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效应,第四章中:宏观经济中,MS、MD、AS、AD以及Y、P、r 之间,相互影响; 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调节MS来影响宏观经济以及其他变量。 其目标、工具、机制、效应如何?乃本章讲授的问题,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涵义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一、货币政策的涵义,1. 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理论研究终究要为实践服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需要理论的支撑。 货币政策
2、正是以前述几章理论,尤其是第二章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期望达到的经济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 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 实现货币政策的观察变量:中介指标 从采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目标的过程: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 货币政策的内容,二、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币值: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经济增长: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充分就业:一般指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但由于难以测度,因而往往用失业率代替。结果往往被误解为仅指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主要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平衡;外汇和黄金储备保持稳定
3、;汇率稳定。,1.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上述四大货币政策目标,往往存在矛盾,难以同时全部实现。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往往相互矛盾,菲利普斯曲线,要降低失业率,得以通货膨胀为代价。 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往往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稳定币值来发展经济,也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稳定币值。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通常是相辅相成的。,2.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互关系,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不统一: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但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 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不统一:经济增长较快时,若出口扩大进口减少,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资源需求较大时,增加进口,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
4、由于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同时实现,因此存在如何取舍的选择问题 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各有差异。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有调整。 IMF、发达国家:稳定币值(通货膨胀目标值)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 货币政策目标的取舍,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政策目标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需及时了解其过程中政策工具是否得力,并估计目标能否实现。为此,需设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设置的可观测和调整的中间性或传导性的金融变量。 中介指标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1.
5、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相关性:与货币政策目标高度相关 可测性:能够获取和监测 可控性:中央银行能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抗干扰性:较少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能较好反映政策效果 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2.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货币供给量:我国采用 利率:西方发达国家采用 银行信贷规模:我国参考使用 基础货币 超额准备金,3. 可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分为三类: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
6、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含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 (2)原理(根据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约束银行贷款,降低货币乘数,从而紧缩货币供给,抑制通货膨胀。 反之,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则有利于扩张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3)简况: 存款准备制度:始于英国;法定出现1913年美国 最初目的在于加强银行的清偿能力,防止银行倒闭 后来成为
7、控制银行信贷和货币供给的工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准备金工具弱化,准备金率普遍极低,有些国家甚至取消 我国近期高准备金率的原因在于巨额外汇储备 法定存款准备率通常被认为是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也不尽然,如我国连续改变准备金率。,(1)含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2)原理(根据第二章货币供给理论) 央行发行央行票据或出售国债,可回笼基础货币,导致紧缩货币供给,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反之,央行票据到期或者购买国债,将投放基础货币,导致扩张货币供给,有利于经济增长。,2. 公开市场业务,(3)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 公开性:在
8、市场上公开买卖,竞价交易 灵活性:灵活选择买卖的时间和数量 主动性:可主动出击,确保货币政策的超前性 直接性:可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 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作为交易对象的债券等金融工具必须有足够的规模。,(1)含义 贴现:持票人将未到期的汇票,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是一种向银行融资的方式。 再贴现:指央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的行为。 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等,以影响市场利率与资金流向,3.再贴现政策,(2)优点 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 (3)缺点 主动权在商
9、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弱 市场往往不能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前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对货币供给总量的调节,影响整体宏观经济。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则是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通货膨胀时期,控制消费信用,有利于抑制物价上涨 经济低迷时期,鼓励消费信用,有利于经济增长,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
10、制,以抑制证券投机和泡沫。,3.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贷款的限制。 经济过热、房价高企时,控制不动产信用,有利于抑制投机和资产泡沫。 经济低迷、房地产市场萎缩时,鼓励不动产信用,有利于发展房地产市场,刺激经济,指央行对按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率或贷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4. 优惠利率,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1.直接信用工具,利率最高限额:规定存贷款利率的最高制 信用配额:即中央对各商业银行的
11、信用规模加以分配,规定其最高贷款量 流动性比率:即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以约束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比重 直接干预:即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贷款范围等加以干预。,2.间接信用指导,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道义劝告:央行通过发出通告、指示,或面谈交流,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自动贯彻落实彻央行政策 窗口指导: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数量等 金融检查:中央银行具有监督职能,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进行合法、合规性等方面的检查,并针对检查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货币政
12、策的传导路径 二、货币政策机制的含义 三、不同流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并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不同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流派,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货币政策所引起经济变量的变化过程,各自的解释存在诸多差别。,三、不同流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特别重视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 其基本思路:Ms r I Y P,其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r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Y 表示收入,P 表示物价 。,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托宾的 q 理论,詹姆
13、斯托宾认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影响实体经济的直接因素不在于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 托宾的定义q值: 托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其中,Ms表示货币供给量,Ps表示股票价格,I表示投资,y表示收入。,3.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认为,货币增加导致个人财富增加,将增加耐用消费品或住房的支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物价。 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其中, V为金融资产值,为财务困难可能性,为耐用消费品支出,H为住房支出,其他符合同上。,4.货币主义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给量增加,经济主体将增加购买股票等金融资产以及汽车等
14、消费品,从而提高价格和社会生产。而价格的变动又会影响货币的真实价值,从而影响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Ms A C I P y,其中,A为金融资产;C为消费;P为价格;代表可能存在但还未被揭示的过程;其他符号含义同前。,5.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货币供给增加后,对金融市场的利率会产生影响,同时对股票价格或债券价格也会产生影响 利率或股票价格、债券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企业家的投资热情、个人的消费欲望及现实支出 投资和消费变化后,社会总需求发生相应变化,总需求与总供求的均衡产生新的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一、 货币政策时滞 二、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 三、 货币政策效应的衡
15、量,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效应,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于影响经济,这里有几个疑问: 1.是否能“立竿见影”?时间性 2.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目标能否实现?有效性 3.若货币政策有效,如何来衡量?,一、货币政策时滞,1. 货币政策时滞的含义,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效果,所需要经过的一段时间。 时滞是影响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应要快过较长的时间才会显现,那就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是否恰当。 货币政策时滞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2.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时滞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 内部时滞的时间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
16、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3.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的这段期间 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外部时滞的时间长短主要由客观经济条件和金融条件决定,图 货币政策时滞的分解图,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理论,1.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含义,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发挥稳定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主要分为货币中性论和货币非中性论: 货币中性论:货币政策无效,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非中性论:货币政策有效,能促进经济增长,2.货币中性论,货币中性论基本观点:货币政策是无效的,无论扩展或紧缩货币,仅会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动,而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通俗来讲, “货币是水” “货币面纱论” (费雪等):货币只不过是一种便利交换的手段,是实体经济的“面纱。 哈耶克的“有条件的货币中性”:只有各种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才会对生产结构产生影响。 “货币主义”:货币短期非中性,货币长期中性 “理性预期学派”:货币短期和长期都是中性的,3.货币非中性论,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租赁合作协议与合同
- 食品生产许可授权协议书
- 臭豆腐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终止合同协议书文案模板
- 自建房商业售卖合同范本
- 烘焙店用品转让合同范本
- 芯模板设备出售合同协议
- 篮球俱乐部转让合同范本
- 派遣合同三方协议书范本
- 注册造价教材转让协议书
- 品牌授权使用协议合同书
- 管理学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 2024年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停车场项目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装置保运方案(3篇)
- 重症心脏超声指南解读
- 职工诉求服务管理制度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护理心绞痛课件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江苏卷) 含答案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安徽卷)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