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革命历史遗迹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武汉革命历史遗迹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武汉革命历史遗迹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武汉革命历史遗迹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武汉革命历史遗迹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馆址原为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建成于1910年。武昌起义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1961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依靠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宋庆龄声誉主席亲笔题写了馆名。

1/9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二七革命斗争和52名烈士,1956年,武汉市相继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和“二七烈士纪念碑”,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

2/91926年底至1927年夏,以陈独秀为总书记中共中央机关租住地,当初名为汉口原俄租界四民街61、62号。这是一幢三层楼西式洋房,坐西朝东,红墙赤瓦。当初,一楼是警卫人员工作和居住;二楼大房间布置成会议室,用于开会和会客;陈独秀住在三楼中间,三楼左右房间分别住着中央政治局委员彭述之夫妇和刚从苏联回国很快蔡和森夫妇。该楼以后成为民宅,现已列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3/9该建筑是武汉沦陷时期伪武汉市长、张之洞之子张仁蠡为祭祖而建,1945年因接收日军投降而更名“受降堂”。年9月18日,“受降堂”这座标志武汉抗战取得完全胜利建筑恢复原貌。

4/9

此楼是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照强弟兄创办“中国南洋弟兄烟草股份有限企业”投资兴建,1917年开工,1921年落成。建筑面积主楼4740平方米,附楼平方米,是当初武汉民族资产中屈指可数豪华建筑。武汉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1日开始在此办公。1959年,这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仅存中央政府旧址被列为湖北省和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为纪念北伐时期贺胜桥战役中牺牲将士于1929年10月修建,1982年6月重建。陵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园内有纪念亭、纪念碑和烈士墓等,纪念碑耸立在陵园东北边缘,碑高5米,碑名为“民国十八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烈士墓位于面朝西南一级台阶上。墓东北为六角形纪念亭,亭高约5米

6/9

这是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院落,两幢西式楼房,右楼建于1920年,原系军阀陈汉卿私宅,1926年10月至1927年7月是湖北省总工会机关所在地。左楼建于1924年,最初是汉口药业名家叶开泰私产,1926年9月至192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设在此楼。

1959年,人民政府在旧址筹建了工会纪念馆,董必武同志亲自为纪念馆题词。现旧址为武汉市文化局所在地,1982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7/9

建于上世纪20年代早期红砖西式建筑群,原为俄租界,格调古朴凝重。楼前椭圆形兰陵花园幽雅宁静。70多年前,这片建筑中一个单元———珞珈碑路12号,是中共湖北省委和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秘密所在地。旧址保留很好,现为民居。1983年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8/9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