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纺纱学讲义第6章 并条_第1页
新大纺纱学讲义第6章 并条_第2页
新大纺纱学讲义第6章 并条_第3页
新大纺纱学讲义第6章 并条_第4页
新大纺纱学讲义第6章 并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并条一节并条工序概述、生条直接纺纱带来的问题。、并条工序的任务1、并合将6~8根棉条并合喂入并条机,以改善条子长片段不匀率。生条的重量不匀率约为4.0%左右,经过并合后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可降到1%以下。三、国产并条机的发展伸,设计速度提高为200~250m/min(实际生产速度为180~220m/min)。高质高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第三代FA系列并条机,三上三下+导向皮辊的压力棒曲线牵伸,例如,气压加压等。第二节并合原理、并合的均匀作用节与另一根条子的细节相并合,并合后须条完全均匀。SS匀率间的关系C=(7-2-1)条的不匀率越小,则并合后棉条的不匀率就越小。(2)并合根数越多,并合后棉条的不匀率越低。数→末并因为并条可改善伸直平行度。、改善棉条不匀率的途径(一)棉条不匀率的种类及相互关系(1)内不匀CN:同一眼或同一卷装内单位长度重量(5米长度重量)之间的不匀。它反映棉条的(2)外不匀CW:不同卷装的棉条各取一段称重计算出的不匀。它反映不同卷装之间的重量差异。映。在实际生产中测试时,样品取自不同的台、眼,反映出来的不匀率是总不匀率关系CZCW2+CN2(二)降低棉条不匀率的途径少意外牵伸第三节罗拉牵伸的基本原理、牵伸的基本概念(一)牵伸的作用:将须条抽长拉细,即使须条内各纤维沿轴向(长度方向)产生相互间的位移,截面减细变薄。这是一个降低产品线密度的过程。机构由罗拉和胶辊组成牵伸钳口,每两对相邻的罗拉组成一个牵伸区。(二)实现牵伸的条件(2)两对罗拉必需有相对速度:输出罗拉的表面线速度V1大于输入罗拉的表面线速度V2,即V>V2;(1)张力牵伸(第一类牵伸):当两握持点的相对速度很小,或施加的外力不足以克服纤维间的状。(2)位移牵伸(第二类牵伸):当两握持点间存在较大的相对速度,且外力足以克服纤维间的摩(三)牵伸倍数法:Em拉输出速度之比,用公式表示为:Em=V1/V2Ep=W2/W1式中:W1为输出产品单位长度的质量;W2为喂入产品单位长度的质量。实际生产中,通过调节罗为:η=(Ep/Em)×100%料取得。(四)总牵伸与部分牵伸一个牵伸机构常由几对罗拉组成几个牵伸区(多区牵伸机构),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称为部伸倍数,最后一对罗拉到最前一对罗拉的牵伸倍数称为总牵伸倍数。总牵伸等于各部分牵伸的连工艺上一般根据总牵伸倍数大小来分配各牵伸区的部分牵伸倍数—牵伸分配;一般前区牵伸大,牵伸小;当纤维条经若干机台牵伸后,其总牵伸倍数等于各机台总牵伸倍数的乘积。、牵伸过程中纤维的运动V(一)纤维运动的类型(二)纤维变速点分布与须条不匀1、理想牵伸(牵伸过程中纤维的正常移距)为了研究牵伸区内纤维的运动需作以下假设:(1)所有纤维都是伸直平行、等长的;(2)每根纤究问题的方便,以最简单的牵伸区为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结果扩大到多牵伸区。avtEaE有变化。但实事上罗拉牵伸影响纱条条干,这说明纱条在牵伸过程中,纤维头端同时在前钳口变速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于是人们通过各种实验去探求牵伸区内纤维运动与纱条不匀的关系。最简单的实验E*a0。这充分说明在实际牵伸中纤维头端并不在同一截面上变速。离。Xa(4)牵伸后纤维头端距离为:a=V1(X+a0)/V2-X=Ea0-△X(E-1)a=V1(X+a0)/V2-X=Ea0-X(E-1)a=V1(X+a0)/V2-X=Ea0±X(E-1)距离小于正常的移距,在纱条中形成粗节。附加不匀。于是,人们就研究在牵伸区内的纤维变速问题。分布(1)牵伸过程中纤维头端变速的位置不同,形成一种分布。(2)长纤维变速点分布较集中且向前钳口靠近(曲线2);短纤维变速点分布较分散且距前钳口较远(曲线3)。均匀的产品应使纤维头端变速点分布尽可能向前钳口处集中而稳定。快速运动,而对于长度小于罗拉握持距的纤维(浮游纤维),它们的运动速度是快还是慢呢?由于浮游纤维的周围即有快速纤维也有慢速纤维,快速纤维对浮游纤维的摩擦力引导着纤维加速(称之为引导力),而慢速纤维则控制着浮游纤维阻止其加速(称之为控制力),当引导力大于控制力时,浮游纤速运动,反之慢速运动。引导力与控制力的大小由浮游纤维周围快速、慢速纤维的数量以及纤维分析牵伸区内纤维的数量分布以及纱条的摩擦力界分布。