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022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5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2月2022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5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2月2022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5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2月2022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5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2月2022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5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2月2022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专业技术人员59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体,想要把球体________在平面上,必须要经过投影。所谓投影,就是将地球椭圆上的点________到地图平面上的点的方法。而经过投影呈现出的地图,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________的现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显露

调换

偏差

B.展现

改换

畸变

C.呈现

转换

失真

D.表现

更换

扭曲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文段说的是将地球椭圆上的点对应到地图平面上的点的意思。A项“调换”指相互对换。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改换”指放弃原来的,换成另外的。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更换”指改换;调换。不符合语境,排除D选项。C项“转换”指把原来的变换成另外的。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想要把球体呈现在平面上”“经过投影呈现出的地图,最终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的现象”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所填词语表示用平面来表示球体,B、C、D三项均可填入;A项“显露”意为明显表露,有由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之意,而文中只是变换一种表现方法,无法与文段形成对应,排除;

第二空,此处“地球椭圆上的点”和“地图平面上的点”实质上是一个点,B项“改换”和D项“更换”都是指改掉原来的,换成别的,因此不能对应文意,排除;而C项“转换”可以指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符合文意;

第三空代入验证,投影的方式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即强调失去了本来的面貌,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网曝常用世界地图“错得离谱”专家反驳》2.(

)对于过失相当于谦虚对于(

)。

A.功劳;傲慢

B.错误;内向

C.失败;愧疚

D.成就;虚心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逐一代入选项。

A项,功劳与过失是反义词,谦虚与傲慢也是反义词,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错误与过失是近义词,但谦虚与内向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过失可能会导致失败,两者为因果关系,但谦虚与愧疚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成就与过失无明显逻辑关系,谦虚与虚心是近义词,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甲米是位于泰国南部的热带半岛,被称为“潜水的天堂”。如果潜水和攀岩都太过________,你可以找一处僻静的海湾去喂鱼,水清得动人蓝得彻底,有成群黄绿相间的热带鱼,洒下一片面包,它们就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强烈

一拥而上

B.热烈

趋之若鹜

C.猛烈

争先恐后

D.剧烈

蜂拥而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如果潜水和攀岩都太过________”可知,横线处应填入形容“潜水”“攀岩”等运动强度大,刺激性强的词语。A项“强烈”意为①强硬;②极强的;③鲜明的。B项“热烈”指兴奋激动。二者皆无法修饰潜水、攀岩等运动,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猛烈”指凶猛激烈。D项“剧烈”指猛烈。二者都符合语境,且可与运动搭配。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想要形容鱼群因洒下面包而聚集的场景。C项“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惟恐落后。D项“蜂拥而至”意思是像一窝蜂似地拥来。此时用“蜂拥而至”强调“动作”更能展现原文想要描绘的鱼群被食物吸引而来的有趣场景。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潜水和攀岩”,结合后文“僻静的海湾去喂鱼”可知,横线处需要体现“潜水和攀岩”运动强度大之意,C项“猛烈”指急剧的,激烈,D项“剧烈”指猛烈,均搭配恰当,体现“潜水和攀岩”运动强度大之意,符合文意,保留。A项“强烈”指力量很大的,程度很高的,鲜明的,B项“热烈”多形容情绪高昂、激动,均无法与“潜水和攀岩”构成搭配,排除。

第二空,根据“一处僻静的海湾去喂鱼······有成群黄绿相间的热带鱼,洒下一片面包”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洒下面包后热带鱼一下子聚拢过来,D项“蜂拥而至”指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能够很好的体现洒下面包后热带鱼一下子聚拢过来的场景,符合文意,当选。C项“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惟恐落后,一般用法为“争先恐后的做某事”,填入文中“它们就争先恐后”,用法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泰美丽”,泰国人少好玩的海岛》4.下列关于近代铁路交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美国人修筑的淞沪铁路

B.近代俄国人在东北修筑的铁路是中东铁路

C.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D.加快人们的出行速度,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原为吴淞铁路,由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1876年7月3日,从天后宫北(河南北路、塘沽路口)到江湾段通车营业,引起轰动。所以淞沪铁路是英国人修筑的,而不是美国人。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项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以铁路为依托,以商贸为中介开埠,满洲里、富拉尔基、扎兰屯、哈尔滨由此发展起来。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C项: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D项:近代铁路交通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商品运输和流通提供了便利。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5.服装厂的A、B两车间要加工一批服装。A车间单独加工需要12天,B车间单独加工需要18天。现两车间一起加工,期间B车间由于电力故障停工2天,完成时A车间比B车间多加工了240件服装。这批服装共有(

)件。

A.240

B.270

C.480

D.72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赋值总量为36x件,则A车间效率为3x件,B车间效率为2x件。设A、B两车间一起加工t天,根据题意得到,36x=3xt+2x(t-2),解得t=8。

