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PAGEPAGE1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全卷共8页,20小题,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第Ⅰ卷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距今九千年左右的济南月庄遗址出土了黍、粟和一定数量的水稻,且出土黍多的地方稻则少,出土稻多的地方黍则少。这说明()A.北方传统农耕相对发达 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C.早期农业合理利用环境 D.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即在低湿的地方种植水稻,距今九千年左右的济南月庄遗址出土了黍、粟和一定数量的水稻,且出土黍多的地方稻则少,出土稻多的地方黍则少,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种植不同的作物,体现了早期农业合理利用环境,C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了济南月庄遗址出土的农作物,并不能说明北方传统农耕相对发达,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仅凭月庄遗址的出土情况不能确定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3.据考证,南宋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和宁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御街,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反映了南宋时期()A.都城设计完全符合礼制要求 B.“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C.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D.纸币已成为全国流通的主币【答案】C【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它打破了旧的市坊分区规划体制,按照城市发展的新要求布局,具有浓厚的商业色彩,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变化,C项正确;根据材料“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可知南宋的都城设计不完全符合礼制要求,排除A项;“市”的变化只是都城布局变化的一部分,排除B项;“全国流通的主币”的说法言过其实,排除D项。故选C项。4.明代万历年间,土司刘瀚将养牛圈场迁于永兴场(湖南湘西),并新建石街道。清初因附近朱砂开采盛极一时;乾隆年间,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这可用于说明()A.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B.长途贩运贸易逐渐兴盛C.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A【解析】根据“朱砂开采盛极一时”“永兴场发展为有十多条小街的闻名全省的大集市,街上形成以江西商人钱姓、钟姓等为主的八大商号”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排除C项;养牛、朱砂开采、商号等不属于农产品,排除D项。故选A项。5.据记载,面对疾病和瘟疫,清朝前期除了采取一般性的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等措施外,一些官员和朝廷大臣还会通过刊刻文书的方式,来帮助更多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这反映出清朝前期()A.中医治疗瘟疫的技术已比较成熟 B.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C.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 D.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答案】B【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前期,政府除了直接采取措施安置病人、施医舍药、隔离防控疾病和瘟疫外,还通过刊刻文书,帮助民众隔离、预防或治疗疾病,反映出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与疫病防治,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医治疗瘟疫技术及其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没有特别强调地方官员在防疫中发挥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清朝前期医学进步,能有效控制疫病传播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6.1903年,猕猴桃由中国引入新西兰,在当地大量种植。因其外表与新西兰国鸟Kiwi(几维鸟)相似,故取名KiwiFruit(奇异果),成为新西兰水果中的宠儿,返销中国并行销世界。由此可知()A.新航路开辟促进各大洲物产交流 B.中外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互动频繁C.奇异果命名体现新西兰自然崇拜 D.中国为全球食物丰富性做出贡献【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1903年中国的猕猴桃引入新西兰大量种植,成为新西兰水果中的宠儿,返销中国并行销世界,这体现出中国的物种传播到大洋洲并销往世界,说明中国为全球食物丰富性做出贡献,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中国的猕猴桃引入新西兰,无法得出各大洲物产交流,且此时已经不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中国的猕猴桃引入新西兰,无法得出中外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互动频繁,排除B项;奇异果命名只能说明新西兰命名的本土化,无法得出自然崇拜,排除C项。故选D项。7.下表为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是()贸易业运输业制造业金融业189439%14%15%33%191418%37%13%10%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节奏放缓 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1894-1914年”并根据表格信息,可见运输业存在较大增长,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运输业超过贸易业、制造业和金融业,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A项正确;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排除B项;运输业增加,不能得出资本输出放缓,且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使得运输业占比较高,排除C项;表格中没有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数据,无法得出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排除D项。故选A项。8.1898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称建铁路为“自强要策”,正式宣布兴办铁路。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其中自建铁路达5754公里。这一时期中国铁路的发展A.反映了列强倾销商品的要求 B.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C.瓦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是洋务派自强政策推动的结果【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截至1911年,初步建成以北京为枢纽的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公里”可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干线,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故选B;材料主旨是清廷主张修建自己的铁路,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列强入侵有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洋务运动结束于18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9.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耕耘、院草、施肥、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这表明我国()A.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 B.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C.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D.农业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变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可知,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耕耘、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说明当今的人工智能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我国农产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竞争情况,无法得出我国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但不代表我国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该选项表述因果关系倒置,排除D项。故选B项。10.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这反映了A.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B.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C.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D.“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答案】D【解析】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属于科学技术,因此这反映了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故D项正确;我国的新兴产业还没有成为经济主导,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产业,故B项错误;1992年,中国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C项错误。11.与其它古代文明不同,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这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A.契约成为社会规范 B.法律制度日益成熟C.手工生产相当落后 D.商业贸易比较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两河流域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合同文件而非陶罐之类的物品。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大量对契约制度进行调整的内容,据统计,有关契约的规定占法典全部条文的一半左右。”可以看出,两流域的法律很多涉及商业合同与契约关系,说明这一时期商业较繁荣,因此需要法律保护,D项正确;契约并不是社会规范,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成熟,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手工业落后,排除C项。故选D项。12.根据如表信息,可知20世纪初时间状况1870—1900年全球船舶的总吨位由1680万吨上升到2680万吨1870一1913年全世界铁路总里程由21万千米增加到110.2万千米1870一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A.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B.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开展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制度化D.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加大投资力度【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870年—1913年,全球的船舶总吨位、铁路总里程和贸易总额都有了加大幅度的增长,说明各地之间的商贸往来增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日益制度化,排除BC项;“加大投资力度”的说法更是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表是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这反映了英国()时间事件1863年议颁布《酸业法》,要求抑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1876年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A.市民诉求改变城市面貌 B.城市治理逐步走向法制化C.