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_第1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_第2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_第3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_第4页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内腔型线)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四段过渡曲线转子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配油盘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两对吸、排口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内腔型线)1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V增大,P降低,经配油盘吸油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将吸、排口隔开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问题。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2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定子内腔型线是圆转子轴与定子偏心逆时针回转时工作V右半转增大左半转V减小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3图2—17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叶间工作V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图2—17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4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属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P不宜太高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量泵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图2—18是采用内反馈的限压式叶片泵的原理及特性曲线图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5图2-18内反馈限压式叶片泵图2-18内反馈限压式叶片泵6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作用力Fx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θ角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当排压大于PB时,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的方向移动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升到Pc时,e减小,Qt=漏泄量,则Q=0,有Pmax。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作用力Fx7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调节螺钉6和3增大弹簧预紧力,PB,Pc增大,特性曲线BC段右移弹簧刚度越小,则BC段越陡,Pc与PB,越接近螺钉3可变泵的最大e,而改变Qmax,AB段就上下平移内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只能单向变量。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调节螺钉6和382-3-2叶片泵的结构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定子和左、右配油盘装在泵体中,用圆柱销定位。右配油盘背后的槽e通排油腔转子通过花键带动,传动轴由滚针轴承和球轴承支承。下面介绍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的主要部分2-3-2叶片泵的结构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9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102-3-2定子、转子和叶片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槽中移动速度的变化尽可能小以免产生太大的惯性力,导致叶片与定子的脱离或冲击。为使叶片在吸入区能贴紧定子,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使叶片底部与排出油腔相通配油盘端面环槽C有小孔与排出腔相通单作用叶片泵由于叶片在转过吸入区时向外伸出的加速度较小,单靠离心力即足以保证叶片贴紧定子。双作用泵的叶片数Z应取偶数保证转子径向力平衡2-3-2定子、转子和叶片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112-3-2配油盘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否则,流动阻力太大,在吸油时就可能产生气穴现象。右盘通排油腔。左盘的对应位置上也开有不通的排口(盲孔),(c),使叶片两侧受力平衡。盘上密封区的圆心角ε必须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2/Z,(d)否则会使吸、排口沟通而定子圆弧段的圆心角应大于或等于ε,以免产生困油现象盘上三角节流槽使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在从密封区转入排出区时,能逐渐地与排出口相沟通,以免P骤增,造成液击和噪声,并引起瞬时流量的脉动2-3-2配油盘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12思考题23.简述螺杆泵的优缺点。(P37)24.螺杆泵螺杆刚牲差,在管理,检修与安装时应注意什么?(P38-5)25.为什么说三螺杆泵是性能优良的螺杆泵?(P37-3)28.利用旁通阀来调节螺杆泵的流量和压力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P38-4)29,双吸式螺杆泵的结构有何特点?(P33)30.单吸式螺杆泵工作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是怎样平衡的?思考题23.简述螺杆泵的优缺点。(P37)13选择题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及倒角按回转方向判断应是

。A后倾角后倒角B前倾角前倒角C前倾角后倒角D后倾角前倒角叶片泵内部漏泄最大的间隙是在

之间。

A配油盘与转子B叶片与叶槽C叶片与定子D叶片与配油盘已知双作用叶片泵叶片间夹角θ,封油区圆心角ε,定子圆弧段圆心角β之间,如果ε≥β≥θ,则

。A容积效率降低B发生困油现象C径向力增大DA+B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按回转方向来看应该是

。A前倾角后倒角B前倒角后倾角C前倾角后倾角D前倒角后倒角选择题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及倒角按回转方向判断应是14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如图2—20所示双作用泵的叶槽在转子中不是径向的是顺转向朝前倾斜θ,10~14。叶片受法向力N作用而被压进滑槽N与叶片滑动方向的夹角称为压力角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如图2—20所示15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设叶槽径向开设双作用泵压力角最大值较大力N在叶片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也将较大此分力使叶片受弯曲力,使叶片与叶槽的摩擦力增大,会造成叶片移动困难,甚至可能卡住。如叶片有前倾角

