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强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3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3页/共5页)
编号:944147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8-30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强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3
百家争鸣
强化
作业
人民
必修
- 资源描述:
-
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强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1-1,百家争鸣强化作业,人民版必修3,百家争鸣,强化,作业,人民,必修
- 内容简介:
-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强化作业 人民版必修3基 础 巩 固1下图是故宫里的一块牌匾,观察图片,你认为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来自于()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答案】b【解析】“和”“仁”等思想显然来自于儒家。2“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孔子的名言中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非攻,兼爱”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答案】a【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是实现孔子“仁爱”思想的途径,其目的是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最符合题意。干扰项b项是墨家的观点,排除。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答案】a【解析】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a项社会动荡不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共同的社会背景。b项百家争鸣趋于合流发生在西汉;c项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发生于春秋时期;d项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发生在战国时期。4(2013安徽联考)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答案】d【解析】“光盘”行动旨在倡导“节约”,这与战国时期墨子的“节用”等主张一致。5“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潮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世异则事异”和所学史实可知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62013年9月28日10:00,值孔子诞辰2654年,山东卫视直播以“文化凝聚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祭孔大典,展开一段追忆先哲的朝圣之旅。就此展开,接下来在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将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根据所学回答:(1)孔子的主要道德观是什么?他的道德观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2)“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4)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答案】(1)道德观:爱人,以德治民。背景: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2)历史原因: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所推崇。(3)政治上,以民为本,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建立和谐社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4)采取扬弃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 力 提 升1.(2013济宁调研)“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个人物之口()【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孝悌”、“仁之本”,由此判断是儒家思想,四个人物中,只有孔子属于儒家,故选c项。2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c甲墨,乙法,丙道d甲道,乙墨,丙儒【答案】a【解析】以德教化是儒家思想;严格惩罚是法家思想;自我觉悟是道家思想。3下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答案】d【解析】道家的顺应自然、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故选d项。4(2013寿光统考)“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答案】c【解析】由材料“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可知,作者主张反对战争,所以选c项。5(2013盐城模拟)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c法治建设 d礼乐秩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韩非子属于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提出法治思想,故c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什么中心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3)上述那种主张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4)上述哪种主张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答案】(1)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2)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的主张。(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它适应了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4)材料一“德”和“礼”的主张。因为“德”“礼”思想可以抑制统治者暴政、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孔子问礼于老子趣闻孔子带领一些学生到老子那里去请教。见到老子,孔子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垂手站在一旁。老子已经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各种响动,抬起眼皮来望了望。孔子赶快再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见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了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