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08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9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201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

2014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6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7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8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9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0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北京人

答: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

在更新世(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距今约60万年前。化石遗

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1929年,中国学者

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北京人的脑容量是现代人的75%,

嘴巴突出,没有下颌,鼻子扁平,颧骨高突,眉骨相连。北京人已经会

制造骨角器,生活以采集、狩猎为主,已经学会使用并能很好的管理

火。

2马家窑文化

答: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

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

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

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

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3殷墟

答: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县小屯村及其周围。

商代盘庚迁殷至商亡皆以此为都。面积约36平方公里。发现于20世纪20

年代,自1928年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

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

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推动了诸如甲骨

学、商代社会性质、手工艺水平、青铜器、墓葬制度等方面研究工作的

深入。

4曾侯乙墓

答: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呈“卜”字形,位于湖

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

年发掘。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米,东西21

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

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外

有类似窗户的图案,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

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

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6岁的女性。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

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5悬泉汉简

答:悬泉汉简是1990~1991年出土于甘肃省敦煌市的汉代简牍。因

出土简牍释文有“悬泉置”而得名。悬泉汉简出土大约2.1万余枚,形制有

简、牍、觚、封检、削衣等。所见最早纪年为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公元

前94年),最晚为东汉和帝永和十三年(公元101年)。其中,以宣

帝、元帝、成帝简最多。简文内容有诏书、律令、科品、檄记、簿籍、

爰书等,特别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

四时月令五十条”。悬泉汉简为研究汉代历律、农技、和医药提供了重

要资料。

6鹿石

答:鹿石是指经过人工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种碑状石刻,因雕刻有鹿

的图案而得名。一般面东而立,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它分布极其广

泛,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横跨蒙古高原、俄罗斯图瓦和南西伯利亚、我国

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经过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黑海,直到欧洲的德

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它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具

图案化鹿形象的;②具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的;③上部仅刻圆圈及点

线纹、下部有兵器图案的。

7青花瓷

答:青花瓷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范围的一种白底蓝花的高温釉下

彩瓷器,常简称青花。广义上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蓝花的陶器、石胎瓷

和瓷器。狭义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镇窑的产品为标准,要满足以下特征:

①胎体要完全瓷化;②蓝色的纹样要由含钴的颜料发色;③必须是釉

下彩;④最终要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狭义的青花的最主要的产地是

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地用料基本相同,只是微量金属含量不同,所以

发色有别。

8莫高窟

答:莫高窟位于敦煌县东南2.5公里的鸡鸣山断崖上,据载建于前

秦建元二年(366年),经唐至元代屡次修建。现存492窟,壁画4.5万

平方米,彩塑20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反映了4~16世纪中国社会

生活情况和历代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变化。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9形制

答:形制通常是描述考古遗存外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术语。器物的

形制描述通常包括器物的造型和外表装饰。遗迹的形制描述通常包括遗

迹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形制是否相同是考古类型学将遗存归类的依据。

10环境考古

答:环境考古是揭示人类及其文化形成的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界相互

影响的考古学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考古

的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60年代形成为一门学科。包括地质考古

学、考古动物学、考古植物学等内容。环境考古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

形成以来整个第四纪时期同人类有关的环境问题;研究的重点为新石器

时代及历史时代初期,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随着环境考古的

发展和技术手段的完善,许多重大考古学课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环境考

古学的支持。

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40分,共120分)

1简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新石器时期的长江中游大概经历了如下文化阶段:彭头山文

化、皂市下层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

化。各文化阶段基本特征如下:

(1)彭头山文化

①房屋分大型地面建筑与小型半地穴式房屋两种。

②墓葬墓坑小而浅,有方形、长条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

③陶器多红色或褐色,有红色陶衣。

④石器分为细小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类。

⑤水稻遗存的出土,说明距今水稻的栽培已越过了选育、驯化阶

段,进入到稻作农业的诞生阶段。

(2)皂市下层文化

①人们对居址位置的选择多着眼于发展农业。

②石器共分三类,即大型打制石器、燧石小石器和磨制石器,以大

型打制石器和燧石小石器的数量最多。

③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夹砂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的比例远大于夹炭

陶,而泥质红陶和泥质红褐陶的数量比彭头山文化增多。

(3)城背溪文化

陶器主要用泥片贴筑法成型。

(4)大溪文化

①长江中游的先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猪、牛、羊)。

②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少量骨器和木器。

③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灰、黑陶的数量很少;晚期以黑陶为主,

灰陶次之。

④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圆形、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