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 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议会颁布《酸业法》、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议会颁布第一部水环境保护法《河流污染防治法》”等信息可知,工业革命的发展对英国伦敦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英国通过多部法令治理环境污染问题,这说明英国城市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阶段,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议会通过的法令,并未提到市民诉求,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环境污染对社会矛盾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工业革命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材料不能得出英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4.20世纪60年代,英国市区人口开始减少,出现内城空洞化倾向,人口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聚居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周边出现卫星城。这表明()A.城市化的水平下降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农村发展超过城市 D.国家人口数量锐减【答案】B【解析】据材料“人口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聚居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周边出现卫星城”,可以看出人口由中心城市向郊外迁移,聚居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城市周边出现卫星城,属于逆城市化的表现,排除B项;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城市化水平下降,排除A项;无数据的对比分析,无法得出农村与城市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仅从人口流动迁移,无法得出国家人口数量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5.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A.金融开放制约了第三世界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可知当前发展中国家中外资银行所占比重明显上升,有的国家远远超过本国银行资本总量。结合所学可知,外资银行的增多可能会带来监管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故材料所述现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B项正确;金融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不能说金融开放制约第三世界的发展,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C项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为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此消彼长,此衰彼荣,经济发展的中心不断转移,材料未涉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6.天花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曾夺去数亿人的生命。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根除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西蒙森说:当时苏联和美国正在进行合作,这是多边体系最伟大的成就。材料说明()A.疫情推动意识形态改变 B.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C.抗疫需要全球团结合作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抗疫成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根除天花的过程中苏联和美国进行了合作,说明抗疫需要全球团结合作,C项正确;苏联和美国虽然合作,但是意识形态的对抗依然没变,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医学的发展,排除B项;政治格局当时没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4题,第17题8分,第18题8分,第19题2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以下相关主题史料:材料1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缗而往。……——《汉书·地理志》材料2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昧的陵墓。墓葬中最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中国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请指出以上两则史料的史料价值,并指出上述史料运用了哪些史料原则?【答案】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是一手史料,对于研究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材料二属于实物史料,是一手史料,对于研究西汉初年我国广州地区便已经实现海上贸易的交流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以上史料运用原则:重视史料来源,选取一手史料;多重史料互证,孤证不立;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份材料一份话”。【解析】根据材料“《汉书·地理志》”可知材料一属于文献史料,是一手史料,根据材料“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缗而往”可知对于研究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墓葬中最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可知材料二属于实物史料,是一手史料,根据材料“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前年代中国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可知对于研究西汉初年我国广州地区便已经实现海上贸易的交流具有较高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史料的选择我们可知以上史料运用重视史料来源,选取一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运用还遵循多重史料互证,孤证不立;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份材料一份话”的原则。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伦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并聚集了经常布满太(泰)晤士河的成千的船只。——【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对英国人口变化进行合理的解释。【答案】英国像伦敦等大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工业人口数量猛增。随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国内政局比较稳定,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大量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这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压力,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后期的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可知英国人口变化的主要概况是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工业人口数量猛增。根据材料时间和所学知识,英国城市人口猛增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国内政局比较稳定和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大量的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英国的人口变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压力,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后期的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材料二1978年—1984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1984年—1992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到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年—2005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5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及特点。【答案】(1)特点:医保改革历史较早;医保制度比较完备;医保覆盖人群广;以法定医保为主,私营医保为辅;立法先行,强制实施;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服务。(答出4点即可)(2)评价:医保制度完备和覆盖率不断扩大,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了德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医保等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限制私营医保不利于发扬社会互助。(3)背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的决策。特点: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覆盖范围日渐扩大;政府主导;逐步推进;城乡兼顾。(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现代德国。特点:由材料一中“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可知,医保改革历史较早以及医保制度比较完备;由“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可知,医保覆盖人群广及以法定医保为主,私营医保为辅;由“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可知,立法先行,强制实施;由“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可知,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服务。【小问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现代德国。评价:由材料一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及所学可知,医保制度完备和覆盖率不断扩大,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医保等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由“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岁”可知,提高了德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由“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可知,限制私营医保不利于发扬社会互助。【小问3】本题为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现代中国。背景:由材料二中“1984年—1992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及所学可知,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的决策。特点:由材料二中“1984年—1992年,……内容涉及到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年—2005年,……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可知,逐步推进;覆盖范围日渐扩大;城乡兼顾;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顺应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发展要求。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交通史是历史总进程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农产品供销合同订购大米
- 2025国际特许经营合同的合同格式
- 2025圆通快递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客车租赁合同 运输合同
- 2025劳动合同范本:雇佣关系确立协议
- 2025摄影服务合同模板
- 2025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
- 2025企业安全员聘用合同书
- 2025标准版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格式
- 各国货币知识
- 上海杨浦区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2024桂林临桂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相关考试题型及答案
- T-CAS 947-2024 类器官在化学品毒性测试中的应用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 清理泥石流堆积体施工方案
- 皮肤病靶向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DB37-T 3274.3-2023 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第3部分:山东VI型
-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制动系统设计》14000字(论文)
- 2025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