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9篇热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9篇热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9篇热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9篇热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9篇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数学教案9篇[热]

学校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测与实践活动,使同学知道“0”的几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熟识0-5的数序。

2、数学思索:培育同学想象力合作力、探究技能及仔细书写的习惯。

3、情感与立场: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爱好,让同学,让同学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知道0的几种含义,学会书写0。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几种含义。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个新教室里,你发觉了那些数学知识〕

小伙伴们都有一双会观测的眼睛。今日,郭老师就带小伙伴们去见数字王国里的一位非常宝宝。猜猜看,他会是谁呢?〔书写0〕,认识他的小伙伴请举手。和他打声招呼吧,看来,我们小伙伴都是他的老伙伴了,那你觉得他像谁呀?

〔设计意图:关注同学的知识起点,径直导入,引出0唤起同学对0的记忆,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的学习。〕

二、引导——探究

〔一〕0的写法

观测的真认真。那你知道0要怎么写吗?好,请上来写〔强调: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写成椭圆型。〕

闭上小眼睛,想象一下0的样子,然后拿出手指在桌子上写一个“0”。到底谁写的最美丽呢,咱们把他写在低算本子上,比一比谁是咱们一〔1〕班的书法家,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闭眼想0到写0,给了同学肯定的思索空间和想象空间,使同学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0的样子,会正确书写0〕

〔二〕0的含义:

1、表示没有

师:已经和0成老伙伴了。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同学发言。〕

师: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小伙伴们听一听。猜一猜,郭老师盒子里有几枚硬币?

师:当一枚都没有的时候,我们就用0表示,0也是一个数字。

师: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师生互说-同桌说〕

①黑板上有3个0,都檫了还有〔〕个0。

②请两个小伙伴上台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回去了现在讲台上还有几位小伙伴?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说说做做动动猜猜,使同学从表象到抽象,深刻感知了0的一个含义——没有〕

2、表示起点

师:当什么也没有时,用0表示。那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里?在谁的前面?这时0表示什么?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这长度越长,直尺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量东西的,这时0就表示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100米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起点。〔让两个小伙伴表演〕

①你能填尺子上的数吗?

师:0在数字队伍里排哪里?为什么排在最前面?

排队歌:6个数字来排队

从小到大排一排:0、1、2、3、4、5

从大到小排一排:5、4、3、2、1、0

3、表示分界线

师:0神通广阔,无处不在,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他。

出示温度计,也有0,越往上越〔〕,越往下越〔〕。

说说对0度气温的感受

师:0不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和温度的分界线。

0还有很多作用,等着我们小伙伴们去讨论和发觉呢!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活动,通过同学的找、说、猜、做,利用身边的物让同学充分感知0的含义。〕

三、游戏——加深

现在,你们和0是不是已经成为好伙伴了?那么老师要考考小伙伴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是他的好伙伴。情愿接受挑战吗?

1、猜一猜:

①我是一个数,排队排第一,你说我是谁?

②我排3的后面又排5的前面,请你猜猜我是谁?

③今日,郭老师带了3个气球,可一不当心3个气球都飞走了,越飞越远、越飞越高,这时郭老师只剩下了我。你猜我是谁?

2、你的桌上几本书,好,郭老师要求小伙伴们桌上有0本书,做一做。

4、做手势猜数字〔师生做——同桌做〕

〔设计意图:在活动游戏中巩固更能激起同学的学习爱好,充分关注了同学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激励:

今日,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伙伴,当遇到什么状况时,他就会涌现啊?

把你今日发觉的0的小奥秘去告知爸爸、妈妈,也让他们猜一猜、做一做,好吗?

〔设计意图:布置的亲子游戏,使同学能积极主动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向家长说,还能培育同学的沟通技能,〕

反思:从教学过程看,这节课的亮点: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基本上让每一位同学在不同程度上品尝了数学的生活味。

2、运用多种活动,动中学,学中动,同学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

3、运用多种感官使同学从对0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不足:但是抱负和现实总是存在距离。

1、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对数学的语言还不够精炼,以至于在三次不同的问题中,同学却重复着相同的问题:

①那你能不能说说我们身边什么时候要用到0吗?

