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2021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2021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2021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2021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内蒙古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战国策·魏策》)【乙】(聂政)遂西至濮阳①,见严仲子②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③,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日:“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④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⑤,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剌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⑥,自屠出肠,遂以死。(节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濮阳:春秋时期属于卫国。②严仲子:春秋韩国大夫,与韩相侠累(名傀)结仇,逃往濮阳。后与聂政结识,在聂政母亲生日时给予重金,聂政虽不受,但许身为友。③不幸:指聂政母亲去世。④季父:最小的叔父。⑤得失:这垦指差错。⑥抉眼:指聂政挖出自己的眼睛。26.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划分停顿(划两处)。2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免冠徒跣(2)彗星袭月(3)徒以亲在(4)遂谢车骑人徒2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持兵戟而卫者甚众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因自皮面抉眼C.以君为长者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D.今吾以十倍之地遂以死2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2)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30.研读【甲乙】两文,结合文章内容,比较唐睢和聂政人物形象的异同。【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①句意为:摘掉帽子光着脚。徒:光着。②句意为: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袭,扫过。③句意为:是因为我母亲尚在世。徒,只是。④句意为: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谢,谢绝。(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于是/于是;C.当作/是;D.介词,用,拿/连词,不译;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①句中重点词:加,给予。惠,恩惠。以,用。易,交换。甚,很。善,好。句意为: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②句中重点词:语泄,机密泄漏。则,那么。举国,全国。岂,难道。殆,危险。哉,语气词,吗。句意为: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同。结合甲文“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等句子可知,面对强国秦王的怒火,唐雎冷静从容应对,据理力争,看出他不畏强暴、勇敢。面对秦王的威胁和压迫,唐雎举出聂政等刺客的事例,用同归于尽来威胁秦王,看出他的聪明。结合乙文“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等句子可知,聂政和严仲子分析了形势,认为人多容易泄密,所以决定一人前去刺杀,看出聂政的聪明和勇敢。故唐雎和聂政的共同点是机智聪明,不畏强暴,勇敢。不同。结合甲文“‘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等句子可知,唐雎为了自己的祖国,与秦王周旋,看出了他对祖国的忠诚。唐雎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无畏的勇气迫使秦王改变命令,看出唐雎善于言辞的形象。结合乙文“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可知,这里看出了聂政的孝顺。结合乙文“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可知,聂政为了严仲子的仇,独身前往为其报仇,聂政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为了让韩国不知道是严仲子派人来报仇,宁愿自己划伤自己的脸,弄瞎自己的眼睛,看出他的侠义精神,看出他的勇敢无畏。唐雎此行目的是为了国家,表现了其对祖国的忠诚,表现了他的长于言辞的形象。而聂政此行是为了个人,表现了其孝顺和侠义精神。这是他们不同之处。答案:【答案】26.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27.(1)光着(2)扫过(3)只(4)谢绝28.B29.(1)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2)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30.相同: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同:唐雎忠诚,擅长言辞,具有高超的说话技巧。聂政孝顺,具有侠义精神,不畏死。【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参考译文】【甲】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国,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这是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亡了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你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倒下的尸体有百万具,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现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起身想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然而安陵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乙】于是西行来到濮阳,见严仲子,说道:“前些时候我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我母亲尚在世;现在不幸母亲已经享尽天年去世了。仲子想要报仇的对象是谁?”严仲子便详细地告诉他说:“我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侠累又是韩国国君的小叔父,他们宗族的人很多,居处警卫十分严密,我想派人刺杀他,但始终没有人能办成。现在幸蒙足下不弃,请允许我加派一些可以做您帮手的车骑壮士一同去。”聂政说:“韩国和卫国,中间相距不很远,如今要去刺杀人家的国相,这位国相又是国君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派人去,人员一多,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发生了失误,机密就会泄露,机密一泄露,则韩国全国便会和仲子结仇,这岂不危险吗!”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正好韩国在东孟举行盛会,韩侯和相国都在那里,他们身边守卫众多。聂政直冲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边逃边抱住韩哀侯。