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4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_第1页
20051114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_第2页
20051114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_第3页
20051114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_第4页
20051114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 时间:2005-11-14 17:04:00 作者:刘尚希 陈少强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公共风险与公共危机是现代社会的常态,政府的使命 就是尽力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使其最小化,避免成 为公共危机。公共财政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后 一道防线,也是应对公共危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构建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重要的也许不在于能否马上建成,而是现在就需要考 虑,并列入行动计划。 公共风险与公共危机是现代社会的常态,政府的使命 就是尽力防范和化解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 公共风险,使其最小化,避免使公共风险转化成为公 共危机。但由于公共风险具有隐蔽性特征,总是会有 一些公共风险转化为现实,即变为公共危机。因此, 对政府来说,需要有两手准备:一是监测、防范和化 解不断产生的公共风险;二是一旦公共风险变成了公 共危机,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如何去沉着应对。 公共财政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也是应对公共危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过去我 国的经验来看,各种公共危机一旦来临,财政总是难 以置身事外的。在这次“非典”危机中,公共财政发 挥了积极作用。而现实中显露出来的公共风险在时刻 提醒我们,不断向我们发出警告,是到了该关注构建 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时候了。 构建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 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难以一蹴而就。重要的也许不 在于能否马上建成,而是现在就需要我们考虑,并列 入我们的行动计划。 理论设计 从理论设计的角度来看,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 包括如下内容(如下图): 目标系统。总的目标是尽快地化解危机和结 束危机。但针对不同公共危机来说,其具体的目标是 不同的,因而存在多个目标,构成目标系统。公共危 机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结构良性危机,如不可抗拒的 自然灾害、流行性疫病等等,社会成员之间有共同利 益,有利于形成社会凝集力,共渡难关。一类是结构 不良性危机,如各种暴力冲突,恐怖活动、社会骚乱 等,社会成员之间缺乏共同利益,难以通过形成共识 来克服危机。再一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危机,如金融 危机、经济危机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是不确定的, 存在向前两类危机转化的可能,视不同的条件而定。 面对三类不同的危机,设定的具体目标也应该是不同 的。 公共财政应急决策系统。主要解决在危机状 态下财政权力的界定问题,如立法机构对行政部门的 授权和国务院对财政部的授权等。如调整预算的权力, 平时状态归立法机构,紧急状态下应该授予行政部门。 而在行政系统内部,危机状态下的财政权力无论是纵 向还是横向的都应趋向集中。 公共财政应急动员系统。在危机状态可用的 公共财政手段或工具,针对不同的危机或根据不同的 目标选择不同的工具,并做不同的使用。一般地说, 可供选择的应急工具有以下 10 种:预备费。依据紧 急状态下的权力动用。税费。依据不同性质的危机实 行紧急减税(费)或增税。内债。紧急增发内债,以 应付突发性支出。转移支付。紧急状态下的转移支付 是全方位的,例如中央向地方转移;地方向中央转移; 地区之间横向转移;政府向居民转移。征用。主要针 对实物,如征用土地、房产、人员等。政府资产。动 用政府资产,如拍卖、抵押、租让等。透支。向中央 银行借款。担保。外汇储备。外债。向国际金融机构 借款。 除了动用预备费以外,使用其他的应急工具都意味 着调整预算。在抗击“非典”过程中,财政部就选择 使用了预备费、税费、转移支付等应急工具,取得了 良好效果。 公共财政应急反馈系统。对公共危机状态及 其变化过程中的政府收支进行及时的监测、分析和反 馈,包括政府资金流动过程;企业、单位和居民等各 行为主体的反应;政府救助的效果;政府财政行为的 社会评价等等。针对不同的公共危机,需要监测、分 析和反馈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如面对社会危机,社会 各方的反应和评价是主要的监测分析对象,而对金融 危机,则主要监测和分析居民心理和主要经济参数的 变化。情况不同,财政应急反馈系统的运行方式也是 不同的。 近期对策 在近期,可以着手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增强预备费的稳定功能。 预备费是最常规的应急手段,尤其对数额不大的突 发性支出,一般动用预备费即可解决。在公共危机的 初始阶段,预备费是首位的应急手段,只有当危急状 态超出了预备费的能力时才需要动用其他的应急手段。 在某种意义上说,预备费这个应急手段的强弱决定了 是否需要启用其他应急手段,以及其他应急手段启用 的时间。在预备费很少的情况下,可能一有风吹草动 就需要全面调整预算,这不利于财政运行的稳定,而 且由此带来的操作成本也很高。因此,我们建议强化 预备费的功能。 一是在预算法修改以前,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 提取预备费,而不论预算是赤字还是盈余。二是对预 备费实行基金式管理。每年安排的预备费,在当年没 有突发性支出的情况下,或者用于突发性支出后的余 额,不得用于其他预算开支,应进入预备费基金。在 性质上,预备费基金属于风险准备金,与银行的准备 金功能类似。三是扩大预备费基金的来源,如预算盈 余、预算超收收入,原则上应进入预备费基金,不应 用于追加其他的预算支出。 