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古代诗歌阅读黄金20题(原卷版)
全国甲卷地区专用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2春・贵州贵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州桥①
王安石
州桥踏月想山椒②,回首哀湍③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州桥④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注】①州桥:位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回想旧游汴京所作。②山椒:山
顶。指在王安石金陵住宅不远处的钟山。③哀湍:指山间发出凄切声音流得很快的溪流。④州桥:与王诗
所咏为同一座桥。此诗为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诗人奉命出使金国经过当时被金占领的汴京时所作。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用实写的手法描写了作者在州桥踏月,聆听呜咽泉声的景象。
B.王诗表面上只是简单地描写州桥夜景和抒发自己的感受,略显消极,实则抒发了作者深沉、含蓄的情
感。
C.范诗是作者过汴京时所作,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撷取了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中原父老的哀怨与失望。
D.范诗语言朴素直白,但作者却将强烈感情浓缩于“等”“询”“真”等字中,使表达更加的真切而炽热,撼人
心灵。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思想感情的异同。
(2023秋•贵州铜仁•高三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注释①课:阅读。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B.“摩腹”,摸揉着肚子,形象夸张地写出了古人古书让诗人无法忍受不能认同的情形。
C.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田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4.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3春・贵州•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边思
李益①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①李益,字君虞,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官至左散骑常侍、礼部尚书等职。李益擅长绝句,
尤工七绝。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思》首句中的“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身份的尊贵;“佩吴钩”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
B.《边思》作为一首赠友人的自题小像诗,写慷慨悲凉的诗歌,是李益这些“关西将家子”的本愿。
C.《听晓角》中第三句写边塞辽阔、旷远,无数塞鸿飞不到尽头。这是写边塞之广,化用了王之涣“春风
不度玉门关”之诗境。
D.《听晓角》末句点题,与边塞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异曲同工之妙。
6.两首诗在表达征人“愁苦”之情上有什么不同?
(2023•广西南宁.南宁二中校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2
白居易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二人为官未能居高位,都经历了安史之乱,颠沛流离,饱受磨难。
B.“逋客”“谪仙”两句诗分别对应杜甫、李白,再次强调两位诗人的悲苦遭遇。
C.最后两句谴责了统治者不怜惜、不尊重带给人间好诗的李、杜二人的行为。
D.诗歌语言质朴,但句式整饬精美,除尾联外,其他各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8.“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春・广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其十一)
陈子昂
吾爱鬼谷子@,青溪②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①鬼谷子,战国时楚人,通晓纵横探阖之术,智见卓绝。②青溪:山名,指鬼谷子隐居之处。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诗中的“无垢氛'’表现出鬼谷子隐居山林的干净清幽,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归隐的向往。
B.贾岛善于“推敲”,本诗采取了以答包含问的方法,不着痕迹地将诗歌内容进行了精简。
C.陈诗“舒”与“卷”二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鬼谷子进可济世、退可归隐的自在。
D.陈诗“七雄”二句写出鬼谷子处于争斗不已的乱世,揭示了鬼谷子选择隐居的时代原因。
10.两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秋・广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下面各题。
偶题三首
宋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②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元③随处弄潺溪。
[注]①幅巾:古代文人用一幅绢束发,称福巾。②槎:同“茬”,指农作物收割后留下来的根茎。③筑: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11.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组诗围绕“水”这一话题,先写行云成雨,再写水出山成川,最后写探索水的源头。
B.第一首诗写青山崔嵬,堆紫叠翠,忽而云起,忽而作雨的奇景,却不知云成雨的原因。
C.第二首诗把泉水奔腾的生命姿态和断梗枯槎无处存身的黯然的生命姿态进行对比。
D.第三首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12.这组诗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请列出其中两条人生哲理并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2秋.四川成都•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七律•读《封建论》②呈郭老
4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秋糠咒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④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⑤。
【注释】①祖龙:秦政,皆指秦始皇帝。②《封建论》:是柳宗元的一篇政论文,重点论述周朝“封建制”
的弊端。③枇糠:空的或不饱满的枇谷、稻米的糠壳。④十批:《十批判书》,郭沫若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
学说而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提倡“民本位”,反对“极权主义”的“君本位”。⑤子厚:柳宗元,字子厚;文王,
周文王,西周奠基者,首推中国封邦建国的“封建制”。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题材上两诗互不相同。章诗属缘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咏史怀古诗,毛诗属缘于读《封建论》以回
应郭沫若的政论诗。
B.在表达方式上两诗略有差异。两诗都以议论为主,表达对秦朝政治的看法,毛诗全诗议论,而章诗则
将议论与对史事的描述巧妙融合。
C.在主题思想上,两诗看法对立。章诗极力批评秦王的政令,而毛诗从当代政治家的高度,否定了儒家
的政治观,十分推崇秦王的功绩,完全赞同秦王所采取的措施。
D.在艺术表达上,章诗略带夸张,“烟销”“未冷”等词突出秦王的焚书坑儒动摇了其统治根基,直接导致
人民迅速反抗;毛诗用语朴素晓畅,通篇直接表达观点。