第三步,A车间比B车间多加工3x×8-2x×(8-2)=240,解得x=20。故工作总量为36×20=720(件)。

因此,选择D选项。

6.下列年份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A.2008

B.2010

C.2011

D.2017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条形图给出了2007—2017年各年的外商企业进出口总额。由“同比增速最快”判断考查同比增长率的大小。根据“增长率==”将选项四个年份的数据分别代入计算比较大小即可。也可比较各选项的增长量和基期量,若某一年同比增长量最大,基期量最小,则其增速就最快。大致估算各选项年份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量,只有2010年的增量超过了3000亿美元,为最大,其基期量2009年的进出口总额12175亿美元最少,则2010年的同比增速最快。故本题选B。7.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出成就动机的是(

)。

A.甲是一名厨师,他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希望得到用餐者的一致好评

B.乙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他反复练习投篮,希望可以带领队伍取得胜利

C.丙是一名企业领导,他常告诫手下员工要自觉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D.丁是一名高中生,他不断复习曾做错的试题,希望高考中不再犯错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达到完美状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通过用心做菜希望得到用餐者的一致好评,符合“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达到完美状态”,符合定义,排除;

B项:乙反复投篮符合“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可以带领队伍取得胜利符合“以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达到完美状态”,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丙告诫手下员工要自觉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要求的是别人,不符合“高标准要求自己”,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高中生丁不断复习错题符合“高标准要求自己”,希望高考不再犯错,符合“以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达到完美状态”,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8.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后来伴随着天池传说的兴起,天池也开始________。谈到天池传说,还有一个缘由:人们面对神奇的山水之境时,总爱把神灵的光环罩在山水的头上,使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________,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声名鹊起

相得益彰

B.门庭若市

相映成趣

C.脱颖而出

相濡以沫

D.广为人知

相视莫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天池传说的兴起”可知,天池以前没名气,现在名气越来越大。A项“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强调从不出名到出名这一过程,符合语境。B项“门庭若市”形容热闹;C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两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C项。D项“广为人知”意为流传很广,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形容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两者之间的关系。A项“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D项“相视莫逆”形容友谊深厚,主语为人,不能为物,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分析可知第一空词语词义相近,但词语用法略有差别,需要结合文意选择。第二步,通过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选择与文段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文段说的是天池开始出名,并非强调人多人少的问题,排除B。“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通常用于其他事物比较的语境,而文段中说的是天池自己的变化,排除C。

第二空,句中说的是把“山水之景”和“神灵之气”结合起来。“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对象均只能为人,排除D。“相得益彰”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文段的“天池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天池传说的兴起”可知,天池开始有名气被知晓。A项“声名鹊起”意为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D项“广为人知”意为流传很广,大家都知道,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门庭若市”是形容来的人多非常热闹,与“名气”无关,排除。C项“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也指工作时通过努力超人一等,常强调与他人的对比,文中并无此意,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所填词汇是形容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之间的关系,后文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对前文的解释。D项“相视莫逆”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主语为人,不能是物,且“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无所谓友谊深厚,排除。A选项“相得益彰”意为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能体现出山水之景与神灵之气的结合使得山水之景更为美好的意境,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成语积累】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相濡以沫: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文段出处】《古今世界的瑶池和天池》9.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落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的总结、独创于世。在十二时辰中,(

)指的是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A.丑时

B.子时

C.申时

D.亥时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

第二步,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由此可知,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是子时。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丑时为1~3时,A项不符合题意。

C项:申时为15~17时,C项不符合题意。

D项:亥时为21~23时,D项不符合题意。

10.大型体育竞赛开幕式需要列队,共10排。导演安排演员总数的一半多一个在第一排,安排剩下演员人数的一半多一个在第2排……..依次类推。如果在第10排恰好将演员排完,那么参与排队列的演员共有(

)名。

A.2000

B.2008

C.2012

D.204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因每次安排的人数均为“”,则安排完第一排后剩余的人数为偶数。根据特性排除:

A项:排完第一排剩余:,为奇数,排除;

B项:排完第一排剩余:,为奇数,排除;

C项:排完第一排剩余:,为奇数,排除;

D项:排完第一排剩余:,为偶数,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由“一半”可知,第一次安排后剩下人数为偶数,依次代入选项:

A选项:第一次安排完后剩余,为奇数,排除;同理,排除B、C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本排人数=上一排剩余÷2+1,由第9排剩余=第10排人数,设第10排人数为x,,解得x=2。

上一排剩余=(本排剩余+1)×2,则第8排剩余=(2+1)×2=6。

依次类推,第7排至第1排剩余人数分别为14、30、62、126、254、510、1022人。

共有演员(1022+1)×2=2046(名)。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对于此类题,一般采用逆推法。第10排恰好将演员排完,说明第10排有1÷=2人。根据第10排的人数,倒推出第9排的人数,再依据第9排的人数推出第8排的人数,依次类推,推出每排的人数,然后求和。

另外,根据排列规则:每排站的人数为上排站队之后剩余人数的一半加1,可知剩余的人数一定为偶数,据此,运用代入排除法进行验证。方法一:逆推法。第10排显然站2人,则第9排站(2+1)×2-2=4人,第8排站(4+2+1)×2-4-2=8人,依此类推,可得每排人数构成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项数为10,故参与排队列的演员共有2×=211-2=2046人。

