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期西方经济学_第1页
2015年上期西方经济学_第2页
2015年上期西方经济学_第3页
2015年上期西方经济学_第4页
2015年上期西方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上期西方经济学(下)1-6 次作业答案(全) 第一次作业 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3.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 )。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4. 下列哪一项计入 GDP?( D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 10 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 货币供给增加使 LM 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 LM 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C )。 A:LM 曲线陡峭,IS 曲线也陡峭 B:LM 曲线和 IS 曲线一样平缓 C:LM 曲线陡峭,而 IS 曲线平缓 D:LM 曲线平缓而 IS 曲线陡峭 6. 如果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升值,可以使( C )。 A:本国的进、出口都增加 B: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C:本国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D:本国的进、出口都减少 7.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8. “比较成本说” 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C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李斯特 9. 下面哪一项会增加货币的预防需求?( B ) A:估计股票价格会上涨 B:害怕政局动荡 C:职工减少工资 D:物价普遍上涨 10.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 C )。 A:在任何收入水平上,总消费对总收入的比率 B: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支出的变化 C: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当收入发生微小变化时,由此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变化对收入水平 变化的比率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1. 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B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12. 在凯恩斯陷阱区域内,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B )。 A:最大 B:最小 C:常数 D:不确定 13. “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 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4.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当年生产的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15. 如果英镑的汇率是 2 美元,那么美元的汇率是( C )。 A:2 英镑 B:1 英镑 C:0.5 英镑 D:无法确定 16. 贸易顺差是( B )。 A:商品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B:商品出口额大于商品进口额 C: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 D:国际收入小于国际支出 17. 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B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18. 不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 C )。 A:收取并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 B:为财政部开设财政收支账户 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 D:在债券市场上购进国债 第二次作业: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用 该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想要工作的人不费太大周折就能找到职业 的一种经济状况。或者说,所谓充分就业水平是指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就业 水平。 3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以较高的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4均衡产出(Balanced-output):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 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5乘数(Multiplier):乘数又作倍数,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 因变量的成倍变化。 6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投入量(投资)变动之间的比率。 7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 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 的政策行为。 9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 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 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有周期性的四个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11汇率(也叫汇价: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和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相互折算(兑换)的比率 12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 币资金的对比关系。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第三次作业 1. 在*经济中,下列( B )项不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最终目标。 A:国际收入 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 C: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 D:消除通货膨胀 2. 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3.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4. 下列项目中, ( C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5. 自然失业率( C ) 。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6.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 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 。 A:0.25 B:0.75 C:1.0 D:1.25 7. 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C ) 。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增大,净税收入乘数变小 C:支出乘数和净税收入乘数都变小 D:支出乘数变小,而净税收入乘数变大 8.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A ) 。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 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9. 下列第( D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10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 ) A: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D:通货膨胀率较 高 11. 通货膨胀是( A ) 。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 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12.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C ) 。