14.对于“仁政”与“法治”,两诗的看法有何不同?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2022秋•四川绵阳•高三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
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
辆首或车架上称“銮”。③本诗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前者从衰病起笔,后者紧扣住一“愤”字,抒发自身感怀。
B.前诗中“位卑”一句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表现了诗人心系国家的情怀。
C.后诗选取“楼船”、“铁马”“衰鬓”等典型意象,将辉煌的过往与无奈之现实做对比。
D.后诗中“塞上”句用“长城”的典故自比,该句意在表明作者想为国立功的昂扬之志。
16.两首诗尾联均谈到了诸葛亮,试分析两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2022・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①,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②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元元,同“黎元”“黎庶”。②课:阅读。
1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和辛诗题目相同,都把文人读书这件平常之事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
B.陆诗重言志,辛诗重抒情,但陆诗和辛诗均以主观感受引出读书的情景。
C.陆诗透露出诗人可能年岁已老,辛诗暗示出诗人在现实中可能屡屡碰壁。
D.陆诗中的“犹课”和辛诗中的“细较量”均可看出诗人坚持苦读的情状。
18.这两首诗中,诗人笔下的读书情景不同、缘由各异,请结合诗句简要概述。
(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6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阅读。
1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20.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3秋•四川成都•高三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春日即事(其二)
耿津
【注】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
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耿漳(wei)于唐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
此诗大约就写于其罢居在家时。
2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园田居(其一)》前八句写诗人因鄙弃仕途而归田。后十二句写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的
愉快心情。
B.《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无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当时习用的语言,如“方宅”“草
屋”“狗吠”“鸡鸣”等,语言朴素自然,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
C.《春日即事(其二)》颈联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
书。
D.以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但《春日即事(其二)》这首诗可谓大异其趣。
22.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
(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二模)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宋】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蛋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气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诗人被迫罢官,退归文山。②蛋:蟋蟀。③逶迤:本是形容道路、
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夜坐有感
【南宋】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进参差③到夜深。
【注释】①宋亡以后,何梦桂为了避免元朝的累次征辟,离开家乡,隐居湖南小西源。此诗乃此时所
作。②龙、云:指君臣风云际会。③参差:即排箫,古乐器名。
8
2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诗首联以工笔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淡烟笼罩枫叶,细雨飘打蓼花的肃杀凄凉的夜坐图,既见巧思,又
得自然之妙。
B.何诗首联暗点“夜坐”,“无声”写夜之静谧,“沉”写漏声沉重,“人”点明风露渗人衣襟,更进一步写夜深
久坐。
C.文诗后两联由沉郁悲凉转为激昂豪迈。自己虽有身处逆境的喟叹与痛苦,却不改报效朝廷,建功立业
的雄心壮志。
D.何诗尾联叙写了诗人高楼独坐、望断征鸿、深夜吹箫等行为,含蓄地表达对故国故主的思念,情感显
得低沉婉转。
24.两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其异同。
(2023・四川成都・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
卢钺
自负孤高伴岁寒,玉堂茄①舍一般看。
顽风摧剥君知否,铁笛②一声人倚栏。
和商洛章子厚长官早梅
邵雍
群芳万品递相催,若说高标独有梅。
会得东君无别意,为怜清淡使先开。
【注】①玉堂:玉饰的殿堂。的:同“茅”。②铁笛:铁制的笛管。相传隐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响亮。
2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诗一、二句认为梅花太自负了,总是装作孤高的样子,其实无论身居殿堂还是身处茅舍,人们都只
将其当作一般的花对待。
B.邵诗一、二句中,春回大地,春暖花开,群芳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梅花却独自呈现出清高脱俗的风
范,不与百花争春。
C.卢诗与邵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通过刻画不同时期梅花的特点,含蓄蕴藉地寄托了诗人丰
富的情思。
D.除了正面描写梅花,卢诗与邵诗还从侧面对其进行刻画,卢诗通过侧面写风来突出梅,邵诗则通过侧
面写花来突出梅。
26.这两首咏梅诗,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3・四川凉山•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中
宋代苏轼
其二
万人鼓噪慑吴侬②,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其三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④。
【注】①作者当时任杭州通判。②吴侬,吴语称“我”为“侬”,此处吴侬即指吴人。③阿童:晋王浚小名阿
童,平蜀以后,他造战船、练水军,顺流东下,一举消灭了东吴。④江水西流:指海水上潮,江水势不能
敌,所以出现逆流情况,随潮西流。
27.下列对这两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人鼓噪慑吴侬"用比喻手法描绘潮来的威势,写所见:怒潮掀天揭地呼啸而来,潮头奔涌,声响洪
大,有如万人鼓噪,使吴侬为之震慑。
B.其二的一二句从海潮的气势着笔,是实景虚写,借以开拓人们的想象力。三四句是实景实写。前两句
写潮势之大,后两句写潮头之高。
C.“欲识”句故作设问,以引出“越山”句的回答。潮头很高,越山竟好似浮在浪花中间了。白浪滔天,怒
潮如箭,如同图画一样展现在人的眼前。
D.这两首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有意到笔随之妙。在运笔方面,淋漓恣肆,不落常轨,体现出苏轼诗
在风格上英爽豪迈的特色。
28.其三抒写诗人看潮后兴起的哪些感慨?