方法二:根据题意可知,总人数÷2-1一定为偶数,将选项代入验证,只有D项符合。11.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牙买加体系的建立改变了国际金融混乱无序的局面

B.后经济危机时代的经济震荡肇始于英镑地位的衰落

C.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有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

D.新兴东亚市场成功渡过市场波动并规避了市场风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选项对应第二段“牙买加体系形成,……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未改变,过去30多年来的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无体系的体系。”因此牙买加体系尽管对金融秩序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排除;B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选项,对应第二段“改变了美元的单一结构,出现了欧元、日元等可以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使得国际储备资产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以及“从美元的情况看,目前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但美元滥发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肇事者,日益引起各国的不满······进一步引发美元的信任危机”可知,是有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的,C符合文意。D选项,对应第四段“尽管新兴东亚地区的本币债券市场已成功渡过了近来的市场波动,但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正在上升”可知,并没有规避市场风险,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2.徽派雕刻最为著名的是砖雕、石雕,木雕。(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徽派雕刻最为著名的是砖雕、石雕、木雕。明清之际是中国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徽派雕刻充分发挥了其在传统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作用,给徽派民间建筑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

因此,本题正确。

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靖国神社内的游就馆来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为出行时应学习贤士的规范和品行,但现在被如此应用,实在令人不快。

B.中山大学自主招生广东省单考昨日结束,一些连日作战的考生赞其为“最轻松考试”的原因是只考语数英三科,考试仅用三个小时造成的。

C.提升公共政策的开放度,社会环境的包容度,优质服务的贴心度,才能实现高质量引进人才、高效率用好人才、高水平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

D.中国作家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改编自其著作《红高粱家族》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播放引发持续的“红高粱热”。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成分残缺,不是“游就馆”本身来源于荀子的话,应是“游就馆的名字”本身来源于荀子的话;

B项,结构混乱,“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

C项,没有语病,当选;

D项,成分残缺,“莫言”后面没有谓语与之搭配。

故正确答案为C。14.7:质数:自然数

A.红光:可见光:电磁波谱

B.爱:感情:情感

C.煤:岩石:沉积岩

D.U:字母:英文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如2、3、5、7等,因此7是质数,二者为种属关系。同时,自然数包含所有质数,二者为包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如红光、橙光、黄光、绿光等,因此,红光是可见光,二者为种属关系,同时,电磁波谱包含所有可见光,二者为包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爱是一种感情,但感情和情感意思相近,二者为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煤是固体可燃有机岩,两者为种属关系,沉积岩也是岩石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但顺序与题干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U是字母,二者为种属关系,但有的字母是英文,有的字母不是英文,如汉语拼音中的字母等,有的英文是字母,有的英文不是字母,如英文单词等,二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5.①开发富硒养生荔枝②带动乡亲共同致富③网络直销④白领回乡创业⑤荔枝淘宝店寥寥无几

A.⑤-①-②-③-④

B.②-⑤-③-①-④

C.①-④-③-⑤-②

D.④-⑤-①-③-②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白领带领乡亲致富”的过程。逻辑关系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4)和事件(2),应该先“白领回乡创业”,然后“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即事件(4)在事件(2)前面,排除A、B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C、D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1)、事件(3)和事件(5)可知,应先“荔枝淘宝店寥寥无几”,再“开发富硒养生荔枝”,最后进行“网络直销”,即排序为(5)-(1)-(3),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D。16.某单位计划于12月底举行一次大型露天文艺汇演活动,单位相关负责人问当地气象部门负责人:“很多人都说本月底要降雪,是真的吗?”气象部门负责人说:“根据我们的观察,最近不是必然降雪。”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那是不是最近肯定不会降雪了?”气象部门负责人说他说得不对。

以下哪句话与气象部门负责人的意思最为接近?(

A.最近必然不降雪

B.最近可能不降雪

C.最近可能降雪

D.最近不可能降雪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的模态命题,模态命题需要记住的关系式:“不必然”等于“可能不”。因此,“最近不是必然降雪”等价于“最近可能不会降雪”。

故正确答案为B。17.冰川,顾名思义,冰之河流也。不同的是,河流动如脱兔,冰川________;河流一泻千里,冰川却只能往前蠕动。当然,二者也有相似之处:河流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冰川也是一样。河流或哗哗流淌,像在低吟;或翻腾咆哮,像在高歌。冰川有时会噼啪作响,像在________;有时会震天怒吼,像在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镇定自如鼓掌欢呼愤怒焦虑

B.静若处子自言自语大声疾呼

C.幼稚调皮嬉戏玩耍激愤抗议

D.纯洁剔透出声思考激动欢呼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可由提示信息“不同的是”,快速判断填入词语的含义。第二步,验证后两空。第一空,由“不同的是”可知,应填入一个和“动如脱兔”相反的词语,“静若处子”恰当。