②说一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③我们和数字宝宝0成了好伙伴,当遇到什么状况时,他就会涌现啊?我想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是表述出来的却是相同的意思。给人感觉在重复着上相同的内容。

2、在教学活动着我没能很好的与同学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对同学的一些精彩回答没有予以积极的评价。

3、课堂环节的处置上还不够和谐。

4、没有考虑到一班级小伙伴的接受技能上课过程语速太快。

学校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班级下册71-72页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能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

2、基本技能:能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算理。

3、基本思想:在同学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渗透迁移类推思想和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4、基本活动阅历: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积累思索的`阅历和探究的阅历。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渗透应用意识。

5、四能目标:引导同学读懂情境,从问题入手,经受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并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技能。

6、情感与立场: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培育仔细、刻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具预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松,活跃气氛。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放松放松,老师给大家预备了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播放游乐场过山车游玩视频〕

师:视频里这是玩的什么游乐项目啊?大家看完这段小视频有什么感受啊?

生:过山车。我觉得很刺激,可怕,激昂、、、、、、〔找2-3人〕

师:老师也觉得特别具有挑战性,而且老师也比较喜爱玩这个项目。大家都去过游乐园吗?你们去游乐园都喜爱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海盗船,激流勇进、、、、、、〔找3-4人〕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游乐项目吗?

师:好玩吗?听着就觉得很刺激!

师:哇,通过你的介绍我觉得真的很好玩。

二、创设情境,激发爱好,揭示任务。

师:通过课前对大家的了解,老师发觉大家都特别喜爱去游乐园玩,假如周末我们可以去游乐园玩一天的话,你想玩什么游乐项目啊?

生:碰碰车,旋转木马,旋转秋千,水上滚筒,跳床、、、、、、〔找2-3人〕

学校数学教案篇3

设计说明

1.遵循同学认知进展规律,援助同学建立除法概念。

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一般被称为等分和包含分,为了让同学借助两种不同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除法概念,本节课先通过让同学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获得平均分的直观阅历;再通过说一说、填一填的活动,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最末学习用除法算式表示,让同学经受“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符合同学认知进展规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

2.通过多种表征的转换,渗透模型化思想。

本节课在同学认识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同学结合例题探讨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同学明确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再让同学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是如何用除法算式来表示的。通过从实践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同学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转换,在渗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时,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设置问题,引导参加

1.复习旧知。

(1)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2)举例说明平均分的两种状况。

2.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4情境图,引导同学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然后汇报结果。

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

第二种分法:先两个两个地分,再一个一个地分,每盘分了3个。

第三种分法:三个三个地分,每盘也分了3个。

(2)小结: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即每盘放3个竹笋。

(3)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在同学已有知识和阅历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同学自主参加,通过观测、操作、沟通、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认识除法算式。

(1)引导同学探究: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援助熊猫解决了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同学小组争论,探究表示方法。

(2)揭示课题:这样的`算式大家都没有学习过,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运算——除法。(板书课题:除法)像这样平均分的状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板书算式:12÷4=3)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介绍除号的写法:今日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除号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同学们试着写一下。(同学练习书写除号)

(2)师指着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同学练习读除法算式)

(3)小结:只要是平均分的状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在敏捷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问“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学习除号的写法和除法算式的读法,同时让同学明确平均分的状况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学习例5做好预备。

3.探究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1)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5情境图,引导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测,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能帮熊猫分竹笋吗?

同学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2)引导同学用除法算式表示刚刚分竹笋的过程。(生列出算式并读一读:20÷4=5)

学校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控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约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同学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究,沟通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特别好,假如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老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觉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觉了什么?

2、独立思索,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争论沟通,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涌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同学发觉,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详细的情境中可以说明为,18元里有6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同学发觉,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肯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10÷25=4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12÷25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假如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校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五班级下册P60~62

教学目标:

1.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

2.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分数是什么,分数有什么作用,体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思维方式。

3.在学习中能运用观测、分析、比较、辨析等方法,会合乎规律,较精确地阐述自己的和观点。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单位“1”等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了解起点: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在自学中,你又了解到哪些概念,又有什么困惑?

2、明确学习目标。

3.揭题:今日让我们继续来讨论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与意义〕

二、开展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主题图1,介绍:古时候,人们在结绳计数时,遇到了困难,请看:你觉得剩下的长度用什么数表示比较合适呢?

为什么?

2、出示主题图2,说一说:每人分到〔〕个月饼,

〔〕包饼干。

3、: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4、介绍分数的演化过程:据记载分数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涌现了分数记号;在0多年前,我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好,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在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现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贯沿用至今。

〔二〕感受分数的意义,建立单位“1”的概念

1、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1/4(了解了分数的产生过程,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吗?)

