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专版历史学考复习课件:专题5 (共16张PPT)_第1页
2018年浙江专版历史学考复习课件:专题5 (共16张PPT)_第2页
2018年浙江专版历史学考复习课件:专题5 (共16张PPT)_第3页
2018年浙江专版历史学考复习课件:专题5 (共16张PPT)_第4页
2018年浙江专版历史学考复习课件:专题5 (共1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二三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1)背景①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②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尼赫鲁会谈一二三(2)提出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②再次提出: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③最终定型:1955年

(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亚非会议和平共处一二三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b)1954求同存异一二三(1)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友好合作的精神。(2)“求同存异”方针①提出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步入歧途。②含义a.“异”指与会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b.“同”指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③意义:“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深刻而鲜明的体现,因此成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政策原则。一二三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1)背景①台湾的蒋介石集团长期占据着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②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乔冠华一二三③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④1971年,美国提出“

”方案,被中国拒绝。

(2)概况: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①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②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双重代表权1971一二三一二三2.中美关系正常化(b)(1)原因: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①对美国而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②对中国而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2)过程①1971年4月,毛泽东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被称为“

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

将访问中国,公告的发表引起了世界震动。

乒乓尼克松一二三1972年尼克松访华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

,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

注: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只是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才标志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正常化一二三(3)影响①对世界: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局势。②对日本:直接推动了

正常化。

③对中国:打开外交困境,迎来建交高潮;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日关系一二三3.中日邦交正常化(b)(1)直接因素:中美关系的缓和。(2)经过:1972年9月,日本首相

访华,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3)意义①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②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田中角荣一二三一二三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1)调整背景①国际形势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②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调整依据: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3)具体表现:实行

政策。(1984年,邓小平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不结盟一二三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b)(1)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并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

”。

上海合作组织会徽(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

上海五国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一二三(3)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区域性

组织。

(4)合作模式: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