则压力角就减小为=-,叶片受力情况即会改善。叶片端部倒角朝后保证叶片贴紧定子的内表面。单作用泵采用后倾角后倒角,原因定子上各点相对转子中心距离变化较缓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设叶槽径向开设162-3-3叶片泵的流量图2—21所示当两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容积从最大值V变到最小值V’时(V—V’)就是一次的排量当泵有Z个叶片(不计叶片厚度)时,流量为:Q=2Z(V—V’)相当这一段圆环形体积2-3-3叶片泵的流量图2—21所示172-3-3叶片泵的实际流量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途径有:配油盘与转子及叶片侧端轴向间隙对ηv影响最大叶片顶端与定子内表面的径向间隙,可自动补偿叶片侧面与叶槽的间隙,双作用泵因转子径向力平衡,轴不会弯曲变形,轴向间隙可做得较小,ηv可比齿轮泵高,双作用泵一般约在0.8—0.94范围单作用泵ηv在0.58~0.92之间。单作用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不如双作用叶片泵2-3-3叶片泵的实际流量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182-3-4叶片泵的特点1.流量较均匀,运转平稳,噪声较低2.轴承寿命长(径向力平衡);内部密封性较好,ηv较高;额定排出P较高,可达7MPa普通双作用泵因为叶片底部通排油腔,而叶片转过吸入区时,顶端只承受吸入压力,故当排出压力较高时,就会使叶片顶端与定子产生剧烈摩擦,这将严重影响泵的寿命。高压叶片泵除选用耐磨材料、保持油液清洁、并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叶片厚度外还必须采取各种特殊结构使叶片卸荷,采用浮动配油盘,以便利用油压力自动补偿端面间隙高压叶片泵的工作P已可达20~30MPa。2-3-4叶片泵的特点1.流量较均匀,运转平稳,噪声较低192-3-4叶片泵的特点3.结构紧凑,尺寸较小而流量较大。4.对工作条件要求较严叶片抗冲击较差,较容易卡住,对油液清洁度和粘度比较敏感。端面间隙或叶槽间隙不合适都会影响正常工作。n一般在500—2000r/min范用内.太低则叶片可能因离心力不够而不能压紧在定子表面5.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在船上,叶片泵多作为液压系统的工作油泵,也可用作清洁油类的输送泵等。2-3-4叶片泵的特点3.结构紧凑,尺寸较小而流量较大。20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21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2.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3.拆装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2.叶片泵装配22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4.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ηv影响很大小型泵-0.015~0.03mm中型泵-0.02~0.045mm6.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2-3-5叶片泵的管理要点23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内腔型线)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四段过渡曲线转子有若干叶槽,内有叶片旋转时,叶片受离心力及液压力作用下,外顶定子内壁,并在槽内往复滑动配油盘在定子和转子两侧,盘上有两对吸、排口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内腔型线)24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工作空间。叶片由短转向长半径时叶片间V增大,P降低,经配油盘吸油叶片由长向短半径时叶片间V减小,经配油盘的排出口排油。当叶片位于密封区时正好将吸、排口隔开叶片间V不变,没有困油问题。2-3-1双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在定子、转子、叶片和配油盘之间形25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排两次(双作用泵)定子内腔型线是圆转子轴与定子偏心逆时针回转时工作V右半转增大左半转V减小从两侧配油盘的吸、排口吸排油。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转子转一周,每工作V都吸、26图2—17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的密封区时所接触定子曲线不是与转子同心的圆弧密封区的圆心角略大于相邻叶片所占圆心角叶间工作V先略有增大,然后略有缩小,会产生困油现象,但不太严重通过在排出口边缘开三角形卸荷槽的方法即可解决。图2—17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两相邻叶片转到吸、排油口间27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用属非卸荷式叶片泵工作P不宜太高Q的均匀性也比双作用差移动定子可改变偏心的方向及大小可做成n恒定而Q可变的双向或单向的无级变量泵其中用得较多的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图2—18是采用内反馈的限压式叶片泵的原理及特性曲线图2-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转子和轴承受径向力作28图2-18内反馈限压式叶片泵图2-18内反馈限压式叶片泵29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作用力Fx配油盘中线相对于定子中线顺转向偏转了θ角排油P对定子的作用力F便在定子中线方向产生分力Fx当Fx小于补偿器弹簧预紧力时: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保持最大值泵的Q随排出P增加而稍有降低,如特性曲线中AB段所示当排压大于PB时,Fx增大使定子向减小e的方向移动泵的Q即随排压增加而迅速降低当升到Pc时,e减小,Qt=漏泄量,则Q=0,有Pmax。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作用力Fx30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调节螺钉6和3增大弹簧预紧力,PB,Pc增大,特性曲线BC段右移弹簧刚度越小,则BC段越陡,Pc与PB,越接近螺钉3可变泵的最大e,而改变Qmax,AB段就上下平移内反馈限压式变量泵只能单向变量。2-3-1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调节螺钉6和3312-3-2叶片泵的结构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定子和左、右配油盘装在泵体中,用圆柱销定位。右配油盘背后的槽e通排油腔转子通过花键带动,传动轴由滚针轴承和球轴承支承。下面介绍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的主要部分2-3-2叶片泵的结构图2—19示出典型的双作用叶片泵的结3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特性曲线课件332-3-2定子、转子和叶片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槽中移动速度的变化尽可能小以免产生太大的惯性力,导致叶片与定子的脱离或冲击。为使叶片在吸入区能贴紧定子,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使叶片底部与排出油腔相通配油盘端面环槽C有小孔与排出腔相通单作用叶片泵由于叶片在转过吸入区时向外伸出的加速度较小,单靠离心力即足以保证叶片贴紧定子。双作用泵的叶片数Z应取偶数保证转子径向力平衡2-3-2定子、转子和叶片定子过渡曲线必须设计成使叶片在叶342-3-2配油盘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否则,流动阻力太大,在吸油时就可能产生气穴现象。右盘通排油腔。左盘的对应位置上也开有不通的排口(盲孔),(c),使叶片两侧受力平衡。盘上密封区的圆心角ε必须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2/Z,(d)否则会使吸、排口沟通而定子圆弧段的圆心角应大于或等于ε,以免产生困油现象盘上三角节流槽使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在从密封区转入排出区时,能逐渐地与排出口相沟通,以免P骤增,造成液击和噪声,并引起瞬时流量的脉动2-3-2配油盘吸入口流速不能太高35思考题23.简述螺杆泵的优缺点。(P37)24.螺杆泵螺杆刚牲差,在管理,检修与安装时应注意什么?(P38-5)25.为什么说三螺杆泵是性能优良的螺杆泵?(P37-3)28.利用旁通阀来调节螺杆泵的流量和压力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P38-4)29,双吸式螺杆泵的结构有何特点?(P33)30.单吸式螺杆泵工作时所产生的轴向力是怎样平衡的?思考题23.简述螺杆泵的优缺点。(P37)36选择题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及倒角按回转方向判断应是