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 速度加快 13. 狭义货币供给量的 M1 是指( C ) 。 A:活期存款 B:现钞 C:通货+活期存款 D: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14. 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B )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化 15. 如果政府在某年支出大于其税收收入,收支间的这种差别被称为( B ) 。 A:预算短缺 B:预算赤字 C:预算债务 D:预算盈余 16. 在下列项目中, ( B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一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17. 经济增长在图形上的表现是( D )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 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18. 以下哪一项不是自动稳定器( C ) A:收入税 B:失业保险 C:国防开支 D:社会保障福利 19.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 0.3,投资支出增加 60 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 GDP 增加( D ) 。 A:20 亿元 B:60 亿元 C:180 亿元 D:200 亿元 20. 影响居民的现期收入和预期未来收入之间大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D ) 。 A:利率的大小 B:储蓄的多少 C:居民的富裕或贫穷 D:居民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第四次作业 1. 人们在( A )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持货币。 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 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 C:债券收益率不变 D:债券价格不变 2. 经济波动的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D ) 。 A: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B: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 C:萧条、复苏、繁荣和衰 退 D:以上各项均对 3. 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D )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4. 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 益?( C )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B:征收高额的进出口税 C: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D:采用生产成本随产品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5.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B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6.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B ) 。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7.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D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8.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D ) A:企业借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投资率下 D: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9. 财政部向( D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10.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B ) 。 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 D:进、出口差额 11.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A ) 。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第五次作业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和总体性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 为中心,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社会中个体的经济行为 和决策方面的问题。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 2、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答:三部门经济模型中假定只有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部门,则:从支出(总需求)看: Y=C+I+G;从收入(总供给)看:Y=C+S+T;综上得:C+I+G=C+S+T,即:I=S+(T-G ) , 即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3、简述 GNP 和 GDP 的关系。 答: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价值总和。 4、简述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 答: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是:(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律;(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定 律;(3)流动性偏好。 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之处。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是:(1)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 产等非市场活动无法计入。 (2)地下经济无法计入。 (3)对产品质量、种类的变化很难反 映,也不能区分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结构比例。 (4)防范性支出不一定增加福利,而是整个 社会的成本。 (5)对环境的消耗或改进很难计入。 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 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3) “供给推进” 通货膨胀论;(4) “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论;(5)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 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 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 ,因而 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 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9、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 答:不能。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 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 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新经济中,永远都会存在 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因而充分就业不可能做 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拥有工作。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失业人员 的总额,也就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一些经济学家 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10、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增长是指实际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 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 度可以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2)经济发展是 指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了适应经济增 长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内容。 (3)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理论是用于研究发达国 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发展理论是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 第六次作业 1、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工具。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具体分析略) 。 财政政策:(1)财政收入(税收、公债) ;(2)财政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付) 。 货币政策:(1)法定准备率;(2)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4)道义劝告。 收入政策:对工资和价格进行管制、指导。 2、试论述凯恩斯是怎样分析由于总有效需求不足造成失业的。 答: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可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具体分析略)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总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 3、试述政府如何采取措施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 答: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在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下,经济会自发地形成周期性波 动,但政府在这种经济波动面前仍可有所作为。政府可以根据对经济活动变化的预测,采 取预防性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维持长期的经济稳定。而政府的措施主要通过以 下三个环节来实现。 (1)调节投资。经济波动是在政府支出及自发性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政府及时 变更政府支出或者采取影响私人投资的政策,就可以使经济的变动比较接近政府的意图, 从而达到控制经济波动的目的。例如,在行政投资下降时,政府可以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 增加社会福利的转移支付,或采取减税、降低利率及银行储备率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从 而使总需求水平不至于因行政投资的下降而降低,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增长。 (2)影响加速系数。如果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加速系数与资本产量比率是一致的。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影响加速系数以影响投资的经济效果。例如,政府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同样的投资能够增加更多的产量,从而对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3)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影响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从而 影响下一期的收入。例如,当经济将要下降时,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提高消费 倾向,增加消费,从而增加行政投资,进而促使下期收入的增加。 4、何为自动稳定器?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 助于减轻国民收入波动的内在功能,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 期自动减轻萧条。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繁荣,就业人数增加,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也自动增加。 在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了较高纳税级别,政府税收上升的 幅度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反之亦然。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转移支付上。经济繁荣,就业人数增加, 收入增加,失业救济金和福利支出也相应减少;反之增加。一般来讲,政府转移支付在通 货膨胀时期减少,在衰退时期增加。 再次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萧条时,农产品价格下降,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 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繁荣时,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 并抛售农产品,*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就减少的总需求的增加量。 “内在稳定器”被认为是抑制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经济波动起到减震作用,但不能完 全消除经济波动。 5、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 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 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在 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抑制 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止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时失业持续增加,中央 银行要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 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 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指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要素的全部所得。 个人可支配收入 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 A 出口到国外的批当年生产的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答案:B 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 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答案:B 3、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 )。 A 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 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 增加了; 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 以上三种 说法部不定正确。 答案:D 4、“面粉是中间产品” 这一命题( )。 A 一定是对的; B 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答案:C 5、下列哪项计入 GNP?(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 10 吨 钢板; 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答案:D 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 建造一座住宅; 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7、已知从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 10000 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厂 2500 亿美元的资 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 2000 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 A 2500 亿美元和 500 亿美元; B 12500 亿美元和 10500 亿美元; C 2500 亿美元和 2000 亿美元; D 7500 亿美元和 8000 亿美元。 答案:A 8、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 是( )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答案:A 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 销售税; B 公司利润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答案:B 10、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 A 总统薪水; B 股息; C 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 答案:C 11、在下列项目中, (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一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答案:B 12、下列第( )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 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 养老金。 