后半段说的是二者的相似之处,则填入的形容冰川的词,应和形容河流的词一一对应。第二空对应“低吟”,应填入“自言自语”;第三空对应“高歌”应填入“大声疾呼”。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不同的是,河流动如脱兔”可知,此处彰显的是冰川的安静,另“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固定搭配,形容军队行动之前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沉静,一旦行动就像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冰川“劈啪作响”指发出的声音很低,“像在自言自语”与之对应,符合语境。冰川“震天怒吼”指声音很大,“大声疾呼”,与之对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对应前文“河流动如脱兔”,对应固定搭配的B项“静若处子”,初步锁定正确答案为B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自言自语”对应冰川“劈啪作响”,搭配恰当;

第三空,代入验证,“大声疾呼”对应“震天怒吼”,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B。18.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⑤④

B.④③②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语句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首先熟悉各句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进行排除。常见的解题突破点有首尾句、关联词、指代词、逻辑顺序等。本题主要从逻辑顺序角度进行排除、选择。①句末有“玉璧”,⑤句首有“玉璧”,根据话题一致原则,⑤应在①后。③说的奖牌正面,②是对③的进一步阐释,②应在③后。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应先说奖牌的正面,接着说背面,然后再说其他,①⑤应紧接③②。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对比①③④三句话,①介绍“奖牌背面”,③介绍“奖牌正面”,④介绍“奖牌的挂钩”。按照常规逻辑,不应该先介绍“奖牌背面”,①不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④“奖牌的挂钩”过于微观,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可以先介绍“奖牌正面”,③适合做首句。

第二步,验证C项和D项。③句和②句是介绍奖牌正面的内容;①句和⑤句介绍的是奖牌的背面;④句说的是奖牌的挂钩。依据事物空间方位的逻辑顺序,题干应是依次介绍奖牌的正面、背面以及挂钩,D项符合,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

观察题干语句,可发现③句和②句是捆绑在一起的,介绍奖牌正面的内容;①句和⑤句捆绑,介绍奖牌的背面;④句说的是奖牌的挂钩。

依据事物的逻辑顺序,题干应是依次介绍奖牌的正面、背面以及挂钩。由此可知A项排序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19.森林生态系统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常识,主要考察生态系统。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一般分层现象不明显,且农作物是一年生植物(半年或者更短)。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群体有分层现象,而且其中以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复杂,对阳光分层利用更合理有效,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也更高。

故表述正确。20.同桂林山水、吉林雾凇、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是:

A.壶口瀑布

B.西岭雪山

C.西山滇池

D.云南石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知识。

第二步,云南石林是云南著名的景观,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距昆明72公里,面积约40多万亩,是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路南石林、同桂林山水,吉林雾凇,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流域,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A项错误。

B项:西岭雪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属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得名。B项错误。

C项:西山滇池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之称。C项错误。

21.有了宽容之心,见人之长,容人之短;见人之功,容人之过。有了宽容之心,就可以心平气和,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不为虚名耿耿于怀。有了宽容的胸怀,就不会以己之优势识人而漠视了贤才,以己之喜好遇人从而拒绝了知己,以己之度量度人而误解了朋友。有了宽容的美德,就具备了人格的魅力,只有宽容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由此不能推出:

A.如果你赢得知己,那你一定没有以己之喜好遇人

B.如果你没有成就自己,那一定是因为你没有宽容他人

C.如果你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就说明你没有宽容之心

D.如果你不具备人格的魅力,那一定是因为你缺乏宽容的美德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有了……就……”及提问方式,确定为翻译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宽容之心→见人之长,容人之短;见人之功,容人之过

②宽容之心→心平气和,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不为虚名耿耿于怀

③宽容的胸怀→不会以己之优势识人而漠视了贤才,以己之喜好遇人从而拒绝了知己,以己之度量度人而误解了朋友

④宽容的美德→具备了人格的魅力

⑤成就自己→宽容他人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根据“以己之喜好遇人从而拒绝了知己”,可知如果“赢得知己”,则“没有以己之喜好遇人”,可以推出;

B项:“没有成就自己”是对⑤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

C项:“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没有宽容之心”,可以推出;

D项:“不具备人格的魅力”是对⑤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缺乏宽容的美德”,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B选项。

22.2003—2007年,SCI平均每年约收录多少篇中国科技论文?

A.5.9万

B.6.3万

C.6.7万

D.7.1万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条形图中给出了2003—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题干要求2003—2007年平均每年收录的论文数,即求2003—2007年收录论文总数的平均数,直接根据“平均数=总量÷总数=分量之和÷年数”计算。2003—2007年,SCI平均每年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为(49788+57377+68226+71184+89147)÷5≈(50000+60000+70000+70000+90000)÷5=68000篇,C项最接近。故本题选C。23.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的指挥着资源的流向,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

)功能。

A.进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B.促进技术进步

C.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D.按照效率的原则调节社会收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

第二步,亚当斯密指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题干出现词语“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的指挥着资源的流向,这指的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

因此,选择A选项。24.1,2,4,6,16,18,(

),54

A.64

B.36

C.48

D.50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项数较多,考虑多重数列。

第二步,数列有八项,考虑奇数项、偶数项各自成规律。

奇数项:1,4,16,(64),是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求项为16×4=64;

偶数项:2,6,18,54,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因此,选择A选项。

25.文化反哺是指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文化反哺的是:

