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1第1单元第4课综合复习

一、单选题1、《汉书》载:(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此项改革措施的根源是()A.华夏认同的出现 B.天子权威的衰落C.诸侯争霸的加剧 D.铁犁牛耕的推行2、王安石提出:“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对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生产 B.调控市场 C.减少支出 D.平均负担3、考古工作者曾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发现了北魏皇帝祭祖时镌刻的祝文,其内容与《魏书》(二十四史之一)记载相同,证明该洞就是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据此可知()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靠 B.官方史书具有最高的权威性C.文物和文献可以相互印证 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得以推进4、顾炎武说:“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与此对应的变法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C.实行强制分户,改变旧有社会习俗 D.改革户籍,加强对乡里人口的管理5、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说:“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下列史实符合塞缪尔•亨廷顿这一说法的是()A.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6、“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7、1956年,中央主管财经工作的副总理陈云说:“有同志说夫妻店不算社会主义,我倒是看到社会主义长时间内还需要夫妻店,因为老百姓还要买油盐醋,要吃大饼、油条、汤圆、馄饨。”这表明()A.保留个体经济成为了高层共识 B.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突破C.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是重中之重 D.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尚在摸索8、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这反映出()A.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B.裁减冗员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C.变法的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变法触动了广大市民阶层的利益9、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大力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他辅政十年,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其去世后,家被抄没,诸子或自杀或被流放。张居正家族如此结局,主要缘于其改革()A.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B.损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C.改变了明内阁参政体制 D.未能得到明神宗的支持10、自宋至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大多评论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自近代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王安石开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这一变化说明()A.王安石的综合成就较高 B.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C.认识历史需要全面客观 D.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11、春秋时代记载有“隐民”“私属徒”“宾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其中“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隐庇户,即依附农民。“宾萌”指外来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类似。上述依附户虽仍要经受沉重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这反映出()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B.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C.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D.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12、据清末农工商部统计,1903—1907年注册登记的127家公司中,股份有限公司为98家,占总数的78%,合资有限公司有17家,而独资或合资无限公司仅有12家。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引发戊戌变法高潮的到来 B.民国建立推动了经济发展C.清末新政鼓励兴办工商业 D.列强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13、1907年,清廷外务部根据刘式训上奏的《变通出使事宜章程》做了制度调整:一是将出使大臣变为实官;二是让具有驻外经验并精通外语的人充任出使大臣;三是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这一调整()A.揭开清朝近代外交的序幕 B.增强了国民外交自主意识C.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 D.有效遏制了革命形势发展14、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15、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16、按周朝的制度,井田制下“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战国时期,东方各国仍保留这一分田标准,而商鞅变法则“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这主要表明当时()A.税制改革尚未普及 B.秦国改革更加彻底C.中原经济比较发达 D.礼乐制度影响深远17、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18、《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 B.改革了封建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9、《商君书·垦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A.加大赋税征收以增加国家收入 B.分化社会阶层以稳定统治秩序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生产 D.增强农商竞争以推动经济发展20、据《秦集史》记载:“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这说明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因为()A.借鉴了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 B.秦国的经济文化落后C.开创了政治经济文化新制度 D.东方诸国的改革失败21、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调整为州、县两级制,改变了过去“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状况。其目的是()

①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③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④提高政府财政收入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2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23、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24、宋代除向工商行户收取商税外,官府需要的材料、人工,都向各行初派;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开封府开始实行免役法,各工商行户出免役钱后,不再向官府无偿提供物品或服劳役。免役法的推行()A.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B.使商人政治地位得到提高C.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D.有助于宋代工商业的发展二、材料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27、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材料二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0)》材料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65万亿美元对外贸易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作出了12%的贡献加入WTO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据吴恩远等《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整理(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设想“为改革开放探路”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中国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是商鞅变法的根源,故选D项;材料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A项;周天子权威衰落并不是根源,排除B项;诸侯争霸并不是根源,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A解析:“费出之无节”言其用度,“失所以生财之道”言其生产减少,意谓国家穷困不只是用度多,还在于生产减少,因此“富”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其主张不符。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考古工作者发现的祝文内容与《魏书》记载相同,说明文物和文献可以相互印证,故选C项;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各有所长,A项说法欠妥,故排除A项;官方史书权威性较高,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也十分明显,“最高”的说法欠妥,故排除B项;“依赖”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敬宗之道”可知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选C项;材料主旨强调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与地方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个体小家庭的出现,与地方管理无关,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清末新政是在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危机、阻挡革命的一场骗局,故选C项。