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鉴感情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鉴感情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鉴感情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鉴感情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鉴感情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0.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是A.《龟虽寿》(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馆》(王维)

D.《月下独酌》(李白)11.颔联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12.尾联采取了何种抒情方式?表示了怎样思想感情?(3分)1/32(二)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格调上看,属于

派。1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原因有哪些?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2/32(三)即事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低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1.最终一句利用了什么典故?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3/32读作者:熟悉作者比如辛弃疾曾在抗金前线出生入死,南归后遭到投降派排挤和打击,所以其作品多为回想过去战斗生活或表示报国无门愤懑情绪。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朝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报国无门,忧国伤时4/32审题目:《送孟浩然之广陵》(设酒、折柳不舍、依恋、勉励坦诚心志告白、别后担忧、思念、抚慰祝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建功立业缅怀古人、惜盛今衰不满现实借古讽今忧国伤时统治腐朽同情人民、担忧国家、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思索: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思乡急欲回故乡。5/32读序注: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尽力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地方。(1)请对首句中“网”字进行赏析。(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情绪?请进行简明分析。6/32读内容:看意象柳送别留恋;月思家想人盼团圆;鸿雁传情;找关键词及诗眼:红杏枝头春意闹7/32

浣溪沙【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13.上阕中,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妩媚。14.“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示了作者怎样情感?13.烟(淡烟)、柳(疏柳)14.表示了作者观赏美景喜悦,品茶尝鲜舒畅,远离世俗干扰闲适。

找主旨:8/32(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意象,它们蕴含含义基本是固定。熟悉这些意象,对我们鉴赏诗歌会带来很大帮助。1、送别类意象(或表示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表示依依惜别深情,以至于许多文人用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络在一起诗歌多不胜举。如王维《渭城曲》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2、思乡类意象(或表示对故乡思念,或表示对亲人牵挂)9/32月亮。普通来说,古诗中月亮是思乡代名词。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情景,经常引发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函套藏书信,所以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之书信。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不但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情怀。如李白《子夜吴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示忧愁、悲难过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尤其是离情别绪相联络。如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难过、愁闷一股脑儿全吐出来。10/32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德感伤与忧愁。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猿猴。古诗词中经常借助猿啼表示一个悲伤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等。杜鹃。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望帝,被迫让位给他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于是古诗中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象征。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沧茫沉郁之情)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品质,或抒发感叹)菊花。坚强品格,清高气质,素雅,淡泊名利等。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高洁,不一样流合污等。松柏。耐寒,坚贞不屈,正直。竹子。亭亭玉立,挺拔多姿,“遇霜雪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坚定顽强,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疏离。惯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痛惜伤感之情。冰雪,草木。常以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感叹。11/32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示爱恋、相思之情)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苦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惯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连。与“怜”音同,借以表示爱情。连理枝、比翼鸟。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比喻。6、战争类意象(或表示对战争厌恶,或表示对和平向往)投笔。惯用来表示弃文从武志向。长城。惯用“万里长城”指守边将领。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柳营。后代多以此指称纪律严明军营。请缨。普通喻杀敌报国。羌笛。唐边塞诗经常提到,发出凄切之音,长令征夫怆然泪下。12/32考点古诗词曲基本知识。了解鉴赏名句。感知诗歌艺术形象。作者情感、品诗歌形象、凝练语言。画面描绘、技巧作用分析。13/32 语言格调包含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取确切字眼直接陈说,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争平淡,不求辞藻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特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这种格调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格调往往用清丽语言来营造优美意境,表示怡然喜悦感情。如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4形象生动:诗歌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14/325、绚丽飘逸如李白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就是绚丽飘逸之美。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婉约细腻这种格调往往表示出“曲、细、柔”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示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7、幽默讽刺此在诗中多指诙谐、幽默或辛辣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15/328、雄浑: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荡,气魄雄浑。如曹操《观沧海》。9、豪放:特点是既表现了作为主体诗人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描绘对象特点。就主体而言,其表现为: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大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体积、伟大力量而显示出特有壮美、高尚,或显示出浑茫、浩渺无限阔大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飘渺,极目无限。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0.沉郁:当诗人沉思默处、义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杜甫诗歌是沉郁类型代表,他“三吏”“三别”和《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力作。16/3211.悲慨:凡诗人感叹时光飞逝,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忧心忡忡、感叹悲歌。陈子昂就是悲慨代表性人物,《登幽州台歌》是最激感人心悲慨之诗。12.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人物是杜牧。他诗,纵横古今,畅谈历史,忧国忧民;又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13.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静穆、淡泊、深远特点。王维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特点,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诗人笔下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他反应了诗人冲淡心情。14.旷达:即疏达不羁,通脱豁达。代表作家是苏轼,他常怀才不遇,但又要随缘自适。如《念奴娇.赤壁怀古》。17/32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②霁:雨止。13.诗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情景,“微”、“深”二字表达出了柏林寺

