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岭三章一、教学目标1.了解陈毅,积累与本课相关的语文知识。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3.学习陈毅同志面临险境、生死不渝的革命精神。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陈毅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四川人。是十大元帅之一。1901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曾留学法国。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学习《梅岭三章》之前,请同学先看诗前小序,理解文义,然后思考这篇小序有什么作用?小序: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译文:1936年冬天,梅山被围困。我受伤又生病在树丛草莽中藏匿了二十多天,想到这次不能突围,写成三首诗留藏在衣底。不久之后,敌人的包围被粉碎了。作用:(1)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2)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3)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下面我们学习《梅岭三章》,看看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用“~”标出抒情议论的文字,并批注学习体会,列出不懂不懂之处。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阎罗: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北宋包拯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捷报:胜利的消息。血雨腥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也说血雨腥风。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第二步,背诵课文,深入理解。一、背诵第一首,然后思考: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这两句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明确:总领全诗,追怀往昔,告知我们艰难创业的征战途程。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精神?明确:运用了借代与比喻的修辞法。“旌旗”,原来是指指挥或者开道用的一种旗帜,这里是借代的用法,指部队。“阎罗”,原指阎罗王,这里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反动派。这两句诗表达了与反动派血战到底,死了都不屈服的精神。小结:第一则主要是追怀往昔,首句设问,总领全篇,表达了诗人面对当时的必死险境革命新年至死不渝的气节。二、背诵第二首,然后思考:1.“南国烽烟正十年”中的“烽烟”是什么意思?全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明确:烽烟:原指边境有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用以报警的火,这里借代为战争。。内容: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丈了。2.“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国门悬”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夫差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国,未被采纳;后又谏阻夫差举兵攻齐,要他警惕越王勾践报仇,夫差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抉(剜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作者运用这个典故的目的是:即使死后仍然一心关注革命,死不暝目,要眼看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3.“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明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的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小结:第二则壮而不悲,诗人回首十年革命历程,勉励后者英勇斗争。三、背诵第三首,然后思考:1.“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明确: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涯:边境。腥风血雨:借喻反动统治,表现出反动统治的无比残酷。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怎样的内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手法:用典与比喻。“取义成仁”借用典故,是“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的缩语,原为孔孟提出的道德标准,这里表现为真理而牺牲。“自由花”,虚构的花名,这里运用借喻修辞方法,借喻革命理想,表现革命理想实现。小结:第三则展望未来,诗人坚信革命理想必将会实现。四、背诵《梅岭三章》,然后思考这三首诗之间怎样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明确:这三首诗:第一首起于现在时间,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虽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抒发死不暝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追溯参加革命之时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气势酣畅、淋漓尽致地抒写出了壮烈情怀。第三步,精读课文,个性理解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2.学习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收获?总结固趣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把过去、现在、将来融为一体,让思想感情逐步升华。三首诗有共同的诗题,既能各自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集中表达了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态度、献身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布置作业:(1)预习《短诗五首》,结合注释,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2)背诵课文,上网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与课文有关的趣味资料陈毅简介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
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战争时期陈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6年就读于成都甲种工业学校(现成都工业学院)。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1922年回到四川家乡,通过与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并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陈毅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国共产党委员会书记。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率部参加湘南起义。中国土改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师长、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书记;第六军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区委员会书记;第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新4军分会副书记、新4军第1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指挥、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总指挥部代理总指挥、新4军代军长、新4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图册中的参考资料[3]
)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共产党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2]
陈毅建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在上海市任职期间,曾着手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并下令对上海文艺界作出保护。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长。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届中国政协副主席。1966年1月陈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九届中央委员。[2]
文革期间,陈毅、谭震林等人与四人帮斗争,被对方划为“二月逆流”。1969年10月,陈毅被以“战备”为名,疏散到石家庄。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上卷入了所谓“二陈(陈毅、陈伯达)合流”。陈毅人物逝世1971年1月16日,陈毅腹痛加剧,发现患有肠癌。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在北京西郊八宝山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到达现场。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对陈毅的评价陈毅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追悼会前,毛泽东同张茜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合同
- 卧室地板租房合同范本
- 共同使用借款合同范本
- 合伙贷款协议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考试题库300道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古董瓷器售卖合同范本
- 合同权利无偿转让协议
- 北京道路施工合同范本
- 农村厢房出售合同范本
- 厨房商品直销合同范本
- 测绘项目投标技术文件范例
- JAC300变频器使用说明书
- 化学运行班长主值岗位试题
- 《高分子与食品安全》
- MBA《创新管理》课件
- 少给父母添麻烦-课件
- 演讲与口才第二章口语表达课件
- 6078三菱帕杰罗v87v97v93维修手册原厂
- 创伤性凝血病课件
- (完整)公共卫生基本知识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