筑。

⑤墓葬大都是一次葬,二次葬少见,大多数为头向南;葬式有仰身

直肢葬、屈肢葬、俯身葬。

(5)屈家岭文化

①早期

a.早期的石器磨制得比较粗糙,许多石器的边缘常有打磨的痕

迹。

b.陶器以灰黑陶为主,灰陶次之。

c.墓葬头向东北,随葬品大都为日用陶器,也有随葬生产工具

的,如石铲、石锛等。

②中期

a.房屋遗址发现得比较多,按房屋的平面形制可分为长方形单

间、长方形双间、圆形单间等。

b.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和陶器较少。

c.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很少。

d.墓葬大都是“散葬”、“单人葬”,也无多人二次合葬墓。

③晚期

a.石器有中、小型上窄下宽的长方形石斧、弧背长方形双孔石

刀、三棱锥形和三棱圆柱形有铤石镞。

b.彩陶纺轮数量增多,形制变小,彩纹多作太极图式和对称的双

弧线中夹斜线的图案。

c.陶器以灰陶为主,但红陶的数量较中期增加。

(6)石家河文化

①陶器以泥质灰陶的数量最多,有少量泥质红陶。

②纹饰以篮纹最多,其次是绳纹和叶脉纹。

③墓葬中一部分有二层台,墓坑和人骨用胶泥封填,葬式多为仰身

直肢葬。

2简述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及史学研究意义。

答:(1)二里头文化概述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

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中国夏朝文化

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

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

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

(2)二里头文化的内涵

根据地层关系以及出土器物的变化,现在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

期。临汝煤山及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表明,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

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依据碳14测定并经树

轮校正的年代数据,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

(3)二里头文化的特征

①二里头文化的陶器特征。

二里头文化四期陶器变化较明显:

a.第一期陶器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

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

b.第二期陶器

第二期陶器黑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

减少。前两期的器形多为折沿、鼓腹、小平底。

c.第三、四期陶器

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

篮纹和方格纹基本绝迹。在第三期中,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

等沿用,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了鬲、斝、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

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岗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物在第四期中

出现得更多。

②二里头文化的生产特征。

二里头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数量

较多,石斧、石锛、石凿也常见。另有蚌铲、蚌镰、骨铲等,也使用木

耒耜一类农具。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因农业生产

较发达,产品有一定的剩余,饮酒之风较盛,平民墓中也多见觚、爵等

酒器随葬。

③二里头文化的居住特征。

居址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三种。平面表现为圆形、方

形圆角和长方形等。一船居室直径3米左右,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居址长

约10米,宽约5米,中间有隔墙。居址墙壁、地基皆经夯打。居址附近

多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二里头文化中已经

出现了大型宫殿建筑

④二里头文化墓葬特征。

分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二里头一、二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

期为代表。从墓室面积的大小及随葬品状况看,二里头文化墓葬大体可

分三类:一类墓室稍大,随葬品中有青铜器;二类墓室小,随葬品只有

陶器;三类没有任何随葬品,多无墓坑。

二里头文化墓葬的葬制,与同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相比,具有

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葬品中出现了青铜器,

个别墓还出有铜爵,这是一种酒器,也是奴隶主统治阶级使用的青铜礼

器之一。

3简述东周列国货币的类型和特征。

答:东周货币中以铜币最为普及,是当时中原各国流通的主要货

币。按铜币的形制又可分为布币、刀币、圆钱、铜贝4种,逐渐形成四

大货币体系:以东部的齐国、燕国为代表的刀币系统;以中原地区东周

和三晋为代表的布币系统;以西部秦国为代表的圜钱系统以及以南方楚

国为代表的蚁鼻钱。

东周列国货币的类型与特征如下:

(1)以齐国、燕国为代表的铜刀币

一般认为刀币是从实用的刀削脱胎演化而来。弧背,弧刃,刀首多

向内斜,柄端有一圆环。按形制分可分为大刀(齐刀)、尖首刀、折刀

(明刀)和直刀等类。

(2)三晋地区的铜布币

布币被认为是由铲一类的青铜农具演化而来。按其形制将其分为空

首布、平首布、圆足布及殊布。布币的最初形态为空首布,即上端有,

下端有宽大的铲形钱面。

(3)秦国及其他各国的铜圜钱

秦国的圜钱分为圆孔圜钱和方孔圜钱两类。圆孔圜钱铸造较早,形

态较为原始,直径在3.6~3.7厘米,重量在14克左右,面文均有“一

两”二字。方孔圜钱直径在3.5厘米左右,一般重在7克左右,个别重达10

克以上,面文有“两甾”和“半两”,在墓葬和窖藏中均有发现。齐燕两国

的圜钱均为方孔钱。三晋地区的圜钱为圆孔圜钱,面文多铸一字,

如“垣”、“共”等。东周各国的圜钱均为战国末期所铸。秦、齐、燕三国

的圜钱币文均为币值,三晋地区的多记地名。

4举例说明汉代考古学遗存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答:汉代考古学遗存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1)都城遗址。主要包括长安遗址与洛阳遗址。这两处遗址宫殿区