A.70年代出生的人并不是狂热的追星族,但很多人都非常喜欢80年代出生的歌星创作的一些歌曲

B.张老师说:“现在教学都是电子化,很多时候要做PPT,要上网查资料,遇到不会的时候,儿子就是我的老师。”

C.孙经理说,他们单位年轻人居多,他常试着用跟儿子交流的方式与年轻人沟通,果然效果很好

D.刘主任接受了下属们的建议,制定了新的工作制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文化反哺的定义,重点把握定义的关键即“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选择属于文化反哺的一项。文化反哺的定义要点:①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②文化吸收。

A项,70年代喜欢80年代出生的歌星创作的歌曲没有体现文化吸收,不符合要点②。

B项,张老师跟儿子学习电子化教学的相关知识,符合定义要点。

C项,孙经理用跟儿子交流的方式与单位年轻人沟通,也没体现文化吸收。

D项,刘主任只是制定新的工作制定,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七十年代的人喜欢八十年代的歌星,并没有说明七十年代的人喜欢八十年代的歌星是受身边八十年代人影响的,不属于“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不符合定义;

B项:张老师遇到不会的电子问题向儿子请教,属于“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符合定义;

C项:孙经理与年轻人只是进行沟通,且利用的是老师自己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不属于“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不符合定义;

D项:主任接受下属的建议,是为了让工作制度更加人性化,提高员工积极性,不能确定是“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文化吸收”,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包括“文化变迁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和“文化吸收”。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如果加入七十年代的人是受到身边的八九十年代的人的影响,从而喜欢八十年代出生的歌星创造的一些歌曲的话,才算是文化反哺;

B项中张老师向儿子学习上网,属于文化反哺;

C项中与儿子的交流方式并不是文化吸收的过程;

D项中刘主任与下属的关系并不能确定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26.历史上有很多大规模________创新的实例,最突出的就是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该运动的参与者认为创新减少了对低技术工人的需求,降低了他们的工资,增加了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此时,社会福利是否提高取决于如何________相对富裕者的收益和相对贫穷者的损失。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抵制

权衡

B.攻击

评价

C.抗议

判断

D.谴责

调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最突出的就是19世纪初的卢德运动,该运动参与者认为创新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可知,这是一次反对创新的运动,并且运动体现的是集体参与的一种活动,感情色彩应该是消极的。A项“抵制”指抗拒、排斥,符合语境。B项“攻击”一般针对的是具体对象,创新是抽象的,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抗议”和创新搭配不当,抗议一词不接宾语,排除C项。D项“谴责”一般用于道德或良心层面的语境,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文意可知,“相对富裕者的收益和相对贫穷者的损失”之间要取得平衡,“权衡”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评价: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判断:估计(如品质、行为或人的)程度、力量、价值或性格。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

27.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

B.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

C.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入目前的困境

D.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先引出话题,指出人类活动与自然演化相关,紧接着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不同文明时代说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即从膜拜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破坏自然,最后进行总结,强调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会使自然受伤,人类也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文段是“分—总”结构,文段最后强调的重点是一个问题,选择答案时,应优先选择对策项,即人类不要做违背自然的事情,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对应D项。

A项,对应前文并列分述部分,非重点,排除;

B项,“敬畏自然”出现在题干前半部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并列分述的其中一段,非重点并且片面,而且题干的重点在于不要违背自然,所以应该顺应自然,不破坏自然,“敬畏”侧重敬重害怕,与主旨不一致,排除;

C项,“困境”属于问题类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是背景铺垫,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演进的影响,之后分别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阐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尾句进行总结。文段结构是“分—总”结构,文段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即“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总分总结构,提出观点—具体论述—总结观点,选择观点句的同义项。文段主要讲述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三个历史阶段中,人类和大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由最初的人类崇拜、屈服自然到探索、改造自然,再到不停地向自然无尽索取资源,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创伤,也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报复。这些表明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据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人类应该改变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D项表述与此一致,当选。

A项,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文段没有提及。B项本身说法有误,强加因果。C项是文段部分内容。

故本题选D。28.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源自黄帝时期()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

《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大挠作甲子”就是这类说法的反映,学者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中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十二生肖之说,最晚应形成于汉代,在东汉十二生肖已经形成。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出现。

29.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由线条构成且均含有封闭区域,但单独考虑线条数与封闭区域数均不存在规律,此时可以将二者结合进行考虑。

题干图形均由线条构成且均含有封闭区域,可以考虑线条数和封闭区域数方面的规律。题干图形均可以看作由外框图形和内部线条构成,其外框图形的线条数依次为3、4、4、5、3,其封闭区域数依次为3、4、4、5、3,可以发现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与外框线条数相等,只有A项符合此规律。故本题选A。

30.《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和“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都是劝喻人们要尊敬父母,谨记其教诲。(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意思是: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题干中“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不是劝喻人们要尊敬父母的。

因此,本题错误。

31.下列不属于潜水病症状的是:

A.形成气泡

B.关节疼痛

C.血管堵塞

D.腰背酸痛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章第一段中讲到:“但是一旦外界压力降低的速度过快,一定时间内体液中的氮来不及通过肺离开身体,他们就会从体液中分离,形成气泡。这些极微小的气泡首先会出现在肌肉关节等部位,影响局部的组织健康,产生类似关节炎或者是肌肉发炎的一系列病痛。”可见气泡是病因,不是病症。

