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课件
掌握电阻电路的支路电流法。4. 掌握电阻电路的回路电流法。8.5.6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正弦电压电流几向量关系。
电路理论课件Tag内容描述:<p>1、第8章 向量法,基本概念,8.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8.2 周期性电流、电压的有效值,8.3 复数复习,8.4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8.5.6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 正弦电压电流几向量关系,8.7 基尔霍夫定律的向量形式和电路的向量模型,8.8 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8.9电阻、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基本概念,按物理量是否随时间改变,可分为恒定量,变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用大写字母表示U, I ., 随时间变化的量,每个时刻值称为瞬时值 u(t), i(t), 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电压)称为周期电流(电压),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p><p>2、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9.2 阻抗串联、并联的电路,9.3 向量图,9.4 用向量法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9.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9.6 复功率,9.7 最大功率传输,9.8 串联电路的谐振,9.9 并联电路的谐振,9.10 串并连电路的谐振,9.1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1. 复阻抗,正弦激励下,纯电阻 ZR=R,纯电感 ZL=jwL=jXL,纯电容 ZC=1/jwC=-jXC,Z 复阻抗;R电阻(阻抗的实部);X电抗(阻抗的虚部); |Z|复阻抗的模; 阻抗角。,或,|Z|=U/I =u-i,9.1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2. 复导纳Y,9.1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p><p>3、1.3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求解方法,1.3.1 图解法,1、串联电阻电路,i= i1 = i2 u= u1 + u2 = f (i),i,+,+,+,u,u2(i),u1(i),同一电流下将电压相加,2、并联电阻电路,i,+,+,+,u,i1,i2,u1,u2,i,u,o,u= u1 = u2 i= i1 + i2 = f (u),i,+,u,只有所有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控制类型相同,才能得出其串联或并联等效电阻伏安特性的解析表达式。,流控型非线性电阻串联组合的等效电阻还是一个流控型的非线性电阻;压控型非线性电阻并联组合的等效电阻还是一个压控型的非线性电阻。,两曲线交点坐标 即为所求解答。,先用戴维南等效电路化简,再用图解法求解,u,i,Us,。</p><p>4、序言,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学科基础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理论研究的三个分支,电路分析,电路综合,故障诊断,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是两个基本理论,电路理论对电气信息学科各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极 有价值,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电路理论涉及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物理学和拓扑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2、认真听课,课前应尽可能预习,适当作听课笔记,3、学习中要注重基本概念,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加深理解,4、善于总结 5、遵守学习纪律 6、 重视作业,独立完成作业;加强课后练习,三、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Ch1 电路的基本定律和。</p><p>5、2019/9/18,1,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 电路图论的初步概念;,2. 支路电流法的分析与计算;,3. 网孔电流法的分析与计算;,4. 回路电流法的分析与计算;,5. 结点电压法的分析与计算。,基本要求,1. 理解电路图的基本概念;,掌握电阻电路的支路电流法;,3. 掌握电阻电路的网孔电流法;,4. 掌握电阻电路的回路电流法;,5. 掌握电阻电路的结点电压法。,2019/9/18,2,1. KCL和KVL独立方程数的概念;,3.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2.支路电流法;, 重点, 难点,1. 独立回路的确定;,2. 正确理解每一种方法的依据;,3. 含独立电流源和受控电流。</p><p>6、第8章向量法,基本概念,8.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8.2周期性电流、电压的有效值,8.3复数复习,8.4正弦量的向量表示,8.5.6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正弦电压电流几向量关系,8.7基尔霍夫定律的向量形式和电路的向量模型,8.8电阻。</p><p>7、第13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本章重点 和信号的频谱 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重点 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返回 13 1非正弦周期信号 生产实际中 经常会遇到非正弦周期电流。