聂政再刺韩傀,同时也刺中韩哀侯,左右的人一片混乱。聂政大吼一声冲上去,杀死了几十人,随后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就此死去。(2021内蒙古赤峰)【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①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而能谨②身节用,远③罪丰④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司马光《训俭示康》节选)【注释】①于:被。②谨:约束。③远:使……远离。④丰:使……丰足。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2)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3)故曰:俭,德之共也。____________(4)居乡必盗____________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居官必贿/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可以直道而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侈,恶之大也/夫君子之行D.将复何及/徐公何能及君也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8.请概括【甲】【乙】两文教育思想的不同点。【参考答案】5.①达到②振奋③所以/因此④居住/处在/住在6.A7.有德行(品德)的人都是由勤俭(而)培养来的(获得的),勤俭就可以减少欲望(欲求)。8.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乙文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1)非宁静无以致远。句意是: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2)淫慢则不能励精。句意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励,振奋(3)故曰:俭,德之共也。句意是:所以说,节俭是有德之人共同的品质。故,所以。(4)居乡必盗。句意: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居,住在。【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都是“介词,因为”的意思;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助词,定语后置/助词,的;D.来得及/比得上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德,德行;者,……的人;皆,都;由,从;俭,勤俭;则,就;寡,形容词作动词,减少;欲,欲望。【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甲文。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看,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首先要“宁静淡泊”;从“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谈学习和立志对成才的重要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所以甲文侧重宁静淡泊、立志成学、珍惜时间等方面。乙文。从“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小人多欲则败家丧身”来看,人们生活奢侈了,私心杂念也就多了。从“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来看,如果人们生活奢侈,做官时就必然受贿,在乡间为民时,就必然盗窃他人的财物。从“故曰:侈,恶之大也”来看,作者得出结论,奢侈必然导致严重后果。所以乙文侧重对“侈”带来的坏处进行论述。【参考译文】【甲】有道德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有德行的人都是从俭朴中培养出来的。俭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减少欲望就能约束自身,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所以说:节俭是有德之人共同的品质。奢侈就会有过多的欲求,君子欲求过多就会贪图富贵,乱道招祸;小人欲求过多就会贪求浪费,使家庭破败,便自身丧命,这样他们做官必然接受贿赂,住在乡野必然成为盗贼,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①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注解:①饯:饯行,就是用酒食送行。②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③抚节:节,是一种乐器。抚节,就是弹奏乐器,可译作“弹琴”。④悲歌:高歌。悲,表示声音高亢,不是悲伤的意思。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2)担中肉尽,止有剩骨(3)自谓尽之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 潭西南而望B.饯于郊衢 达于汉阴C.惩山北之塞 未穷青之技D.以残年余力 属予作文以记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其如土石何?(2)薛谭乃谢求反。8.《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联系现实,简要写出你的体会。(2分)9.请你对薛谭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2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止:阻止;②句意为: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止:同“只”,仅有;③句意为:就以为学尽了。尽:学尽,学完。(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而:表示修饰;/表示修饰;B.于:在/到;C.之:助词,无意义/结构助词,的;D.以:凭借/来。故选:A。(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如……何,把……怎么样。句意: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②中重点词语有:乃,于是。谢,道歉。句意: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返回(继续学习)。(4)本题考查文章的主旨。细读文本,正确翻译后可知,愚公因为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天帝,移出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立定志向,并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5)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可以看出薛谭开始学习技艺时浅尝辄止,骄傲自满;从“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中可知,他的可取之处表现在: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上。答案:(1)①阻止;②同“只”,仅有;③学尽,学完。(2)A(3)①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②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请求返回(继续学习)。(4)示例:坚持不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神舟”“天宫”“天舟”等历次飞行任务,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近30年的时间里,走出一条科技自强之路,坚持不懈的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5)薛谭开始学习技艺时浅尝辄止,骄傲自满,应当批评;后来,他知错能改,继续学习,值得表扬。