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指起源于希氏束分又以下的心动过速。单形性室速指的是室速发作时。因室速的速率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室性心动过速。熟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诊断(心电图识别)、非药物。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时。
室性心动过速Tag内容描述:<p>1、以持续胸痛为主的频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 一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 年第 4 期第 4 卷 病例报告 作者:程曼丽 刘全胜 许宝珍 董广新 单位: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710002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6 岁,以劳累后胸痛、气短 10 年,加重 4 d 入院。10 年前曾 患“急性心肌梗死” 。体检:体温 36.6,心率 84 次/min,血压 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合作,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 无隆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 84 次/min,心律齐,S 1 低钝,A 2P 2,各瓣膜区未闻及心 杂音。心。</p><p>2、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时 大 夫 1 概 念 指目前的诊断技术未发现明确器质性心 脏病临床证据且无促心律失常因素存在 的室性心动过速 早在1922年Gallavardin曾报道,其发生率 占所有室速的10左右 2 分 类 右室特发性室速(IRVT):特发性右室流 出道室速(RVOT-VT)常见 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 :起源于左室间 隔部ILVT常见 3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 过速(RVOT-VT) 运动诱发的室速、腺苷敏感性室速、反复 单形室速、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左束支 阻滞型室速 据国外报道RVOT-VT约占所有IVT的80 4 RVOT-VT。</p><p>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北京协和医院 邓华 焦镇 程康安 方全 姜秀春 李燕华 吴宁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目的: 试图探讨消融失败或消融后复发的特 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消融的 可能疑难原因所在,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资料: 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12- 52岁(平均31.3314.75 年);室速发 作病程为1-11年(平均4.333.24年), 室速发作频率为120-210次/分,多种药 物治疗不能满意控制,或不能耐受有效 药物的副作用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方法(1): 根据特发性室速发作时。</p><p>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的心电图诊断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指 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的室速。其发生率约占室速的10 ,预后一般良好。 IVT类型 左室IVT 左室中后间隔面(即左后分支的 浦肯野纤维网) 左前分支区域起源 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附近) 左室游离壁 右室IVT 右室流出道 右室流入道 右室前壁 右室心尖部 左室中后间隔面IVT nQRS多呈右束支阻滞形态,宽 度较窄,一般140ms。 nV1至V6的S波逐渐加深,V5, V6导联R/S通常1。 n电轴左偏(最多)或极度右偏。 n、aVF导联主波向下(rS 或QS) n。</p><p>5、心电图快速诊断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中龙 1 窄QRS波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以下简称室上速),按此定 义,应包括几种室上性心动过速 和发源于心房的房颤、房扑和房 性心动过速。今天我们不讨论房 颤、房扑,我们将就窄QRS波群 的阵发性室上速进行如下讨论。 2 一、分类 (一)、常见型 1、房室顺向型环行运动的心动过速(发生率40%)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50%) (二)、非常见型(发生率10%) 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典型性) 2、不间断型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由一条慢径路 参与的环行运动) 3、房室结自律性增高。</p><p>6、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诊疗进展 l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夏 光 定义 lWellens等:自发的连续三个或以上、或程序 刺激所诱发的持续六个或以上的快速心室搏动 (频率100次/分)称为室性心动过速 【认识的重要性】 l因室速的速率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似,故速率 对二者的鉴别诊断并无帮助,虽然小儿室速的 发生率远较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低,但它是一种 较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得多的心律失常 l在无其它心脏病变的患儿,对频率不是很快的 室速可以耐受几个小时,但是在有器质性心脏 疾病时,发作数分。