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由此可见,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 B.口头传说 C.推理想象 D.影视资料2.小史同学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游览,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人们以粟为主食,以半地穴式房屋为居,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A.龙山文化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3.浙江绍兴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A.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治理水患,造福人民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4.《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此处,“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A.禅让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世袭制5.西周时期,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兼并战争,实现统一C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D.讨伐商纣,建立政权6.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古书上记载,当时的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如下图)耕种土地了,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反映了()A.金属货币更多使用 B.分封制的逐步瓦解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古代军事水平提升7.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的战争呈现出规模大、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等特点,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战役不属于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A.涿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8.战国著名法家代表韩非在《韩非子•扬权》中提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见,韩非子主张()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强化军事理论学习C.提倡节俭选贤治国 D.顺应自然和民心9.秦朝的“半两钱”和汉代的“五铢钱”,因铸造量大、影响广,被称为金属铸币双雄。这两种钱币的铸造体现了()A.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B.国家对经济的管理C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D.明确尊卑等级制度10.历史课堂上,同学们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小史同学出示了“戍守长城”“王侯将相”“张楚政权”等关键词,由此可知,他们小组探究的是()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巢起义 D.隋末农民大起义11.东汉初年,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裁减官员和惩处贪官污吏等一系列措施。出现了社会局面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A.光武中兴 B.康乾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2.东汉后期,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由此导致了()A.政权分立社会发展 B.东汉王朝走向衰亡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统一国家建立巩固1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与丝绸之路开通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鉴真东渡 B.戚继光抗倭 C.玄奘西行 D.张骞通西域14.公元前60年,西汉朝代在西域设置管理机构,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此管理机构是()A.驻藏大臣 B.澎湖巡检司 C.西域都护 D.安西都护府15.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我国古代中医药学成就搭配正确的是()A.李时珍——《黄帝内经》 B.扁鹊——“麻沸散”、“五禽戏”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D.华佗——《本草纲目》、“医圣”16.西汉的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秉笔直书,写出了不朽的历史著作()A.《资治通鉴》 B.《论语》 C.《天工开物》 D.《史记》17.表格整理法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时间200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战役特点以少胜多战役结果曹操获胜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马陵之战18.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夷洲”是指今天的()A.朝鲜 B.台湾 C.日本 D.锡兰19.如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A.隋唐时期 B.辽宋夏金元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20.《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此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B.人口迁徙和劳动力南移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21.383年,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次战役交战的双方是()A.匈奴与氐族 B.氐族与汉族 C.匈奴与羯族 D.羌族与汉族22.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体现了贾思勰在农业生产中注重()A.利用先进工具 B.实现精耕细作 C.顺应天时地利 D.进行多种经营23.南北朝时期,我国在数学领域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创造这一成果的是()A.祖冲之 B.刘徽 C.钟繇 D.司马光24.某七年级学生学习完中国古代史后,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如下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夏商周时期一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继承献公的事业,进行改革。公元前356年,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设守、尉、监,分管一郡的行政、军事和监察,郡以下分若干县,县有令,掌管一县政事,县尉掌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汉武帝时,有些封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势力市里不小,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各个王国越分越小,势力越来越弱,自然无法割据地方,对抗朝廷了。——摘编自刘莹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

孝文帝是北魏一个杰出的人物,迁都洛阳,公元493年。断北语,改族姓,禁胡服,与汉人通婚,兴学校,改制度。——摘编自吕思勉主编《中国通史》(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的措施,并归纳一条商鞅变法取得的成效。(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解决了诸侯王问题,指出主父偃的具体建议是什么?(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断北语”体现了孝文帝的哪一项改革措施?此改革有何作用?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下图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大量的此种农作物。——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请写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两条都江堰建成后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为我国农业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献计献策(两条即可)。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鍾、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