域占地面积较大,且整体布局规整讲究,体现出皇帝尊贵至上的无上权

威。

(2)墓葬。主要包括汉代帝陵与王侯大墓、官吏与平民墓葬。西汉

是木椁墓走向消亡和砖室墓开始流行的时期,汉代以后砖室墓成为我国

古代墓葬的主流形式。帝陵与王侯大墓一般实行厚葬,如黄肠题凑墓、

空心砖墓、画像墓、壁画墓等,内部空间较大,功能区一应俱全,还画

有繁复的壁画;而一般的墓葬则较为简陋,实行土葬。

(3)铁器与铜器。汉代的铁器与青铜冶炼铸造技艺渐趋成熟,工艺

精湛,如叠铸法等。

5举例说明北朝、唐代陵墓的形制特征。

答:(1)北朝陵墓的形制特征

北朝陵墓经历了前期与后期两个发展阶段,因此其形制特征有着

前、后两期之分。

①北朝前期墓葬的形制特征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墓葬,其特点是从保留较多的鲜卑习

俗,逐渐向接受中原旧制转化。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发现的北魏初期墓

葬,虽系砖室、木棺和有较多的随葬陶器,但木棺保留着前宽后窄的形

制;到这阶段的晚期,中原影响明显增强,如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市)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墓,从墓室结构到随葬器物组合,特别

是绘有列女故事的漆屏风等,都显示出中原的影响。又如方山永固陵墓

室前设墓道、甬道,后砌前后两方形墓室,四壁微向外凸呈弧形。墓中

出土与佛教有关的石雕以及墓地与佛寺建筑结合,又显示了富有佛教色

彩的特征。

②北朝后期墓葬形制特征

自北魏迁洛到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墓葬形制在恢复中原旧制基

础上又受到南朝影响。这时的墓葬多为方形单室砖墓,前有甬道和墓

道,有前、后两室的只是少数特殊的例子,如东魏李希宗墓,墓内常有壁

画,其内容有墓主人像,出行仪仗及天象、“四神”等图像。墓室内置棺

椁,有的木椁作仿木构的殿堂形状,如北齐库狄洛墓等。

(2)唐代陵墓的形制特征:

迄至今日,已公布的隋唐墓葬多达数千座,以唐代为主,有南方与

北方形制特点的区分。

①北方地区唐代墓葬的形制特征

按其规模大小及构筑形式,墓葬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双室砖

墓;巨型单室砖墓及双室土洞墓;大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中型单室砖

墓和土洞墓;小型单室砖墓和土洞墓;小型土坑墓。辽宁朝阳地区发现

的唐墓大都为圆形或半圆形,出土的陶俑则比较接近两京地区的唐墓。

西北吐鲁番地区唐初的墓葬主要是土洞墓,长斜坡墓道,墓室上有圆

顶、盏顶和平顶。尸体穿纸鞋、纸帽,陈放在生土台上。随葬品主要是

黑釉陶器。唐武则天以后,西北地区的唐墓和两京地区趋向相似,随葬

较多的陶俑,但地区特色仍有一定的保留。

②南方地区唐代墓葬的形制特征

其主要可以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前者一般是就地挖成的竖穴

土坑,后者为砖砌长方形单室或并列双室。土坑墓和砖室墓均无墓道。

墓砖表面多模印几何纹、植物纹及文字。墓室内多有排水设施,墓壁普

遍设置小龛。其中长江中游地区与中原直接接壤,受中原文化影响较

大,又以此为中心间接影响其他区域,故而该地区的唐代墓葬较为典

型。其主要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土坑墓多为长方形、梯形。砖室

墓主要是“凸”字形和“中”字形。墓的左右后部都砌出小壁龛,龛内置十

二生肖俑。墓室正中有砖砌长方形棺床,棺床与墓壁之间设排水沟。

6简论考古类型学。

答: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

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

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其反映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

系、精神活动等。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

的器物。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类分

析,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

者器物形态学。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

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

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考古类型学的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

通过严格的田野发掘而得到准确的层位关系,是进行类型学分析的

基础。

(2)归纳共存器物的组别

首先要考虑器别上的共同性,即先根据器别组合上的共同性,把全

部单位分为若干大组,每个大组之内,再根据同类物品形态上的共同性

分为若干小组;有了这个归纳,就可以把原来是数量很大的单位数,合

并成小得多的组别数。比较的数量越小,头绪就越容易清楚,工作也就

比较容易着手和比较容易得到结果。

(3)按层次关系初分各组别的早晚

从已归纳出的各组别所属层位关系出发,观察各种遗物形态变化的

趋向,就很容易得到启示,能较快找到比较许多物品形态差别的关节

点。

(4)确定器别和选择典型器物

研究器物形态变化规律的首要基础是正确区分器别,关键在于把用

途完全一样的东西,定为同一器名;用途不一样的,则分为不同的器

名。

(5)确定各器别内的型别和式别

先从典型器物入手,应尽可能地把每一种物品都作比较。

(6)根据器物组合和各种器别的型、式变化来划分期别

若拿一个遗存的成批东西来作分期研究,会见到器物组合上的不同

和单种器物的型、式差别。器物组合的变化发生得较慢,器别内的型、

式变化,尤其是式别的变化比较频繁。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60分,共120分)

1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答:(1)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前陶新