答案:D 三、判断题 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2、GDP 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 GDP 的一部分,也是日本 GNP 的一部分。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4、GDP 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 NDP。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 I=S+(T-G)。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7、GNP 折算指数是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的比率。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 GDP 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中。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四、讨论题 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 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 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 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 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 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 品。 经济故事 获诺贝尔奖科学家多出生在 3 月 近日,一些世界著名科研机构联合进行的研究揭开了有关女性生育的一些奥秘,有趣 的是,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出生在 3 月份。 参加研究工作的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 4、5 月份怀孕的妇女生育男孩的 可能性较高,而在 11、12 月怀孕的话,生女孩的可能性更高。美国儿童健康研究所的研究 报告称,虽然人类在夏天的性生活更多一些,但妇女怀孕的可能性却比冬天要少一些,这 是因为,一方面,夏天男性的精子数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妇女的卵子在冬天更容易受 精。 而如果想要一个高智商的孩子,那最好选择在 5、6 月份怀孕。研究数据显示,3 月份 出生的人智商较高,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些科学家中有很多就是 3 月份出生的。 “获诺贝尔奖科学家多出生在 3 月”只是一个统计规律,即用总量分析方法得出的一般 性结论,对个体而言,不一定都是如此。 十种职业的女性易单身 据新华社报道,天津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在天津市近 50 万未婚成年人中,女 性占了六成以上。 调查发现,在单身女性中,经济条件优越,既有花容月貌又事业有成的女性,占到 70以上。另有 20是事业上很有发展,经济条件也不错,但长相平平,不过,她们对婚 姻的要求并不比前一类女性低。还有 10的女性,她们的条件并不是很出众,但是在恋爱 的过程中受到过不少的挫折,看到一些选择不婚的女性,也就“跟风”起来。 天津社科院郝麦收教授说,大龄独身女青年的出现,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界原因。 他说,自身原因主要集中在生理、心理、个性和择偶观等方面。在不婚女性中,有一部分 大龄独身女性由于曾经经历过失败的婚姻或在感情上受过创伤,不愿再涉足婚姻;一些女 性惯以女强人自居,凡事追求完美,使男性的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此外,工作负担繁重、 照顾年迈多病的老人、父母干涉,这些都成为女性大龄、独身的外部因素。 郝麦收介绍说,现在有十种职业最容易让女性成为单身,一是咨询公司职员;二是会 计师;三是公关、广告公司职员;四是律师;五是服装设计师;六是化妆师、造型师、摄 影师;七是网站职员;八是记者、编辑;九是演艺圈人士;十是运动员。 “十种职业的女性易单身”是典型的实证分析结论,不带任何价值判断;如果再把造成 单身的原因变量输入,就可以建立一个经济模型了。这个模型可以帮助现代女性化解婚姻问题。 幸福不仅来自 GDPGDP 与经济福利 60 年代美国人普遍关注经济增长,迷信 GDP。1968 年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在竞 选总统时批评了这种风气。他说,GDP 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种东 西。也许他的话极端了一点,GDP 毕竟是我们幸福的基础。但他的话中有真理,因为 GDP 决不是幸福的惟一来源,GDP 并不等于经济福利。 从物质意义上说,幸福来自我们经济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产品与劳务。但按现行的统 计方法,GDP 中有许多遗漏。 GDP 衡量的是通过市场交易并有价格的东西。但经济中许多 活动属于非市场活动,不统计在 GDP 之内。比如自己在家料理家务也是一种能给我们带来 幸福的经济活动,但它不通过市场交易,不在 GDP 之内。市场交换越不发达,这部分活动 的比例越大。 GDP 中还不包括地下经济。地下经济有一些是非法的(如贩毒),还有一些是为了逃 避税收或其他管制的隐蔽经济活动,如市场上无许可证的生产者或无营业许可证也不纳税 的流动摊饭。据经济学家估计即使在美国这样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地下经济也要占到 GDP 的 5-l5。而在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地下经济可能占 GDP 的 70以上。尽管不同 经济学家估算的地下经济大小范围不同,但都承认这种未计入 GDP 的经济活动在各国都相 当大。如果把 GDP 用来判断经济周期的阶段,因为 GDP 与未统计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一个 较为固定的比例,这种失误并不大,但如果用来判断和比较不同国家的生活水平,因为各 国的遗漏不同,这种失误关系就大了。 GDP 在统计时是根据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但并不是这些产品都与我们的幸福相关。 例如,军火生产是 GDP 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许多军火产品与我们的幸福无关。相反,多生产 了军火,使用了本来能生产消费品的资源,还会减少我们的幸福。两个 GDP 相同的国家, 一个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另一个奉行和平中立。前一个国家的 GDP 中军火占了相当大的 比例,后一个国家军火生产很少。这两个国家人民幸福的程度肯定不同。法西斯德国和日 本的 GDP 也曾经相当高,但它们的人民有幸福吗?GDP 按市场价格计算,但市场价格与 产品质量和数量并没有直接关系。人们的幸福程度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相关,而与价格关 系不大。例如电脑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增加,但价格急剧下降。按价格计算也许电脑的产 值没有增加多少,但质量与数量的提高给人们带来的幸福是巨大的。现代杜会中,许多产 品的趋势是质量提高的同时价格下降。仅仅按价格计算无法反映这种趋势。 环境和闲暇是影响人们经济福利和幸福程度的两大因素,但 GDP 统计中无法正确反映 这些因素。经济活动会带来环境污染,如果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发展生产,GDP 无疑增加了。 但人们呼吸污浊的空气,喝受污染的水,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这能有幸福吗?经济活动 带来污染,治理污染又增加了 GDP。但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福利又增加了多少呢?闲暇是 人幸福的来源,减少闲暇会增加 GDP,但人们没有或减少了闲暇,经济福利虽然会减少, 我们用闲暇去从事各种精神或没有产值的活动,例如听音乐、运动、与朋友聊天,都不会 引起 GDP 增加,反而要减少 GDP。但这种 GDP 的减少却是幸福的重要来源。人们的幸福 程度、经济福利的大小还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无论是 GDP 也好,人均 GDP 也好,反映不出收入分配的状况。我们考察一个社会的幸福状况,不是看一部分人甚至少 数人是否幸福,而是看所有的人是否幸福。衡量经济福利也不是少数人的经济福利,而是 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一个社会如果收入悬殊过大,少数人花天酒地,多数人难以为生, 即使这个社会 GDP 高,人均 GDP 高,也不能说是一个幸福的社会。美国经济学家克普格 曼认为,社会经济福利取决于生产率、失业率与收入分配平等程度。GDP 可以反映出生产 率与失业率,但完全反映不出收入分配状况。其实收入分配差别太大、社会不安定,即使 高收入的少数人也谈不上幸福二字。 正因为 GDP 不能反映出社会经济福利,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诺德蒙斯提出了经济福利 衡量指标,萨缪尔森提出了纯经济福利的概念,企图对 GDP 进行校正。