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及其学科范畴_第1页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及其学科范畴_第2页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及其学科范畴_第3页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及其学科范畴_第4页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及其学科范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及其学科范畴一、社会学是什么社会——(1)旧时于春秋社日迎赛土神的集会。(2)村塾逢春秋祀社之日或其他节日举行的集会。(3)由志趣相投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4)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五种基本形态。学——学问;科学第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社会”一词,在我国的古籍中,“社”是指土地之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场所;有时也指“社”是志同道合集会之所,如“文社”、“诗社”,或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会”是指“集会”,有聚集之意。“社”与“会”联用始于唐朝,指在节日里某个地方举行游艺集会、祭神的庆祝活动。此后在历代的著述中,“社会”一词也曾多次出现,但其涵义却不尽相同。第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一词是在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的。在西方,英语“society”源出于拉丁语“socius”一词,意为伙伴。“soci”意为“结交”。大约在明治年间,日本学者最先将英文“society”一词译成汉字“社会”,近代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著作时,袭用此词,中文的“社会”一词才有现代通用的涵义。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制度、行为、精神等)以及传统习俗。第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在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解释各种各样,有的认为,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体;有的认为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在内的遗产;还有的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等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两大派别。这两大派别集中的实质问题是:社会是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社会这个概念是否是对一种真实存在的东西的反映,或仅仅是为了方便对某些采取共同行动的独立的个人的一种总称。第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仅仅是为了方便对某些采取共同行动的独立的个人的一种总称。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确认个人行动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唯名论的主要代表有法国的卢梭、英国的霍布斯、美国的吉丁斯和德国的韦伯等人。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其主要代表是英国的斯宾塞、法国的迪尔凯姆、德国的齐美尔、美国的斯莫尔等人。他们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他们都强调从实体出发,把社会作为一个具体事物来描述。第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上述两种理论,从局部看都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它们都看到了社会与个人的区别,特别是社会唯实论肯定了社会的真实存在性。但从整体上看,它们都是错误的、不科学的。。社会唯实论只看到了社会的独立性,而看不到社会对个人的领带性,否认了个人的主体性,把社会看成是先于个人或“超个人”的存在,结果不能把握社会的实质。社会唯名论否认社会的真实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这实际上是被处于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迷惑了。社会联系和关系正是由这些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个体的各种活动形成的,个体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处在这种联系和关系之外,而是始终处于这种联系和关系之中,并由这种联系和关系所制约和规定。实际上,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之中,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第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指的是一门试图说明性地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德]马克思·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2005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p1)◆“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2003年9月,北大出版社,p1)◆“社会学是对社会作整体研究的科学。”“它是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四大社会科学之一。”“社会学把人类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李毅,社会学概论,2011年3月,暨南大学出版社,p2)◆“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2003年1月,人大出版社,p3)◆“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社会学(第十一版),2011年4月,人大出版社,[美]戴维·波普诺,李强译,p6)第8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所谓社会学,是指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第9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读书人的一份责任;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二、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学透视社会中鲜活的故事和生命将促使我们反省历史,反省社会,反省人生,反省自己,于趣味之中凝练智慧。第1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读书人的“入世”与“出世”,和一般人的所谓“在世”与“去世”,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在世”与“去世”是被动的(自杀除外),“入世”与“出世”则是主动的。这里说的“人”,是介入的人,即积极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尤其是国家的、政治的、公共的事务。这里说的“出”,则是超出的“出”,即超脱人世,摆脱世事,不参与朝政,也不过问政治,甚至不管“闲事”。因此,所谓“入世”与“出世”,也可以说是读书人的一种人生态度。第1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惜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入世”和“出世”只是一个人生态度问题,那它就不是问题。比如在现代社会,一个读书人,或者知识分子,是否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事务,完全是他的自由。他可以不参与,不过问,也可以用各种方式(比如著书立说和发表言论)来参与过问。传统社会就不一样了。传统社会的读书人要想过问参与一下,唯一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做官。这样一来,所谓的“入世”和“出世”,差不多也就等于“在朝”和“在野”(包括归隐和不仕)。这就是“出处”(出就是出仕,处就是归隐),也叫进退、去就。第1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可见,所谓“入世”与“出世”,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指的是对社会公共政治事务介入或不介入、参与或不参与、过问或不过问,甚至是做官或不做官。这样一讲,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特别严重,或者为什么唯独读书人才有这个问题。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权、有义务、有可能介入、参与、过问社会公共政治事务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皇族(主要是皇帝,皇亲国戚们则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另一种就是“士”,即“读书人”。士农工商四大阶级(或四大阶层)中的农工商,是没有资格的。皇帝和皇族关心、过问、介入政治事务并不奇怪——天下原本是他和他们的。奇怪的是,读书人(士)又为什么要参与其中,并为参与还是不参与(即入世与出世)而左右为难呢?第1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士虽然也是贵族,但他们和天子、诸候、大夫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没有或很少有土地这个“不动产”,不像天子有天下,诸候有封国,大夫有采邑。也就是说,只有知识或武艺、智力或体力的士,是“以身报国”的。所以对于士来说,第一重要的是“修身”。一个士,如果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一肚子好学问或者一身好武艺,就可以帮助大夫打理采邑,这就是“齐家”;协助诸候管理领地,这就是“治国”;辅助天子征服世界,这就是“平天下”。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士不为土地所束缚,又是贵族,人身相对自由,施展抱负和身手的空间也就比较大。可以这么说,同为贵族,诸候和大夫的任务主要是“保家卫国”,士的任务却是“修齐治平”。结果,品级较低的士,反倒比诸候、大夫“理想远大”(诸候和大夫如果动不动就要“平治天下”,是会有“图谋不轨”之嫌疑的)。后世以“国士”自居的读书人无不“以天下为已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根源就在于此。第1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以天下为已任者“出”,也叫“入世”,即“兼济天下”。明哲保身者“处”也叫“出世”即“独善其身”。可见所谓“出处问题”,其实就是“天下”与“身家”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问题。这是士大夫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读书人的问题。第1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真正的读书人还都追求心灵的自由,希望保持人格的独立,至少在精神领域和心灵世界拥有一片个人的空间;而所谓“精忠报国”,则要求你把全身心都交出去。于是他们就总是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处,则“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出,又“身在庙堂,心存山林”。出,则“常恨此身非我有”,处,又不能“忘却营营”。这种矛盾和痛苦,岂是一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可以解决的?第1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如何学习社会学