(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棠湖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0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京苞,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突出写“愁”字,时光流逝,去日苦多,诗人惟恐功业不立。
B.“但为君故”的“君”字,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代指天下贤才。
C.“明明如月”以下四句,是承接前文的求贤主题,极写人生苦短的忧愁。
D.诗人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等句启发人才,要善于择枝,投效明主。
30.前人评论《短歌行》,认为从诗中可以读出曹操的“仁义忠厚”,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本诗,写
出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提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公元1122年,陈与义升任符宝郎,但不久就被贬为陈留酒监。公元1127年4月,金兵攻破
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南逃建立南宋。陈与义自陈留南迁避难,流落洞庭,其间多次登岳阳楼,先后写
下《登岳阳楼二首》与《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②南服:南方较偏远地区。
3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歌首联都照应题目,直接写岳阳楼,但切入点不同,前者以岳阳楼的位置切入,后者强调其影
响力。
B.两首诗歌颔联都紧承首联,描写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想。但前者借助“吴蜀”一词使诗歌更具历史厚重感。
C.两首诗都融登楼、观景、抒情为一体,在意境营造和情感抒发上特点鲜明,与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
D.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基本相同。但从颈联看,前者不远万里来游览与后者双鬓斑白相较,多了轻松闲
适之情。
32.两首诗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023•广西•柳州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角抵①诗
【唐】杨万里
广场妙戏斗程才,才得天颜一笑开。
角抵罢时还摆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蹴鞠②
【明】钱福
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
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扑娥眉柳带烟。
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斜曳露金莲。
几回蹴罢娇无力,恨杀长安美少年。
【注]】①角抵,最初是一种作战技能,后演变为民间竞技,类似于现在的摔跤或相扑。②蹴鞠,“蹴”
就是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即用脚踢球。
3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抵诗》描绘了广场上进行的一场角抵比赛,从皇上都来观看可以看出,这次比赛非常受到重视。
B.杨万里创造了语言浅近、清新自然、富有趣味的“诚斋体”,这首《角抵诗》就非常符合他的这种风格。
C.《蹴鞠》诗描绘的是一场蹴鞠游戏,两个女子的水平极高,使长安城的男子们感觉颜面扫地,心生嫉恨。
D.《蹴鞠》诗的颔联、颈联都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极言女子的美貌,并特写女子的双脚以突出蹴鞠运动。
34.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当时流行的运动,请结合诗句比较两首诗描写角度的异同。
(2022春•贵州贵阳・高三贵阳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刘和州戏赠①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12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②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鸵。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本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②唐敬宗宝历二
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3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刘和州戏赠》诗首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种梅花的地点和棵数;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
写诗人打算观察梅花生长的情况,“点检”还包含着观赏梅花风姿的意味。
B.品读《酬刘和州戏赠》的诗意,不禁让读者想到了《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蜿兮,又树蕙之百亩”的
诗句,二者都以种植香花香草等美好的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
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诗人表明自己与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朔州市中医院呼吸科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护士授权试题
- 赤峰市人民医院胰腺术后出血处理考核
- 秦皇岛市人民医院产后形体康复指导考核
- 大同市人民医院敷料更换技能考核
- 中国化学助剂制造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邯郸市中医院动态血糖监测数据解读与临床决策考核
- 忻州市中医院结肠镜单人操作法准入考核与并发症处理试题
- 唐山市人民医院质量标准掌握考核
- 上海市人民医院急诊感染护理考核
- 晋城市人民医院消化系统罕见病识别与转诊考核
- 2025年中国替代蛋白新式发酵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马格利相二氧化钛(Ti4O7)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商场顾客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昆明铁路局招聘笔试题目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贵阳房地产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氮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流延膜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202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