戊戌政变是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对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改良派发动的政变,不是“阻挡帝国主义”,排除A项。洋务运动不是“阻挡帝国主义”,辛亥革命不可能“阻挡革命”,也不是“君主实行现代化”,排除B项。D项两个历史事件均不符合,排除。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天下财利”“以通天下之利”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以通天下之利”的目的不符,均排除。7、答案:D解析:“夫妻店”属于个体经济,部分同志认为个体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但是陈云认为夫妻店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是长久的,这说明当时党内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尚在摸索,D正确;A错在“共识”,排除;B不符合史实,排除;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完成,排除C。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要表达的是“裁官”导致的“被裁者”与“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对变法的抵制,会阻碍变法的进程,A项说法符合题意,所以A正确;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B错误;变法阻力主要来自顽固派,也包括清廷冗滥官员,但主要不是这些冗滥官员,而是反对变法的官员,所以C错误;题干认为戊戌变法的首要问题是“首在裁官”,这说明变法触动了相关官员的利益,并没有提到广大市民阶层的利益,所以D错误。9、答案:A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张居正改革在政治经济方面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因而其死后家人下场悲惨,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反映出改革与宦官的联系,排除B项;张居正改革没有涉及内阁参政体制,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0、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不同时期对王安石历史贡献的评价不同,梁启超重视王安石变法与近代社会变革思潮相关,故B项正确。“综合成就较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不同时期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差异,与全面认识历史无关,排除C项;个人立场影响历史的认识并非决定性的,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由“‘隐民’和‘私属徒’……即依附农民……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可知,春秋时期,奴隶主剥削奴隶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地主剥削农民,故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D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A、B两项排除;题干没有反映赋税制度变化,C项排除。1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激发了民间的投资热情,C项正确。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1912年1月民国正式建立,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A、B、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3答案:C解析:《变通出使事宜章程》的制度调整,有利于近代职业外交官的培养,使外交官职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调整是清朝近代外交的开始,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外交大臣的选任问题,与增强国民外交自主意识无关,排除B;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4、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82年……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责任制的逐步实行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未完全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90年代的南方谈话就是例证,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80年代不可能已经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项。1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时期的社会变化。根据材料可知,1898年,某书商以为“经学”书籍会因废八股而难卖,新学书籍会因变法而畅销,但之后“经学”书籍依旧有人购买,新学书籍反而滞销。结合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可知,C项正确。儒学地位未被颠覆,A项错误。列强侵略加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方各国“分田”相对比较保守,而商鞅变法则敢于打破这一标准,改革更加彻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税制改革的问题且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同理,材料也体现不出秦国与中原各国的比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礼乐制度,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由材料“土改后”“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可知,男人尊重女人,女人对家庭支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反映出当时解放区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故选B项。A项、D项说法绝对,故排除。材料未提及按劳分配,C项排除。18、答案:C解析:据材料“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起到的作用,即这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戊戌变法最终失败,并未改变封建体制,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19、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商鞅之所以对商人征收重税,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去从事农业,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中仅是述及对商人征收重税,而没有涉及对农民征收较重的租税,从而让大量的农民去从事农业,排除A项;题干中商鞅主张“重关市之赋”,意在使农民不愿意从事商业,让商人对经商怠惰,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阶层进行分化,排除B项;题干中的“重关市之赋”,意在让更多的人去从事农业,而不是增强农商竞争,排除D项。2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说明,商鞅变法是借鉴了东方六国已经采取的举措和经验,A正确;材料并未说明秦国经济文化落后,排除B;C错在“开创”,排除;东方诸国的改革经验被借鉴,说明其改革是成功的,排除D。21、答案:B解析:隋朝政府将州、郡、县三级制调整为州、县两级制,改变郡、县等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并置的状况,目的在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说法①②符合题意,B项正确;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并非隋朝精减、撤并行政机构的目的,说法③④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项错误。22、答案:D解析:所谓均田制指封建王朝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均田制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其不允许土地买卖、占田过限,北魏至唐前期都以此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故选D项。A项没有认识到均田制只是在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上实行,地主土地私有制不在均田制范围。B、C两项不符合均田制的特征。23、答案:C解析: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王安石变法在整体上是失败的,王安石变法既没挽救北宋统治危机也没解除辽和西夏的威胁,同时也没解除财政危机,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而已,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作用24、答案:D25、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解析:(1)问据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结合所学商鞅为法家代表可知“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由材料“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结合所学周礼是儒家经典得出“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问第一小问对象,依据材料“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说明“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从材料“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和所学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的统一得出“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从材料“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