*同学涂一涂并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反馈:说说你的想法

*质疑:观测:刚才在用1/4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组沟通:说说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出一个物体、多个物体〕

同学汇报、老师追问: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

份,可相对应的是1、2、3呢?〔总数的不同〕

2、感知概念:单位“1”、分数的意义

移动()说明:一个圆,一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还有哪些是一个物体?

移动()它们为一个整体。

(板书:一个整体)

(留意引导辨析:一个计量单位例:1米长的线段的1米,就是计量单位,哪些是一个整体?)

3、揭示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多个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单位“1”。

4、强化延伸。

这几幅图中,单位“1”可以指什么?

(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单位“1”指什么?

单位“1”指什么?

5、分数概念:

(1)除了我们刚才表示过的以外,

你知道用还可以表示什么?

(2):能用1/4表示的有许多许多,只要是把单位“1”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都可以用1/4来表示。

你们都已经能正确地表示1/4了,那么别的分数你们能表示吗?

(3)其它分数课件演示

①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大小?

你是怎样想的?

这一部分呢?

这一部分呢?为什么都用表示?

(4)归纳意义:

通过上面的学习,像这些把单位“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

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概念)

6、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并说一说。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观测:有什么发觉?知道叫什么?追问:为什么是分数单位?

:整数我们学过计数单位,6里面有几个一,60里面有几个十。个、十、百……是计数单位,分数也应有分数单位。

7、分数单位:看看书上是怎样定义分数单位的。〔读一读〕

三、练习

1、5/6分数单位是(),5/7……5/100,51/100,

2、在四幅中选一幅表示出5/6。

(1)同学活动。

(2)反馈。(逐一反馈,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第4幅,还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分数大小(一样),

什么不一样?(意义、分数单位)

②第一幅,去掉“”,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想用表示,怎样表示让人一眼就可看出?

(每个○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可以用许多个分数表示,它们只是大小相等,意义、分数单位不一样。

四、拓展:

出示两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1/5,这学期他得了()朵笑脸,是××同学这学期所得笑脸总数的

1/8,这学期她得了()朵笑脸。

设疑:同样是2朵笑脸,为什么一会儿是1/5,一会儿是1/8,你是怎么想的?

五、

收获?这节课你的表现用一个分数表示?假如表现特别棒可得10分,那你能说说你依据自己的你能的几分?

学校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控圆柱各部分名称,建立圆柱体空间概念;

2.掌控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详细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几何图形。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师:面积如何求?

生:长方形面积=长宽。〔师板书〕

师又拿出正方形,问相同的问题,然后把这个正方形贴在长方形旁边。再拿出圆形。

师: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是什么?给什么条件能求出圆的面积和周长?

然后把圆形贴在长方形上面。再出一些练习题进行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强调计量单位。

师又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当拿出圆柱体时,同学们都能回答是圆柱体。接着让他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圆柱形物体。再让他们拿出自己事先预备的圆柱体〔假如提出似是而非的问题时,先不要进行争论。〕这时老师也拿出一些实物:手电筒里的反光罩、罐头盒、小鼓、印章、烟囱的半个拐脖,问这些实物叫不叫圆柱体?为什么不叫圆柱体?

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形体圆柱体。〔板书课题圆柱〕

〔二〕学习新课

1.圆柱体的认识。

师:现在找一个同学到前面摸一摸圆柱体有哪几个面。〔指名上前摸。〕

生:上、下两个面和四周一个面。

师: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外形?它们的面积大小怎样?

生:上、下两个面是圆形,面积相等。

师:我们把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板书:底面〕

师:四周的这个面是个曲面。我们把四周的这个面叫做侧面。〔板书:侧面〕

师:我们把一个圆在平面上滚动一周,痕迹是一条线段。假如把这个圆柱在平面上滚动一周,它的侧面留下的痕迹将是一个什么外形?同学们可以自己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滚一下,能体会出是一个什么外形?

生:是一个长方形。

师演示:将圆柱体侧面开展得到一个长方形。〔与黑板贴的长方形一样大。〕

师接着拿出两个高矮不一样的圆柱体。

师问:为什么有高有矮呢?由什么决断的?

生:由高决断的。

师:什么是圆柱的高呢?〔板书:高。写在长方形宽处。〕看看书上是怎么讲的。〔看书第50页,找同学回答。〕老师在圆柱侧面上画一条垂直于底面的线段,这条线段就是这个圆柱的高。

师出示投影,让同学指出高。

师: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生:很多条。

师:高都相等吗?