石器时期,后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有陶新石器时期,即陶器的萌芽时

期。

①前陶新石器时期

我国属于前陶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广东省阳春县独石仔、封开县黄

岩洞、翁源县青圹吊珠岩,广西柳州市白莲洞第二期文化,台湾玉山,

贵州省平坝县飞虎山洞第二文化层,黄河流域有陕西大荔县沙苑文化,

青海省贵南拉乙亥,山西省怀仁县鹅毛口,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南

勿呼井、科尔沁右翼中旗嘎查等。

②有陶新石器时期

我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有陶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广东省翁源县几

处洞穴遗址、潮安县石尾山,广西柳州大龙潭鲤鱼嘴第一期文化,江西

省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第二期文化等。

(2)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主要为石器与陶器两大类。

①石器方面

在石器方面,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制作方法以打制为主,磨制石

器很少。早期的磨制石器只是局部磨光,通体磨光的石器尚未出现。这

一时期的石器中已出现农牧业生产工具和谷物加工用具,如砍伐器(打

制)、石斧、石锛、磨盘和磨棒等。譬如鹅毛口石器制造场虽未发现磨

制石器,但已发现打制的或刃部磨光的石斧、石锄等农业工具,说明原

始农业已经产生。又如沙苑文化的石器中发现少量的和新石器时代磨制

石斧形体相似的打制石斧,其细石器中的锥状石核、楔形石核等器形,

也都与北方沙漠草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同类石器器形相似。

②陶器方面

在陶器方面,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火候较低,质地粗疏,吸水

性强。器形为圜底器和平底器,不见三足器和圈足器。华南地区的新石

器时代早期陶器大都为夹砂绳纹陶。

(3)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研究

关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研究可以科学推测出,该阶段的农业是

一种“砍倒烧光”的“火耕农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家畜饲养业以饲养

羊、牛一类的食草动物为主;猪需要以农谷物作为饲料,故在这一时期

很少被饲养。而据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年代测定,考古学家发现其绝

对年代大约为距今12000~8000年。

2汉至唐代都城的转型。

答:汉至唐代都城的转型:

汉代都城包括西汉的长安城、东汉的洛阳城;魏晋南北朝的都城主

要包括曹魏至东魏北齐的邺城、曹魏和西晋及北魏的洛阳城、东吴建业

和东晋南朝的建康城等;隋唐时期的长安城。以长安城与洛阳城为例论

述其转型。

(1)城墙、城门与街道

①长安城

在西汉时期,长安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正南正北方向。惠帝筑

城墙时,很可能受到渭水之南泬水枝津的影响,北垣近河,只好随河斜

行。城墙为黄土夯筑,自下向上斜收。东、南保存稍好,至今仍连续不

断,西、北有不少断缺。四周城墙周长25700米,城内面积约35平方公

里。城外有壕沟环绕。长安城有12门,每边3门,每门3个门道,中门道

为皇上专用道,其余两个门道为行道。除了直通宫城的4门,其余8门各

对应一条笔直大道(街),或南北,或东西,中间无曲折。安门大道最

长,为5400米,次为宣平门大道,为3800米,洛城门大道最短,只有

800米,其余多为3300米左右。道宽为45~56米,中间2条排水沟将大道

一分为三,对应城门的三个门道,中间的为御道,宽20米,侧道各宽12

米,为官吏、平民所行。与8座城门相连的东西、南北方向的道路将城

内分成11个区,各个区的功能不尽相同。

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84平方公里,周长36.7公

里。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北面开四门。其中南面正门明德门为五

门道,其余城门均为三门道。城内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

街道相互交叉,将城区除宫城、皇城和东西二市之外的地方分为110

坊。各坊四周夯筑高的坊墙,朱雀大街两侧的四列坊仅东西开二门,其

余各坊东西南北各开一门。里坊内设置十字街道为主要街道。

②洛阳城

在东汉时期,洛阳城平面呈长方形,现地面仍残存东、北、西三面

部分垣墙,以北垣东段和东垣保存较好,地面以上仍有5~8米高的垣

墙。其南垣被洛河改道冲毁。残存的三面墙垣有多处拐折,不完全呈直

线。如果加上南端被毁部分,周长近14公里,城内面积9.5平方公里,

大小仅及长安城的1/4。文献记载汉洛阳城有城门12座,现三面墙垣上

有10个城门缺口。夏门遗迹保存较好,经钻探,有3个门道。东墙之上

东门即北魏建春门,也是一门三洞,采用靠夯土墙及排叉柱支}撑的大

过梁式建筑形式,北门洞下发现排水暗沟。其余各门可能都是一个门

道。南面平城门内大街直通南宫南门,城外大道径穿明堂、灵台间,郊

祀大典帝驾出入此门,城内大街通自城门,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文

献所谓“洛阳二十四街”。经钻探,也是一街三道的形式。

曹魏、西晋和北魏三个王朝所使用的洛阳城与东汉洛阳都城为同一

个大城垣,它的平面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除南城垣因受洛河北移而

无遗迹外,东、西、北三面城垣的不少段落仍保留于今地表之上。大城

城垣均系版筑夯土墙,在西、北两面城墙上共发现7座马面,马面之间

距离约在110~120米左右,马面始筑时间为曹魏西晋,北魏时又重新建

筑。在大城城垣之外发现了顺城而建的护城河遗迹,均北窄南宽。城内

街道共发现东西横道和南北纵道各4条。

(2)城内建筑布局

①长安城

西汉时期,长安城的地势南高北低,重要的建筑都位于南部,先后

作为皇宫的长乐宫、未央宫就坐落在这里。长乐宫位于长安城内的东南

部,未央宫在长乐宫西南,两宫之间有武库,长方形围墙;长乐宫以北

有明光宫。未央宫北是桂宫和北宫,为后妃所居,两宫均为南北向长方

形布局。西北部为长安商业区即市的所在。横门以南探出一组大型建筑

遗址群,以横门大街和这组建筑为界,分长安市为东、西两市,建筑遗

址应即市亭所在,两市间共用一市楼或市亭。桂宫、北宫之间为北阙甲

第,未央宫东、武库南是另一处大第——东第。文献记载长安闾里一百

六,但宫殿、大第之外所剩无几,仅在北部宣平门大街以北尚有不大的

空地,应为一般平民区。

隋唐时期,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构成。街道

相互交叉,将城区除宫城、皇城和东西二市之外的地方分为110坊。各

坊四周夯筑高的坊墙。各坊除了民宅外,国子监、京兆府署、万年县

署、长安县署等亦设置在坊内,此外因为佛教、道教盛行,一些寺庙、

道观等建筑也设置在坊内,例如今存的大雁塔(在原晋昌坊)、小雁塔

(在原安仁坊),经过发掘的新昌坊内的青龙寺、延康坊内的西明寺等

等。城内中部设东西二市,为商业区。

二市均建夯土围墙,开八门,内有井字街道将市内划分为九区,每

区之内又有小巷互通。临街开店铺,主要有各种手工作坊、饮食店、珠

宝店等等。皇城和宫城位于外郭城内北部中央,宫城居北,为全城的北

部居中。整体为长方形,四周围墙夯筑。皇城位于宫城之南。其东西两

垣与宫城东、西垣相接北面无墙垣,与宫城之间以“横街”隔之。

②洛阳城

东汉时期,洛阳城内主体建筑为南宫和北宫,南宫占据城内南半部

偏东位置,西汉时已具一定规模,光武定都洛阳,住南宫却非殿。北宫

为汉明帝时所建,根据街道和南宫位置,推定北宫就在洛阳城内北半部

的中心,其位置是根据文献记载和南宫的位置推定的。北宫呈长方形,

较南宫大,宫中德阳殿是东汉时最雄伟的建筑。文献记载南、北二宫有

复道相连。东北隅有太仓、武库等,城西北有濯龙园,雍门和上西门之

间有金市,是洛阳城市重要的工商业区。其余空处有布置民居的里坊

等。与西汉长安相似,两宫占据很大的面积,不同的是洛阳二宫不是东

西并列,而是呈南(前)北(后)布置。

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从1962年夏天开始,中国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初步探明了大城城垣、门

阙、街道、护城河,大城西北隅的金墉城范围和布局,大城东北角的殿

台仓厩,宫城范围及部分宫殿建筑基址,宫城西南的永宁寺遗址,大城

南郭的灵台、辟雍、太学等遗址范围和部分殿台建筑遗址。其中宫城位

于大城的中北部略偏西处,平面呈南北稍长的矩形。

3中国考古学的发展阶段。

答:中国的考古学发展阶段主要分为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与进

一步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

欧洲的考古学研究成就在近代开始传入中国,使中国的考古学开始

进入现代化的萌芽阶段。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纷纷

派遣考察队潜人中国边疆地区,以考古研究为名,掠夺中国文物。从20

世纪20年代起,中国北洋政府开始聘请外国学者与外国学术单位合作进

行考古工作。如1921年,安特生约请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北京

房山县周口店考察,发现龙骨山遗址,发掘出第一颗北京人牙齿,引起

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26年,由美国弗里尔美术馆与清华学校研究

院联合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该遗址的发掘由美方提供经费,由从

美国学习人类学回国的李济主持发掘工作。这是首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的

田野考古工作。

(2)初步发展阶段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简称“史语所”)成立,内设考古

组。同年10月,派董作宾到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进行调查和发掘。这是

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科学发掘的开端,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

志。1929年,李济作为当时具有近代考古学知识及发掘经验的学者,被

聘任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同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

室和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考古组分别成立。这些考古机构在中国考古

学的诞生时期,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

①1937年以前的中国考古学

这段时期的中国考古学主要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的

调查和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商周至唐宋遗址的调查和

发掘为主要贡献。

②1937~1949年的中国考古学

这段时期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考古学者们主要

是做室内研究工作,撰写报告、论文和专著。其中属于旧石器时代考古

方面的专著主要有《山顶洞人文化》(裴文中,1939)、《中国猿人肢

骨的研究》(魏敦瑞,1941)和《中国早期人类》(德日进,1941)