</p><p>8、电路电路电路 Electric Electric circuitcircuit HUSTHUST 4路第4章 电路定理 重点重点 重点重点 替代定理替代定理1 替代定理替代定理 Substitution Theorem 2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SitiTh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 Superposition Theorem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p><p>9、电路电路电路 Electric Electric circuitcircuit HUSTHUST 第5章 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 重重点点点点 1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2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零状态响应和 1 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2 一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零。</p><p>10、电路电路电路 Electric Electric circuitcircuit HUSTHUST 第2章 电路中的等效问题第2章 电路中的等效问题 重点 重点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1 电路等效的概念 2 元件的串并联 2 元件的串并联 3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3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等效变变换换 等效换等效换 2 引言引言 电阻电路电阻电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仅由电源和线性电阻构成的电路 引言。</p><p>11、电路电路电路 Electric Electric circuitcircuit HUSTHUST 第7章 三相电路 重点重点 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3 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电路的功率3 三相电路的功率三相电路的功率 三相电路是由三个频率相同三相电路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振幅相同相位彼此相位彼此三相。</p><p>12、电路 Electric circuit HUST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重点重点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分析法 节点电压法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分析法 节点电压法 求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求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 i1 i6 各支路电压与电 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 各支路电压与电 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R1 R2 R3 R4 R5 R6。</p><p>13、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 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 电流 共2b个未知数 各支路的伏安关系方程 数b 总共方程数2b 可列方程数 KCL n 1 KVL b n 1 1 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求解变量 先列 b个方程 2 支路电压法 以支路电压为求解变量 先列 b个方程 例 R1R2 R3 R6R4 R5E1E2 E3 E4 已知 R1 R2 R3 R4 R5 R6 E1 E2 E3。</p><p>14、推荐参考书 基本电路理论 C A 狄苏尔 葛守仁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电路分析基础 第3版 李翰荪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 5电容元件 电容两极上存储的电荷量与极间电压的关系 称为库伏关系 u q u q 0 1 线性电容 若电容的库伏关系是q u 平面上过原点的一条直 线 称该电容为线性电 容 q C u 2 线性电容伏安关系 u iC q C u i t d q t d t C d。</p><p>15、3 3 支路法 1 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 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 电流 共2b个未知数 各支路的伏安关系方程 数b 总共方程数2b 可列方程数 KCL n 1 KVL b n 1 支路法 示例 电路有6条支路 欲求解各支路电流Ii 电压Umn R1 R2 I2 I1 US1 R6 R5 R4 R3 I3 I4 I5 IS3 US4 1 2 3 4 I1 I2 I5 0 I1 I3 I4。</p><p>16、3 15 线性直流电路 建立矩阵方程 求解电路 一 广义支路 1 含有压控受控源的广义支路 P87 kI mkmU skU kU skI lklUg kR klklskkmkmskkRUgIIUUU VA关系 2 不含受控源的广义支路 P83图3 64 kI skU kU skI kR VA关系 kskkskkRIIUU skkkkskIRIRU skkkkskkUGUGII VA关系 skkkk。</p><p>17、1 9 Tellgen定理 在任何集中参数电路中 若其 支路电压为 U u1 u2 ub T 支路电流为 I i1 i2 ib T 则 U TI 0 即 u1 u2 ub 0 i1 i2 ib ukik 0 例 13 0 2 i1 i2i3 i4 i5 i6 i4 i1 i2i2 i5 i6 例 13 0 2 i1 i2i3 i4 i5 i6 设 独立节点电压U1U2U3 有 u1 U1 U3 u。</p><p>18、3 7叠加定理 nnnn n n RRR RRR RRR 21 22221 11211 nI I I 2 1 nnE E E 22 11 回顾 网孔法 解的形式 nn niii iEEEI 22 2 11 1 3 7叠加定理 对于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 任一该支路电压或电流 是各 独立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形成的电压或电流的 代数和 例 21 10V2IX IX 3A 21 10V2IX IX 3A。</p><p>19、3 13 Y 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回顾 单口网络的相互等效 如果两个单口网络的端口伏安关系相 同 则它们对外界所产生的作用和 影响也是相同的 称这两个单口网络相互等效 不含独立源双口网络的相互等效 如果两个不含独立源双口网络的端口伏 安关系相同 则它们对外界所产生的作 用和影响也是相同的 称这两个双口网络相互等效 伏安关系相同 即 双口网络参数相同 双口网络参数方程相同 Y形电阻网络和 形电阻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