建立应急预算。 换句话说,就是建立财政的应急计划。其内容是公 共危机状态下的公共收支安排,包括可能的突发性支 出和应急的收入来源。应急预算的编制应建立在深入 分析和谨慎评估未来一个时期可能的突发性支出基础 上。应急预算在性质上属于预案,不是在公共危机到 来的时候才编制,在形式上也属于滚动预算,每年编 制,滚动修改。平时所说的滚动预算主要侧重于支出 项目的连续性和年度之间的衔接。而应急预算偏重于 可能的公共危机状态下的特殊安排。其实,两者可以 结合起来,按照两种情形(平常状态和危机状态)来 编制预算即可。也就是两手准备、两套方案,出现不 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计划。因此,也可以说,建立 应急预算是滚动预算的进一步完善。 实施程序化管理。 这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目标决策执行 (动员)反馈修正目标。这是财政运行在空 间上的程序化管理。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财政运行 都应处于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程序化状态。在危机状 态下(特定时间段)不过是加入了一些新的要求和内 容,这个循环的程序不会改变。对财政整体来说是如 此,对财政的某一个局部或某一个方面来说也应是如 此。二是指预备(平常)危机结束(平常) 。 这是财政运行在时间上的程序化管理。在任何一个空 间范围内,财政运行都是处于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程 序化状态。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程序化状态,只是我 们平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而财政管理没有遵 循这种循环程序。在财政上建立第二层次的程序化管 理,则意味着财政观念的一种变化,也是财政运作方 式的一种变化。对于我们平时理解的财政运行的所谓 “正常状态” ,在时间上的程序化管理中,则只是一 个“预备阶段”而已,不是永恒的,而“危机阶段” 也不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或必经的一个阶段。因 此,所谓的财政正常状态,应该是包含危机状态的一 个循环或周期。按照这种认识,财政管理就要转变为 财政的周期管理或者时间上的程序化管理。稍微具体 一点说,财政在时间上的程序化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预备阶段(平常状态) 之所以把财政运行的平常状态视为危机状态的预备 阶段,旨在推迟危机状态的到来,或使危机状态变得 平缓,从而延长平常状态。因此,在这一个阶段的任 务是探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风险和对财政构成突 发性支出的压力(亦即财政风险) ,及时化解公共风 险,防止风险累积而转化为公共危机。从这个角度来 看,监测、分析公共风险和财政风险是公共财政管理 的日常工作内容。 ()启动阶段(危机状态) 财政一旦面临公共危机,也就意味着财政运行进入 危机状态。此时,公共财政应及时启动应急反应机制。 此阶段的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财政应急工具及时地化解 危机,尽可能缩短危机状态。根据危机的起因、性质 和结构(如利害相关者的多寡、单一性或复合性等) 、 可控性(如避免升级的可能性)等因素,将财政应急 工具进行排队,选择最合适的财政应急工具进行干预。 () 结束阶段(平常状态) 一旦危机过去,政府便可宣告公共财政应急机制的 部分系统(如应急决策系统、应急动员系统)自动解 除,宣布应急政策和措施停止实施。此时意味着财政 管理程序进入预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日常的信息收集、 处理、加工、分析,同时总结经验教训,作好下一轮 的化解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的准备工作。 长期措施 长期措施主要是指眼前一下子还做不了的事情,却 是一些治本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我 们认为,建立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不是形式上的 一套东西,实质是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能力的增强。 这种应急能力不完全是财力多少的问题,还包括认知 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具体而 言,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更新观念,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观念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从财政发展战 略来看,最重要的是要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这 是保持财政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必不可少的。从财政管 理的角度分析,最重要的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不是 独立的,它蕴含于财政运行的整个过程及其各个环节。 因此,风险管理意味着整个财政管理模式的转变,也 就是说,财政管理要以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和财政风 险为出发点和归宿。 逐步建立风险分担的制度框架。 这就是说,今后要逐步打破“风险大锅饭” ,在各 级财政之间、在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在政府与企业、 居民之间等等方面构建一个风险分担的制度框架,明 确各自的风险责任,以减少道德风险和相互之间的依 赖。对政府提供的各项担保、政策承诺进行事前的风 险评估,以免政府因财政能力而导致言行不一,损害 政府的公信力。 纳入法治化轨道。 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必须纳入法治化的 轨道。应急机制自然是突破常规,但这不等于不要 “规矩” ,而是在危机状态下建立一种新的“规矩” , 对各个法律主体在公共财政方面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做出新的规定。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应急反应机制实 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