等。在古文字学方面,在前期金石学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甲骨、金

文、简牍、墓志等铭刻资料进行研究,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很高的著

作。例如旅居日本的郭沫若编著的《卜辞通纂》(1933)、《殷契粹

编》(1937)、《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1934)和《两周金文辞大系

考释》(1935)等。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走上了初

步发展的轨道。这一阶段,尽管田野工作不多,主要限于周口店、殷墟

以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史前和商周时期的遗址,其他地区的田野工

作开展很少,存在不少年代上缺环和地区上的空白,未能形成比较完整

的考古体系,但是,中国考古学毕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摸索出一

套适合中国考古特点的田野考古方法,积累了一批通过正规发掘获得的

科学资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进一步发展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建国后,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考古队伍迅速扩大。田野考古

学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主流,调查发掘工作遍及全国各地。中国考古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从事考古学研

究。不论是史前考古学,还是历史考古学,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各种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被逐渐应用,考古学和其他学科

之间的协作也不断加强。考古研究成果被用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各个

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考古队伍的壮大和发掘水平的提高、旧石

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商周考古学的发展、

秦汉至元明考古学的发展。

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部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题,计50分)

1莫斯特文化

答:莫斯特文化是欧洲、西亚、亚和东北非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

化。因最早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莱塞济附近的勒穆斯捷岩棚而得名。

该文化约始于15万年前,盛行于8万~3.5万年前。与该文化共存的人类

化石大多数是尼安德特人。莫斯特文化的典型特征是使用修理石核技术

(勒瓦娄哇技术和盘状石核技术),典型器物是用石片精心制作的边刮

器和三角形尖状器。

2周原

答: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周族之祖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所迁居之

处,包括今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一部分。周原考古在1970年代后期

屡有重大发现。周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自汉宣帝刘询神爵三年(公

元前58年)以来,这里就开始出土青铜器,并屡有重大发现,周原出土

青铜器的历史之长、数量之多,为世界所仅见。

3铜鼓

答:铜鼓是一种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

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中空,无

底,两侧有铜环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致的花纹。铜鼓主要可以分为

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冷水冲型铜鼓、遵义型铜鼓、麻江型铜

鼓、北流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和西蒙型铜鼓。

4买地券

答:买地券,又称“地券”,置于墓室内,是生者为死者在阴间买下

一块栖身之所的证明,具有鲜明的道教文化特征。“买地券”源于东汉,

唐后盛行,元代后成为人们料理死者后事的一种常用形式。买地券的出

现和使用,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买地券关于四

神兽、天干表、四至的记载,以及神祗的表述,跟传统的风水观念、信

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5原真性

答: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

原真性概念及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意

义。一方面,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对

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

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

保护理论和方法。

二、问答题(每题50分,共5题,计250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及其阶段性特征。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2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及特征。

答:商代青铜器可分为三期,即商代早期、商代中期和商代晚期。

其中商代晚期从武丁到帝辛近200年间又分为前、后两段。

(1)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5世纪中叶)

①器类

本期器类有食器、酒器和水器等。其中食器包括有鼎、鬲、甗、

簋;酒器有爵、觚、斝、罍、瓿等;水器有盘、匜;还有工具及武器中

的镬、凿、戈、镞、钺等。

②纹饰

以兽面纹为主体,多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纹饰多平雕,

个别出现浮雕。所有兽面纹和其他动物纹饰都不以雷纹为地,这是一大

特点。几何纹极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连珠纹,乳

钉纹也常见。

③铭文

本时期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极少。

④形制

三足鼎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方形鼎有四足,体型巨大,容器部

分作正方深斗形。簋的器形如碗,深腹、无耳。觚的圈足上有十字形大

孔。爵一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斝除了平底型外,出现了袋足

斝。戈长而狭窄,有直内、曲内两种,皆无穿无胡。

(2)商代中期(公元前15世纪中叶~公元前13世纪)