文献阅读比较研究结构分析实践反思第1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第18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依据近代西方历史18-19世纪的两次核心变革事件:一次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思想大革命,完成于19世纪30-40年代;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更多的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根据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圣西门的思想,各自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社会学”~“唯物史观”)第19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社会学思想的源泉:(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2)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傅立叶和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当然也是社会学的思想来源;(3)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成就。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律、生物进化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促进了孔德、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用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既为社会学积累了有关人口、商业、男女性别比、自杀率等经验观察材料,也为形成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特别是为社会学成为一门不同于过去思辨的社会哲学的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第2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依据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大系统及其内部各系统、各层次间相互促进,而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内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括较多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并没有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第2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1.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一部中国的历史就是社会治乱兴衰的历史。”2.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3.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能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发服务第2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一是侧重于以社会和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德(最先提出Sociology一词)、斯宾塞、迪尔凯姆,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二是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其代表人物是韦伯,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三是不属于上述两种说法的,其中有些观点影响较大,但最终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其中主要有“剩余说”、“学科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等。第2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第一,定义社会学的对象或侧重社会,或侧重个人,都离不开两者的关系;第二,区别社会的学派,如唯实论和唯名论、实证论和反实证论、整体论和个体论都是根据这个问题来划分的;第三,确定社会学的属性,如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也是以这个问题为准绳的;第四,社会学的主要内容,不论是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群体,不论是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区,也不论是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变迁,无一不直接或间接地包含着、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第2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1)“总和说”: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综合说”: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3)“普遍说”:社会学的原理有普遍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现象(4)“平等说”:社会学与其它社会科学一样都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一个方面(5)“共通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共通原理——社会行为原理——为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部分▲社会科学:一般(如历史唯物论这样的哲学科学)、特殊(如社会学、历史学等综合性社会科学)、个别(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专门社会科学)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第2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社会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社会学的学科体系自然科学◆科学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