</p><p>7、特发性右室心动过速消融一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心内科 贺玉泉 病史 李某,男,32岁,阵发性心悸4年。 每年发作4-6次,一般2-3小时,最长12个 小时。 心脏超声:正常。 未发作时心电图 发作时心电图 发作时室房分离-大头置于右心房 S1S2 500/240反复诱发心动过速 提前28ms消融未成功 提前38ms消融未成功 消融靶点图 消融靶点X 线影像 游离壁近三尖瓣环9点 消融后心电图 讨论 根据体表心电图确定大致范围 单极标测可以帮助确定大致位置 结合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准确定位 谢 谢 ! E7-$8-SwsY9Z0o&!q#91LNGO9#EyzfnSXwn2(r(c*pbgA-1HFCC7(。</p><p>8、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 机制及治疗策略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认识尖端扭转性室速的重要性 l是院内外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l是可以预防并可以进行有效治疗的恶性心律 失常 l发生率全球都没有统计,虽然先天性比较少 见,但获得性TdP绝不是罕见的心律失常 l药物性长QT造成扭转性室速越来越引起重视 l1966年,法国学者Dessertenne根据心电图特征而首 先提出扭转性室速 ( Torsade de Pointes, TDP)的 概念 l其心电图特点为: VT的QRS波群为多形性, RR间期不等,心室率 200250次/分 VT发作时QRS波群极性及振幅呈时相性变化, 即 QRS波群围绕等。</p><p>9、温 州 医 学 院 附属二院心内科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一例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 李嘉李嘉 林加锋林加锋 林佳选林佳选 病例资料 女性,43岁 1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心悸。近1月,发作频 繁,持续时间较前明显延长,外院诊为“室 上速”,IV 心律平后可终止 查体:正常 胸片、心脏超声:正常 术前体表心电图 2009 3.13 IIV IV 心律平心律平35mg35mg后终止后终止 室速频率约260次/分 2009-3-18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未检出房室结双径路和旁道 行右心室心尖。</p><p>10、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 机制及治疗策略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朱俊 认识尖端扭转性室速的重要性 l是院内外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l是可以预防并可以进行有效治疗的恶性心律 失常 l发生率全球都没有统计,虽然先天性比较少 见,但获得性TdP绝不是罕见的心律失常 l药物性长QT造成扭转性室速越来越引起重视 l1966年,法国学者Dessertenne根据心电图特征而首 先提出扭转性室速 ( Torsade de Pointes, TDP)的 概念 l其心电图特点为: VT的QRS波群为多形性, RR间期不等,心室率 200250次/分 VT发作时QRS波群极性及振幅呈时相性变化, 即 QRS波群围绕等。</p><p>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史 】1. 常有既往多次发作病史。2. 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检 查 】1. 神志、血压、脉博、心率、心律、心音。2. 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护。【 诊 断 】1. 心悸突然发作及突然终止病史;2. 根据心率、持续时间及伴发病不同,可出现心悸、晕厥、心衰、心绞痛、急性肺水肿及低血压;3. 心律快而绝对规则;4. 心电图示:(1)心率150240次/分,节律绝对规则;(2)QRS波形态基本同窦性;(3)逆行P波。【 治疗原则 】1. 刺激迷走神经:(1)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2)深吸气后屏气,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p><p>12、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中心 姚 焰一, 概论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包括多种机制和表现形式,其中一些是临床风险性最高的心律失常,而某些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却几乎不具有任何风险。关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命名和分类也多种多样,例如根据起源部位(右室流出道室速、左室流出道室速、分支性室速)、形态(单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性室速)、对药物的敏感性(维拉帕米敏感性室速、腺苷敏感性室速)、发生机制(束支折返性室速、自律性增高性室速)或基础心脏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室速、缺血性室。</p><p>13、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处理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 史俊忠 概 述 l1966年法国学者Dessertenna根据心 电图特征命名-Torsade de pointes(Tdp) 命名混乱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芭蕾舞样室性心动过速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MVT) Tdp病因及临床分型 Jackman分型:根据病因.起病方式及治 疗的不同进行分型 Coumel分型:根据室速形态分型 我国建议分型(1993-心律失常对策) Jackman分型 1.肾上腺素能依赖型TDP:主要为特发型QT间期延长综合征 分三个亚型: Jervell与Lange-Nielson综合征,有耳聋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Roma。</p>