①器类

本期器类基本同前期。

②纹饰

纹饰方面分为两类:一类变原来粗犷的线条为较细而密集,圈足上

的兽面纹仍保持早期的风格;另一类是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

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兽面纹往往双目突出。有的采用高浮雕附饰,

线条轮廓有浑圆感,区别于商代晚期浮雕轮廓线条峻直锐利的风格。

③铭文

这一期仍保留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铸有作器者本人的族

徽。

④器形

鼎的突出变化是一耳不再与一足对应,而是三足与两耳对称,形成

定式。簋仍为深腹无耳。觚接近早期风格。爵的尾与早期相似,但流已

变宽,出现前所未见的圆体爵。斝仍与早期相似。戈的援加宽,仍多无

穿无胡。

(3)商代晚期前段

①器类

本期新出现的器类有方彝、觯、觥等。方形器大为发展,几乎所有

酒器都为方形。

②纹饰

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的甚至有写实感,主体花纹和地纹明显区

分。地纹常为细雷纹,与主体花纹构成强烈的对比。主体花纹多采用浮

雕手法,风格有浑圆、峻锐两种。

③铭文

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

④形制

鼎的变化较大,除通常式样外,还出现了分档鼎;方鼎都是槽形长

方状,柱足粗而偏短,也有扁足方鼎。簋多仍无耳,腹变浅,最大腹径

上移。觚的造型向细长发展,喇叭口扩展,大十字形孔退化成十字孔,

或穿透或不透。扁体爵大减,圆体爵盛行。最突出变化是斝板上始见兽

头装饰,三足明显增高。出现了带胡带穿的戈。

(4)商代晚期后段

①器类

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现的典型器,始见轭軎、马衔等车马器,其

余多沿用商代晚期前段的器类。

②纹饰

这一期的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以动物和神怪为

主体的兽面纹空前发展,兽面纹往往由兽鼻尖通到阑底线而分割为两部

分。纹饰不仅仅施在器身,有些器物视线不及的底部也装饰花纹。花纹

总体风格森严、庄重。

③铭文

这一期出现了记事形式的较长铭文,但最多不过三四十字,铭文铸

工精细,内容有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等。

④形制

鼎足除柱足外,出现了蹄形足;圆鼎较多,直耳略向外撇。簋的最

大变化为双耳簋急剧流行,簋的容器部仍如前,有的双耳在口沿下有垂

珥,形成一种四耳小珥的簋。觚基本似前段,仍为细长身、喇叭口。爵

的变化不大,仍流行圆体爵,平底爵已不见,爵柱后移。斝仍见兽头装

饰,继续流行袋足斝,但体较低而宽,柱饰粗壮。戈多有胡,胡上有一

二穿。

3中国古代城市里坊制的变迁。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4简述春秋至明清铜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5考古学断代的基本方法及主要特点。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201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

学院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部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

1马坝人

答:马坝人是1958年发现的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

石,位于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三公里的狮子山石灰岩溶洞内,

距今12.95万年~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

型,属早期智人。马坝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也是迄

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古人类。马坝人遗址至今未发现有文化遗物。

2中石器时代

答: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

展过渡性阶段。它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

经济转化的时期。中石器时代在地质时代上属于全新世,在世界范围内

约开始于距今1.2万年,结束的年代在各地区很不一致。此时,更新世

最后一次冰期已经消退,气候由严寒转为比较温暖。中国发现的中石器

时代遗存,已知的有陕西大荔沙苑(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河南许昌

灵井(中石器时代早期)和山西沁水下川(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时代)

等。

3后冈三叠层

答:后冈三叠层由梁思永在殷墟第四次发掘中发现并创立,开创了

考古层位学的先河。1931年,梁思永、吴金鼎、刘耀(尹达)在河南安

阳后岗遗址的发掘中,第一次从地层上判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后岗

第二期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存依次自下而上堆积的“三叠层”的时代先

后,第一次明确了中原地区两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及其与历史时期遗存的

相对年代,并据此进一步提出后岗一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与商代文

化之间的承袭关系。

4居延汉简

答:居延汉简是内蒙古和甘肃交界的居延峰燧遗址出土的汉代简

牍。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1万余枚,现藏台湾省台北中央研究

院。1972~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发现约2万枚,藏甘肃省博物馆。内

容多为汉代边塞屯戍档案,另有书籍、私人信件、历谱等。其数量、内

容皆超过敦煌汉简,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5武梁祠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6敦煌吐鲁番文书

答:敦煌吐鲁番文书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在新疆吐鲁番

县发现的2700多件汉文文书。1959年和1975年分别在新疆吐鲁番县的阿

斯塔那和哈拉和平两地发现。据文书纪年,最早的是西晋泰始九年(公

元273年),最晚的是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在2700余件汉文文

书中,晋十六国时期的有100多件,占5%;高昌王朝时期的有700多

件,占30%;余下都为唐朝的,约1700多件。文书主要反映了东晋咸和

二年(公元327年)至唐大历年间,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

活。

7民族考古学

答:民族考古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

科和研究方法。它主要通过现代民族志与考古学材料进行类比,再现古

代人类社会文化面貌。民族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实物,是从考古学

的观点对“活着的社会”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了解考古学发现的物质遗

存,特别是在物质文化模式和社会其他方面建立起系统的关系。

8李济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9帕提农神庙

答:帕提农神庙是希腊雅典卫城中供奉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的神

庙,又称“万神殿”,建于公元前447年~公元前432年,是希腊本土最大

的多立克式神庙。帕提农神庙的建筑师为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主要

雕塑师为菲迪亚斯,它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帕特

农神庙特别讲究“视觉矫正”的加工,精美丰富的浮雕也是其一大特色。

帕提农神庙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

10庞贝城址

答:庞贝城址是罗马的一座古城遗址,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距维

苏威火山10公里。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被湮没。

庞贝城于1748年开始发掘,城址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

门,城内大街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有如棋盘。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

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

料。

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40分,共120分)

1举例说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与古人类的发展阶段及特

征。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2商周时期中国边疆地区的青铜文化。

答:甘肃、青海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铜器。进入

青铜时代后,甘肃、青海地区已发现的青铜文化主要有辛店文化、四坝

文化、寺洼文化、卡约文化、沙井文化。

(1)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因瑞典学者安特生1923年~1924年期间发现于临洮县辛