第2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社会学的学科体系

经济学

一般社会学: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学

普通社会学特殊(形态)社会学:农业、发达◆社会科学个别社会学:中国、美国

社会学

法学

分科社会学:社会学史/理论、国际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分层/组织社会学、人的社会化、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民族

/宗教/家庭/性/城市/农村/法律/环境、社会保障学、人口学、社会管理学、人类学、社会运动与群体事件研究等第2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相关著述提纲概述【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2003.1,人大版)—郑杭生】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三章社会与社会运行第四章文化与社会运行第五章人的社会化第六章社会角色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七章社会互动第八章社会群体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第十章社会组织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二章社会设置第十三章社区第十四章城市化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十六章社会问题概述第十七章主要社会问题分析第四编: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第十八章社会控制第十九章社会政策第二十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第二十一章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第二十二章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第五编:社会运行的研究手段第二十三章抽样技术与数据处理基础第二十四章社会指标第二十五章社会学史与社会运行第28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相关著述提纲概述【社会学(第十一版,2011年4月,人大出版社)—戴维·波普诺,李强译】

第一章社会学导言第一编:导论第二章社会学研究的过程第三章文化第四章社会与社会结构第五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第二编:社会组织与个体第六章社会化第七章群体与组织第八章越轨、犯罪与社会控制第九章社会分层第十章美国的社会阶级和贫困问题第三编:社会不平等第十一章种族和少数民族群体第十二章社会中的年龄和健康问题第十三章性别第十四章家庭第十五章教育第四编:社会设置第十六章宗教第十七章权利、政治和政府第十八章经济与劳动第十九章人口与生态第二十章城市、城市化和社区变迁第五编:社会环境与社会变迁第二十一章集合行为和社会运动第二十二章社会和文化变迁第29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相关著述提纲概述【社会学概论(2011年3月,暨南大学出版社)—李毅】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第二章社会学理论第一编:理论与方法第三章国际社会学第四章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章分层社会学第二编:社会学手段第六章组织社会学第七章社会与个人第八章经济社会学第九章政治社会想第十章军事社会学第三编:社会体制第十一章社会保障学第十二章教育社会学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学第十四章民族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第十五章城市社会学第十六章农村社会学第四编:社会变迁第十七章人口学与环境社会学第十八章社会管理学与法律社会学第3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相关著述提纲概述【社会学教程(第二版,2003年9月,北大出版社)—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二章社会及构成第三章人的社会化第四章社会互动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第六章社会组织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第八章社区第九章社会制度第十章社会问题第十一章社会控制第十二章社会变迁第十三章社会的现代化第十四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3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社会学的学科内容微观方面: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和基本群体。宏观方面: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规范、社会设置与社区、社会变迁与现代化,以及社会问题与对策、社会控制和社会工作。第3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研究对象细化的角度来看待其内容:a.从社会生活的群体单位看——家庭、村寨、城市、部落、民族及各种社会团体;b.从制度看——经济制度、政治和法律制度、宗教制度、教育制度等;c.从社会活动、变化的过程看——社会的合作与竞争,战争、革命等,社会舆论的沟通、形成和变化,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社会的整合或一体化;d.从现实问题及对策看——婚姻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年升学问题、犯罪问题、社会生态与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移民问题等。社会学这种内容上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说明了其综合性特点。第3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认识和改造社会二、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三、构建和谐社会四、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社会学处于社会科学的中心地位◆学习社会学就是要培养社会学想象力(莱特·米尔斯)◆社会学的使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第3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五、教育社会学(社会学与教育)◆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非教育学,又非社会学,学科性质尚未定论◆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萌生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华德、杜威、涂尔干扩展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代表人物:美日中、韦伯、从传统到新兴时期(20世纪中叶以后)代表人物:曼海姆、柯尔曼、杨◆传统社会学派的观点:

(1)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2)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价值及教育的社会学分析(3)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原理的教育应用

◆新兴社会学派的观点: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将教育体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

◆苏联观点:

“教育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领域”(转引自鲁洁:《教育社会学》,人教社,2001,P24)◆我国观点:

教育社会学“以社会学的原理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辞海》)

第3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课程参阅:《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

200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郑杭生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学时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