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4页)
编号:934027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99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28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广西
平南县
中学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
成立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新人,必修
- 内容简介:
-
广西平南县中学高中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了解辛亥革命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约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历史功绩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如何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政治: 经济: 思想: 辛亥革命的过程一、酝酿与爆发1革命思想的传播(主要思想家及著作) 2革命团体的建立(主要团体) 3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成立时间地点 纲领 三民主义内容及评价 : 4武昌起义:时间 成功原因 二、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时间和地点) 2临时约法:内容 评价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1袁世凯篡权原因: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教训: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历史功绩 局限性 【本课小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推动下,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方面建立了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另一方面大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这次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反动封建统治,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产生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这些成就,永载史册.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破坏,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最终导致了这次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巩固练习(基本训练)1.在近代中国,系统阐述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下列选项中属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列强扶植袁世凯世凯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的实权 临时政府对袁世凯没有约束措施 革命营垒内部意见分歧 a d c d3、下列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主张平均地权b都意图削弱满洲统治者的权力c都带有救亡图存的目的d都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4、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5.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6.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a打破列强的外交封锁 b换取列强的支持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 d争取列强严守中立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 定是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能力提高)8.(2007上海历史)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9.(07海南历)15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10.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