(三)牵伸区内纤维的数量分布口处,由于其周围多为快速纤维,且越向前快速纤维数量越多,所以,浮纤维数量分布的因素(四)摩擦力界纤维在牵伸过程中的运动决定于牵伸过程中作用于纤维上的外力。作用在整个须条中各根纤维上速点的分布不稳定。摩擦力界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与压强,且各点的压强不同,形成一种分布。摩擦力界是个三擦力界分布。摩擦力界的纵向分布:沿须条方向,由于皮辊加压后,上下罗拉中心线上须条的压力最大,纤维擦力强度。的因素(1)加压量:皮辊的压力增加,钳口内的纤维丛被压得更紧,摩擦力界长度扩展,且摩擦力界强度分布的峰值也增大(曲线m2)。(2)罗拉直径:罗拉直径增大时,摩擦力界纵向长度扩展,但摩擦力界峰值减小。这是因为同样的压力分配在较大的面积上(曲线m3)。摩擦力界分布在一个牵伸区中,两对罗拉各自形成的摩擦力界连贯起来,就组成了简单罗拉牵伸区摩擦力界分不稳定,恶化产品条干。(五)牵伸区内纤维运动的控制界合理布置而建立的。1.摩擦力界布置摩擦力界布置应该使其一方面满足作用于个别纤维上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作用于整个牵伸须条定。弱其对引导力的要求,在牵伸区纵向,应将后钳口的摩擦力界向前逐渐扩展并逐渐减弱,意味着运动。前钳口摩擦力界在纵向分布状态应高而狭,以便稳定地发挥对浮游纤维的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变速点分布向前钳口附近集中且相对稳定。2.附加摩擦力界的应用目前,常用的附加摩擦力界机构为皮圈、轻质辊、压力棒、曲线牵伸等(并条机上采用压力棒或(六)牵伸区内纤维的受力分析(1)概念引导力:牵伸区内任意一根浮游纤维都被周围的快速纤维和慢速纤维所包围。快速纤维对浮游纤的摩擦力fa称为引导力。慢速浮游纤维所受的周围快速纤维对它动摩擦力的总和——促进纤维加(2)浮游纤维的变速条件:fa>fv影响引导力和控制力的主要因素有:接触的快、慢速纤维的数量;摩擦力界的强度分布;浮游纤(3)纤维变速过程及影响因素a)纤维的浮游过程b)浮游纤维接触快、慢速纤维数量的变化c)牵伸区中的摩擦力界分布d)纤维长度与罗拉隔距对纤维变速的影响伸过程中浮游纤维运动保持稳定,必须使引导力和控制力稳定。力(1)牵伸力:牵伸过程中,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从周围的慢速纤维中抽出时,所受到的。(2)握持力:罗拉钳口对须条作用力。其大小取决于钳口对须条的压力及上下罗拉与须条间的摩握持力大于牵伸力。牵伸力反映了牵伸区中快速纤维与慢速纤维之间的联系力,由于这种联系力的作用,使得须条紧干。的因素(1)影响握持力的因素:数;(2)影响牵伸力的因素:数c=1.2~1.3。b力界(a)罗拉握持距:罗拉隔距增大,牵伸力减小。b。(c)附加摩擦力界:由于曲线牵伸机构的后摩擦力界扩展,因此,即使后钳口处压力与简单罗拉入,牵伸力为单根棉条的3.2倍。④温湿度:温湿度与牵伸力密切相关。温度增高时,纤维间摩擦系数小,牵伸力降低。一般情况三、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直、平行效果是很有必要的。(一)纤维伸直的概念在须条中纤维的形态一般分为三类:无弯钩的卷曲纤维、前弯钩纤维、后弯钩纤维。牵伸过程中直过程,就是纤维自身各部分间发生相对运动(速度差)的过程,即是通过纤维各部分间发动而实现的。相对运动的产生是纤维在运动过程中因相互间的摩擦作用而产生。以后弯钩纤弯钩纤维的伸直是通过主体与弯钩产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前弯钩纤维伸直是弯钩快速、主体慢速果;作用力即弯钩纤维所受到的引导力和控制力应相适应(作用在纤维弯钩和主体上的控制力和引导曲处的抗弯刚度。(二)纤维伸直的力学条件取牵伸区中前、后弯钩纤维各一根进行讨论。由于这两根纤维受周围接触的快慢速纤维及其摩擦分的引导力;慢容易。而弯钩部分能否伸直的关键在与弯钩部分能否快速,这与弯钩部分接触快速纤维的几率有生伸直作用的条件是:由于后弯钩纤维主体部分的头端很快进入前钳口,使主体快速容易实现,而后弯钩能否伸直的关直。牵伸过程中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出,其后端受到慢速纤维摩擦力的作用而伸直,而慢速纤维(三)纤维伸直过程的延续时间纤维能否伸直以及伸直效果如何,还与速度差延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弯钩纤维除作上述随机运动在分析具体的问题之前先分析纤维开始变速的最大可能位置。在牵伸区内快、慢速纤维数量分布况如图所示,在两曲线的交点R’处,两类纤维的数量相等。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作用于该处两体”的中点越过了变速点或然率最大位置R’时纤维(弯钩或主体)开始变速。