故正确答案为A。32.在任何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里,政府从来都没有成为私营企业的掣肘,相反,它一直是私营企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因为只有政府才能让创新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才能让创新成为企业的唯一选项。在关系到国家战略和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领域,政府经常表现得比企业更为大胆,有时甚至堪称激进。正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奠定了技术基础,才能不断出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B.经济结构转型能释放企业的创新力

C.企业是政府实现创新的载体

D.政府应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始提出政府对私营企业的重要性,接下来进行原因解释,最后通过程度词“正是”再次强调政府对于企业合作的重要性,对其同义替换,对应D项。

A项“核心竞争力”在文段中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

B项“经济结构转型”属于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政府实现创新”在文段中没有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提出观点—进一步论证的结构,观点为文段论述的重点。但本文观点需要考生进行概括,可通过主题词排除错误选项。文段首句即指出在所有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里,政府从不是企业的掣肘,相反,只有政府能让创新企业得到更好发展;接着指出在某些关键领域,政府常比企业更大胆。可见,文段主要说明的是政府对企业创新的保障作用。与此最接近的为D。A、B项都没有提及政府,C项强调的是企业,均可排除。33.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地图上距离为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6千米

B.160千米

C.1600米

D.160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由题意,可知两地的实际距离=4×4000000=16000000厘米=160000米=160千米。

因此,选择B选项。

34.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内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地区开始,出现“承包责任制”,改变过去的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接着着手城市地区的经济改革,主要是改变国有企业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取而代之的是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

故表述错误。35.在职称评审委员会会议上,张教授对其他人对他提出的关于“反对给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李华晋升为教授”的建议持反对意见,他感到十分遗憾和不理解,随即忿懑地退出了会议室。

对李华晋升教授,张教授最终所持的态度是:

A.同意

B.不同意

C.未置可否

D.置之不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对李华晋升教授,张教授最终所持的态度”的关键信息。原文“他提出的关于……的建议”指的是张教授提出的建议,提出了“反对给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李华晋升为教授”的建议,文段的意思是张教授的这个建议被其他人反对了,他“遗憾和不理解,随即忿懑地退出了会议室”,可知张教授还依然坚持自己的“建议”。根据张教授的建议内容可知,张教授反对”李华晋升为教授”。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张教授对李华晋升教授最终所持的态度。

因此,选择B选项。36.预循环是一种更环保的生活方式,指通过

购入会产生垃圾的家庭或商业物品来减少垃圾数量的行为。可循环的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

别的功效,可是处理这些可循环物质也是要消耗能源并产生垃圾的,所以更加环保的方式是尽量少用会产生垃圾的物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避免发挥

B.杜绝具备

C.放弃衍生

D.禁止实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可知,预循环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没有“外力一定要我们如何去做”的意思。A项“避免”、C项“放弃”是指主动去做,且语义程度较轻,符合文意,保留。B项“杜绝”、D项“禁止”是指外力不让做一些事情,且语义程度较重,不符合语境,排除。再根据“可是处理这些可循环物质······物品”可知,文段倡导人们“尽量少用”一些会产生垃圾的家庭或商业物品,所以不是完全“放弃”而是尽可能“避免”,排除C项。

第二空,代人验证。A项“发挥”和“功效”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减少垃圾数量的行为”可知,该空应体现“减少”的含义。B项“杜绝”指彻底制止;C项“放弃”指丢掉(权利、主张、意见等);D项“禁止”指不许可,三者均语义过重,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和D项。A项“避免”指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符合文意。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A项“发挥”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与“功效”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备选词语存在轻重差异,分析语境确定答案。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购入会产生垃圾的家庭或商业物品”无法完全“杜绝”“放弃”“禁止”,只能尽量“避免”。

第二空,“发挥功效”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37.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任意撤销权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

第二步,ABC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从法条可知,消费者拥有知情权(A项正确,因此当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从法条可知,消费者拥有自由选择权(B项正确,因此当选)。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从法条可知,消费者拥有公平交易权(C项正确,因此当选)。ABC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所以,消费者不享有任意撤销权。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8.“砰”的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波涛激岸,像山洪暴发,像飞流倾泻。

这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格:

A.比喻、排比、拟人、夸张

B.比喻、排比、夸张、层递

C.比喻、拟人、层递、夸张

D.比喻、排比、层递、拟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波涛激岸,像山洪暴发,像飞流倾泻”。题目中这段话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连续三个“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并将群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夸大,层层递进比喻为波涛激岸、山洪暴发、飞流倾泻。故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夸张、层递。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语言文字相关知识。

第二步,题中所给句子将观众的掌声比作波涛激岸、山洪暴发、飞流倾泻,本句既是比喻又有夸张,三个“像”运用排比手法,层层递进,将现场的情况展现出来。

因此,选择B选项。39.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职业素质的是:

A.严格的管理者的敏捷的思维、快速的理解判断能力、组织执行能力

B.优秀员工勤勉的工作作风、敬业的企业精神、团队的协作意识

C.科学家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人的生理遗传因素和对知识的感觉力

D.社会工作者具有的科学价值观、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务实能力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严格的管理者的敏捷的思维、快速的理解判断能力、组织执行能力,是“通过教育和劳动实践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并且“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定义;

B项:优秀员工勤勉的工作作风、敬业的企业精神、团队的协作意识,是“通过教育和劳动实践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并且“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定义;

C项:科学家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人的生理遗传因素是先天遗传素质,并非“通过教育和劳动实践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不符合定义;

D项:社会工作者具有的科学价值观、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务实能力,是“通过教育和劳动实践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并且“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4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实中的大部分商品都是符合需求法则的,但是以下哪项除外?(

A.新鲜水果

B.文物字画

C.电子产品

D.猪肉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需求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ACD项正确,新鲜水果的价格会随着价格的提高,需求量降低,价格越低,需求量越高。同时,电子产品和猪肉亦如此。

B项错误,文物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文物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本身蕴含的历史研究价值,它能证明历史,再有就是一些文物所具备的艺术价值。所以文物的价格超过它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了价值规律,不符合需求法则。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1.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

A.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

B.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

C.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

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

②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

③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造成损坏的是货物,并未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定义;

B项: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丙,不符合定义;

C项:乙将丙残忍杀害,可以确定加害人是乙,不符合定义;

D项:二人同时开枪,且“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因此无法确定是谁打中丙,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择一的因果关系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②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③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

A项,造成货物损坏,并非对他人造成损害,不符合要点②。

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刺死,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

C项,丙是被乙杀害的,能够确定加害人,不符合要点③。

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谁是加害人,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和乙共同搬卸货物造成损坏,货物不是人,题干说的是对他人造成伤害,不符合定义;

B项:乙是在毒发前被丙用刀刺死,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

C项:将丙残忍杀害的是乙,乙是确定的加害人,不符合定义;

D项:甲乙同时开枪,其中一枪打中了丙,无法确定是谁打中的,符合“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

故正确答案为D。42.由于缺铁40%到60%的婴儿面临着大脑发育迟缓的威胁,每年大约10万婴儿在产期面临死亡的威胁。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及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专家们提出了铁强化酱油的方案,只要食用“铁酱油”就能基本改善缺铁的现状。政府接纳了专家的意见,启动了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并采取措施保证“铁酱油“的价格与普通酱油相当。可惜,公益性的营养改善计划无人知晓,“铁酱油”至今大都在货架上睡觉。

这段话主旨是:

A.由于缺铁,我国出生婴儿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B.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没有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大众,并为大众接受

C.政府启动“铁酱油”项目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其做法值得商榷

D.食用铁强化酱油不能解决婴儿缺铁问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提出“由于缺铁40%到60%的婴儿面临着大脑发育迟缓的威胁,每年大约10万婴儿在产期面临死亡的威胁”的问题,接着阐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即提出了铁强化酱油的方案,通过食用“铁酱油”来改善缺铁的现状,并说明了政府接纳了专家意见,启动了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且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最后通过“可惜”表明该营养改善计划无人知晓,“铁酱油”至今在货架上睡觉的问题。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属于前文问题表述,非重点。C项:偏离文段重点,文段强调的是该项目无人知晓,说明宣传不到位,而不是说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D项:“不能解决婴儿缺铁问题”与文意相悖。

43.-2.1,-1.3,(

),7.7,(

),23.11

A.2.5,14.9

B.5.7,15.9

C.4.5,11.7

D.3.5,15.9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方法一:题干为小数数列,首先观察相邻两项之间整数与小数的变化规律。小数部分规律较为明显,为连续奇数列,故括号内应分别为:5、9,排除B、C两项;观察整数部分发现,前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加和为下一项的整数部分,即﹣2+1=﹣1,﹣1+3=(2),2+5=7,7+7=(14),14+9=23,构成规律,故括号内整数部分应分别为:2、14。

方法二:小数部分规律相同,排除B、C两项,代入A项,整数部分分别为:﹣2、﹣1、2、7、14、23,前后做差后可得:1、3、5、7、9,为二级等差数列,构成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A。44.向上级机关、部门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是()

A.报告

B.函

C.通知

D.请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B项错误,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C项错误,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D项正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故正确答案为D。45.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A.批复

B.通知

C.函

D.通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函主要有商洽性的作用。

46.划分指的是把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遗漏的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从而明确概念的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中的划分是正确的?