。A后倾角后倒角B前倾角前倒角C前倾角后倒角D后倾角前倒角叶片泵内部漏泄最大的间隙是在

之间。

A配油盘与转子B叶片与叶槽C叶片与定子D叶片与配油盘已知双作用叶片泵叶片间夹角θ,封油区圆心角ε,定子圆弧段圆心角β之间,如果ε≥β≥θ,则

。A容积效率降低B发生困油现象C径向力增大DA+B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按回转方向来看应该是

。A前倾角后倒角B前倒角后倾角C前倾角后倾角D前倒角后倒角选择题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及倒角按回转方向判断应是37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如图2—20所示双作用泵的叶槽在转子中不是径向的是顺转向朝前倾斜θ,10~14。叶片受法向力N作用而被压进滑槽N与叶片滑动方向的夹角称为压力角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如图2—20所示38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设叶槽径向开设双作用泵压力角最大值较大力N在叶片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也将较大此分力使叶片受弯曲力,使叶片与叶槽的摩擦力增大,会造成叶片移动困难,甚至可能卡住。如叶片有前倾角

则压力角就减小为=-,叶片受力情况即会改善。叶片端部倒角朝后保证叶片贴紧定子的内表面。单作用泵采用后倾角后倒角,原因定子上各点相对转子中心距离变化较缓2-3-2叶片的倾角和倒角设叶槽径向开设392-3-3叶片泵的流量图2—21所示当两相邻叶片间的工作空间容积从最大值V变到最小值V’时(V—V’)就是一次的排量当泵有Z个叶片(不计叶片厚度)时,流量为:Q=2Z(V—V’)相当这一段圆环形体积2-3-3叶片泵的流量图2—21所示402-3-3叶片泵的实际流量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途径有:配油盘与转子及叶片侧端轴向间隙对ηv影响最大叶片顶端与定子内表面的径向间隙,可自动补偿叶片侧面与叶槽的间隙,双作用泵因转子径向力平衡,轴不会弯曲变形,轴向间隙可做得较小,ηv可比齿轮泵高,双作用泵一般约在0.8—0.94范围单作用泵ηv在0.58~0.92之间。单作用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不如双作用叶片泵2-3-3叶片泵的实际流量影响叶片泵容积的效率的内部漏泄412-3-4叶片泵的特点1.流量较均匀,运转平稳,噪声较低2.轴承寿命长(径向力平衡);内部密封性较好,ηv较高;额定排出P较高,可达7MPa普通双作用泵因为叶片底部通排油腔,而叶片转过吸入区时,顶端只承受吸入压力,故当排出压力较高时,就会使叶片顶端与定子产生剧烈摩擦,这将严重影响泵的寿命。高压叶片泵除选用耐磨材料、保持油液清洁、并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叶片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