对于弯钩纤维来说,直的最大可能位置是主体部分的中点越过了快慢速纤维数量相等的R’点,事实上由于主体的长,它的中点还未到达R’点时,其头端可能已经进入前钳口线FF’,由于前钳口的握持力尚未到达R’点。但当前弯钩纤维伸直发生后,由于弯曲点很快进入前钳口,迫使整根纤维作快速运牵伸倍数越大,对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越好,而对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越差。前弯钩纤维只伸时才有较充分的伸直。(三)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的问题。经过对前后弯钩纤维伸直效果的分析,可找出弯钩纤维的原始伸直度与经过一次牵伸后弯钩纤维的伸直度可以用伸直系数η来表示。η值应该什么样的范围内呢?(0.5<η<1)η’>η。(1)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伸直效果较差。消而不太显著。(2)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时,前弯钩没有伸直效果。因为延续时间=0(3)弯钩伸直作用分析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头道并条的后牵伸区采用较小的牵伸倍数(1.06~2.00),有利于前弯钩伸直;在二道并条奇数法则:在梳棉机上,因锡林和道夫的针齿配置方向及分梳凝聚作用,使输送到棉条筒的生条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第四节并条机的牵伸型式及工艺配置、并条机的牵伸型式并条机牵伸装置的发展经历了四罗拉渐增牵伸、双区直线牵伸和曲线牵伸等过程。其牵伸形式、摩擦力界布置越来越有利于控制牵伸区内浮游纤维的运动。改善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提高棉(一)直线牵伸1、连续牵伸(渐增牵伸):E<E2<E1,所以又叫渐增牵伸。辊承受着前中两个牵伸区较大的牵伸力,容易打滑而造成周期性不匀。各牵伸区均属简单罗拉双区牵伸是为克服渐增牵伸第二皮辊严重打滑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在分配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双区牵伸中,前区和后区组成了两个独立的简单罗拉牵伸区,减轻了中间皮辊的负担,降低了皮滑率。熟条条干均匀度有较大的改善,一般由连续牵伸改为双区牵伸后,萨氏条干不匀率可以降四罗拉双区牵伸虽能较好地解决渐增牵伸所存在的皮辊打滑现象,但仍属简单罗拉牵伸,依旧没纤维牵伸后移距偏差较大的问题。为此,又发展了曲线牵伸。(二)曲线牵伸(1)单钳口:一上(皮辊)一下(罗拉)(2)双钳口:二上一下(倒品字形)、一上二下(品字形)伸的形式(1)三上四下曲线牵伸三上四下曲线牵伸是四罗拉双区牵伸型式的发展。它一方面具有双区牵伸改善皮辊打滑的优点;了简单罗拉牵伸区中部摩擦力界较弱的缺点拉须条反包弧,不利于纤维变速点的前移和集中,因而牵伸能力大。(2)多皮辊曲线牵伸的个数。后(3)三上三下(或四上四下)压力棒型在三上三下或四上四下牵伸装置的前牵伸区内,加装一根弧形铝棒(压力棒),其弧形边缘使须条生附加摩擦力界,有利于控制纤维及伸直纤维。。有压力棒,配置(一)并条机的工艺道数(二)并条机的速度(3)并条机产量供应;(4)纺纱的质量要求。随着并条机喂入形式、牵伸型式、传动方式及零件的改进和机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并条机的出皮辊等现象,所以纺化纤时出条速度比纺棉时低10%~20%。对于同类并条机来说,为了保证前、后道(三)熟条定量-309-19(四)牵伸倍数的牵伸分配:方法是先确定后区牵伸倍数,根据总牵伸倍数计算前区牵伸倍数。(2)头、二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有以下两种方法:条干均匀度。但这种牵伸装置由于喂入头道并条机时前弯钩纤维居多,较大的牵伸倍数不利工艺较为合理。(五)罗拉握持距2、握持距的确定:(1)纤维长度与性能;(2)牵伸区内的摩擦力界大小;(3)须条的定量等。(六)加压罗拉加压是保证须条顺利牵伸的必要条件,根据近来工艺“紧隔距、重加压“,重加压是实现对高时,加压宜重。棉与化纤混纺时,加压较纯棉纺高20%,加工要求速度变化平稳,以提高机械运转状态和产品质量。特点AP以直径大的压辊轴为主轴,分别通过两级齿轮传给前罗拉和二罗拉,有利于主牵伸区两对牵伸罗运行。牵伸传动齿轮分布于车头、尾两箱内,全部为斜齿轮,安装在封闭的油浴齿轮箱内,运转平稳,其它传动部分齿轮、伞形齿轮和蜗轮减速器也均安装于封闭的齿轮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