A.《诗经》中的作品包括“风”、“雅”和“颂”

B.颜色可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

C.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舞蹈和绘画等

D.大学专业包括文科专业、应用型专业和非应用型专业等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对象分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遗漏的小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风”、“雅”和“颂”是《诗经》中的所有作品,属于“对象分为若干既不相交、也不遗漏的小类”,符合定义;

B项:颜色除了以上7种,还有黑、白等,存在遗漏,不符合定义;

C项:舞蹈和绘画不属于文学作品,不在文学作品划分对象中,不符合定义;

D项:文科专业和应用型专业、非应用型专业是存在相交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47.八位机中,十进制数()的补码为(

)。

A.01001111

B.11001111

C.10110000

D.10110001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值一律用补码来表示和存储。原因在于,使用补码,可以将符号位和数值域统一处理;同时,加法和减法也可以统一处理。可以将减法运算转化为补码的加法运算来实现,克服了原码加减法运算繁杂的弊端,可有效简化运算器的设计。在八位机,十进制中的补码为1011001。

故正确答案为D。48.自制力不仅关乎自我控制,还包括排除不相关刺激的干扰和坚持完成相关任务(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任务)的能力。自制力是稳定不变的,还是会被消耗的,学界各派的看法不一。心理学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让他们同场解决难题。一组解题时只能吃萝卜,另一组还可以吃饼干。结果只吃萝卜的这组坚持时间更短,因为他们在抵制饼干的诱惑的同时,消耗了自制力。他们由此得出结论: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实验对象对解决难题的兴趣不完全相同

B.饼干和萝卜对实验对象的诱惑力不相同

C.饼干和萝卜补充人体能量的效果不相同

D.两组实验对象抗干扰的能力不完全相同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

论据:心理学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让他们同场解决难题。一组解题时只能吃萝卜,另一组还可以吃饼干。结果只吃萝卜的这组坚持时间更短,因为他们在抵制饼干诱惑的同时,消耗了自制力。

论据和论点话题一致,且问题为“前提”,优先考虑必要条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实验对象对于解决问题的兴趣不同,说明实验起点不一致,并不知道过度使用自制力是否会消耗自制力,无法加强,排除;

B项:饼干和萝卜对人们的诱惑力不同,如果相同的话,那么就不需要消耗自制力,是论证成立的前提,当选;

C项:饼干和萝卜对人体的能量补充的效果,与题干论点无关,为无关选项,无法加强,排除;

D项:实验对象抗干扰能力不同,说明实验起点不一致,并不知道过度使用自制力是否会消耗自制力,无法加强,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使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根据一个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论据为实验结果,即只能吃萝卜的一组坚持时间更短,因为他们在抵制饼干的诱惑的同时消耗了自制力。论点为“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补充的前提应该为实验成立的必要条件。题干通过一个对照实验:一组解题时只吃萝卜,另一组还可以吃饼干,而只吃萝卜的这组坚持时间更短,得出“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的结论。由于题干实验中涉及萝卜和饼干,如果两者对实验对象的诱惑力是相同的,则只吃萝卜这一组就不需要额外消耗自制力去抵制饼干的诱惑,因此实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萝卜和饼干对实验对象的诱惑力不相同,B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是题干结论所需的前提。

A项,实验对象对解决难题的兴趣不完全相同,则无法确定是由于自制力消耗而坚持时间不同,还是由于缺乏兴趣而坚持时间不同,实验结果未必正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C项,饼干和萝卜补充人体能量的效果不相同,与题干研究的自制力是不是有限的无关,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D项,两组实验对象的抗干扰能力不完全相同,则无法确定是由于自制力消耗而坚持时间不同,还是由于抗干扰能力有差异而坚持时间不同,实验结果未必正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题干结论,不是题干结论成立所需的前提。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

论据:心理学家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让他们同场解决难题。一组解题时只能吃萝卜,另一组还可以吃饼干。结果只吃萝卜的这组坚持时间更短,因为他们在抵制饼干的诱惑的同时,消耗了自制力。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否定论据。实验对象对解决难题的兴趣不完全相同,说明实验对象有差异,具有削弱作用。

B项:补充前提。可用“否定代入法”验证,如果饼干和萝卜对实验对象的诱惑力相同,就不需要抵制饼干诱惑,题干结论也就无法得出来,是题干结论成立的前提。

C项:无关选项。饼干和萝卜补充人体能量的效果不相同,与自制力若过度使用,会导致自制力下降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否定论据。两组实验对象抗干扰的能力不完全相同,说明实验对象有差异,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49.下列不属于恢复肌肉疲劳方法的是(

)。

A.对酸痛部位按摩和热敷

B.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C.保持充足的睡眠

D.多吃乳类制品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④段“恢复肌肉疲劳每天要保证8-9小时的睡眠······要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按摩和热敷······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制品、动物肝脏等······是消除肌肉疲劳的重要手段”可知,不属于恢复肌肉疲劳方法的是“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对应B项。

A、C、D项,均属于恢复肌肉疲劳方法,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谨防肌肉疲劳引起的腰背痛》50.现有一瓶浓度为40%的溶液,先倒出其,再加满水,此时该溶液的浓度为(

)。

A.20%

B.24%

C.10%

D.9%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基础溶液。

第二步,赋值溶液为100g,则溶质为40g。倒出溶质,还剩40×=24g溶质。故此时浓度为24÷100=24%。

因此,选择B选项。

51.下列选项中,需要负担刑事责任的是:

A.10周岁的甲盗窃珠宝店价值10万元的金银首饰

B.8周岁的乙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他的同学

C.20周岁的丙,先天性愚型,用剪刀将路人戳成重伤

D.17周岁的丁,拦路抢劫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丁已满17周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