生:都相等。

师:现在我们来回答刚才举的一些物体不是圆柱体的缘由。〔先让同学们说自己手中的,最好让本人说,然后再说老师手中的实物。〕

师:我们讲的圆柱体都是直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

〔1〕推导公式。

师:圆柱侧面图是一个长方形。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对比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争论。

争论题目是:

a: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有哪些关系?

b:你能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吗?

然后同学汇报争论结果。

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从而得出;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公式表示为:S侧=Ch。

老师板书公式。

〔2〕利用公式计算。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老师在黑板上板演。

下面同学们进行练习。投影练习题:

①一圆柱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5厘米,求侧面积。

②一圆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直径的2倍,求它的侧面积。

③一圆柱底面周长是12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师:你能知道第③题圆柱侧面开展图是什么图形吗?

学校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96-98页〔9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同学在已有的阅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同学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同学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控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育同学初步观测、比较、抽象、概括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发散同学的思维,培育创新意识。

3、培育同学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教具: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同学学具:

每人预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老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同学自己看图相互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预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竞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相互说一说。

〔同学相互说时,老师巡察,留意发觉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爱哪一种?

3、同学回答后老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当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同学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当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知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同学汇报后,老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同学每提一个问题,老师就让同学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同学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径直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同学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老师提问:通过今日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同学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同学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老师指出:今日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

同学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同学,老师予以个别指导和援助,也可以让同学借助学具学习。

学校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控表格的插入方法,并学会编辑、修饰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2.过程与方法老师讲与同学自主学习相结合

3.情感立场价值观培育同学的良好习惯,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

让同学掌控表格的插入方法,并学会编辑、修饰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选中表格中的各个对象,设置表格的格式。

教学预备:

同学冬季作息进度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假期快到了,丁丁又要为自己制作一个作息进度表,以便使假期过得更充盈。有没有什么方便快捷的制作方法呢?

大家来看看小博士有什么高招。

丁丁的进度表:寒假作息进度表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呢?

二、跟我学

1、启动WORD,在新文档中选择输入法,输入标题,并为其设置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

2、想一想要用到几行几列?

师提示:横为行,竖为列。

同学数表格后答:10行2列。

3、师:留意插入表格的方法:单击“表格”“插入”“表格”,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输入表格列数和行数,单击在“确定”按钮。

4、师:我们来调整一下表格的列宽,让它更合理一点。

将鼠标指针移到竖向表格线上〔留意指针的改变〕,拖动鼠标,此时表格线会移动位置,从而转变表格的列宽。

5、师:用同样的方法可不可心将行高调整一下呢?我们来试一下。

师演示:将鼠标指针移到横向表格线上,拖动鼠标,调整表格的`行高。

6、师:表格确定好后,让我们来输入表格内容。

单击表格第一行第一列的单元格,在光标处输入时间,用同样的方法把表格中的其他内容输入。并设置字体、字号格式。

师提示:留意分号、顿号等符号的输入方法。

〔师仅输入第一、二行即可。多给同学练习时间。〕

7、师:别望了给我们的表格加上一点色调。

拖动鼠标选定第一行上两个单元格,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边框和底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底纹”选项,在填充栏中选择“橙色”,然后点击“确定”按钮,给表格涂上美丽的色调。

8、师: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给表格中其它单元格涂色。

9、最末我们别忘了保存。

保存当前文档

小结。

师:同学们,老师说明白了吗?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师:同学们,还有许多技巧等待你去发觉。让我们一起来实践一下吧。

三、练习

请你利用上面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本学期的课程表。

〔同学基本做完后,选择一两个做的好的,予以集体演示,供大家评价。〕

在做这个表格的时候,同学们肯定又有了许多困惑,大家下课后可以先讨论争论一下。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吧。

四、总结

同学们,你觉得你这节课学会了表格的哪些操作方法?

〔指名答〕

五、评一评

本活动的知识你掌控得如何?自己给自己打分画星星。

学校数学教案篇9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例1及“做一做”

【设计思想】

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发挥同学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予以同学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一些重大的节日引入时间概念,运用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同学分析】

“年月日”的知识与同学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系,同学已具备肯定的时间生活阅历。所以要充分调动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同学在观测、争论中掌控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控大月、小月的知识。

〔2〕使同学掌控大月和小月各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受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约的归纳、推理。

〔2〕援助同学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和思维技能,渗透科学思想方法。

3、情感与立场:通过描述与时间有关的事项,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进展同学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