的最小可觉察,总结出心理学的第一个定量法则韦伯定律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此时的差别阈限,K为常数)这一定律表明尽管物理刺激同它引起的知觉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但在身体和心理之间、刺激和感觉之间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可用数学公式加以表示。例如:重量差别阈限1/50=2/100=3/150=0.02(四)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研究费希纳在韦伯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物理刺激和心理感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S = k log RS是感觉量,K是常数,R是刺激量其含义是感觉量与物理量的对数值成正比。也就是说感觉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
16、长,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这个经验公式被称为费希纳定律或韦伯-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范围比韦伯定律更大。举例:如果一只铃在响,再增加一只,对我们造成的印象比 10只响铃增加一只要强烈得多假如5支蜡烛正在发光,再点亮一只能造成微乎其微的差别,而如累原来只点着2支蜡烛,那它所造成的影响就相当大。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二、心理学在德国的创立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直接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生命和人类的新认识与理解。进而“掀开了心理学澎湃发展的序幕”。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不仅提供了思想知识武器,同时也提供了研究方法工具。二、心理学在德国的创立为什么心理学诞生在德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代收水费协议书
- 转让建房指标协议书
- 韦博门店转让协议书
- 阳光小院合伙协议书
- 部队厂房出租协议书
- 车棚承包合同协议书
- 住宅地下室物业协议书
- 公积金委托追缴协议书
- 让学生签安全协议书
- 餐饮代理加盟协议书
-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 GB/T 17592-2024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 GA/T 2015-2023芬太尼类药物专用智能柜通用技术规范
- 唱片行业前景分析
- 新华DCS软件2.0版使用教程-文档资料
- 中职中国历史练习卷8
- 医美整形医院渠道合作协议样本
- 《术前肠道准备》课件
- RTO蓄热焚烧系统操作规程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篮球比赛分组循环积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