他们的基本观点是,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幸福或经济福利,福利更多地取决于消费而不是生产。GDP 是生产 的衡量,而经济福利衡量指标和纯经济福利是要衡量对福利做出贡献的消费。因此,这两 个指标要在 GDP 之上减去某些不能对福利做出贡献的项目,加上某些对福利作出了贡献而 没有计入 GDP 的项目。具体来说,减去 GDP 中没有对福利做出贡献的项目(如超过国防 需要的军备生产),减去对福利有负作用的项目(如污染、都市化的影响),加上不通过 市场的经济活动的价值(如家务劳动、自给性产品),加上闲暇的价值(用所放弃的生产 活动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来计算)。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如何进行计算并没有完全 解决。 话说回来,GDP 并不是不重要。它毕竟是幸福与经济福利的基础。这里又用上了一 句俗话:GDP 不是万能的,但没有 GDP 是万万不能的。 大开放 大发展 大跨越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7-09-18 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四年内连升两位居于第四位。200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120333 亿元,2006 年达到 210871 亿元,突破 20 万亿元,年平均增加 22635 亿元。随着总 量的增加,到 200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超法国和英国,在世界上的位次也由第六位跃居 第四位,2006 年仍保持了第四的位次。与此同时与前三位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差距也在 缩小。200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 13.9、37和 71.8, 到 2006 年已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 20、60.6和 91.3。相应地我国国内生产 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也不断提高,2002 年为 4.4,2006 年提高到 5.5。 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继 2002 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 首次超过 1000 美元,达到 1100 美元后,在短短的四年内于 2006 年又超过 2000 美元,达 到 2010 美元。相应人均国民总收入在世界的位次也由 2002 年的第 132 位上升到 2006 年的 第 129 位。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标志着我国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绿色 GDP 王维平知识就是力量 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有常 住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 然而,从上世纪 60 年代之后,随着全球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人类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使用 GDP 来表达一个国家或 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增长和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 GDP。 一位当代欧洲学者说:“一条公路上两辆汽车对驶擦肩而过相安无事,几乎对 GDP 没 有任何影响。但如果相撞,GDP 马上会说 Very good,因为撞车以后伴随而来的是警察处 理交通事故、修理汽车或重新购置汽车、新闻媒体报道、医院救护等等,这些都可刺激 GDP 的增长,难道这样的增长是人类所追求的吗?” 学者们强烈呼吁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纠正以 GDP 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的缺 陷。特别是 1992 年里约会议后,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认同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于是实行 “绿色核算”便成为紧迫的需要。 “绿色核算”是“ 绿色 GDP(宏观)”、“ 绿色会计(微观)”和“绿色审计(再监督)”的 总和,绿色 GDP 是首领。 绿色 GDP 的实质与发展 绿色核算就是把资源环境资本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和会计科目中,用以表示社会真实财 富的变化和资源环境状况,“可持续发展”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扣除 GDP 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及不合理部分,便构成了真实 GDP,也 就是我们所说的“ 绿色 GDP”( GGDP,第一个 G 指 green)。 GGDP 传统 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GGDP 力求成为一个真实、可行、科学的指标,以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 进步,更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 1995 年,世界银行首次向全球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 新指标。“扩展的财富” 由“ 自然资本 ”、“生产资本”、“ 人为资本”和“社会资本”四大要素构成。 专家们公认“扩展的财富” 比较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了世界各地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 国家拥有真实“ 财富” 及其发展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可比的统一标尺。 中国的绿色 GDP 2002 年 4 月,世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峰会在阿尔巴尼亚召开,会上牛文元教授用 “绿色 GDP”的理论来解释可持续发展,把它化解为如下 5 个指标: 这 5 个指标被与会的一百多个国家接受并作为大会宣言发表。这 5 个量化的指标,让 我们对挂在口头上多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了真正的理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实实 在在的探索性标准。 我国在国务院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近年来开始实行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 移民等工作,是一种实现绿色 GDP 的实际行动。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建言用 5 大“绿色”指标考核干部 政绩,进而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本质进行刻画。 一是原材料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的主要远材料消耗,体现工业增长对原材料的消耗 程度,是技术、管理水平、经济结构调整的综合体现; 二是能源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的能源消耗; 三是水资源消耗强度,即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 四是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即万元产值的“三废”排放总量,体现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 力水平和程度; 五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综合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资源利用水平和劳动素质的高 低。 随着全球性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人类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一些 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使用 GDP 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增长和发展存在着明显的 缺陷,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 GDP。如果扣除 GDP 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虚假及不合理部分,便构成了 真实 GD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 GDP”,即 GGDP。GGDP 能够更加真实、可行、科学地衡量一个国 家和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能够更确切地说明增长与发展的数量表达和质量表达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 要重视对 GGDP 的应用,要注重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