【点评】之: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④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参考译文】【甲】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乙】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便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再说回去的事了。(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乙】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新序》)(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女有归(2)盗窃乱贼而不作(3)潦之经吾宫也利(4)已食三世矣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10.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分)11.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3分)【参考答案】8.归宿

发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供养,谋生。9.(1)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2)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10.子罕依靠仁慈贤明的治理赢得民心。(意思对即可)11.甲文孟子构想了一个“大道之行”的社会,乙文通过写宋国相子罕体恤百姓的两件事,说明施行仁心、仁政,能使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参考译文】【乙】士尹池为楚国出使到宋国去,司城子罕宴请他,然后停止喝酒。子罕南边邻居的墙向前突出却不拆了它取直,西边邻居家的积水流过子罕的院子却不加制止。士尹池询问这是为什么,司城子罕说:“南边邻居家是工匠,是做鞋的。我要让他搬家,他的父亲说:我家靠做鞋谋生已经三代了,现在如果搬家,那么宋国那些要买鞋的,就不知道我的住处了,我将不能谋生。希望相国您怜悯我。”因为这个缘故,我没有让他搬家。两边邻居家院子地势高,我家院子地势低,积水流过我家院子很便利,所以没有加以制止。“士尹池回到楚国,楚王正要发兵攻打宋国,士尹池劝阻楚王说;“不可攻打宋国。它的君主贤明,它的国相仁慈。贤明的人能得民心,仁慈的人别人能为他出力。楚国去攻打它,大概不会有功,而且还要为天下所耻笑吧!所以楚国放弃了宋国而击攻打郑国。孔子听说之后说:“在朝廷做官能够修政理,在战场上能够制敌取胜,说的就是司城子罕这样的人。”

(2021内蒙古通辽)【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乙】伏①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节选自《诸葛亮上后主表》)【注】①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词。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________(2)躬耕于南阳躬:________(3)悉仰于官悉:________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汉室之隆何陋之有B.可计日而待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受任于败军之际能谤讥于市朝D.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其境过清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1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16.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请在乙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在横线上。17.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参考答案】12.①感到痛心、遗憾②亲自③都13.C14.(1)我因此感奋激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2)如果我死的时候,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这会辜负陛下的。15.D16.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1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或一心为国家着想,为主分忧,对自己没有任何私心。)【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1)痛恨:古今异义词,痛心遗憾。(2)躬:一词多义,亲自。(3)悉:本义,副词,都。【13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C.介词,在\介词,在;D.介词,拿\连词,因为;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由是,因此。感激,感奋激发。遂,于是。许,答应。来,驱驰,奔走效劳。(2)之,的。使,让。余,多余的。盈,多余的。以,以致。负,辜负。【15题详解】D.句意:我在外边。故断句:臣/身在外。故选D。【16题详解】考查比较阅读。甲文中“亲贤臣,远小人”的意思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乙文中“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的意思是提拔选用那隐居不仕的贤人,来扩大增加贤良的人材,罢免赶走那些邪恶的小人,使得风俗敦厚。两句话意思相近。【17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甲文:第一段中诸葛亮为希望后主能任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可知他尽职尽责,一心为国着想。根据第二段中“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知他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乙文:根据“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可知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根据“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可知他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心为国。根据“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可知他清正廉洁。综合表述即可。【参考译文】【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乙】俯伏思念您我禀赋不高,又遇上蜀国比较艰难的时候,出兵伐魏五次,都未能成功。哪里想到我却病入膏肓,生命将要在早晚间完结。俯念陛下能够静心克制自己的享乐欲望,约束自己爱护百姓,这就是尽了孝道继承先帝的遗志,施仁爱之心于天下百姓,提拔选用那隐居不仕的贤人,来扩大增加贤良的人材,罢免赶走那些邪恶的小人,使得风俗敦厚。我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靠这些子孙们的衣食,自给是有富裕的。至于我在外边,不再有另外的调度,平时的吃穿用度,全部靠官府供给,不再去搞别的生计,来增加微小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时候,不能让家里有多余的钱,不能让外边有剩余的财物,这会辜负陛下的。(2021内蒙古兴安盟)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节选自《朱子家训》)8.(2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自奉必须俭约(2)器具质而洁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