环境特点。(2分)14.诗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语言加以描述。(3分)答案:13.幽静或幽深14、示例:雨后山愈加青翠了,云雾回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妙手绘出一幅水墨画。18/32相见欢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停,理还乱,是离愁。别是普通滋味在心头。(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示了作者怎样情感?

(2)结合全词了解“别是普通滋味在心头”中“普通滋味”详细含义。

答案:10.(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19/32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唐]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21、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2分)

22、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络学过诗句说明理由。(2分)答案:21、(2分)衬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辛、奔赴边关豪迈气概。(答出“衬托”得1分,答出“豪迈气概”得1分)22、(2分)示例⑴同意。常见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示例⑵不一样意。送别诗中并不缺乏这类乐观豪迈作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证实,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能准确把握诗情感基调得1分,能联络诗句恰当分析得1分)

20/3210.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6分)

薇(节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采薇》选自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体裁)。(2分)

(2)两首诗都利用了直抒胸臆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第四联简明分析。(4分)

答案:10.(1)《诗经•小雅》,五言律诗(2)①《采薇》表示戍卒内心孤独、无限悲伤感情;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示对友人宽慰劝勉,以及豁达昂扬惜别之情。

21/3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人生感叹?请做简明分析。答案: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悲愤心情。22/32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从来被人称道,请简明分析其妙处。(4分)

8.词下片抒发了哪几个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答案: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眉峰,将无情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漂亮可爱。(一点1分,共4分)8.(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分,最终一点2分,共4分)

23/32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3.下面对本诗了解、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初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组成了奇特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英雄气概。C.诗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2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利用想象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利用比喻和夸大渲染担心气氛和危急形势;利用对偶,音韵友好。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24/32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9.这首诗写是

(时节)景色,表示了诗人

感情。(2分)10.请自选角度,简明赏析诗中画线句子妙处。(2分)

答案:9.春末夏初(或“暮春”)

思念故乡。10.示例一:利用衬托(或反衬)手法,以山青翠欲滴衬花朵红艳似火,青红互为竞丽。示例二:利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山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一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

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25/32(一)忆钱塘江(5分)宋·李觏①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注释】①觏:读gòu。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13.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

”一词。(2分)14.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画面。(3分)答案:13.(2分)黄昏(黄昏)醉14.(3分)最迷人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水仙,凌波微步,美艳感人。[起源:学§科§网]26/32野望【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注释】①湾:水流湾曲地方。1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画面?(2分)

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2分)答案:13.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富有诗意山水画。(符合诗意即可)14.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27/32暮春翁格【清】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10.首句中“怨”字含义是什么?诗歌表示了诗人怎样人生态度?(3分)答案:1怨:埋怨(埋怨,怨恨)(意思相近即可,1分);诗歌表示了诗人不因时光流逝而慨叹,主动乐观、不停进取人生态虚(言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