店村而命名,主要分布在甘肃黄河支流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的中下游

地区。辛店文化彩陶业发达,冶铜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甘肃临下张

家嘴出土了青铜容器额口颈部残片,说明此时已经能生产大件容器。此

外,还发现有青铜生产工具、武器、装饰品等。

(2)四坝文化

四坝文化,因其首先在甘肃山丹四坝滩发现而命名分布于甘肃永昌

以西的河西走廊地区,其时代相当于夏代。随葬品以陶器为主,随葬青

铜器也较为普遍,有斧、凿、刀、镰、锥、针等。

(3)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因其首先在甘肃临洮寺洼山发现而命名主要分布在甘肃

兰州以东地区,其年代约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青铜器发现较

多,有戈、矛、刀等,此外还发现有铜铃、铜镯等。马鞍口双耳陶罐是

寺洼文化的典型器物。

(4)卡约文化

卡约文化,又称卡窑文化,因其首先在青海湟中卡约发现而命名。

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的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湟水区域。卡约文化发现的

铜器有斧、刀、锥、镰、戈及小件装饰品等。

(5)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因其首先在甘肃民勒沙井发现而命名。主要分布于甘肃

河西走廊张掖、武威及永登一带。其年代约为公元前800年~公元前600

年。发现的铜器主要有铜刀、铜铃、铜扣及各种装饰品等等。从其铜刀

与铜镞的形制来看,与中原青铜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3秦始皇陵的形制布局及其对后世陵墓制度的影响。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4汉长安城的发现与研究。

答: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5莫高窟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征。

答: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1961年,

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

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共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

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1)北朝

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有36个,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

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这一时期的影塑以飞天、供养菩萨和千佛

为主,圆塑最初多为一佛二菩萨组合,后来又加上了二弟子。塑像人物

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壁画前期多以土红色为底

色,再以青绿褚白等颜色敷彩,色调热烈浓重,线条纯朴浑厚,人物形

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底色多为白色,色调趋于雅

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风貌。

(2)隋唐时期

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

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殿堂窟、佛坛窟、四壁三

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

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这一时期

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

平。

(3)五代和宋时期

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

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供养人画像在这个阶段大量出现并且

内容也很丰富。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

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4)西夏和元时期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

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一些

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而到了西夏晚

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

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

密宗有关。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60分,共120分)

1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

答:新石器时代是指在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

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

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差异较大,人们的生产活动内容和生活习俗存在较

大的差别。

(1)黄河流域

①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

含有半坡类型因素期→含有庙底沟类型因素期→石岭下类型→马家

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文家文化。

②以渭河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序列

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史家类型

→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庙底沟二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

(关中地区)和三里桥二期文化(豫西北和晋西南地区)。

③黄河中游以豫中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大河村一、二期文化→秦王寨类型→王湾三期。

④以现今河北省南部为中心地区的发展序列

磁山文化→后岗一期→大司空一期→后岗二期。

⑤现今山东省的鲁中、南山地区和鲁东丘陵地区的发展序列

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或称山东龙山文

化。

⑥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的文化特征

a.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气温比现在稍高;

b.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干旱而较温暖的气候适宜栽培耐干

旱的农作物,而粟类正是这种耐干旱的农作物,粟类是当时黄河流域的

一种主要农作物;

c.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流域,其经济活动是农牧业并举的。

(2)长江流域

①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

长江三峡和鄂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属于城背溪、大溪文化系

统;在大溪文化之后是一种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文化遗存;再后

是“鄂西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②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

a.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文化属于屈家岭文化系统;屈家岭文化之后

是石家河文化;

b.鄂西北地区含有仰韶文化因素的地层压在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

因素的地层之下,而鄂西地区带有屈家岭文化晚期因素的地层之下则为

大溪文化层。

③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

a.鄂西北和豫西南地区,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汇处;

b.其新石器文化既受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又受到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但又有自身的文化特征;

c.其新石器时代文化在鄂西北的郧县青龙泉遗址有较清楚的地层

关系。

④江苏和安徽的长江以北和淮河以南的江淮地区

这一过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既受到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

和龙山文化的影响,又受到长江以南宁镇地区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的

影响。

⑤宁镇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a.第一期为北阴阳营下层文化期;

b.第二期为昝庙下层文化期;

c.第三期为昝庙二期文化期。

⑥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

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⑦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特征

a.长江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

b.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

(3)华南地区

①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共同特征

a.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石器多打制,磨制石器很少;

b.打制石器多采集和渔猎工具,反映其经济生活以采集和渔猎为

主,农牧业经济很不发达。

②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点

a.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制陶业不发达;

b.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磨制石器和陶器得到

相应的发展;

c.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中出现了东南沿海颇具特征的有段

石锛、有肩石锛、有肩石斧;陶器中产生了轮制的灰、黑陶,以及少量

的袋足炊器;民俗方面出现拔牙习俗。

③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a.珠江上游的石峡文化,福建省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台湾的

大岔坑文化、圆山文化、牛骂头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